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送過一些「人工智能」的書給學員,是送正體書繁體版的書給中國學員。
學員問:「想不到老師你對人工智能也有研究?」
這位學員是在北京的,經常有去硅谷出差,他請過我和劉詠鋼老師吃飯。
我說:「看人工智能的書,我百分之七十的內容是看不懂的,我之所以買人工智能的書來看,並不是因爲我對人工智能有深入的理解……」
因爲有一些人工智能的書,他們是有參考了「到底人是如何思考的」,以及「人腦內部是如何利用他們的模糊記憶與模糊邏輯去運作」的。
某些人工智能的作家,總是利用小篇幅對照人腦運作來進行「對照互比」來跟讀者解釋爲什麼他們要如此設置,而這些設置的目的是什麼,對未來的發展如何等等。
我僅僅是爲了這些對照,有這樣的內容解說而買這些書,雖然這些篇幅未必會明細的寫在目錄上,很多時候藏在哪裏,我是完全不知道的。
當年經常出國,所以爲了節省時間掃貨購書,就乾脆見到就買,當然更多的時候是買了,但,裏面完全沒有我所要的東西的。
之所以會繼續購買,是因爲這些小篇幅的內容,是對我有所啓發的,甚至有時候還會有驚喜的,很難得是我讀著儒家的書,偶爾也會讓我有一些額外的領悟和體會。
譬如說,他們在人工智能輸入模式上,需要模擬人腦的模糊記憶一樣,需要由一個想法或一段的對話,甚至一段回憶,來觸發另一個潛伏的想法,或者是潛伏的回憶,或者是因而爆發全新的概念(想法)那種運作。
他們用人工智能最粗淺的說法是,當你輸入「a,p,p,」時,預測模式就會出現Apple,然後換算出其他剩下的詞彙組別。
原來在我們的大腦皮質內也有相同的功能,但我們看到「A,P,P」時,「L,E」還沒出現 ,但是,在像我這種因爲英文詞彙量不足的人,很自然腦袋就閃出「Apple」了,如果你的詞彙量更多,閃出的詞彙就會更多,但是你未必及時(即時)看到你閃出的詞彙。
不過,以前博學和尚叫我念金剛經時,唸到很專心,眼睛沒看到/讀到那些文句,我偶爾會看到自己腦袋閃出接下來的詞彙與文句的,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研究者說的即使皮質出現了,但我們清醒的腦袋是不會察覺的。
這裏也先打住這些論述說法。
用這個粗淺的論據是想說明,很多時候我們被一個想法刺激了一下,很多遺忘掉的想法/回憶/故事,或新或舊都會因爲這個「模糊記憶」的作用而衍生出來,或者變出新的東西出來。
簡單來說,我們「學習」與「辨識」既是同時出現,也會一來一往先後互換的出現。
籠統不明細來說,我們人腦學任何東西的話,都需要人腦裏面的兩種思維模式來啓動——或叫做心智啓動,不同的書有不同的中譯名詞。
第一種是屬於「定向的」,也就是說守紀律尊規矩下的學習,粗淺的略說,可以講成是按部就班,重複練習再溫習。
這是我們大腦內需要兼顧到羣體生活才產生的一種羣體學習的能力。
你勉強可以這樣說,人類是羣體動物,故在人類演變歷史過程中,如果羣體完全不守規矩或者沒有步驟的話,我們人類的「智慧」與「經驗」是很難積存下來的。
這裏也就此打住,不再深入引述論述了。
第二個功能是屬於「散發的」,這未必是符合合邏輯推進的,他更類似自由的,也可能是需要依賴外人的交談,或者是非正規的活動下被激發的,甚至可能你學的是另一個領域的資訊激發配搭出來的。
粗暴簡單來說,可能你在散步,或者沐浴,或者拉屎,或者閒聊中,看一本不同領域的書被激發出來的。
據說,他們在設置人工智能的學習模式時,他們是先要從「定向模式」進行設置,然後再設置「散發模型」。
爲什麼我會突然想起這段已經沉睡多年的回憶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子問我:「爸爸,玩魔方塊可以不要按部就班學習嗎?」
(李子問這個問題是多餘的,因爲我已經教會他六面色的魔方塊)
我說,不能!
