#OCR #光學辨識技術 #聯合知識庫 #長達69年的報紙資料庫 #報紙數位化
#報時光是怎麼練成的
【報紙數位化】
以前做一則剪報或找一則「舊聞」,
經常要費盡千辛萬苦,也不一定能找到。
而現今只要上去知識庫就能輕鬆找到,資料查找相當方便
分享2001年聯合知識庫開站的說明,
來了解一張張歲月裡泛黃的紙本報紙,
當年是怎麼變成數位內容的。
圖說:五二○事件街頭衝突過後,警方坐於街邊看報紙
日期:1988/5/21
來源:聯合報
攝影:聯合報攝影組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2001-02-19/聯合報/11版/話題】
製作過程
每篇文章 錯誤不到一個字
【記者李彥甫╱專題報導 】如何把已經泛黃的數十年舊報紙,轉換為資訊時代可用的知識?如何把每天產生數十萬字報紙新聞有效地分類整理?即使資訊科技發展至今,仍沒有一項技術可以滿足上述需求。今天(十九日)正式上線的聯合知識庫,事實上是整合國內外多項技術,克服各項技術障礙,自行開闢了一條新途徑,才能造就最大的華文新聞資料庫。
聯合知識庫以光學辨識技術(OCR)進行報紙的整版掃描,再用圖文切割方式,將報紙版面上的內容分區切塊辨識儲存,然後再以新開發的系統進行「自動為主、人工為輔」的兩套循環校對除錯,最後在使用上輔以人工智慧資料加值與搜尋引擎技術。
在這條報紙數位化的生產線上,先透過大尺寸的數位掃描器將報紙影像掃入電腦中,後端的影像處理伺服器進行去除影像雜訊,接著切割報紙標題與內文區塊,校對版面,並逐版把切割完成的報紙影像登入資料庫中。文字條稿影像登入資料庫後,接著將依照定做的文字辨識核心進行辨識,此階段的正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不過,新聞內文的部分可以直接登入資料庫,但標題的部分卻需要人工輸入。這是因為報紙標題的欄位、字體、字形非常多元化,電腦畢竟不夠聰明到可以辨識如此複雜的變化,利用人工輸入反而快速而省事。下一步則是困難度甚高的「校對」,全景軟體公司提供了「集字校對工具」,將辨識出的相同文字排列,進行電腦自動比對,約可過濾出百分之二辨識上有疑問的文字及符號,然後進行人工確認,此階段的正確率約百分之九十八點八八。接著再使用切字及難字校對,完成後的正確率約為百分之九十九點六二。但是這樣還不夠,必須進行下一個程序的校對─「逐字校對」 (整篇校對 ),但所謂「逐字」,並非重新校對所有的字,而是校對電腦挑選出來的可疑字。
經過兩套循環的校對除錯,聯合知識庫內容與原報紙內容相比,正確率已可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一。一般而言,見報文章平均字數約七百字,也就是說,聯合知識庫的內容基本上已可做到「每篇文章錯不到一個字」的精準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探尋未竟的山水》#不朽的青春 #北師美術館 這次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大部分作品都是從日本和私人收藏借來的! 因此能看到這些展品的機會很珍貴,錯過的話下次見到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機會難得,而且完、全、免、費! 目前展期只剩一個月,到 1 月 17 日,而且每個週末都有不同主題的活動, 很歡迎...
報紙資料 的 資料庫 在 陳凱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處處都是See Love ~遇見愛】
外面下著大雨,卻沒有影響要來上班的心情?
依舊是期待,興奮,滿足,那就代表這裡像一個"家" 一樣的~溫暖;和諧,活著有存在感。
為了今天5/28 敲定的『文化部』~影音採訪,昨天忙了一整天的搬運,陳設,調整佈置,集團的美術設計小組(同時負責行銷企劃),義不容辭來幫我的場景把關,加強美化製作;我那有歷史性的報紙資料,《小馬哥》,《劉德華》親筆信及簽名,都被她們巧思的"立體呈現", 同事《小米》特別告訴我:『凱倫老師,你的寶貝資料夠豐富,日後我們可以隨時再更換~這裡,是有品味舒適的會客室……』
就連正式開拍前,2,3位女同事跑進來,老闆的秘書~淑敏老師,特地主動為我"補粧" (我原本想自然呈現) ,藝術感十足的《小米》,特別幫我「看臉光」,皮膚,呈現在鏡頭裡的氣色,角度是否最理想?為我加分?
一下子!突然多了3位"大咖助手" 協助,讓我倍受禮遇,看在攝製組眼裡,這個公司還真是團結一心,非常看重《凱倫老師》的每一次曝光?
See Love~遇見愛,出現在開拍前!
