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新書 #青鳥選書
《#觀察的藝術》#羅伯‧沃克 大塊文化
羅伯‧沃克以觀察延伸想像,在雜亂的世界中,把心留住。書中趣味地將遊戲套入在日常觀察中,突破感官限制,從另一個角度體驗環境, 把握所有剎那,都能開啟一扇靈感之窗。
《#尋常的社會設計》#鄭陸霖 雙囍出版
尋常的社會設計,是小寫的,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設計的一個支系或是派別,而是對設計的一種立場與態度。設計應當是尋常的,是關照社會的。在設計時代的當下,以複數思考的慧眼,走出集體遮蔽的陷阱,與更寬廣的物我關係聯結。並且召喚被我們遺忘的身體性,完成當代的再次啟蒙。
《#成癮時代:壞習慣如何變成大生意》#大衛.柯特萊特 立緒文化
本書記錄了「邊緣資本主義」的勝利,這是一個不斷增長的競爭性企業網絡,其目標是針對感情、動力和長期記憶的大腦。由《上癮五百年》作者大衛.柯特萊特,將「上癮史」深入研究,#一本書了解成癮如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守‧破‧離:#日本工藝美學大師的終極修練》#王丹陽 #王鴻諒 #葛維櫻 時報出版
「守破離」本來講的是茶水之道。「規矩禮儀,務必先盡守之,然後破之,離之,然皆不可忘本矣。」
作者走訪建築、木工、枯山水、民藝品保存、動畫、刺繡、花藝等領域,深入九位日本國寶級匠人與美學藝術大師的世界,這些匠人們,不僅代表著歷史的傳承軌跡,更傳達日本文化中難以訴諸文字的核心意識:“對於傳統的堅持,為了生存而突破限制,進而昇華出嶄新的境界。”
#設計 #文化史 #藝術 #日本工藝美學
#好天氣來華山青鳥
#一口氣逛逛歷史與設計書區
上癮五百年 在 就喝這一瓶 陳匡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知識就是力量
最近意外地多出休養時間的人應該不少
建議大家不妨在家讀書避疫
我個人還會搭配
萌萌的"萌特普奇亞諾Montepulciano"義大利品種紅酒
用柔順的水果風味
軟綿綿的口感
隨餐進行個人衛生管理
放鬆心情
提振自身免疫力
疫情古代也有
葡萄酒古代也有
願大家身心健康
以下內文
取自"上癮五百年"
文:大衛.柯特萊特(David T. Courtwright)
葡萄酒是歷史最久遠的醫藥之一,凡是有釀酒葡萄農業的社會都曾用它來治病。古希臘羅馬的醫生用酒處理傷口、退燒、利尿、補充體力。猶太經典《塔木德》(Talmud)上說,「適度地飲葡萄酒可提振胃口且有益健康。……葡萄酒是最佳良藥。」古人也用葡萄酒和啤酒為沖調其他植物藥物的溶劑,按埃伯斯氏的古埃及紙草(Ebers Papyrus)記載,西元前1500年就有用酒沖藥的做法。
中古時代與近代歐洲幾乎到處都有用酒調藥的方子。一個典型的英國藥酒方子是:「分娩前六週起每日早晨以三匙甜杏仁油調入半品脫白葡萄酒服下,可保順產。」美國麻州的牧師兼醫生麥瑟(Cotton Mather)建議用研碎的綠龜陰莖調入啤酒或麥酒、白葡萄酒,可迅速治癒腎結石。
17世紀以前,蒸餾的酒類價格昂貴,通常只在藥舖有售。它有如「奇蹟」般的起死回生神效,從要命的瘟疫到精神憂鬱,沒有一種病是不能治的。例如,白蘭地的別稱就是「生命之水」(Aqua Vitae),威士忌的原文Whisky(源自蓋爾語的uisge beatha)也是同義。曾有一位醫生說,每天早上服半匙白蘭地的人一輩子不會生病。現代流行病學研究雖然沒有這麼這麼熱烈的措詞,卻也證實烈酒的殺菌功能,有助予防止肝炎等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上癮五百年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0天限定的「我的書架簡史」,進入尾聲了,是不是有些意猶未盡呢?是不是還有許多你書架上的書,還沒有介紹到呢?別急,這些作家的書,是否也讓你回憶起沉醉閱讀的美好時光呢?