李子再問:「那麼,下象棋,我可以不學開局,我自己發明我自己的開局嗎?可以不必理會殘局的基礎嗎?」
就是李子問了這些問題,導致我突然浮現出這過去已經沉睡的資訊出來。
同時勾動出當年的一段陳年往事出來。
話說當年,我看到定向模型與散發模型設置的說法不久後,那時李子是讀三年級。
他在讀書時,回答老師的作業
,是跟全班的同學完全不同的,可以說是跳出了規定的答案,老師看了之後都笑出來。
結果他的班主任老師就要求見一見我,然後班主任老師就跟我說:「李先生,這次我是給你孩子的分數是高分數的,也給他是對的,因爲李子的回答雖然是天馬行空,也合情合理,所以爲了表揚他這種精神我給了高分 ,李先生,如果是下次呢?」
李子的班主任是將球踢回給我,我問老師:「那麼,請問如果按照學習的規定,李子回答的答案即使是合理 ,但是給分數的制度呢?」
老師說:按照答案來說,回答的不正確,也離開了題目。
重點是在回答離開了題目!
我其實是很坦然的說:「那麼,就給回答的不對,也讓李子知道離題了!」
其實這位老師是有補充的,在他的學生裏面,他既想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和大膽的創意,不過,她也希望在她教導下的學生既有遵守規律和按部就班的能力,同時又有自由大膽的創意。
當我載李子回家的途中,突發浮現了人工智能設置的兩個思維模式這個資訊出來。
不過,當時的我,我是有更深入的聯想。
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讀人工智能的兩大設置法,要是我對作者提出的兩個思想模型,在讀之前,對模糊記憶和模糊邏輯是完全沒有概念,而且腦科學的資訊也沒有累積過任何的知識,請問我會有這樣的聯想嗎?
或者問得更直接一點,人工智能說的兩種設置法我還會有印象嗎?
或者是根本是看了之後,也不知所云,早已經拋到九霄雲外了。
散發式的模型,之所以會啓動到你過去的記憶/想法/故事,問題是,如果你完全沒有這些「底氣/基礎」呢?
關鍵不是散發模型的「功效」很大,可以創造什麼,而是讓散發模型發生功效的「引子」,是需要配搭到「底氣」的,否則沒有過去的配搭,就沒有任何的激發,風吹就散了,也就是說,你讀到的那段話,你不會有任何發現和聯想的,更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同樣的,任何學習你不能只要散發模型,而不要定向模型的!
在下象棋,電腦是可以不走任何開局,因爲電腦裏面被輸入過無數的棋譜和棋局,他是有足夠的數據,問題是一個人腦袋完全沒有足夠的棋局棋譜資訊,他亂走,拋棄開局聯想,不理會殘局基礎,他可以學得一手好棋嗎?
任何中局的精彩變化,奇兵突起,都是你定向模型的殘局基礎,讓你的散發模型發出強大的功效的!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居港英國人|撐黃店排阿布泰挑戰功能組別 計畫暫居台灣「我看不見香港有未來」 50多歲來自倫敦的精算師李福納(Lee Faulkner),因為1993年的一次到訪愛上了香港:「在着陸的那一刻,便被這個地方吸引着。光是站在街上看着,便能感受到街頭街角都充滿着活力。那時我已經跟自己說,必須有一天會回到香...
