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帶軟!緯創投資 43 億,攜手北市府簽署數位內容創新中心 BOT 案。
#緯創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3歲要離開日本時,對於自己日後的面貌毫無頭緒,堅持做頻道也不知道是對還不對。 接著,在一個與一個選擇的串連之下,我要26歲了。我還在這裡,卻不是只在這裡。口譯、創投、課程製作,都不是當年想像過的眾多樣貌之一,但實在是非常快樂。 26歲期許自己走得更筆直更誠懇,無論潮起潮落都要活得漂漂亮亮! 我愛...
「創投工作內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財經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心得] 美國創投求職心得- 看板studyabroa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104人力銀行- 「聽說創投好像薪水很不錯」、「有聽過這行業 ... 的評價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年薪300萬】他的工作就是在花錢?帶你了解風險投資產業PE ... 的評價
- 關於創投工作內容 在 Re: [討論] 工程師轉戰創投工作,可能嗎? - Tech_Job - PTT情感 ... 的評價
創投工作內容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F初創起跑線】中大創業人,你必須善用這個優勢!第七屆「中大創業日」首度以線上線下形式舉行,歡迎一眾中大校友及投資者報名參與,現場了解中大人的創新理念與嶄新科研成果!報名:https://bit.ly/3tcjxAp
全港首個由校友發起及創立的「中大校友傳承基金」主辦的「中大創業日」,是中大人的年度盛事,讓校友聚首一堂,發掘更多創業機遇。今屆更推出全新「創業項目展示區」展出多項由中大教授及校友研發的高端科技產品,包括港產機械人、復康機械手套、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及血壓管理應用程式;更設多場「主題講座」,邀請來自香港以及外地的創業校友,分享他們的創業轉型故事,讓有志創業的中大人從中得到啟發及指引!
「中大創業日2021」更多精彩活動包括:
💡【全新】創業項目展示區 (實體)
💡100+初創項目展覽(網上)
💡開幕禮暨中大創業大賽決賽
💡中大創業者聯盟Happy Hour X 創業大師班
💡7場主題講座
💡3場創業小型工作坊(報名:https://bit.ly/3BKTljz)
想知道更多「中大創業日2021」精彩內容?即刻Click入:https://bit.ly/3jF1NdS
你亦可以收看:https://bit.ly/3BDjBw5 了解更多中大領先世界的科研成果!
#中大創業日 #中大校友傳承基金 #中大人 #創業 #初創 #投資
創投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擁有高EQ,成為優質的中間人」
在9/3軍人節這天,
對於我家族特別有意義的日子,
來聊聊「中間人」。
從事主持、經紀工作近八年,
很多人會好奇問我今天有在工作嗎?
不要懷疑:「每天都有不同專案成形。」
世界供需從來沒有間斷過,
食衣住行育樂不是老生常談的單詞,
特別是在全球疫情時代,
業務、經紀人、房仲、理專、房貸專員、
保險、獵才顧問、中古車商、婚顧、
律師、醫生、記者、編輯、行銷、創投、
旅遊業,甚至是網路APP如Dropbox、Youtube、eBay、Uber、Airbnb等
可明顯看出中間人的角色,
特別在三級警戒期間,
還有餐飲、旅宿業者轉型街區團購市場,
使用既有會員資料成為新服務供應鏈。
看到這裡一定好奇跟主題有何關係?
其實你我都能成為出色的中間人,
培養五力特質為形象加分,
贏得友誼跟得到應有的報酬。
ㄧ、信任力
這是最重要的關鍵,
愛惜羽毛、重視引薦的過程,
為人服務熱情誠摯,
利他的前提去搭建溝通橋樑。
二、精準力
評估雙方的合作利基點,
精確表達並傳遞觀點,
掌握市場需求發展,
在三方之間給予適當的建議。
三、共感力
了解雙方的個性、喜好,
感受對方當下的心境
揣摩沒說出來的問題在哪裡,
對症下藥並在適當時機做串連。
四、風險力
每個人來自不同背景的原生家庭,
性格、作風都有一套思維哲學,
引薦前必須對雙方有一定程度了解,
並且有預備可能性的風險,
並有應對措施。
五、EQ力
傳遞消息必須擁有良好的情商,
在引薦前先為雙方做好資訊對接,
並把過往經歷做簡述,
同時以幽默的方式,
加速彼此的認識與良好互動。
相信看完上述的內容,
更加認識中間人的重要性,
這真是一生必備能力啊,
下次我們再來討論不同的話題。
您的留言反饋是我寫文的動力,
歡迎分享請列明出處。
#2021年 #93軍人節
#Joanna行銷
#各類合作歡迎洽詢
創投工作內容 在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3歲要離開日本時,對於自己日後的面貌毫無頭緒,堅持做頻道也不知道是對還不對。
接著,在一個與一個選擇的串連之下,我要26歲了。我還在這裡,卻不是只在這裡。口譯、創投、課程製作,都不是當年想像過的眾多樣貌之一,但實在是非常快樂。
26歲期許自己走得更筆直更誠懇,無論潮起潮落都要活得漂漂亮亮!