▚▛▞1994年▚▚▘▞▚▛
「後來我也才明白,他打電話給我從來不是未有任何事情,他只是想聽到我的聲音跟語言。這音言聯繫著他的過去,像一根繩子及時拋出套住不使他無止盡墜往深淵。這有內容的談話,讓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人,不是獸。他在異鄉某個街頭某電話亭緊緊偎住聽筒的瑟縮身影,好像變蠅人裡那名悲慘透了的蠅人最後找到他的女朋友,懇求她,幫助,幫助他變回人......」──朱天文《荒人手記》
「水潭完全把我的影子吞沒之後,我還長久注視著那水面。水面沒有留下一絲波紋。水像獸的眼睛一樣藍,而且靜悄悄的。失去影子之後,覺得自己好像一個人被遺留在宇宙的邊土一樣。我已經什麼地方也不能去,什麼地方也不能回了。這裏就是世界的終點,世界的終點不通往任何方。在這裏世界將終息,將靜靜地停留著。」──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1994那年發生了什麼?▚▚▖
★千島湖事件★東華大學成立★第一次省長選舉與直轄市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華航名古屋空難★《刺激1995》★《阿甘正傳》★《黑色追緝令》★《獅子王》★《閃靈殺手》★《捍衛戰警》★《重慶森林》★《東邪西毒》
▖▚▛1994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垃圾之歌》★余華《活著》★楊照《暗巷迷夜》★張永仁《賞蝶篇》★《憂鬱巨人IBM》★李潼/張哲銘《迎媽祖》★曹文軒《紅葫蘆》★林海音/關維興《城南舊事》
▚▛▞▚1995年▚▘▞▚▛
「蘇菲,很高興再次見面!這門短期的哲學課接著會以同樣的形式,分成好幾小段來進行。首先,先繼續上回的序言。我有沒有說過,只要擁有好奇心,就能成為優秀的哲學家?如果還沒有,那我現在要說:只要擁有好奇心,就能成為優秀的哲學家......」──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1995那年發生了什麼?▚▚▖
★WTO成立★神戶大地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423為世界閱讀日★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攻擊★翁山蘇姬獲釋★Windows 95發行★RIP鄧麗君★RIP張愛玲★RIP邱妙津★RIP李石樵★台中衛爾康餐廳大火★全民健保正式實施★ebay成立★Java程式語言問世★OJ·辛普森殺妻案開庭
▖▚▛1995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呂赫若小說全集》★廖嘉展《老鎮新生》★胡幼慧《三代同堂》★劉大任《強悍而美麗》★施淑青《遍山洋紫荊》★林傳宗《燈塔》★趙映雪《奔向閃亮的日子》★楊平世、蔡百峻《台灣的蝴蝶》
▚▛▞▚1999年▚▘▞▚▛
「年輕的妻突然哭泣起來。她裸著身子弓身坐著用面紙擦拭那從她跨間流出的精液。「我會不會懷孕?」那時我們真的都太年輕了,我們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狀態。我記得在那個恍如深海中,一切都慢速擺動的午夜,我確實地聞到了某種類乎被打撈起來沈船的腐爛木頭的氣味,一種裹在外緣的防鏽漆終於抵抗不了從木頭內部徹底爛出來而潰敗瓦解的濕鬱氣味‧‧‧‧‧‧一開始我以為那氣味是從年輕的妻身上發出的,後來我發現是從父親臥房窗外的那條防火巷飄盪逸漫過來的......」──駱以軍《第三個舞者》
▚▛1999那年發生了什麼?▚▚▖
★921大地震★味全龍揮淚告別球場★可爾必思80歲★日本東海村JCO臨界事故★科倫拜校園事件★藍牙技術問世★陳進興槍決伏法★全球迎戰千禧蟲危機
▖▚▛1999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奈波爾《大河灣》★黃碧雲《烈女圖》★遠藤周作《深河》★駱以軍《第三舞者》★EricMarcus《當代同性戀歷史》★幾米《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薩伊德《東方主義》
▚▛▞▚▚2002年▘▞▚▛
