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閱讀之 3***
物理,化學,生物學,三者的發現碰撞在一起時,會如何改變製藥的方式,以及生命科學研究的推進呢?
“Physicists tell us what’s conceivable, chemists tell us what’s possible, and biologists tell us what actually happened.” Nobel laureate Frank Wilczek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如何理解世界,化學家告訴我們其中的可能性,而生物學家告訴我們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諾貝爾物理學家 Frank Wilczek
這本書是我追蹤的矽谷新創公司 a16z ,提到生技業蓬勃的創新能量時,建議閱讀的書籍之一。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在90年初期,一個在知名製藥公司默克工作的科學家,看見人們對於疾病的分析越來越精準,同時又有龐大數據處理的電腦,大膽的預言藥物的製作方式必須被更新。在眾人一片驚訝和不看好中,他離開了製藥界巨頭的老東家,找到一些認同這個理念的科學家們一同創立了 Vertex (福泰製藥)。
他所倡導的製藥方式是所謂 「結構分子設計」。在這之前最好的方式是從大自然裡面去找尋各種微生物然後逐一比對淘汰,一直找到適合治療某種藥物的成分,然後用化學的方式去人工合成這樣的成份,再大規模量產。而結構分子設計的藥物設計理念,是針對病症或是病毒的分子結構清楚分析,然後再把原子當成單位一點一滴,量身訂做的製造出相對應的解方,有點像是為一個鎖頭量身訂製出鑰匙一般,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啟動該啟動的,但減少可能帶來的副作用。聽起來很棒,但要投資時間精力卻是巨大的風險。裡面延伸提到一個抑制免疫的重要應用領域 -- 器官移植, 和這個領域的先鋒 Thomas Starzl 史塔哲醫師的故事。看到器官移植初期各種難以想像的實驗,平常人很好但在手術室裡像個暴君的史塔哲醫師,如何抵擋各種的道德爭議性,各式謠言攻擊,甚至自己的許多錯誤,就是想要讓器官移植可以成真。也因為這樣他不斷找尋可以抑制免疫系統避免身體在移植初期,排斥新器官的藥物,也奠定了本書這個新創公司的研究啟蒙基礎。
雖然我不是相關領域的,但從當中一窺他們如何定義什麼是值得解決的問題,然後如何定義挑選首要目標的想法,同時組織適合這個理念的團隊,真的還蠻有收穫的,畢竟不管任何行業任何組織這樣的能力,都是關鍵的。他們最開始挑選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就是因為這個話題並不是大公司競相追逐的,但卻有廣泛的應用 (當時大公司追逐的都是愛滋病藥物,但後來抑制免疫藥物的設計,不免還是跟愛滋病藥物研究領域有所碰撞)。除了募資找錢諸多的挑戰,和創始團隊超級強大的心臟之外,也可以看見因著找來一票明星科學家極有專業度和自信,所以管理起來,需要領袖能夠讓人服氣的氣場。他們在沒有產品的時候看準最後一波生物科技投資風潮,硬是要上市籌募夠多的資金,造成實驗室裡面因著壓力的各種瘋狂故事。壓力極大又疲憊不堪的科學家們,把自己推到極限,也開始讓辦公室內火藥味十足,有人有精神崩潰自殺的傾向,有人用暴力威脅,還有一位科學家在餐廳裡把椅子砸爛了。這樣的狀態下還能夠持續研究工作,只能說他們想要事情成功的信念,真的很強大。
這本書雖然不是很容易讀,但我覺得最棒的一點是,作者忠實地描述了一個新興產業中創業的戲劇性和壓力,不是把它形塑成一個成功範例或是勵志故事。很佩服這位作者不是相關專業出身,與福泰製藥的員工們朝夕相處3年左右,透過無數的對談,採訪,和觀察,寫出了這個深刻的故事。最後會看到,這位新創公司的創始人,最終想要贏得的冠冕就是他的觀點被證明是對的,讓他願意承受所有的壓力,每一次的危機,在一片阻力當中堅持到最後的決心。雖然說意志力和決心很重要,但成功從來就不是保證。我不禁在想,有什麼樣的價值值得如此追求,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仍然能夠覺得心滿意足呢?
延伸閱讀:
"Inflamed Mind"
身體的免疫系統-- 以及它對精神狀態的影響
"Billion Dollar Burger"
人造肉-- 分子科學的另外應用
全文與延伸閱讀和相關文章都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the-billion-dollar-molecule-%e5%8d%81%e5%84%84%e7%be%8e%e5%85%83%e7%9a%84%e5%88%86%e5%ad%90/
#TheBillionDollarMolecule #Biotech
器官移植排斥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聊聊子宮移植
再說一次
我個人真的對現在網路上的這些群魔亂舞沒啥興趣
我比較訝異的反而是許多人對於醫療知識真假的認知與鑑別度
所以我還是願意出來跟大家討論一下關於這些事件背後的醫學課題
科普
才是我所在意的
好的
前情提要
序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267577104830002/?d=n
腹腔懷孕?人體試驗??
第一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268225458098500/?d=n
為什麼正常懷孕必須要在子宮內?
第二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268864134701299/
關於腹腔懷孕
昨天被咖喱打亂了一下我發文的步調我很抱歉但其實我一直都很隨性
在上一集中
記得跟大家討論過刻意製造腹腔懷孕基本上是一個假議題
這是不符合醫學倫理的
那今天我再來跟大家聊聊另外一種可能
子宮移植
我相信器官移植大家都聽過很多了
今天我不再贅述
在醫療科技的不斷進展之下
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器官移植已經不再是夢想
骨髓腎臟肝臟心臟肺臟移植這些大家都應該聽過也都是現實
說實話
在技術上子宮移植也不是什麼不太可能或是無法實現的事情
事實上在過去十幾年間確實在好幾個國家也都有案例
但真的不多
大概查得到的全世界不超過50例
所以
我想重點應該很清楚
問題不是在技術
重點應該是在
為何而戰
為何你需要發展這項技術
這樣說好了
大家都知道開發一個新疫苗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那為什麼COVID-19 疫苗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快速被研發出來?