「功能組別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生活英文】按讚除了like,國外還會怎麼說?發廢文 的評價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臉書FB英文】封鎖、打卡、粉絲專頁等英文怎麼說? - 英文庫 的評價
- 關於功能組別英文 在 Teacher Ruth's Ed Tech for 高中英文教學 - Facebook 的評價
功能組別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芒果佬總算肯公開痛批蔡英文對港人「口蜜腹劍」。
食港人人血饅頭的燒山+喪寶+沈某人,食屎啦!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毓民橫議》台灣「聲援港人」竟成口蜜腹劍
2021-06-16 07:00:00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毓民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曾幾何時與大陸咫尺之遙的香港,是中國人逃避惡政治的一塊乾淨土,如今卻因「黨國體制,極權統治」取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暴政肆虐,萬馬齊喑,乃出現九七年主權移交後第二次移民潮。高舉民主人權大纛的西方國家言行一致,紛紛中門大開,歡迎港人避秦;一水之隔的台灣寶島,民進黨政府口蜜腹劍,過去兩年來曾不斷對面臨困境的「香港地區」居民表示伸出援手,實相卻是為港人申請居留定居設置重重路障。
在國安惡法在香港出台之後一個半月,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依據《港澳關係條例》(第十一條第二項及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之《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修正版本正式頒布施行。修正上述《辦法》旨在反滲透:第二十二條第一項「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不予許可」,其中第十款是「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之後,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必須在申報書「據實申報」,再經移民署聯同陸委會、國安局、調查局等政府機關「聯審」批准,才予許可居留定居。
去年底香港情勢惡化,行政院陸委會曾表示「將跨部會朝三方向放寬港澳居民來台居留定居的制度及法規」。異哉,所謂「放寬」,原來與「收緊」同義!
「共匪謀我之心未死」,二〇二〇年一月十五日頒布之《反滲透法》就是為了「防範境外敵對勢力之滲透干預,確保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香港已經淪為「匪區」,亦是滲透台灣的「前進基地」,豈可不防?
對於蔡英文政府的「講一套做一套」,台港的「鐵粉」還是會以「國家安全」為其緩頰。不過,那些志切「投奔自由」及正在苦等居留定居許可審批結果的香港人,便會感到十分焦慮了。
二、
日前香港媒體報導,台灣駐港機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網頁中的《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六月一日有新修正版本,除必須「確實申報是否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另新增第三項:「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
陸委會回覆媒體查詢時指出,依《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如有危害國家利益風險,申請不會獲批。
移民署這項有關「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必須「確實申報」的新規定語焉不詳,而且並非「事實陳述」。
在這裡,我要稍為說明香港公職人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及效忠」的事實背景 :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香港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二0一六年十月第六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就職,多名反對派議員因修改誓詞內容及在宣誓期間的言語和行為遭到質疑,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同年十一月七日通過的對《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說明宣誓是出任《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所列公職的法定條件和必經程序,並必須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解釋」也明確宣誓人如作虚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為,須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高等法院於是根據「人大釋法」,褫奪六名立法會議員資格。
除《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涵蓋的五類公職人員外,二〇二〇年七月頒布施行的《港區國安法》第六條也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參選或者就任公職時應當依法簽署文件確認或者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行政區政府據此制定《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提交立法會首讀和二讀,並於五月十二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翌(廿一)日刊憲公布,正式生效。特首林鄭月娥在法例通過後說:「明確規定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對特區公職人員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也是參選或出任該公職人士的根本義務和責任。條例為公職人員的宣誓首次訂立非常明確的法定標准,為維護『愛國者治港』原則踏出重要一步。」
於是,「區議員就職必須作出宣誓的規定,明確宣誓要求,統一監誓人的安排,完善處理違反誓言情況的機制,以及就相關情況在公共選舉中加入參選限制。」在此之前,區議會作為諮詢機構,議員就職不須宣誓「擁護及效忠」。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控制全港十八個區議會的其中十七個,在惡法卵翼底下,特區專權政府「輸打贏要」,除在「新選舉法」取消區議會推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一百一十七個席位,及立法會功能組別「區議會二」五個席位,更要通過宣誓「擁護及效忠」,把部分本土派年輕議員掃地出門。
至於政府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今年一月十五日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已向各政策局及部門發出通告,公布為二〇二〇年七月一日之前受聘的公務員訂立簽署聲明或宣誓的要求。聲明或誓言的內容是:「我謹此聲明,本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務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移民署在《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新增必須確實申報「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的規定,顯然是「因應」港府最近對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的要求,但為什麼把「效忠特區」變成「效忠政府」?申請居留定居的港人如曾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是不是可以填「否」?抑或在移民署眼中「效忠特區」等於「效忠政府」?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特別註明: 「如未據實填寫,應自負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責任」,然而,移民署在申報書上的「效忠港澳政府」的指涉不就正是「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嗎?
