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的今天】#19540417原住民菁英湯守仁遭中國國民政府槍殺
圖文 By 周婉窈教授:
1954年4月17日下午2:30。
檔案說:
湯守仁三彈、高一生二彈、林瑞昌四彈、汪清山三彈、方義仲三彈、高澤照四彈,均斃命。
我們六位原住民菁英,就這樣「斃命」。請問子彈是黨國自己的錢買的嗎?還是人民納稅的錢?我們花自己的錢「倩人」殺死我們的菁英,不荒謬嗎?而且這不是這一天的事情,從二二八延續到至少一九九二年,然後還有一堆法官亂判案,到現在都是。人民對法官的信賴度只有二成,司法界能不檢討嗎?(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107年全年度臺灣民眾對司法與犯罪防制滿意度之調查研究〉,2019年3月22日。)
有一次我在課堂上問同學,知道高一生的舉手,沒多少人。問,知道林瑞昌的,更少。若問湯守仁,會又更少吧?說不定沒人聽過。
昨天和學生說,我最欠缺的就是時間。真的就是這樣,非常想仔細讀湯守仁的檔案,到現在無法如願。湯守仁是一位非常特別的人,對原住民的歷史,尤其是霧社事件,我想他的了解比我周邊的一些台灣史學者更深入。
湯守仁,鄒族人,1924年生,族名 Yapasuyounu Yulunana,日本姓名湯川一丸,漢名湯守仁,是高一生妻子的堂弟。1952年9月10日與高一生等人一起被捕。他在日治時期被徵調到中國華南,後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受訓,結業後派到「關東軍」,由見習士官升少尉。1945年8月在中國東北為蘇聯軍隊所俘虜,關在西伯利亞戰俘營數月,後經證實不是日本人而獲釋,於1946年被遣返臺灣。湯川一丸最後的軍階為中尉,他的軍事歷練,對部落青年很具號召力。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湯守仁率領60多名鄒族青年下山協助維持嘉義市治安,攻下紅毛埤軍械庫,與嘉義民兵和一部分的二七部隊隊員圍攻嘉義水上機場,後因和民兵方面意見不合,率領鄒族青年返回山區。高一生當時是吳鳳鄉鄉長。一般認為湯守仁是奉高一生之命率族人下山。其餘事蹟容於此省略。
湯守仁從1950年10月就成為偵防對象。最近促轉會不是都有監控資料「露出」嗎?還有人很大方,說原諒對方,好像學武俠小說一樣「一笑泯恩仇」。如果您知道很多監控資料,收網後的結果就是「斃命」,那麼,您哪來餘命去「一笑泯恩仇」?
監控湯守仁的是一位來自東北的步凱,化名「路平」(我認識的小說家會覺得很無奈吧?)。1951年5月湯守仁在保安司令部的授意下成立「高興行」,7月7日開幕(請注意日期喔),經營項目包括:菸酒配銷、石油經銷、阿里山林場、阿里山閣,以及青果銷售等。然後,步凱就到高興行任職,7月12日第一份監控報告就上呈相關單位了。內容鉅細靡遺,讓我們不由得推測保安司令部讓湯守仁成立高興行其實是為了監控他。
步凱來自東北,懂日文──這是重點!在「國語」定於一尊之後出生的人,可能很難了解戰後歷史情境中語言狀態。由於高一生、湯守仁在和族人以外的人交接時都講日語,監控人當然要懂日語囉;兩人周邊幾位信任的外省人都來自東北。步凱從呈上第一份監控紀錄起,寫報告的密度很高,一直到1952年9月10日高一生、湯守仁等人被捕後,到10月11日還繼續寫報告,報告湯守仁一位類親人的動靜,前後共一年三個月。光是收入國史館、文建會編的《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湯守仁案史料彙編》,就有405頁之多。
步凱對湯守仁的監控,細到何年何月何日何時湯守仁做了什麼,和誰見面,講了什麼,甚至臉上有何表情。他曾趁湯守仁離開阿里山閣寢室的空檔跑到房間查看桌上的信件,還設法默記下發信地址。
如果你是當時監控報告的上呈的對象,每天每天看這些的報告,你一定會認為湯守仁、高一生可惡至極,非剷除掉不可。(湯守仁直到死時應該都不知道步凱那麼近距離地監控他,在報告中極力詆毀他。)
總之,不要那麼天真地看待這些監控資料。或許1980年代的監控資料沒導致「斃命」,但真的可以那麼天兵地說監控人(線民)也是「受害人」嗎?
