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fieldwork)是人類學研究方法的核心。隨著「做田野」成為學校社會科學領域乃至業界諸如市場調查分析與使用者經驗研究等範疇時常見的詞彙,田野裡人際互動與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經營之道成為重要的議題。在 新作坊 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進入田野後產生的不只是「約訪」、「做訪談」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係。對於與當地人接觸互動如何「觀」與「察」以蒐集觀察田野調查資料與分析,生活日常「聊天」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一直往學術社群中走去,人類學逐漸不再是大家沒聽過的神祕概念,但「聽過」仍是基於某種既定印象,例如「人類學家不寫paper,只寫小說」。也經常有人說,我們做研究的時候不像在做研究,沒有穿著白袍、沒有使用結構嚴謹的問卷、沒有拿著高科技儀器(頂多就是相機、錄影機、錄音筆),通常只有一本筆記本、一支手機、或什麼都沒有,好跟「報導人」(研究參與者)好好聊天,或一起從事他們正在做的事。
事實上,「聊天」這個與人群互動的方式,並非專屬於人類學學門,但民族誌式田野工作中的「聊天」,確實有其特殊功能與邏輯。人類學家/田野工作者以自己作為「研究工具」,用「聊天」創造一個符合真實人際互動的情境。
...
我們經歷了一個「建立關係」的過程,包含共食、共飲、共作(例:下田),及生命禮儀的共襄盛舉(例:慶典)與陪伴(例:喪禮)。其中,「聊天」串起了這其中所有的人際互動。大家圍坐分享食物、飲料,一邊暢聊的場景是部落中最日常的活動。在幾次這樣的場合上,部落長輩對我說:「妳想問什麼就問吧!」他們知道我「研究者」的身份,怕「浪費我的時間」,和藹地建議我善用時間蒐集資料,但這並非我出現在那些場合的本意。某一次我回應:「今天是想來陪大家聊聊天、聽聽故事,也學習大家重視的事,沒有特別要問什麼啦!」長輩們聽完後,表示認同與覺得受到尊重,有人直接說:「這樣說就對了。」
...
在剛進入田野的階段,很多時候「聊天」的用意並非獲取研究資料,而是傾聽報導人希望訴說的個人想法、故事、日常生活遭遇的困難、想吐的苦水等等。報導人與田野工作者的關係,到後來往往不僅止於研究者與被研究者,而是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找到連結。臺東大學團隊到部落參加喪禮時,我們往往跨越了「研究者」或「觀察者」角色,到場的目的不是記錄,而是致意與陪伴,希望為喪家帶來一點走過悲傷的力量。
...
臺東大學團隊藉由「聊天」接觸部落不同群體,逐步拼湊出部落生活的樣態。倘若沒有這些深入、個人化的連結,很難真正掌握田野地或研究社群的脈絡,也難以找出應該被討論、卻易被忽略或被認為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議題。因此面對報導人的信任,田野工作者有保護他們的義務。若「聊天」的內容成為研究資料,對其之保存與使用將份外謹慎。
...
經由多次聊天,感受出部分部落成員對於外來者跑來學走他們的文化與知識未必有好感。他們更想知道的是,這些(似乎)握有更多文化、社會、經濟資源的學者可以對部落有何貢獻?同樣地,對話過程中發現,「共學共作」、「把主體性還給部落」等希望凸顯部落話語權與能動性的論述,也不必然獲得部落一致認可,反而有聲音期望我們帶著明確目的或問題意識,直接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怎麼解決問題、如何有成效。
此種情況下,「聊天」被理解為田野工作者們還在不清楚狀況的階段。我們認為釐清「他們想做什麼」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他們期待的是我們提出「我們想做什麼」。因應這些反應,田野工作團隊持續與眾多不同年齡、立場、背景的部落成員溝通、討論,藉此聽見不同聲音,也讓不同群體覺得受到尊重,增加計畫的公共性、正當性、參與度、包容度。田野工作者們長期在部落走動,參與各種日常生活中非正式的互動,不急著解釋或提解決方案,而是傾聽部落說出自己的看法或提案,讓他們慢慢感受到誠意,並理解我們工作的步調與邏輯。雙方已逐漸磨合出共識,而這場「聊天」馬拉松還會繼續。
(引用自:https://www.hisp.ntu.edu.tw/news/epapers/86/articles/314)
同時也有1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網絡器物專題課堂─竹器工藝」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何兆基博士分享竹器工藝,探討製作者及使用者與器物之間的關係和經驗。 「網絡器物專題課堂」邀請本地博物館專家及學者,挑選具代表性的藏品,與學校教師分享相關範疇的文化、藝術內涵和與現今生活的關係,為本計劃的教材套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 「看得見...