「在教室里上課或者是在運動場上玩棒球時(這是戰爭結束後盛行的新運動)我總會不知不覺地發獃,一個人陷入沉思中。我想:現在在這裡的我,會不會是那發燒痛苦的孩子死掉後,媽媽再次生出來的新小孩呢?我那些舊有的回憶,是不是媽媽把那個死去的孩子所見、所聽、所讀、所做的事情,全部說給我聽才知道的呢?而我是不是因為繼承了死去孩子所使用的語言,才可以像這樣思考、說話呢?」──大江健三郎《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2002那年發生了什麼?▚▚▖
★華航611空難★陳金鋒登上大聯盟★噶瑪蘭族成為臺灣原住民第11族★峇里島爆炸案★歐元正式流通
▖▚▛2002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朱西甯《華太平家傳》★唐諾《文字的故事》★《揚起彩虹旗》★《上癮五百年》★大江健三郎《換取的孩子》《為什麼孩子要上學》★《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地海傳說系列》★賴馬《早起的一天》★林小杯《阿非,這個愛畫畫的小孩》
▚▛▞▚▚2003年▘▞▚▛
「三十六年前,我父親讓我跨坐在他的膝頭,聽他為我講述一個從石頭裡迸出猴子的故事,以及三個在桃樹園子裡結拜成兄弟的英雄到處打仗的歷史。我將在五年以後做同樣的事情。不過,到你五歲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聽木馬屠城記和奧德修斯流浪的經過了。我會一字不漏地把《伊利亞德》與《奧德賽》念給你聽、不放過任何一個別人也許以為不適合的細節。」──張大春《聆聽父親》
▚▛2003那年發生了什麼?▚▚▖
★SARS★張國榮逝世★伊拉克戰爭★加州大火★台灣及亞洲首次同志大遊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面途中解體★《無間道》橫掃金馬獎
▖▚▛2003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楊絳《我們仨》★張大春《聆聽父親》★吳明益《蝶道》★王宣一《國宴與家宴》★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Noreena Hertz《當企業購併國家》★劉克襄《少年綠皮書》★趙榮台、陳景亭、黃崑謀《台灣昆蟲大發現》★《啊!不可思議》系列★《千年繁華》★《INK印刻生活雜誌》創刊
▚▛▞▚▚▘▞▚▛
#朱天文_攝影by陳建仲
#張大春_攝影by馬西里
#我的書架簡史
#書架上時代的樣子
#到IG看完整版:https://goo.gl/Enkzy3
#2019Openbook好書獎11月30日凌晨公告
#書評 #年度好書 #book #booklove #bookphotography #booklife #bookcase #bookgeek #bookgram #bookaholic#bookhaul #閱讀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印刻文學
麥田出版
時報出版思潮線
上癮五百年 在 上瘾五百年(Forces of Habit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三篇瘾品与权力.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08552/. 笔记本导出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完整图文版) (开放历史系列) 戴维·考特莱特 ... ... <看更多>
上癮五百年 在 視頻讀書:上癮五百年:精神癮品的文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視頻讀書: 上癮五百年 :精神癮品的文化,大眾化癮品進入全球貿易的來龍去脈. 读书吧. 读书吧. 997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上癮五百年 在 [心得] 《上癮五百年》 - 精華區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Force of Habit》(中譯名:《上癮五百年》)
作者:David T. Courtwright(譯者:薛絢)
頁數:310頁(中譯本)
出版社:立緒
【提要】
1、「刺激藥物革命」:起源於17世紀
2、內容:含有藥性成份的植物
3、傳播前提:以西歐為根本,