我愛你們 :)
follow Tiffan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g/TiffanySpeaksJapanes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ffanysjapanese/
Twitter(內容全日文)▶https://twitter.com/TiffanyTWJP
Blog▶https://tiffanysjapanese.wordpress.com/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我是Tiffany 蒂芬泥,泥巴的泥。
100%的台灣人,從2013年進入日文系開始學日文的道路。
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東京交換留學一年,目前定居台灣從事口譯的工作。
這個頻道主要是分享我最近學到的日文,還有我怎麼去理解日文的各式文法和用語。
立志成為帶動大家一起學日文的勵志演說家!
這不是一個日文教學頻道,只是把我曾經搞不懂的東西爬梳一下,再用我的語言分享出來而已。目前累積的影片都是在大家的鼓勵與回饋下完成的。
這裡的分享都是我自己消化之後的產出,可能會有講錯的地方
還要麻煩大家多多跟我討論和提醒了~
大家糾正我的地方都會補充在影片的更多資訊裡
(也就是這個欄位)
那麼就請多多指教了。
一起在學日文的道路上拔腿狂奔吧!
■□■□■□■□■□■□
每週一晚上9點 上傳新影片
■□■□■□■□■□■□
如果你願意協助我上影片字幕,我會非常感謝你!
字幕協力: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iQ4DB-7pv-fZgRoLO6sjsw&tab=2
今天的影片內容▶
【蒂芬泥的其他影片】
我的日文學習歷程
https://tiffany.pros.si/G8W52
跟我去工作!口譯工作的一天
https://tiffany.pros.si/FUK75
日劇「法醫女王 Unnatural」經典台詞日文解析:
https://tiffany.pros.si/H35KJ
不會做菜的我跑去日本做滷肉飯 feat. 強運少女RU
https://tiffany.pros.si/G4K9S
從日文程度0到在日本工作 日本就職經驗談 feat.阿倫 Alan Channel
https://tiffany.pros.si/H3T26
女生注意⚠️這些日文只有男生可以用! feat. 撒醬x日初
https://tiffany.pros.si/EBZN9
改掉這個發音日文變得好標準!台式發音矯正室 feat. IKU老師
https://tiffany.pros.si/ED3M5
不要這樣講日文!日本人糾正台灣人的台式日語發音 feat Kyon&Ai
https://tiffany.pros.si/DTHS6
變態卻有效的背單字方法 feat.王可樂老師
https://tiffany.pros.si/GT2PD
只有日本人懂的英文?salary man, jet coaster 和製英文英日意思比一比 feat.英文易開罐
https://tiffany.pros.si/GQBTV
日本情侶10天才見一次面?台日戀愛觀大調查! feat. D-saki
https://tiffany.pros.si/F6W9Q
本週關鍵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Jrv866MY08/hqdefault.jpg)
創投工作內容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法國創投經理人Bao Dinh跟許多人一樣,曾深受熬夜加班之苦。
熱愛廚藝的他,透過最高生產力工作法 逐步優化工作與生活後,
利用多出的時間學習法式料理,並邀請《頂尖主廚大對決》(TopChef)參賽者到他的住處吃晚餐,持續精進手藝。 👨🍳
高效工作快樂生活的祕密都在 👇
=================================
❐ 好書推薦《最高生產力工作法》
▸▸ 【博客來2書75折】https://reurl.cc/1g2mGm
▸▸ 【Readmoo優惠中】https://reurl.cc/MZ4ReX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XK2cafWMo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7dE2YPND8ecwXjeehOl_oAHmNRA)
創投工作內容 在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想想我應該在片頭先介紹一下我的職業,不然你們會不會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笑)
最近的我除了中日文口譯及日商創投的身份之外,還開設自己的日語線上課程,正式成為三槓青年了。希望你們喜歡這支影片!
follow Tiffan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g/TiffanySpeaksJapanes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ffanysjapanese/
Twitter(內容全日文)▶https://twitter.com/TiffanyTWJP
Blog▶https://tiffanysjapanese.wordpress.com/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我是Tiffany 蒂芬泥,泥巴的泥。
100%的台灣人,從2013年進入日文系開始學日文的道路。
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東京交換留學一年,目前定居台灣從事口譯的工作。
這個頻道主要是分享我最近學到的日文,還有我怎麼去理解日文的各式文法和用語。
立志成為帶動大家一起學日文的勵志演說家!
