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這一帶很神秘,以台北市來說,人口密度算是稀疏,沒有市中心的熱鬧,還常聽到蟲鳴鳥叫,大街上新開的店家。生意也常常做不起來,上次收攤的火鍋店,我曾經踏入過一次,一個鍋起跳價五百多,社區火鍋店這種價位,居民很難接受,火鍋店收攤後,換平價韓國料理接手,生意果然好很多,便宜果然是強大的競爭力。
旁邊的麵店,裝潢美,生意佳,一碗麵五十元到一百元,工業風的裝潢,讓吃麵的質感提升,我讚美老闆裝潢很有品味,老闆笑著說是承接上一個店家,前手店家花了一百三十幾萬打造小咖啡廳,因為老婆生病需要照顧,把店收攤了,情願認賠百萬裝潢,也好過每個月繼續燒錢承租店面。
往巷子裡走是世新大學,很多人想做學生的生意,跑來這條小巷子開店,很快就倒了,倒是影印店生意都很興隆,影印對學生來說是生存命脈,不論是印筆記還是做小抄,少了影印機,明年就可能當學弟。
「哎呀,你也知道,這邊寒暑假根本沒人,一年只能做八九個月的生意,這條街來來去去多少店家,只有早餐店做得起來,因為早餐價格便宜只要幾十塊,學生消費得起。」早餐店老闆娘叨念著也不忘幫我送餐,動作俐落,一小條街五家早餐店,難吃的、好吃的通通可以活,學生只求可以吃粗飽,有位子能坐下來跟同學哈拉才是重點。
喔,不僅世新大學附近店家生意難做,我任職的輔仁大學附近,也很難做喔,我每次看到新裝潢的店家,賀開幕時總感到一陣哀憐,百萬裝潢三個月收攤,創業失敗是殺人不見血的事情,如果你想創業,建議先搬到附近租個套房住兩個月,好好了解市場,才能開店大吉生意興隆。
#大學城的生意真的沒想像中容易做
圖說 :清水模風格的麵店
台北大學城套房 在 王麗儀Janice W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移民的浪漫與真相】
繼97回歸前,這年頭香港又興起移民潮。這一浪移民熱點除了傳統流行的加拿大和澳洲外,還有台灣。只須600萬新台幣(約150萬港元)在台灣開設或入股公司,便可申請投資移民,門檻比歐美國家低許多,煞是吸引!
每次朋友們問我這個早於上世紀80年代已入籍台灣的港人,他們是否該移民台灣?我總是不置可否。移民的理由常有千百個,每個人也不一樣,而幻想則一致傾向浪漫的。
如果是打算退休,台灣是比香港更宜居,亦流行周末在寶島內南來北往的小旅遊,不像香港般侷促。而台北市的新頴華厦單位,700-1000平方呎,只須約二、三千萬新台幣(約港幣500至800萬)。若是在大台北的郊區,類似的房子面積,約250萬港幣以內便行了!
有一陣子我也想過在大台北的市鎮淡水買一層學舍公寓,類似香港的劏房,租給該市鎭大學城的師生們,我好去當包租婆耶!但後來考慮到淡水小套房的月租才約一二千港元,房東還要繳納不同的稅金,回本大概也要等上20年,也別期望台灣房地產像香港般高溫泡沬化攀升,最後買樓做包租婆這回事我是不了了之。
如果移民台灣是為了尋找機遇,近十年台灣一直經濟低迷,當地不少人也去了大陸發展。亦有像我的一些同學們,50+ 已退休或準備退休,開展人生的第二事業,興趣為重。因為台灣法例是凡工作滿25年及以上者便可申請退休,一次性或按月領取退休金,而這筆退休金是由踏入職場開始便由僱主供款繳納,新制還可讓僱員選擇自行加保供款。香港的中年人若貿然移民台灣可以幹什麽?
畢竟已錯過了移民當地的最好時機,即是台灣解除戒嚴令後的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大量外資企業湧入,台灣亦渴望國際化和需要外來人才,而香港的流行文化影響力在當年無遠弗屆,港人無論做哪個行業是較易在台灣謀得一席之地。
那些年葉錦添便是在這個時機下從香港先轉戰台灣電影界及藝文界發展,建立起名聲和地位。當年就算是做髮型師的在台灣開店,打著來自香港的招牌也份外吃香!時移世易,像我般每隔一陣子在台灣住上幾天倒是不錯!
原文閱讀 :https://ol.mingpao.com/ldy/beautystyle/fashion/20190411/1554921168454/%e7%a7%bb%e6%b0%91%e7%9a%84%e6%b5%aa%e6%bc%ab%e8%88%87%e7%9c%9f%e7%9b%b8
Written by: #janicewong #王麗儀
#明報 #專欄 #JWdiary #生活隨筆 #雜文
#移民 #台灣
台北大學城套房 在 大甜Dati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USH說
我眼中的崔有一種距離,那是與我同齡的另一個男性,在男人與男孩中間游移自得的絕對領域。這距離就來自他的領域範圍,溫柔的,內斂的,暗湧的,精算的...謝謝崔台鎬,用 黎煥雄導演的話來說:踩進我的夢
我說:
崔是憂鬱又安穩的存在著,我總覺得他已透徹理解世界並不完美,所以努力在那之中放下和幽默,我有時候會很想好好擁抱他,告訴他還有我,雖然我是一個很兇的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聽完這首歌看完這首MV,特別有感。
兩位才子的才華碰撞,我甚是喜歡。
你們覺不覺得崔神似曹承佑?
我是18歲的時候搬到台北的。
悠悠晃晃至今,已經過了15年。仔細想想,15年間我竟然搬了約莫14次家。搬家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恨之入骨的事,相反地,我很能適應與享受不同地方帶給我的養分與記憶。
在淡江大學城的某一間三或四樓窗外寫下很屁的CHAOS,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在;淡水新民街上二樓正對真理後門,那時候每天都要吃後門那家蒸餃小籠包,一定要吃小辣醬油多;真理後門走上去、來來凱悅12樓的分租雅房,那大概是至今我住過最高的樓層。
還有那間居住經驗糟到不行的雅房,就在錦州街上;不遠的復興北路,好像也是12樓,Doctor和Gaga就是那時候領養的,一個月大,11年前。
還有永和豫溪街燒烤店樓上,每次回家肚子都好餓;環河西路那間周邊只有一間超商的絕望住宅,我記得克卜勒就是在那時候寫的。
南機場夜市螺旋樓梯,現在想起來還是好像鬼屋。太原路超小間套房,離輔大好遠好遠。
當然還有好多地方,這些走過的路都一步一步將我推向此刻,在現在這個時代裡寫下一些歌,唱給一些人。
-
30歲以後,我竟有了以往未曾出現過的念頭。並不是想要定下來了,也許更像是不想再如此漂泊。
這首歌也許從15年前就開始寫了,它是我生命中的一首歌,也是許多人都在面臨的問題:買房子好還是租房子好?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馬上買房子,我所認識的朋友中大多都和我一樣,過著寄居蟹的生活。然而,這仍是一道關於立場的題目,是選擇、是非、也同時申論。
「安定是什麼?」
-
這首歌也關於感情。
選擇獨善其身,或者追求無獨有偶。
至於我,感情也不是我說了算的事。
-
特別感謝 崔台鎬ㄏㄠˋ 願意擔任影像的主角,沒有人比你適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