三、
二〇二〇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北京「全國人大」全票通過《港區國安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隨即發布新聞稿指出:「北京背棄對港承諾,香港的核心價值漸失,國際地位也受到衝擊,台灣依『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所設置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明天(七月一日)正式營運,提供港人來台就學、就業、投資創業、移民定居等專案諮詢與協處服務。」陸委會又強調,「民主自由與人權法治為台港共享的普世價值,台灣朝野均非常關注及支持香港人民的民主訴求,政府也持續密切關注香港的情勢發展,並提供國人及港人必要的協助。在兼顧國家安全前提下,依據既有法律規範及公私協力的方式,務實處理港人的人道援助及關懷事宜。」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根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台灣當局將香港定位為有別於中國其他地區之「特別區域」,而上述條例第十八條清楚規定:「對於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緊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門居民,得提供必要之援助。」如今卻是,《港澳關係條例》仍在,但不再把香港視為「特別區域」,「十八條」當然也就「備而不用」了!
令人感慨的是,台港兩地同樣面對中共的打壓,前者倘若朝野一心,尚可抗衡一時,後者卻是肉隨砧板上,任由宰割;二者「地異心同,精神一貫」,互相奧援,本是應有之義,奈何政治是「勢傾則絕,利窮則散」的權力遊戲,形勢比人強,真的是沒有什麼是非可言!
作者簡介
黃毓民,1951年出生於香港。以新聞傳播及新聞教育工作為終身志業,歷任報社採訪主任、編輯、主筆、社長及各大報社專欄作者;八十年代初曾任《美洲中國時報》港聞版編輯;九十年代中創辦《癲狗日報》、《癲狗周刊》及《癲狗馬經》。八十年代中曾任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九十年代末,投身資訊科技領域,建立互聯網內容供應平台Hong Kong Cyber,二千年在創業版上市。
黃毓民亦是香港著名時事評論員,歷任各大電台、電視台節目主持人,以評論尖銳、敢言著稱,深受歡迎。
二〇〇六年開始從政,是「社會民主連線」創黨主席,曾任兩屆立法會議員,八年議會生涯,堅持「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的政治理念,不畏權貴,批判中共及港共政權,政治抗爭形象深入人心。
二〇一七年四月宣告退出政壇,回歸文化傳訊及教育工作,現任普羅政治學苑主席、網台MyRadio創辦人及《癲狗日報》電子版社長。
http://www.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106160630018875&fbclid=IwAR3cLy-kTUIfwaZp4cjA3go47AsiUBUmZ5xOHfCpAyyuTHk1oUm-7zQiwO4#202106160630018875
功能組別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反制造謠說國外疫苗都二期就EUA❗️
#國外疫苗三期試驗與EUA日期看這邊❗️
稍早和朋友在臉書上有討論台灣國產疫苗是否可以才二期擴大試驗完就緊急授權使用(EUA),沒想到晚上馬上看到有側翼圖卡流出,宣稱國外疫苗大廠牌(莫德納、AZ、BNT)都只做了二期試驗就EUA,所以國產疫苗也擬比照?
#這是絕對錯誤的造謠!
大家都有乖乖做三期才EUA,只有國產疫苗沒做就要想開打!
網路上隨便搜都可以找到三家廠商在做三期臨床試驗的過程報導,中英文都有,而且都是至少在「#三期臨床試驗的期中初步報告」解盲出來後才被英美緊急授權使用!AZ甚至到今年三月底才出完三期的最終試驗報告!