因為大家需要。
那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需要子宮移植?
不是為了救命也不是為了健康
只是為了完成生育的任務或是為了有月經?
我並不是說生兒育女不重要
而是在醫學上
你永遠必須考慮到你要達到這件事情的必要性跟替代方案
以及
可能付出的代價包括手術風險倫理考量費用等等等等
當你在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
沒錯
這就叫做醫療決策
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適用的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很多人喜歡問我說
蘇醫師蘇醫師我35歲一定要做羊膜穿刺嗎
或者
蘇醫師蘇醫師我寶寶胎位不正我一定要剖腹產嗎
或者
蘇醫師蘇醫師我寶寶被診斷是唐氏症我一定要放棄他嗎
醫療上沒有”一定要”這件事情
只有屬於你自己的最佳決策
懂?
所以我常常喜歡跟各位同學說
醫療沒有百分之百
經常性的就是必須在利弊得失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沒有標準答案
回到這件事情上
因此
在所有的器官移植手術發展上
子宮移植這件事情進展腳步就會非常緩慢了
畢竟他的問題並不是在手術技術這件事情上面
而是在目的性不足
如果
你在乎的是要一個寶寶
你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譬如說
代理孕母或者是領養等等
更不用說這類移植手術本身風險就相當高而且成功率也不是這麼完美
你想想一個狀況
為了生一個寶寶
費盡千辛萬苦去移植了一個子宮
然後一直要吃抗排斥藥
如果非常幸運地順利懷孕(不要忘了得做試管這成功機率比一般低很多還有誰的卵這個問題)
好啦你當作這些都不是問題(才怪)
之後你還是必須開刀把寶寶生出來
常常是早產(聽說天然耶尚好)
然後這個子宮基本上用個一兩次大概就要再開刀再把它拿掉
想像一下
如果你會願意經歷這一切
這將會是一個非常嚴肅跟神聖的過程
你不會整天在喝酒度假然後在網路上打屁拍照上傳IG這樣
然後
事實是
台灣還沒有人進行過子宮移植
不會有那個怪醫黑傑克敢偷偷做你不要作夢
所以
如果你有超過1秒鐘曾經懷疑過這件事情可能是真的
我只能說
你真的很天真
就醬
除了這種擺明著胡說八道蹭流量的之外
偽科學還有內容農場的髒東西也很恐怖👇👇👇
今天來聊聊偽科學
https://drsu.blog/2021/02/17/super210217-5/
寶寶大笑很危險???
https://drsu.blog/2021/02/02/super210202/
摸肚子會臍帶繞頸?
https://drsu.blog/2021/02/01/super210201/
懷孕不能清肚臍???
https://drsu.blog/2021/01/29/super210129/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器官移植排斥時間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些都是病人拿來藥局丟掉的藥!來自一名藥師網友的分享
💥健保署的專家坐辦公室看電腦數據說:
“#抑制浪費也省不了多少健保支出,
#還是漲健保比較有用啦!”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第一線醫療人員看到的可不是這樣……
💥一名藥師網友就跟我分享,你無法想像到的 #醫院藥局到底收到了多少民眾拿藥不吃的廢藥!!!!
😱藍色這一堆是肝癌末期的標靶藥物,患者可能喝酒得了肝癌,健保給付給他一堆藥物,結果拿了藥物也不吃!
💥浪費代價:#超過五十萬元的藥物只能報廢!
😱黃綠色這一堆是腎臟移植後要吃的抗器官排斥藥物,是一個腎衰竭的病人,好不容易遇到有善心人士捐出腎臟,接受了他人的善心腎臟移植之後,居然擺爛抗排斥藥物不吃!
這些藥物很貴不打緊,還白白浪費了一顆腎臟可以救其他人的機會!
💥浪費代價:#二十萬藥物_一顆捐腎報廢!
😥還有更多更多的藥物浪費,在台灣不斷地發生!
😥健保已經走了二十多年的醫療低價包山包海(繼續馬扁選票+壓榨醫護人員)
😥現實就是會有不少民眾不珍惜!該不該聽第一線醫藥人員的建議來改革浪費呢?!
#光一位藥師就能看到這麼多的浪費!
#這些都是所有納稅人的錢!
#健保專家還認為浪費不嚴重嗎!
#只有漲保費才能解決問題嗎!?
#還是必需要給公衛專家七八千萬研究費才能看見這些問題?
#加強部分負擔就可以抑制浪費!
🙄官員(老梗)表示:不要討論個案,這些都是特例啦!醫療人員你們去讀國外論文,再來跟我們討論啦!
這就是……官啊!
😥醫療人員提供多一點時間的衛教,就能改善這樣浪費的情形……
可惜在健保給付中,#醫德與衛教不值任何錢!!
台灣健保制度下,醫療人員臨床工作過勞,又有多少時間能花在衛教上!?😥😥😥
😭😭😭
很多人以為把藥回收到藥局就沒有浪費了……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按照法規規定,這些藥物都只能丟棄掉!
器官移植排斥時間 在 疫情讓「器官捐贈」意願降低!等待「器官移植」人數曝光心臟 的推薦與評價
... 疫情前和現在比,降幅就高達4成8;連「實際捐贈」的總數,也少了100多人,但需要接受 器官移植 的人數不會跟著降,導致等待的 時間 ,就被拉得更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