1947年的這個四月,二二八還在清鄉,不要忘記。
湯守仁在羈押時期寫了一份報告,寫了他對二二八的看法,他的看法,我認為非常深刻;光就對事實的認知,就遠勝於許多當代學界的菁英──我還認識一位就讀長春藤大學博士班的台灣高等生,三十多年前在我的住處看到二二八紀念月曆有個沒見過的名字,問我:「陳儀是誰?」。
引自《湯守仁案史料彙編》(國史館、文建會,2008),頁833、834-835:
光復當初我們山地人對祖國,像如白紙一樣,全然沒有認識。在我們山地間未能尋找些關於中國文化的片跡。
對全然未知的事物,我們無可表現情感。此次山地人沒像平地人那樣狂喜歡迎祖國的接收官員,蓋也不得已了。老實說,當時只有一種對未知的事物抱了漠然的不安與期待如已。
(中略)
偶而下山,觸目皆是祖國來台官員的支配者然的張威。軍隊藐視法律欺弱與掠奪,凌辱子女。公務員貪污的惡評入耳。言行不一致的事實,處處入目了。
因之,對當局憤懣嗟怨的聲彌滿於平地,逐而生出勃發了二二八事件。事件後陳儀當局採取了慘酷的報復手段,殺害無數的無辜青年,真是大々的失策了。
陳儀離台,魏道明繼後就任省主席,對山地抱持了關心,設立了山地行政處。可是因一般行政不妥之故,幣值貶落生出惡性インフレ,遺留了種種的弊害遂而去職了。
(下略)
註:インフレ,inflation。
其實整篇引才更有意思,但文章已經很長了,以後有時間要好好整理和分析,包括湯守仁對原住民歷史的認知和省思。
https://www.facebook.com/1677205205/posts/10214567517576467/?d=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臺灣史 #原住民 #開啟cc字幕 從防範原住民的 #隘勇線, 到武力鎮壓的 #五年理蕃計畫, 都能夠看出日本與原住民緊張的關係與殖民的壓迫。 大家熟習的莫那魯道與霧社事件, 究竟是為了民族精神 #抗日, 還是單純反抗壓迫的 #抗暴 呢? -- 本集由臺灣吧 X 國立成功大學文...
「周婉窈霧社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看板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恕我無法支持- 借周婉窈老師的文章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NTUcourse -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霧社90年賽德克族人自述歷史記憶2020-12-17 IPCF-TITV 原文 ... 的評價
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過評估,我認為《臺灣歷史圖說》是個不錯的家長入門,這本書有以下優點。
- 真正以「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做為核心,去書寫全部的歷史。包括史前時代、南島語族、漢人移墾、原住民、改朝換代、殖民地化、大東亞戰爭、二二八、白色恐怖、黨國體制的深層問題等,都有談到。
- 作者周婉窈教授,是專治臺灣史的專家,曾任職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現於臺大歷史系任教。書末並附大量參考文獻索引。專業度沒有問題。
- 全書寫作相當白話,並附珍貴圖片,很適合「有圖有真相」的網路時代。即使沒空看書中文字,光是把全部的圖片看過,配合圖說,都能學到很多。
- 有些內文提到但卻沒附的圖片,是因為對讀者情緒衝擊可能太大,選擇不印在書上,例如:霧社事件上吊自殺的原住民婦女,陳澄波二二八事件遺體照。顯示周教授有考慮到讀者年齡層。而這些照片 Google 都可以找到,很容易做延伸補充。也就是說,本書很適合根據孩子的年紀狀況作親子共讀。
- 周教授並不避諱對事情作評價,而且史料不足的,會明確說「我們並不清楚」,但依然針對既有史料與「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的立場,指出思考的方向,我蠻喜歡這部分。尤其對噍吧哖事件、霧社事件、辜顯榮三個部分的評價,最能看出周老師作為臺灣史學者的社會使命感,非常值得一看。