「使用者經驗研究」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台北/一般] 使用者經驗UX/UI研究專案人員- 看板part-time 的評價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UXTW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使用者經驗研究手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企業如何選擇適當的使用者研究方法- Conversion Lab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使用者經驗研究在產品開發中的應用 - Coding Nightmare 的評價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類學不光只能用於學術,也不見得只能用於使用者經驗研究與行銷,其中的視野與反思往往可以成為文學中重要的養分,幫助寫作者獲得不同的眼睛,讓他們帶領讀者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也反思自身所擁有的一切。
這篇來自【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上的文章,導讀了了知名科幻/奇幻文學家娥蘇拉.勒瑰恩《轉機:勒瑰恩15篇跨次元旅行記》。這除了讓我們更深入了解生長在人類學者家庭的娥蘇拉.勒瑰恩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也讓我們看到這位大師無邊界的精彩心靈!
————————————
我猜想,你是娥蘇拉・勒瑰恩的書迷,才會在書店書架上或是網路上看到這本書時,馬上拿起來翻看或是點開網頁想搞清楚這本書在說些什麼吧?
如果你是「地海系列」(Earthsea)的讀者,你期待的應該是一段以舒緩如詩的語言所訴說的,發生在遙遠地方卻又如在眼前的神話故事;如果你是她的科幻小說讀者,那你期待的大概會是像《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1969)或是《一無所有》(The Dispossessed, 1974)那樣帶著批判眼光的關於異世界的書寫。無論如何,你都很清楚,她獨特的文風與風格化的展開故事的方式,總是可以輕易的用故事捎上你到某個與現實並不那麼相同的世界中,沈浸在不同角色的命運裡。
只是,這本《轉機》(Changing Planes)好像不太一樣。故事開篇,敘事者告訴我們,相較於飛機起飛帶給我們對於即將抵達的地點的期待感,「機場」本身則是無趣而沈悶,「是你什麼地方都去不了的地方,是時間不會流動、任何存在都不可能有意義的地方」。而在這種被無趣與加倍的無趣夾殺間的地方,有人發明了時空轉換法,藉由這套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在機場
任意的往某個「次元」前進,這本書就是敘事者記載了這些次元的旅行經驗的筆記。
相比於小說,這本書似乎更接近遊記;而相比於一段虛構而充滿幻想的旅程,這本書帶著更強烈的現實感,畢竟,我們很難遏制自己在讀的時候將敘事者「我」想像成曾經在網路上看過的勒瑰恩的面孔。這並不奇怪,這本原著出版於2002年,那時勒瑰恩已然73歲,儘管仍創作不輟,還是可以看到她的精力與專注力大不如前,作品讀來總有種簡筆感,作者意圖也稍嫌直白,未如過去的細密掩蓋。這本作品,或許就是她還擺盪在虛構與直抒胸臆中間所達成的妥協吧。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070?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7&fbclid=IwAR1OW-8CCa2-6u8IiY068ZyTw07OMXg0oA1z97l3mfBX1vlsEYvUul9wLY8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求職焦慮 #排序與取捨
#完美的工作並不存ㄗ⋯⋯
.
「我可以請教一下嗎,要找到可能適合自己生涯規劃的職缺,好像都要好幾個月?你當初找了多久呀?」某天在臉書私訊裡,收到了這則來自學弟妹的訊息。我們開始聊起「心理師求職」這件事情。
.
儘管沒有正式普查,但相信助人者(未來)求職的待業期可能會變得更長。面對這樣的職涯困境,我們能否做些什麼,讓自己安度這段期間,進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呢?這次專欄,我想從幾個面向來與大家交流。
.
◼️提醒一:正職模式vs.自由/行動工作模式
.
大體而言,目前心理師的職涯發展,可以簡單分為「正式職」與「自由接案」兩大類。
.
正式職缺是較穩定的工作,工作型態、上下班時間、業務內容較為具體清楚,但就長遠職涯規劃來說,發展與可能性較為有限。
.
自由接案的心理師,在找到執業登記的機構,完成相關支援報備程序後,可以視個人專長、興趣與需求,與不同單位合作「接案」。此「案」具多元含義,可以是諮商治療、員工協助、演講推廣、團體輔導,甚至是異業合作(如戲劇、活動企劃、使用者經驗研究等)。
.
工作內容多元有彈性、具未來發展性是自由接案的特色。因時常東奔西跑,自由接案者又被稱為行動心理師。雖然自由,但相對在案源、經濟收入等面向則充滿變數,沒有正職這麼穩定。
.