這不是一個日文教學頻道,只是把我曾經搞不懂的東西爬梳一下,再用我的語言分享出來而已。目前累積的影片都是在大家的鼓勵與回饋下完成的。
這裡的分享都是我自己消化之後的產出,可能會有講錯的地方
還要麻煩大家多多跟我討論和提醒了~
大家糾正我的地方都會補充在影片的更多資訊裡
(也就是這個欄位)
那麼就請多多指教了。
一起在學日文的道路上拔腿狂奔吧!
■□■□■□■□■□■□
每週一晚上9點 上傳新影片
■□■□■□■□■□■□
如果你願意協助我上影片字幕,我會非常感謝你!
字幕協力: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iQ4DB-7pv-fZgRoLO6sjsw&tab=2
今天的影片內容▶
【蒂芬泥的其他影片】
我的日文學習歷程
https://tiffany.pros.si/G8W52
跟我去工作!口譯工作的一天
https://tiffany.pros.si/FUK75
日劇「法醫女王 Unnatural」經典台詞日文解析:
https://tiffany.pros.si/H35KJ
不會做菜的我跑去日本做滷肉飯 feat. 強運少女RU
https://tiffany.pros.si/G4K9S
從日文程度0到在日本工作 日本就職經驗談 feat.阿倫 Alan Channel
https://tiffany.pros.si/H3T26
女生注意⚠️這些日文只有男生可以用! feat. 撒醬x日初
https://tiffany.pros.si/EBZN9
改掉這個發音日文變得好標準!台式發音矯正室 feat. IKU老師
https://tiffany.pros.si/ED3M5
不要這樣講日文!日本人糾正台灣人的台式日語發音 feat Kyon&Ai
https://tiffany.pros.si/DTHS6
變態卻有效的背單字方法 feat.王可樂老師
https://tiffany.pros.si/GT2PD
只有日本人懂的英文?salary man, jet coaster 和製英文英日意思比一比 feat.英文易開罐
https://tiffany.pros.si/GQBTV
日本情侶10天才見一次面?台日戀愛觀大調查! feat. D-saki
https://tiffany.pros.si/F6W9Q
本週關鍵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erWCZQZGBA/hqdefault.jpg)
創投工作內容 在 104人力銀行- 「聽說創投好像薪水很不錯」、「有聽過這行業 ... 的推薦與評價
「聽說創投好像薪水很不錯」、「有聽過這行業但我不知道在幹嘛」、「這工作是不是門檻很高」 過去台灣創業環境不活躍,所以「創投」對大眾而言相對陌生,究竟這個行業 ... ... <看更多>
創投工作內容 在 【年薪300萬】他的工作就是在花錢?帶你了解風險投資產業PE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創投 、種子、天使,這些風險投資機構便適合那些有夢想、有想法的人讓我們 ... 基金投資 工作內容 04:03 基金經理人的薪資結構06:00 我該怎麼拿到投資? ... <看更多>
創投工作內容 在 [心得] 美國創投求職心得- 看板studyabroa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從MBA畢業也半年多了,幾經波折也在去年秋天終於找到了理想的創投工作。想想也該是
時候來分享一下這兩年在美國求職的經驗,以及對無經驗者如何投入創投業的一些想法
背景:
學歷 - 政大金融學士,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BA
工作經驗 – 3年金融業+MBA期間在創投part time實習1年半
職位 – Analyst (中西部中型規模創投)
薪資 - $91K
就學期間:
在錄取之後,我覺得提早規劃求職方向比找房子找室友買車等雜事來的重要。
我個人慘痛的經驗就是一年級時雖然想進創投,但是又擔心這行太難進,
同時分心準備了IB與公司財務等方向。雖然也拿了一些銀行面試但沒有全力準備表現就是
不夠理想,第一年也沒有累積足夠的產業人脈。
我建議入學之前就可以開始跟當地你有興趣的公司或是你目標產業的同學/學長姐開始聯繫
,建立關係也幫自己找暑期實習鋪路。
人們對學生總是會比較大方,往往很願意和你分享他自己如何找到這份工作以及在這行