- 如果需要更入門教材,也有同作者的《少年臺灣史》可搭配。
有圖有真相、有學術研究支持、有專業學者融會貫通後的態度、有一致的歷史角度。對於我這種受黨國教育的一代,以及新一代我們自己的孩子們,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我看電影「賽德克巴萊」時,我一臉的問號,無法評價好不好看,狀況比較像是看不懂或沒有感覺。
因為 朱宥勳的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我陸續收集了一些臺灣文學,書中對於「臺灣」的定義比較彈性,是為了不流失好的作品。
我讀了幾篇文章時,彷彿又落入賽德克巴萊的迷惘中;那種似懂非懂的狀態,造成閱讀的成果如海砂屋。
我放下文學,開始搜集臺灣史,經由朋友推薦,首讀了周婉窈教授的 #少年臺灣史,裡面寫到了日本怎麼從牡丹社事件開始覬覦臺灣,到後面的霧社事件,但因篇幅限制,我又往日治原住民的歷史探索。
就在我讀到較完整的霧社事件紀錄時,原民婦女怕連累族人集體上吊、兩位原民血統的警備隊在國恩與族人的矛盾中切腹;還有被原住民襲撃的小學校,那些被出草的大人、小朋友;此刻我才懂電影在說什麼,忍不住在咖啡廳不停流淚。
讀完了朱宥勳介紹,收錄在 #華麗島的冒險 中的 #野蠻人,講的是一位在日本被父親認為沒出息的兒子,透過人脈被送去殖民地臺灣的高山上,請任警備隊長的友人磨練,雖在信中提及就算兒子死掉了也沒關係,但只是身為父親對自己所愛無能為力的自我懲罰。
*在歷史上,日本從馬關條約時擁有臺灣主權,當時簽訂合約的清廷代表李鴻章,就有提醒日本「臺灣四處瘴癘之氣,且有許多番人,難以教化。」日本代表大概回:「別擔心,我們會處理。」*這也是臺灣被稱鬼島的部份原因。(鬼界之島)
*一開始日本確實沒有想要建設,官方和民間常把臺灣當垃圾桶,所有不好的都往這邊倒,就像小說中的父親。後來統治方式起了許多變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書店找。
這名內地(日本)來的了尾囝仔,在第一次砍下番人首級時,雖亢奮狂喜,但又同時拿樹葉樹枝埋了;他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要埋,但這就是他深處的人性。
那顆番民人頭卻被同袍與其他番丁找到,並興高采烈地誇獎他勇猛(可換獎金);而砍頭的過程與心境轉變卻是他最想遺忘的過去。
*歷史上原住民的部落間也存在著衝突矛盾,即便日軍沒有佔領,族與族間也會有衝突;而日軍來時,選擇投降輸誠的族,雖被日警統治,當相對也得到了日方的武力。日方常採用與頭目聯姻或是用物資攏絡,更進一步還會栽培番民成為日方人馬,如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非血源兄弟)。無良的統治者,最慣用的手段就是利用自己人迫害自己人,這不僅在歷史也活在現世。
小說中充滿日人對番民的歧視成見,如野獸的雙眼與體臭、身體如沾滿野獸糞便的氣味等,還有一段日警被番女拒絕,當眾訓斥:「妳說什麼,這該死的山貓,跟妳這種的睡了會得瘧疾。」
*當時瘧疾是統治者最怕的疾病(還沒有HIV),清代臺灣就有吸食鴉片治病的風俗(當時鴉片被當成居家必備良藥);才有連橫的鴉片有益論把這當論點,替臺灣總督府發聲。
總督府一方面想從官賣鴉片煙賺錢,一方面又發現會成癮違害國人健康;最後還是選擇長遠的治理辦法,要大家戒(鴉片)煙。而瘧疾與戒毒,都在日治臺灣時期得到解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史書來看)
當然在小說中的文字有刻意失焦,讀起來不會不舒服。
原以高姿態睥睨番民語言、生活、外貌、文化的主角,(別忘了他在日本內地是一無是處的魯蛇)從原本嫌棄仰慕他的頭目女兒像野蠻人,後來卻深深愛上她的野性(未成年),還因為她擦白粉、用筷子吃飯與穿和服感到不悅;女方希望讓男方喜歡而努力像日本人,而男方卻發現自己愛上原先最不屑的野蠻,甚至在文章中希望自己更接近野蠻。
*殖民者一直以本位思考異者的族群文化,甚至認為同化才能改善其野蠻落後,但野蠻與文明的標準為何?