提供一下正確的相關日期:
#BNT(162b2):
第三期期中試驗結果出爐:2020/11/9。第三期試驗最終結果日:2020/12/10。
取得緊急授權時間:2020/12/02(英國)、2020/12/11(美國)、2020/12/21(歐盟)、2020/12/31(COVAX)。
#AZ(AZD1222):
第三期期中試驗結果出爐:2020/11/23。
第三期試驗最終結果日:2021/3/23。
取得緊急授權時間:2020/11/30(英國)2021/01/29(歐盟) 2021/02/15(COVAX)。(對,AZ沒取得美國EUA)
#Moderna(m-RNA1273):
第三期期中試驗結果出爐:2020/11/16。
第三期試驗最終結果日:2020/12/31。
取得緊急授權時間:2021/01/08(英國)2020/12/18(美國). 2021/01/06(歐盟)2021/04/30(COVAX)。
#基本觀念:
“#第一期臨床試驗:通常會選擇健康且免疫功能健全的成人當作受試者,但人數不多,主要是評估疫苗施打於人體內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第二期臨床試驗:目的是進一步探討疫苗的免疫原性與安全性,並找出目標族群的最適合施打劑量、投予方式、投予時程,且受試者人數會比第一期來得多,實驗設計會採用劑量組別設計,並以隨機分配、對照、平行設計來實驗。
#第三期臨床試驗:主要目的在確認疫苗的療效與安全性,以利疫苗能順利上市,此階段試驗通常設計為雙盲、前瞻性、隨機分配的實驗模式,並有安慰劑可對比其療效,以利評估施打之後的安全有效性,也會針對特殊族群做試驗,像是懷孕婦女。”
(資料來源:https://www.taiwan-pharma.org.tw/weekly/2173/2173-4-2.htm;https://tw.gsk.com/zh-tw/research/trials-in-people/clinical-trial-phase/)
#台灣國產疫苗可否二期擴大試驗後就開打 ❓
基於我未獲得朋友授權PO出他的對話,只能簡要引述他的論點。
這位朋友表示,現在這些國外疫苗廠牌也是壓縮混合了各個臨床階段試驗,才能夠把疫苗趕出來做緊急授權,台灣為了確保戰略物資跟扶持國家本土生技業,也必須如此。
我認同台灣要自主維持戰略物資(疫苗)與扶持本土生技業。但是!重點應該是,這些國外都有做很大規模的三期臨床並提出期中與最終結果,然後才有緊急授權(當然,有些期中報告後就給EUA了及開打)。
然而,我們的國產高端與聯亞只做了號稱在統計學上有意義的擴大二期(約4000人),跳過第三期就要申請緊急授權開打,#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到底如何?#陳建仁前副總統出來背書,說「若未來中和抗體量能與其他廠牌疫苗保護力相同,就可以接受食藥署審查」。但理論上 #還沒解盲前,他應該不知道自己到底打的是疫苗還安慰劑才對,為何可以如此背書?
很多挺國產疫苗的人認為,「血中抗體量很高代表疫苗是有效的」,包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11月曾說:“可看國產疫苗誘發的「中和抗體」濃度,若與國外大規模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相當,保護力或許也相當。” 這也是錯誤或至少不完全正確的觀點!
已經有不少文章與論點指出:
1⃣️ #血中有中和抗體還不是有效指標。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5318833 )
2⃣️ #至少要做到三期臨床:“疫苗「保護力的相關性」(Correlate of Protection,CoP)是用以評估疫苗療效的數據,這些數據是疫苗接種者在接種後,所收集接種者身上與保護力有直接關聯的免疫檢驗數據。疫苗開發至第二和第三期臨床試驗時,從受試者族群的免疫反應數據訂出評估疫苗療效之「保護力的相關性」,並確認疫苗與臨床保護力的關聯。「保護力的相關性」常以接種者血清中,可與病原體結合並阻斷它入侵細胞的「中和性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作為指標。
一般來說,要確立一個疫苗的「保護力的相關性」,#必須循序經三期的臨床試驗及累積足夠的臨床證據,確證療效和安全性。”
(臺灣大學藥理所助理教授 曾賢忠,https://smctw.tw/8693/)
因此,要說「國產疫苗是比照國外二期臨床試驗後授權」就可以讓全民施打,這句話本身既是錯誤,也非常危險與不負責任!