裡的經驗。我申請學校前也找了Synergy思睿代辦跟我一起討論發展方向,也透過他們跟
一些在美國工作的前輩聯繫上。
我個人認為MBA學生找工作最重要的一環就是networking。之前看過一篇有趣的統計報告
指出,統計過去十年美國名校MBA學生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
人的職位,從來沒有被貼在任何徵才平台上。
這代表這些人的工作都是靠著內部推薦拿到的。
過去幾十年中,MBA學生幾乎壟斷了美國商界的中間管理階層,MBA文化也已經深深影
響了這個圈子徵才的標準,更傾向有類似特質的人才。對於有像是工程師、供應鏈、律師
、軍官等其他專業背景的人來說,他們的賣點在履歷上就很明顯(有什麼程度的coding能
力、生技研究背景、領導經驗…)。
而像我一樣純商背景的人,networking就是我們去展現你履歷上看不出來的亮點的機會。
這邊不是鼓勵要去拍馬屁或是刻意迎合討好別人,分享一個同行前輩跟我提過我覺很有
道理的觀點:
Networking的時候你該釋出的訊息不是:”我很想進你這一行,請你給我一份工作”
而是:”我很快就會成為你的同行,而我對你的經驗很有興趣,我們何不先建立一下關
係,未來還有很多交流的機會”
Job Fair也是很多人在就學期間會有機會碰到的就業管道。這些規模不一的就業博覽會,
大多要付費參加,報名費可能高達幾百美金之譜,有些也會限制只有MBA學生或特定身分
的人(退伍軍人、LGBT…)才能報名。
不過這些門檻也同時確保了廠商與求職者的水平。美國每年規模最大的博覽會是NBMBA,
本來是針對非裔MBA學生的活動,現在已經不只非裔學生會參加,MBA以外的商學院學生
也都可以報名。
Job Fair可以是一個在短時間快速大量networking機會的管道,不過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我個人不擅長快速開話題建立印象,在這類活動的收穫就很小
(不過在任天堂的攤位抽到一台Switch超爽der)
去之前一定要先計劃好自己鎖定的公司/職位,不然一天聊幾十家公司很累,
臨場表現很快就會失常。提早投遞履歷也很重要,很多公司會現場面試
甚至會設定我們這兩天就是要把多少人晉級到下一關
理論上比起一般投履歷晉級機會較高
創投徵才:
估狗都查的到的創投介紹我就略過。
創投在金融業裡面應該也算是很特別的存在,因為投資的標的常常連基本的財務報表都
不完整,而就算有報表,幫沒有獲利甚至沒有營收的標的建立模型其實沒啥意義。
所以除了財務分析,創投的DD更偏重分析市場、科技優勢以及經營團隊的能力。
不同家偏重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像有生醫背景團隊會對新創藥廠做很深入的專利分析
種子輪投資團隊可能更重視創辦人的經驗與人格特質等等...
要針對自己的背景找投資哲學與你相近的基金。
至於創投投錢就好,放手讓公司玩的日子應該已經離我們很遠了
現在的創投大多會有專門投資的產業/募資輪(公司規模)/獲利模式(B2B, B2B2C, SaaS…)
,也會透過自己的產業專業/network來幫助公司成長。
舉例來說,我待的第一家創投就有:"如果我們不能介紹30+個潛在客戶/策略夥伴給這家
公司的話就不投資"這樣的規則來確保我們主動投資人的策略。
創投的合夥人通常分三類:最主流的是新創背景,再來是科技/產業背景,最後才是一般
走招聘,以analyst/associate身分入行的人。
成功新創的前創辦人或是早期員工經歷過新創的不同階段,也最了解如何幫助新創公司
加上成功的exit後通常資金充足,最適合在創投擔任主動投資人。
第二種則通常在特定產業有很深的經驗,甚至可能本來就是新創公司的顧客/競爭對手
通常會成立專門投資特定市場的基金。
從分析師往上爬的反而少見,很多創投的年輕員工也都會在待了幾年後,
加入之前投資過的公司,累積新創經驗後再成立自己的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創投底下會分成投錢的Limited Partner以及負責實際營運的
General Partner。通常會把5%左右的投資資金當作營運成本,這也是公司日常開銷與所
有人薪水的來源。由於創投的平均基金規模通常比私募基金較小,
這也是創投平均薪水較私募低的原因之一(不過我覺得人才競爭激烈才是主因)
除非有人離職,大多數的創投通常都是在募資時或正要募資前才會招收新人