語言是工具,沒有優劣。
膚色是天生,看你生在哪。
貧富是客觀,有人窮卻能過得好,那到底算窮還是不窮。
強迫別人符合自身的期待想像與利益,才是最野蠻的行爲。(如護家盟)
最後主角進到他岳父的木屋,穿上有體臭的番服與佩上出草無數的番刀;旁邊的番丁興高采烈地圍起他,他說:「打扮成泰雅族人,連內地警備隊員也勇猛起來。」和「我也是野蠻人,我不會輸給你們喔。」
*殖民的過程與結果皆是如此,互相影響容合出新的血源與意識型態;21世紀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帝國主義下的產物,也以帝國2.0的姿態存續著。
我們沒有誰優誰劣,誰的文化語言比較高尚,在社群主義之下,一個國家越能保障多元文化發展,這個國家內部越能和諧穩定發展。
看看現在臺灣正努力追上歐美腳步,要維護南島語系、客語、台語以及原住民文化,如中廣音樂網成了原民廣播,雖然不知道會如何經營(千萬別漢化),但這是政府早該做的補救措施。
版上一定有非常多的專家,可以在留言處分享。
最後,試圖消滅和打壓多元文化的政府,終究會自食惡果,美國和加拿大過往經驗可以得證。
但現在還是有的政府不信邪。
*看了生硬的書,終於可以回頭閱讀文學的感覺,就像在大雪紛飛的夜裡,裹著羽絨被聆聽雪落的聲音。
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臺灣史 #原住民
#開啟cc字幕
從防範原住民的 #隘勇線,
到武力鎮壓的 #五年理蕃計畫,
都能夠看出日本與原住民緊張的關係與殖民的壓迫。
大家熟習的莫那魯道與霧社事件,
究竟是為了民族精神 #抗日,
還是單純反抗壓迫的 #抗暴 呢?
--
本集由臺灣吧 X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與外文系 X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合作播出
📚 #策劃與執行:陳玉女院長、蔡美慧老師
📚 #臺語指導:胡淑貞老師、黃阿惠老師、蔡美慧老師
📚 #臺語旁白: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 陳妘舫
📚 #臺語文稿編譯:陳泓文、陳育萱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Aunt Tagonist", "Comic Hero"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註解:
註一:「白浪」是原住民對平地漢人的稱呼。過去漢人長期欺壓原住民,因此原住民就稱漢人為「壞人」,「白浪」為閩南語「壞人」的音轉。
註二:「隘」是清代用來防範「生番」的軍事設施,守備人員稱為「隘勇」,可能是漢人或「熟番」。日治初期,總督府擴大使用並以木牆鐵網連成一線,將原住民圍堵在山區。
註三:對原住民稱呼「同胞」是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後的用詞,又因住在山地而定名為「山胞」。同胞的稱呼有不分族別、一視同仁的意涵,但也有學者認為稱呼原住民為同胞隱含殖民的強烈意圖。這個詞彙經過長期的正名運動後,終於在公元1994年,全面改稱「原住民」。
參考書目: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治時期日本帶來的「現代化」,對原住民來說真的是一種進步嗎?
下一集小單元:EP2.5『日治時期的女性與纏足』http://bit.ly/1PnyCU1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從防範原住民的「隘勇線」,到武力鎮壓的「五年埋蕃計畫」,
都能夠看出日本與原住民緊張的關係與殖民的壓迫。
大家熟習的莫那魯道與霧社事件,究竟是為了民族精神「抗日」,
還是單純反抗壓迫的「抗暴」呢?