➽
簡單小結,我個人在下午與朋友的對話中釐清了不少疫苗開發試驗過程的情況,他支持「國產疫苗照現狀繼續走下去並在二期解盲後照進度施打」,我則抱持「希望國產疫苗成功,但只做二期擴大很危險、我有疑慮」的立場。
連一些立場偏綠的醫師都出來反對不要二期擴大後就全民施打,這真的很危險。
拜託,我沒有要說誰炒國產疫苗股價是有利益的這種陰謀論,我也不是反對、唱衰國產疫苗,我當然希望它順利成功。但現在這種側翼圖卡、政府的一些說法甚至舉動,都讓人民對國產疫苗有強大的不信任(我都還沒拿高端裡面看過分析報告的人的話出來爆料)。
面對疫情拋下政治立場,拜託側翼不要再造謠,政府也不要拿人民的性命開玩笑!
--
(相關參考資料請看留言)
更新:在美國的莫德納三期試驗者親自出來打臉,看到綱皓寫這篇人家氣到發抖,綱皓挺住,不要刪文哦!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2301958.A.89B.html
功能組別英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居港英國人|撐黃店排阿布泰挑戰功能組別 計畫暫居台灣「我看不見香港有未來」
50多歲來自倫敦的精算師李福納(Lee Faulkner),因為1993年的一次到訪愛上了香港:「在着陸的那一刻,便被這個地方吸引着。光是站在街上看着,便能感受到街頭街角都充滿着活力。那時我已經跟自己說,必須有一天會回到香港。」他於2011年兌現了對自己的承諾,找到了一間英資保險公司的工作,並移居香港,而香港亦成為了他的家。
雖然曾移居阿根廷10年,完全明白旅遊和定居於一個地方的不同,但香港的工作氣氛和社交生活上的文化差異,也讓他吃不消。加上不出一年,他便看清了香港保險界的弊病:「我放棄了那份工作,因為錢不是所有。」辭退了工作但卻選擇留在香港,在上環海味街建立公司從事英文教育及財務健康推廣。住過4年堅尼地城,6年前住進了南丫島。他沒有成為香港人眼中那種離地「鬼佬」,會食黃店買阿布泰,比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更貼地,是日家訪他還帶我們到平時經常光顧的黃店。他說:「我不是那種可以到一個城市生活,但過着度假風格生活方式的人。不能生活在一個地方,但將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當作是外國人的事。我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給了我一個家,那麼我便有責任去照顧它。」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30/EMOSNUEE6FBBVMOQGT4AYSIRT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英國 #黃店 #阿布泰 #功能組別 #台灣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mrlqGE1ZFY/hqdefault.jpg)
功能組別英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無人車噴水清潔 無人駕駛免卻人手 (D100 西城故事 主持:李立航 嘉賓:吳永輝)
科技進步,雖然未至於可使人類百菌不侵,但至少工作環境上省卻人手,免於人類曝於高風險環境之中,例如人工智能技術,利用超強運算功能操控電腦機械去分擔人類的工作,當中的表表者就是無人駕駛,除了分擔汽車司機的工作,甚至為人類清潔環境。這樣延伸出車聯網的發展概念,未來的高智能汽車不只可接駁不同的電腦系統,而且汽車與汽車之間互相配合,使道路更加順暢。
相關香港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Vt6DSawS3U/hqdefault.jpg)
功能組別英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火魔法靈異照片,鄭遨汶師傅同你分析!(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火魔法靈異照片,鄭遨汶師傅同你分析!(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相關香港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Pr6ptBChu0/hqdefault.jpg)
功能組別英文 在 【臉書FB英文】封鎖、打卡、粉絲專頁等英文怎麼說? - 英文庫 的推薦與評價
Hey guys! 我是英文庫的Cecilia,除了Instagram 之外,臉書也是不少人滑手機必備的社群媒體,當中有很多你可能天天都在用的功能,像是加好友、打卡、更新狀態、發文等 ... ... <看更多>
功能組別英文 在 Teacher Ruth's Ed Tech for 高中英文教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很多朋友的愛護!這一陣子加入社團的朋友很多,不過還是要再度重申: 1. 本社團主要是提供教育者(非學生)與教育科技相關的資源,包含工具介紹,操作教學, ... ... <看更多>
功能組別英文 在 【生活英文】按讚除了like,國外還會怎麼說?發廢文 的推薦與評價
滑臉書就像喝水一樣,每天都離不開按讚、留言、發文。小編整理8 種常用Facebook 的用語,讓你與臉友們更能拉近距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