在「斜槓」概念盛行的時代,洞悉個人特色、搭配品牌與專業經營的職涯發展模式深具可能性,是許多新手心理師的理想。不過,對剛取得執照的心理師來說,在案源、人脈、專業等不同向度上的經營與發展可能尚不足夠。曾與幾位自由接案的心理師前輩交流,他們認為,在剛取得執照的數年內,找個正職機構,好好磨練自身專業、累積人脈、經營個人品牌,再一路評估轉換跑道的可行性,是更安全的做法。
.
◼️提醒二:完美的工作並不存在?
◼️提醒三:待業期間,用你的所學好好安頓自己
◼️提醒四:人際關係很重要,善用弱連結
📰全文詳見 👉 https://reurl.cc/a9g2Y3
.
--
.
ℹ️本文摘自2021年蘇心理師在《張老師月刊》連載的專欄:「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因發表至今已執行快半年了,最近會慢慢將之前的文章,以一個月一篇的速度分享到這邊。如果對於相關議題感到興趣的讀者,也歡迎支持《張老師》的紙本月刊或電子雜誌唷!這次要分享的是專欄的第二篇文章。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網絡器物專題課堂─竹器工藝」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何兆基博士分享竹器工藝,探討製作者及使用者與器物之間的關係和經驗。
「網絡器物專題課堂」邀請本地博物館專家及學者,挑選具代表性的藏品,與學校教師分享相關範疇的文化、藝術內涵和與現今生活的關係,為本計劃的教材套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
「看得見的記憶──器物」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器物」教材套共分為四節,將透過日常生活乃至傳統的器物,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的教材,讓同學對不同的器物議題進行探索及創作,引導同學思考器物背後的文化藝術價值,以及面對器物應有的態度。
觀看網絡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將可獲贈實體印刷版「器物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網絡教材套簡介會及專題課堂─器物」: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SV-YsiWa2z90zgzrkInPNXIw-umiuJCDVX8vWoieYmcr9uA/viewform
(建築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器物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4:30)
6月30日(二):器物教材套簡介(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1
7月7日(二):茶具(主講:茶具文物館館長 林雪虹博士)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2
7月14日(二):香港歷史文物(主講:古物古蹟辦事處館長(教育及宣傳) 孫德榮先生)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3
7月21日(二):家具(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4
7月28日(二):竹器工藝(主講: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 何兆基博士)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5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建築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離島人從十歲開始認識林盈君,一直都很羨慕他在圖像處理上的才能。⠀
童年的記憶有很大部分都是在林盈家和林盈妹玩貓,看漫畫,打電動的XD⠀
⠀
林盈君從輔大影像傳播畢業後就前往美國進修,⠀
而研究所畢業後,現在又在UI/UX上持續發展。⠀
到今年八月為止就是林盈待在美國的第十個年頭了!⠀
⠀
離島人想知道林盈在前往美國之前,是怎麼規劃自己的career path?⠀
而當年的規劃和現在的差別有在哪裡?⠀
這十年在美國的生活又有遭遇到什麼困難,遇到什麼難忘的經驗呢?⠀
⠀
開始做離島人節目之後才發現,有好多不同專業的人都轉做了UI/UX⠀
也希望能和林盈請教UX Design 的入門與發展⠀
⠀
-------------
補充註1: 關於不同職稱,UI Designer / UX Designer / Product Designer 在不同產業、公司類型上,所要負責的事也會很不一樣。但他們所需的思考的方式、設計能力、流程有很大部分是重疊與相關的。
⠀
補充註2: 關於我們公司的流程,初步研究之後,在我們一開始製作sitemap/wireframe之前,也會有幾個對於使用者的目標核心,來構思想法的可能方向⠀
⠀
補充註3: 關於入門UX的練習,除了自我自發練習、看書外,如果有相關課程(實體或線上)可以加強督促自己練習UX的研究方式到問題的發想與設計解決方式,也會是很不錯的激勵起步方式,但持續的練習、經驗累積和新知識的吸收與閱讀也是滿重要的。⠀
-------------
Ep023 - UI/UX一路向北:林盈君⠀
#林盈君⠀#UIUX #離島人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Motion Media Design⠀
-DDB (NY)/Summer Intern ⠀
-DDB (Chicago)/Designer⠀
-Energy BBDO/Digital Designer - Sr. Digital Designer⠀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UI/UX Design,UI中文稱為用戶介面設計User Interface而UX則為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用戶介面設計的目標是讓用戶使用電腦、機械、軟體、網站時可以簡單快速的達成用戶的目標。
使用者經驗的概念則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去思考人機互動,指人使用特定產品或服務時的行為、情緒及態度。
黃潔曾經在淡江大學建築系就讀、IIT建築系畢業後則前往哥倫比亜大學修習Master of sciense in AAD。
畢業之後經過紐約建築事務所的洗禮、目前為自行接案進行UI/UX設計
為什麼在6年半的建築教育之後,黃潔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建築產業
轉身以產品設計師的身份跳入科技產業從事User Experience Design 的工作呢?