本集關鍵字:日治時期、現代化、原住民、霧社事件、莫那魯道
-
快來看臺灣吧最新節目!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新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會有YT和FB都沒有的新貼文)|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https://lihi.cc/UxnW9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英文翻譯: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
日文翻譯:頸項間、Nai、小吳、Lance
日文翻譯校稿:愛理
韓文翻譯(感謝熱情觀眾提供字幕 감사합니다🙏):
Dodam Shin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Umewa Saitaka (DJ Hauer Remix)
El Pollito Pio (DJ Hauer Remix)
"Aunt Tagonist", "Comic Hero"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註解:
註一:「白浪」是原住民對平地漢人的稱呼。過去漢人長期欺壓原住民,因此原住民就稱漢人為「壞人」,「白浪」為閩南語「壞人」的音轉。
註二:「隘」是清代用來防範「生番」的軍事設施,守備人員稱為「隘勇」,可能是漢人或「熟番」。日治初期,總督府擴大使用並以木牆鐵網連成一線,將原住民圍堵在山區。
註三:對原住民稱呼「同胞」是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後的用詞,又因住在山地而定名為「山胞」。同胞的稱呼有不分族別、一視同仁的意涵,但也有學者認為稱呼原住民為同胞隱含殖民的強烈意圖。這個詞彙經過長期的正名運動後,終於在公元1994年,全面改稱「原住民」。
參考書目: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恕我無法支持- 借周婉窈老師的文章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借周婉窈老師的文章,跟大家分享這段戰後史. ... 尤其是霧社事件,我想他的了解比我周邊的一些台灣史學者更深入。 湯守仁,鄒族人,1924年生,族名 ... ... <看更多>
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NTUcourse -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 部落:從封鎖到「歸順」之路霧社事件:前因後果、歷史詮釋,以及餘生後裔的觀點觀看紀錄片《餘生》 霧社 ... ... <看更多>
周婉窈霧社事件 在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看板NTUcours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8-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周婉窈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歷史系 台灣史群組
δ 課程大概內容
臺灣原住民概說、研究與分類
原住民的神話、傳說與歷史(一)
原住民的神話、傳說與歷史(二)
原住民的社會組織和宗教觀
觀賞紀錄片《Lmuhuw言的記憶》+導演鄭光博老師講解&討論
日治時期阿美族與賽德克族(紗績族)調查報告書選讀
國家vs. 部落:從封鎖到「歸順」之路
霧社事件:前因後果、歷史詮釋,以及餘生後裔的觀點
觀看紀錄片《餘生》
霧社事件、《餘生》紀錄片:課堂討論
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集體遷徙及其當代分布狀況
演講與問答
講者:Yupas Watan老師;題目:蕃人襲擊隊
口述材料與歷史研究:馬太安大頭目/末代 Sapalengaw Unak Tafong 的話
排灣群諸族的藝術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大推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指定論文與學術文章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有時三小時搭配投影片講演 有時第三節會是討論 要先準備問題
老師上課可以感受到對原住民歷史的關懷 風格很溫和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期中考35% 期末考35% 上課討論表現20% 出席10%
扎實分 不太甜 但負擔不重又可以學到東西
A+比率16.6%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全為申論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不須基礎
前半學期為族群分類、人類學家調查以及神話探討
後半學期進入日本統治後有了文獻跟紀錄,就會變得較為複雜
但因為族群很多,被挑出來講述的主要族群是阿美族 賽德克族 泰雅族 鄒族跟排灣族
當中又以跟日本衝突最多的賽德克還有泰雅族為主
Ψ 總結
過往高中可能只會介紹霧社事件,但這堂課會介紹更多其他原住民族的歷史
雖然沒辦法達到全面,但可以還原這段以往通常不被重視的歷史
加上還會觀看兩部紀錄片跟請校外講者,可以從更多面向跟不同群體的視角來觀看
對原住民歷史有興趣,很適合作為初級入門
但三堂課對老師負擔很大,已經改成兩堂課
整體而言 可以學到不少
--
推 godtomanne:alt+f4沒有用? 9/10 00:18
→ alt:去你媽的 9/10 00:24
噓 F4:你才沒用 9/10 00: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618994203.A.DAF.html
※ 編輯: aquariuschi (140.112.25.29 臺灣), 04/21/2021 16:39: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