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
#從工作經驗談起 #超過20年的的專業
⠀
#⃣ 人物專訪,是我引以為傲的專業。
⠀
我從事人物採訪報導超過二十年了,最長的工作資歷,是在壹週刊人物組工作長達十四年。雖然壹週刊背負不少「狗仔」的罵名,但新聞圈內都知道,不少壹週刊記者都是一時之選,尤其人物組的「深度人物專訪」,幾乎每篇文章都是品質保證。
⠀
在壹週刊多年,享有業界最高的薪水,報導也備受肯定。我做大陸作家章詒和的報導,林懷民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特地拿出來稱讚說,這樣的深度報導既有記者之眼,又不輸專業作家的手筆。我為蘇建和、盧正等冤案所做的人物採訪,在司改圈大量流傳;我請記者追蹤買泓凱案的報導,甚至成功讓監察院翻案,彈劾不適任的桃園少輔院主管。
⠀
⠀
#⃣ 即使有專業,依然會失業。
⠀
隨著手機普及、網路興起,Google 和 Facebook 成為最大媒體,紙媒越來越困難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了,壹週刊當年一期可以銷售 36 萬冊的奇蹟不可能重演。
⠀
網路時代,對許多媒體人來說,最簡單的應對策略就是追逐流量,為了適應數位轉型,記者要學會拍照、錄影、剪輯和經營社群……,再怎麼學十八般武藝,也擋不住紙本銷量狂減的趨勢。十四年忽忽過去,我從記者、資深記者、主任、升任副總編輯,漸漸變成老闆眼中的「肥貓」了。
⠀
為了數位轉型,黎老闆(黎智英)一夕之間決定大砍肥貓,重新招聘剛畢業的年輕人來做網路,或者用簽約派遣的方式來做。人至中年,正是各種養家壓力最沉重的時候,我就這樣失業了。
⠀
雖然,短短幾個月,前壹週刊社長裴偉馬上又找我回去,又創建新媒體鏡週刊,但私以為現在媒體的問題出在商業模式和考核標準,要算點閱可以,但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如果達到了,會使得公司更接近獲利乃至永續經營嗎?現在的問題就是追逐流量(變現)愈來愈不可能,出問題的是這個商業模式,在有問題的商業模式底下,達標與不達標有意義嗎?沒有的。
⠀
⠀
#⃣ 用個人品牌,拿回自己的專業力!
⠀
紙媒沒落了,網路媒體的變現能力還看不見曙光,蘋果的訂閱制能否成功也還是問號,我不得不擔心二次失業。與其寄生在體質越來越衰弱的媒體之下,是不是有可能成為自媒體?在網路上創建個人品牌?
⠀
我的採訪報導動輒三四千字,早就有建立部落格,將文章分類發表的念頭,也希望可以用好文累積讀者,而不是像紙媒時代一樣,雖然偶有被稱讚的佳作,但「今天的新聞包明天的魚」,文章的傳播期很短,多數人注意到的是媒體的名字,不是我這個人這個品牌。
⠀
謝謝新思惟的課程,從部落格和臉書的經營差異,網路文章的撰文技巧,如何包裝個人特色,如何應對網友或酸民……,講師對於學員的各種疑問都能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回覆;尤其感謝各位助教,在互動實作課程時對我的協助,讓我這個網路白癡也能在短時間架構出個人部落格的雛形。
⠀
毛胚屋蓋好了,還需要進一步裝修。我知道,接著,就是我自己的事了。持續寫,希望能順利累積讀者,不用再擔心二度失業了。
⠀
⠀
🔹 全新梯次|2021 / 5 / 29(六)
🔹 課程內容|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
⭐ 要學,當然跟有實際成果的學!
⠀
實戰歸納經驗,是你很難問得到的。一來,真在做的人,不見得分析過數據,只靠感覺靠運氣在操作;二來,就算分析過數據,也不見得願意整理成系統化知識來分享;三來,人家用實戰經驗與數據分析建立起來的競爭壁壘,為什麼要隨意免費送人。
⠀
劉育志醫師與蔡依橙醫師,是協助最多專業人士打開網路能見度的教學專家,過去已有眾多成功案例,遍佈各行各業。要學,當然要跟校友成績最好的學!