在科技=王道的美國,這樣的發展對傳統產業產生什麼影響?
而建築這個傳統產業未來的走勢在科技大國會有什麼變化呢?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如何從建築或是其他行業跳船北漂到美國
可以到 Fb 上follow黃潔經營的粉專:島外觀察者 @Theislandobserver
- 淡江大學建築系
-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 Arch
- 哥大研究所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se in AAD
- 紐約醫療建築專門事務所
- UIUX design
#黃潔
#IIT
#humansoffshore
#離島人
#podcast
#播客
#經驗分享
#UIUX
#美國
#Unitedstates
#轉職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UXTW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將要共同探討#用戶研究與洞察分析這主題。 如果您近期工作實務中,曾遭遇關於不管是質性或是量 化的「使用者研究 ... ... <看更多>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使用者經驗研究手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了解 使用者 的需求是創新的第一步,但若只從問卷等量化的市場 研究 ,恐無法探究 使用者 的深度洞見(insight),利用質化的 使用者研究 ,如脈絡日誌、一對一 ... ... <看更多>
使用者經驗研究 在 [台北/一般] 使用者經驗UX/UI研究專案人員- 看板part-time 的推薦與評價
本人同意並願意遵守現行法律、本站使用者條款、本站各級規定、本板所有規範,
本人願意為本文內容負責,並保証本文內容皆詳盡屬實,若違反相關規範,願受處分。
本文僅授權發表於PTT實業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至其它網站,本人保留一切訴訟權。
★《工作期間》
工作日期:確定合作開始後至2020年5月,依專案狀況協調時間
排班方式:每週二到五,共4天,若能一週3天(含)以上也可視情況合作
每日工作時間:原則上09:00-06:00,每天工作6~8小時
每日休息時間:不一定要進辦公室,可於每天工作6~8小時中彈性休息1~1.5小時
休息有無計薪供餐:無
★《工作待遇》
平常日工資:時薪$210元/hr,後續視工作表現調薪
國定假日工資:依法規定
延長工時工資:依法規定
勞健保、勞退︰依法規定投保、提撥
工資發放日:每月5日
★《工作內容》
工作地點︰台北市中正區為主,需要去其他縣市,桃園、高雄等等,交通費由公司負擔
勞務內容︰使用者經驗研究,包含
1.使用者觀察與訪談
2.使用者觀察與訪談紀錄彙整
3.使用者行為研究
4.使用者雛形測試、易用性測試
5.繪製線框圖wireframe
6.與UI設計師、工程師溝通系統介面
7.撰寫流程介面與易用性測試相關文件
其他條件:
1.需自備電腦
2.使用工具:MicroSoft Office系列,Skype,Google Drive雲端系列,Slack,Asana,Figma
3.跨領域溝通能力、邏輯思考與分析整合能力,能以有系統性的方式在無相關背景的專業領域進行觀察與訪談
4.本專案為疾病專業領域的系統,歡迎非醫療疾病背景的夥伴加入
5.你會和我們團隊一起工作,會提供相關的工作知識培訓和教育訓練
6.希望你喜歡團隊合作、跨領域整合、接觸陌生人
7.了解使用者經驗 UX/UI 研究方法尤佳 (請提供實際案例經驗)
8.對公共衛生、疾病管理有興趣尤佳
★《事業登記資料》
單位名稱:卡米爾股份有限公司
單位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和平西路二段141號7樓之2
★《聯絡資訊》
聯絡人姓氏稱謂︰陳小姐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是否回覆報名者:只回錄取者
履歷請包含:聯絡電話、學經歷、相關經驗或其他適合幫助我們了解你的資料
Email主旨請註明:應徵使用者經驗專案人員_XXX
◎《其他資訊》
需求人數:1
通知方式:電話聯絡
面試時間:電話聯繫後雙方協議
受訓時間:雙方協議
截止時間:徵到為止
強烈建議雇主在徵到人後,修改標題註明「已徵得」或其同義詞,體諒勞工心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5.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rt-time/M.1574143992.A.0B6.html
※ 編輯: lelegfish (114.32.5.54 臺灣), 11/19/2019 14:13:46
※ 編輯: lelegfish (114.32.5.54 臺灣), 11/19/2019 14:16:44
※ 編輯: lelegfish (114.32.5.54 臺灣), 11/19/2019 14:25: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