4、傳播途徑:運輸、科技、資本主義
5、發展:接觸管道、「問題獲利機制」、「世代學習模式」、根植於文化
6、影響:環境破壞、個人前途、社會分化
7、管制的困難:跨越文化界限、財政需要、統治者的意願
8、管制方法:拿捏抽稅、調整系統
9、結論:在現代文化精神下,禁藥很困難
十七世紀是刺激藥物革命的形成期,之前的所有禁止政策幾乎一律由課稅取而代之了
。(頁221) 唯有具備能起作用的藥性成份的植物才會被大量人口長期地習慣性使用。例如
咖啡、茶、檳榔、大麻、咖特、鴉片、均屬與菸草同性質的植物。(頁180)
任何刺激精神的藥,若要達到全球銷售與東西半球都普遍種植的程度,首先必須要能
在西歐世界成為普遍接受的藥品或消遣藥物,或成為西歐人的貿易商品。(頁75)
旅行和運輸在藥物發展史上是決定性的變數。這與旅行運輸之助長傳染並擴散並無二
致。(頁62)藥物的發展史,是一部擴張過程史,主要推動力來自科技變革與資本家經營。
(頁92)在傳播過程中,鄰近產地比任何其他因素的影響都大,百分之四十五的差異與鄰近
產地與否相關。(頁137) 但凡是限於區域發展的原因,不論說得多麼詳盡合理,都可以算
是言之過早。因為,即便某種植物至今尚未成為全球性的作物或商品,並不表示它永遠不
會走到那一步。(頁84)如今,各國市場雖然還不是一模一樣,卻因為經濟富裕,旅行,電
晶體收音機,衛星傳播,商業電視都便利西方文化的傳播,彼此愈來愈相似了。也促成了
藥物傳播的「麥克世界」,藥品影響力更加廣泛。(頁190)
某些精神刺激藥物一旦可以廣泛取得,積極促銷,降低價格,就會深受大眾歡迎,如
果這些人養成了依賴的習慣,這些藥物就更是所向批靡了。(頁23)而刺激精神的物質可以
幫助農民和勞工在簡直活不下去的日子裡茍活下去,也是資本家用以奴役勞工的用具(頁8
2),再配合上「問題獲利機制」,即現代資本主義的摧吐天才,教我們為了某一產品或服
務而違背了自己的理智判斷,然後再賣給我們另一批東西來應付已經造成的傷害,以便我
們能夠回過頭來消費更多造成最初傷害的那些商品(頁155), 使得藥品的傳播日漸廣泛而
精細。
而藥品的使用有世代學習的模式:新藥物問世會引發熱潮,使用量會上升。然後,比
率可觀的少數使用者開始發生問題--使用過量、上癮、疑懼,本來有意一試的人就此打住
,使用量便下降。痛苦的經驗似乎可以使一個世代免疫。糟糕的是,這個世代一旦成為過
去,免疫力也隨之消逝。(頁68)而且使用藥物的習慣可以在文化中根深蒂固,以至於不可
能予以永久排除,也不可能使之喪失合法地位。(頁292)
我們習慣從罹患肺癌或酒醉駕車等個人事故的角度去計算藥物所付出的代價,其實最
嚴重而長遠的影響也許是在環境方面,刺激精神藥物的革命所造成的森林消失、土壤枯竭
與侵蝕、化學廢物的排放,除草劑與農業的毒害,都已經加速各個地區環境的惡化,也連
帶損及生活在這些環境裡的人們的利益。(頁86)而對於個人來說,藥物一向都是人們上進
之路上的一種阻礙,存錢、購地、受教育、成家、立業的目標,都可能因藥物而遙不可及
。(頁200) 另外,人們在頭腦清醒時通常不屑去做的事,都可以憑藉藥物誘導促成,也更
使得他們必需在底層社會徘徊。(頁209)
藥物擴大發展的生物基礎跨越了文化界限,刺激精神狀態的藥物買賣不會因國際間的
管制禁止而萎縮。(頁92)而且政府很容易對藥物稅收產生依賴。(頁228) 如菸酒即因其在
課稅上的重要性,規模的巨大、種植地點的廣泛、業者對於政府機關的遊說、甚至是領導
者本人的僻好,而無法禁絕。(頁279、280-281、284)
政府的禁絕只會造成走私活動的盛行,因近年來自由貿易制的確立,使得走私活動稍
緩。(頁237) 直接傷害、社會成本、邪惡行為、偏離主流團體、集體前途的考量,都有可
能相融於某種反藥物的言論之中,在醫藥觀念逐漸確立與民主投票的考量,大多數的政府
都已正視藥物管制。(頁251)但以抽稅的方式來管制,需考慮「橫越國界效應」,政府官
員要拿捏恰到好處的重稅,必須先清楚毗鄰地區的狀況。(頁238)
眼前該作的是調整整個管制的系統,彌補從出貨到經銷過程中的缺口(頁305)。但現
代文化的精髓即是:至高無上的個人為追求自我滿足,拋開傳統束縛(頁305),因此要完
全禁絕有相當的困難度。
--
https://www.wretch.cc/blog/messiahzha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33.58
※ dosenme:轉錄至看板 share 05/15 15: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