也只有這時候才有預算負擔更多薪水。
所以創投有放出要成立新基金的消息時,通常是與他們聯繫看有沒有計畫開缺的好時機。
Accelerator跟Incubator也是這十年在新創圈非常重要的參與者,這些是專門輔助剛成立
的公司成長的團隊,不少也會順便注資或是要求股份作為回報。
從最有名的YC到各個企業或學校舉辦的小型計畫,實力越強的program在選擇參加者
的過程就越嚴格也越像創投。
很多這些選擇以及輔導新創的經驗在創投是通用的,不過因為這裡接觸到的都會是天使輪
~種子輪,甚至idea phase的公司,這裡的經驗就比較難帶到規模更大,更像私募基金的
晚期創投。
地點方面,錢一定是跟著新創跑。美國新創比較密集的除了矽谷和傳統金融的紐約、
Austin也是現在新創的一大重鎮,中部還有芝加哥與丹佛,再加上天才城波士頓與亞馬遜
微軟生態系的西雅圖。
亞洲的話新加坡毫無疑問是新創領頭羊,想進東南亞的資金通常都會匯聚在那裡
中國則自己有自己的玩法不適合拿來直接比較。
總結來說,創投並沒有特別要求哪一種背景,律師、軍官甚至音樂家出身我都看過。
適合同時有營運跟財務經驗、喜歡吸收新資訊、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controlled chaos
還有很重要的,沒有完美主義
可以接受自己有三成的投資會失敗,三成勉強回本,三成才賺錢的人。
面試:
創投的面試其實差別很大,從IB風格的Superday、財務模型報告到coding測試我都聽過遇
過,沒什麼固定的規則,重點還是在了解這家公司的投資方向與專長。
這點就要從了解他們的過去的投資以及裡面成員的背景著手,至少要深入研究3.4家
他們過去的投資(為甚麼喜歡/不喜歡這項投資)並且抓出他們對公司的偏好。
創投在看候選人的時候,除了基本的能力,會很重視這個候選人對被投資產業的看法
(未來五年的趨勢、贏家以及輸家),有沒有一套選擇投資標的的邏輯,以及能帶進來
哪些人脈(這個可能最重要)
隨時吸收自己有興趣產業的最新資訊以及市場上的重要投資/exit很重要。
準備提問時,避開你怎麼進創投、怎麼判斷好標的、怎麼實現綜效這些老生常談。
可以針對你特別有興趣的portfolio company、公司最近的exit/募資、
對特定的term sheet架構的看法來提問
想進創投的人很多,怎麼證明你是想進”這家創投”才會是重點
薪資談判:
台灣的學生常常缺乏自己是高階人才的自覺,但其實合理的跟公司談判更好的offer在歐
美很常見,只要不要死纏爛打,好的公司也不會覺得被冒犯。
我自己在談薪水時,準備了一份簡單的簡報,先討論了一些我到職前可以做的準備
介紹一下我簽證的情況,再用我們學校MBA畢業生在這個產業的薪資資料佐證來談薪水
後來也有爭取到加薪。
附帶一提,創投的work-life-balance通常比投行來的好,工作型態也比較彈性。
128:29:
在我下定決心投入創投的時候已經是20年的一月了,起步算是很晚。
128與29分別是我從三月到十月之間networking call與面試的次數
(因為只數到行事曆上的,實際數字大概要再加個兩成)
平均大概是每兩天就跟一家我有興趣的基金經理人交流。
Reach out 的方法不外乎就是linkedin邀請,或許是疫情影響大家都被困在家裡的關係
去年願意理我的人明顯比前年來的多哈哈
另外John Gannon Blog會列出全美甚至全球有開缺的創投,是我去年收穫最多的平台。
通常在聊完之後,我也都會問問對方有沒有認識他覺得我去聊聊會有很多收穫
的朋友可以幫忙介紹,也藉此認識了不少高手。
必須說,我很幸運有幫我介紹了不少同行的前老闆以及很支持我的女友家人陪我熬過來
我也相信networking比我更勤勞的大有人在。
除非你是學經歷背景雙封頂的強者,在一半公司都不會公開徵才的這一行就是要付出
一些苦工才有機會擠進去。
寫到這裡,感覺可以寫的還有很多,也希望可以吸引到金融業各種面向的高手來分享。我
自己也才剛開始這一行的旅程,希望兩年後可以再來分享更多新的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5.162.198.3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612671431.A.B86.html
※ bellzebub:轉錄至看板 Finance 02/07 1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