整個拍攝過程,談論的是對『金鐘獎』的期許與看法,當然還有我的恩師~《李季準先生》,帶給社會的影響?不過,最後我特別聊到『職場倫理』,不分世代的重要性。
8,90年代,幾乎所有廣播人的夢想,都想進到『中廣流行網』,但是當有了機會,兩次讓我進駐流行網當紅的時段,我却毫不考慮的拒絕了。
原因很簡單,那個時段是我尊敬的~《李季準先生》多年經營出來的成果。
最後,製作單位希望我對李季準大哥說一句話:
『謝謝季準大哥冥冥中,讓我2017,5/8有幸主持他的『追思會』,如同主持了他最後一集『感性時間』
《季準大哥》令人懷念,尊敬的身影,影響了台灣3,4,5年級生的人文思維;就從臺藝大教授,特准我請假,南下主持他的『追思會』不難看出!』
季準大哥在我握住廣播麥克風時,提醒我,廣播人必須要博學多聞;能夠的話,要繼續充實進修~
半百人生後的唸大學,修碩士,都不在我的人生規劃,到了現在的集團工作才發現,6 年的"養成教育" 過程,慢慢地開始在我現在的工作中發酵了~。
原來,任何一件事情的學習,過程中潛藏的養份,不知不覺的蘊釀;終究有開花結果時~
讓我再次See Love ,遇見愛!
良師益友,千載難逢,就像32年前,走在街上不經意的一段"相遇" ,把我引進廣播界的啟蒙恩師~《秋華姐》。
不也是一段奇妙的~See Love(遇見愛)!
後記:
今天上午文化部承製團隊(南角影視),非常有效率,1小時內完成拍攝;讓我再次認識到,一個有凝聚力的精實製作團隊~See Love(遇見愛)。
這次的拍攝是,『文化部』委託中央社製作~國家記憶資料庫【中央社記者鏡頭裡的三金回憶】
很榮幸,我參與了其中!
報紙資料 的 資料庫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41年前台灣機械展售會-口罩國家隊的從前】
你知道台中曾經以全球工具機首都為發展目標嗎?
在這波全民防疫的恐慌中,加緊生產口罩,
讓醫護及你我有至少安全的防護,
人人稱讚的「口罩國家隊」
其中經過台灣幾代人的努力
照片中1979年台灣機械展售會
廠商正在說明及展示機器
小編好奇的查了報紙資料庫,
這廠商竟是今日口罩國家隊一員-永進機械
一起來回顧
日期:1979/4/14
圖說:總統蔣經國十四日參觀機械展覽。
來源:聯合報
攝影:龍啟文
#精密機械 #口罩國家隊
#製造業王國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79-04-10/經濟日報/03版/】
蔣總統參觀機械展售會 勉勵努力創造輝煌成果
【本報訊】蔣總統昨(九)日對我國機械業者產製高級精密機械,促進我國工業升級及奠定國防工業基礎,甚表讚許,並勉勵業者繼續努力,以創造更輝煌的成果。
蔣總統於昨日下午四時五十分在總統府秘書長馬紀壯、參軍長馮啟聰等人陪同下,前往外貿協會參觀第五屆台灣機械展售會。經濟部次長汪彝定、外貿協會秘書長武冠雄等人,曾向總統報告我國機械工業的進步情況及外銷成長佳績。
蔣總統對於本屆參展廠商,推出精密優良產品參加展出,甚感興趣。同時,對於一些高級精密工作母機及農具機等生產工廠,能夠生產國防工業用零件及加速我國農業現代化,更表欣慰,曾在場垂詢甚詳。蔣總統在會場,曾仔細觀察參展機械,並由業者一一報告各項產品機能與特性。
【2007-06-04/經濟日報/D6版/藝匠型經濟】
藝匠群像 中台灣篇
台中 發展為全球工具機首都
八成工具機大廠集中在中部,帶動的就業人口,不輸資訊產業
【記者宋健生】提到機械業,不少人腦海中馬上浮現出一個人穿著沾點油汙的工作服,雙手烏麻麻的「黑手」影像,但是中部地區的機械業已經走入精密機械業,近幾年廠商不斷朝高精度、高速、複合化等方向升級,並且形成完整又緊密的產業聚落,在全球排名第十大,政府也將機械產業列為繼半導體、面板之後,下一個「兆元產業」,也將全力發展台中為「全球工具機的首都」。
我國精密機械產業去年總產值8,000億元,出口約4,500億元,全球排名第十。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我國機械產業相關廠商超過1.75萬家,員工數逾24萬人,七成以上集中在中部地區,包括工具機及關鍵零組件等,中心廠與協力廠形成緊密的衛星體系,將團體作戰的功效發揮到淋漓盡致,中部地區有完整緊密的產業聚落,產品性能與價格在國際市場名列前茅,極具競爭力。
中華民國精密機械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德華表示,機械業為工業之母,精密機械未來在台灣應該是最重要的產業之一,雖然產值沒有電子業那麼大,但所帶動的就業人口,不輸現在政府最重視的資訊產業。
機械業創造出的附加價值,比所有從國外買設備做代工的產業都高,根留台灣的比例也最高。
精密機械業的主力─工具機產業,中部地區廠商幾乎占八成,中心大廠像台中精機、永進、程泰、福裕、喬福、高鋒、金豐、友嘉、台灣麗偉、慶鴻等,多數都已股票上市或上櫃,在海外或中國大陸,也都建置分工與生產基地,而且與協力廠建立深厚的支援關係,例如國內最大的工作母機製造廠台中精機,有一個特殊的附屬組織─「台中精機聯誼會」,成員包括協力廠、供應商及代理商,透過定期聯誼與每二年舉辦的客戶回娘家活動,不但彼此凝聚合作信賴的珍貴情誼,也成為支持台中精機往前衝刺的堅實後盾。
台灣區機器公會副總幹事王正青指出,台灣工具機的產業競爭力,來自於在相同品質要求下,可以滿足極端多樣的產品規格,和短交期等彈性與速度的要求。這樣的條件,就在於台中方圓30公里內所形成的工具機產業聚落,在這約一小時的車程範圍內,廠商可以購齊所有生產必須的零組件,強化整體生產作戰實力。所以許多國際大廠所無法承接的多樣少量、短交期訂單,大都轉由台灣廠商承接。
然而,多樣少量、短交期的製造實力,並非單純由產業聚落就能達成,還需廠商投入額外人力與強化管理,透過製程合理化、加強協力廠互動,才有可能滿足多樣少量的及時化生產。
經濟部長陳瑞隆認為,西部機械產業高科技走廊已經成形,未來大埔美園區設立後,將使產業聚落由台中,繼續往嘉義、台南延伸。
報紙資料 的 資料庫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探尋未竟的山水》#不朽的青春 #北師美術館