⠀
⠀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
🔥 一天滿足你最需要的 7 種網路應用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
#從工作經驗談起 #超過20年的的專業
#⃣ 人物專訪,是我引以為傲的專業。
我從事人物採訪報導超過二十年了,最長的工作資歷,是在壹週刊人物組工作長達十四年。雖然壹週刊背負不少「狗仔」的罵名,但新聞圈內都知道,不少壹週刊記者都是一時之選,尤其人物組的「深度人物專訪」,幾乎每篇文章都是品質保證。
在壹週刊多年,享有業界最高的薪水,報導也備受肯定。我做大陸作家章詒和的報導,林懷民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特地拿出來稱讚說,這樣的深度報導既有記者之眼,又不輸專業作家的手筆。我為蘇建和、盧正等冤案所做的人物採訪,在司改圈大量流傳;我請記者追蹤買泓凱案的報導,甚至成功讓監察院翻案,彈劾不適任的桃園少輔院主管。
#⃣ 即使有專業,依然會失業。
隨著手機普及、網路興起,Google 和 Facebook 成為最大媒體,紙媒越來越困難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了,壹週刊當年一期可以銷售 36 萬冊的奇蹟不可能重演。
網路時代,對許多媒體人來說,最簡單的應對策略就是追逐流量,為了適應數位轉型,記者要學會拍照、錄影、剪輯和經營社群……,再怎麼學十八般武藝,也擋不住紙本銷量狂減的趨勢。十四年忽忽過去,我從記者、資深記者、主任、升任副總編輯,漸漸變成老闆眼中的「肥貓」了。
為了數位轉型,黎老闆(黎智英)一夕之間決定大砍肥貓,重新招聘剛畢業的年輕人來做網路,或者用簽約派遣的方式來做。人至中年,正是各種養家壓力最沉重的時候,我就這樣失業了。
雖然,短短幾個月,前壹週刊社長裴偉馬上又找我回去,又創建新媒體鏡週刊,但私以為現在媒體的問題出在商業模式和考核標準,要算點閱可以,但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如果達到了,會使得公司更接近獲利乃至永續經營嗎?現在的問題就是追逐流量(變現)愈來愈不可能,出問題的是這個商業模式,在有問題的商業模式底下,達標與不達標有意義嗎?沒有的。
#⃣ 用個人品牌,拿回自己的專業力!
紙媒沒落了,網路媒體的變現能力還看不見曙光,蘋果的訂閱制能否成功也還是問號,我不得不擔心二次失業。與其寄生在體質越來越衰弱的媒體之下,是不是有可能成為自媒體?在網路上創建個人品牌?
我的採訪報導動輒三四千字,早就有建立部落格,將文章分類發表的念頭,也希望可以用好文累積讀者,而不是像紙媒時代一樣,雖然偶有被稱讚的佳作,但「今天的新聞包明天的魚」,文章的傳播期很短,多數人注意到的是媒體的名字,不是我這個人這個品牌。
謝謝新思惟的課程,從部落格和臉書的經營差異,網路文章的撰文技巧,如何包裝個人特色,如何應對網友或酸民……,講師對於學員的各種疑問都能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回覆;尤其感謝各位助教,在互動實作課程時對我的協助,讓我這個網路白癡也能在短時間架構出個人部落格的雛形。
毛胚屋蓋好了,還需要進一步裝修。我知道,接著,就是我自己的事了。持續寫,希望能順利累積讀者,不用再擔心二度失業了。
🔹 全新梯次|2019 / 11 / 30(六)
🔹 課程內容|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要學,當然跟有實際成果的學!
實戰歸納經驗,是你很難問得到的。一來,真在做的人,不見得分析過數據,只靠感覺靠運氣在操作;二來,就算分析過數據,也不見得願意整理成系統化知識來分享;三來,人家用實戰經驗與數據分析建立起來的競爭壁壘,為什麼要隨意免費送人。
劉育志醫師與蔡依橙醫師,是協助最多專業人士打開網路能見度的教學專家,過去已有眾多成功案例,遍佈各行各業。要學,當然要跟校友成績最好的學!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 2019 最後一班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從工作 ... 的推薦與評價
#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 #從工作經驗談起 #超過20年的的專業 #⃣ 人物專訪,是我引以為傲的專業。 我從事人物採訪報導超過二十年了,最長的工作資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