這次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大部分作品都是從日本和私人收藏借來的!
因此能看到這些展品的機會很珍貴,錯過的話下次見到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機會難得,而且完、全、免、費!
目前展期只剩一個月,到 1 月 17 日,而且每個週末都有不同主題的活動,
很歡迎大家多來逛逛,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那個年代的台灣。
想知道更多詳細訊息點這裡:https://montue.ntue.edu.tw/theeverlastingbloom/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31 100年前的臺灣,是什麼樣子?
02:49 一己之力開拓時代的人
04:27 逐漸萌芽的台灣意識
06:01 百花齊放的台式藝術家
07:24 新銳的台灣藝術家,甚至還有女孩子!
09:36 我們的觀點
10:31 提問
10:46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艾拉諾
|腳本:艾拉諾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圖錄,2020,台北:北師美術館
→ 《臺灣美術全集 19‧黃土水》,1995,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大地,牧歌.黃土水》,李欽賢,台北:雄獅美術
→《風景心境 :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下)》, 顏娟英,2001,台北:雄獅美術
→台展資料庫:https://bit.ly/2W456yK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
【 延伸閱讀 】
【趣聞】1929年:一位被刊登在美國報紙的臺灣藝術家,竟然來自獵人頭的家族!?:https://bit.ly/2KvhGoh
推薦網站:
1、深度介紹台灣藝術史的網站:Bí-su̍t Taiwan美術台灣: https://bisuttaiwan.art/
2、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計畫【名單之後】:介紹了許多被遺忘但曾經在台灣歷史佔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 https://bit.ly/34h31Ec
3、漫遊藝術史X中央藝研所:裡面針對「不朽的青春」有一系列的文章,不僅僅是探討藝術家的生平、年代,也分享了藝術史學者如何摸索,發現藝術品的來龍去脈。 https://bit.ly/2IUdvBZ
4、公視《藝術很有事》臺灣美術史紀錄片-
《追尋不朽的青春》:https://youtu.be/_NzRVPegv-E
《探尋未竟的山水》:https://youtu.be/0GMILt6oQbw
5、《畫我台灣》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https://youtu.be/SLWUtmByuDo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pO0P1jZprY/hqdefault.jpg)
報紙資料 的 資料庫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黎智英及蘋果報社高層等人被以觸犯港版國安法為由逮捕,消息一出引發國際關切,香港市民則大量購買蘋果日報、甚至刊登大小版面廣告,以經濟行動表達對蘋果日報的支持。
蘋果日報在許多人眼中批評為腥煽色的報紙,為什麼在是次事件中能獲得眾多市民支持力挺?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政府又是如何透過經濟收編及暴力襲擊的手段,一步步掌控香港傳媒、削弱監督力量,從而使香港的新聞自由急速下滑?港警這次又為何對蘋果日報出手?今晚節目深度分析本次拘捕事件背後的意義。
➡ 燦爛時光會客室 https://www.facebook.com/628203450612701/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https://pnn.pts.org.tw/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s://www.civilmedia.tw/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
iTunes 版: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489272644
Spotify版:https://open.spotify.com/show/2m8zl28uCEPB2XDIzzrvrg
Firstory版: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2fw0kkocn850833khjgupua
MyMusic版:https://www.mymusic.net.tw/ux/w/singer/show/649705
Cloudflare版:https://player.soundon.fm/p/e031b220-7ad3-44f7-9191-a251e8ef8ed1
Google版: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MmZ3MGtrb2NuODUwODMza2hqZ3VwdW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eD-XpvS4Q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