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童年】
終於看完了家長界大獲好評的 #教養方程式 看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爸爸媽媽是怎麼教育我的,我要怎麼樣帶領我的孩子成長。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自我回顧,看到書最後寫到關於童年的部分,覺得心有戚戚焉,想紀錄一下讀書心得,和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
『童年不僅是真實人生開始前的等待期。每一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都有可能成為旅途中意味深長而豐富充實的片刻。』
這段話讓我想到童年的幾個片段。雖然我是家中的第三個小孩,從小看爸媽忙東忙西,理當是個不受寵的三女🤣 但是我對童年的印象,都是非常溫暖的。
至今有兩個場景常常浮現在我腦中。
第一個是和爸爸的晨跑早餐時光。在我還沒上學的時候,我會坐爸爸的車一起去送兩位姊姊上學。姊姊們下車之後,爸爸會帶我去田徑場運動、跑步。我從小就很討厭跑步,肺活量極差,跑沒幾步就哀哀叫。
爸爸總是跑在我幾步之前,一面緩緩地往前跑,一面回頭笑咪咪溫暖的替我加油。每次我好不容易快跑到終點線,抬頭,會看到我爸轉過身在終點線迎接我,一邊抬腳跳躍一邊鼓勵我:「快到了快到了!過來拍到爸爸的手就到了!」然後我快抓到他的時候,他又淘氣的往後再往後,害我又要氣喘噓噓的往前衝刺。
在日本念書的時候,常常會想起這個片段。因為崇拜爸爸所以想唸醫而來到日本的我,接連的挫敗和灰心根本變成家常便飯。有次翻到當時的日記寫著:「我是短跑選手,要怎麼樣才能變成馬拉松選手?」
小時候短視近利,所有短程的小目標,幾乎都可以不用太費力的順利達標。然而到了日本,或許也是年紀到了,發現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不管是學業、人際關係、職場經營,都需要沈住氣、眼光放遠、有策略性的執行。
在覺得自己做不到的時候,就會想到爸爸總是在前面,英挺的跑了一圈又一圈。而那時的我雖然只是個幼兒,也這樣跟著跑完討厭的田徑場。這樣一想,又有什麼事難得倒我呢?
第二個場景是和媽媽一起在日本探險。小時候會跟媽媽一起去拜訪住在日本鄉下的親戚,我們通常是一起在東京搭新幹線過去。
第一次跟媽媽一起搭新幹線,心中非常的興奮!超級期待媽媽帶我去到處看看逛逛。搭上新幹線一陣子,我好奇的問媽媽:「我們要在哪一站下啊!」
媽媽說:「嗯….應該是那一站吧!」
我狐疑的問:「應該?….媽媽你真的知道我們要去哪裡嗎?」
媽媽氣定神閒的說:「嗯…..大概啦!我又不會講日文,也看不懂,就憑直覺下車囉!」
然後換我很緊張了!小時候出國都是跟團,導遊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那種。第一次跟媽媽獨闖,然後深刻的感覺到這個旅伴很不可靠🤣 心中擔心害怕的度過了車內時光,突然媽媽大叫:「到了!就是這站!下車下車!」
我就咚咚咚的跟下車,然後一路比手畫腳,我們居然順利抵達親戚家。在我小小的世界很衝擊,因為即使面對未知的旅程,我媽完全沒有懼怕或遲疑。
往後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我媽一直都是這樣。從小到大家裡也發生不少事情,我媽從來不會在小孩面前過度美化危機,會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她要怎麼解決。我媽就是很會衝鋒陷陣,觀察整個局,思考要如何處理,全力守護家人,我覺得真是帥斃了!
在日本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想起和媽媽一起勇闖探險的經驗。心裡總會有個聲音冒出來:「媽媽一枚不會日文的婦人,都可以在日本來去自如了,我擁有這麼多能力,一定可以靠自己解決問題!」
雖然我本身個性就是比較愛好競爭、喜歡挑戰、不服輸。但是童年時爸媽的身影和對我的鼓勵,都深深地影響了我。
這也呼應了 #教養方程式 書中寫的
#培養內在的聲音
『在生涯中的許多情況裡,唯一真正會阻礙我們的,是我們對自己的懷疑。
大師級父母培養內在的聲音非常重要,那是成功者最佳自我的聲音。每一次成功者克服新的障礙,那股聲音就會日益增長成自信。
向大師級父母學習如何面對挑戰,不要退縮,要因為這些戰役而變得更堅強,這就是賦予孩子成功心態的關鍵。
每當新的障礙出現,他們能夠對自己說:「過去我曾面對困難,現在我也能再度面對。」』
這本書雖然很厚,但是看完覺得熱血澎湃🤣 覺得父母策略性的培育孩子,真的是太重要了!我們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裏、感受在心。
我很感謝我爸媽對我的影響,他們是我人生的榜樣。我也希望我們能夠當夠好的父母,激發球球的潛能,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教養方程式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I am J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漫柑遊.柑柑媽與柑仔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心得] 《教養方程式》教養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心得] 《教養方程式》教養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教養方程式👍 🙂作者: 隆納.弗格森, 塔莎.羅伯森👏推薦原因 ...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教養方程式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教養方程式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寶寶] 32本教養書清單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看見孩子的亮點心得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看見孩子的亮點心得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Re: [寶寶] 32本教養書清單-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閱讀人專題讀書會《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 的評價
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睡前看到瑞君對《童年,再童年》得讀後心得,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入睡,
瑞君讀到了我的心,
我高興著她發現「這本好像不太像是教養書」,
是的!這就是這本書主要的氣氛,不是一本專家說的書,
而是一本家庭裡父母陪伴,親子相處的故事。
我想分享的就是親子間那種細膩的相處,
孩子在想些什麼?父母又在說些什麼,而孩子與你之間,
因信任而萌生的力量往往就能協助自己重返童年,
去心疼小時候那個可能受傷的自己。
誠如瑞君所發現,書中大量的小學生可愛日記,
應該是這本書最活潑的地方。
再次謝謝瑞君的分享,真的好謝謝她。
《童年,再童年》充滿愛上市
博客來 https://reurl.cc/OA86y
誠品書店 https://reurl.cc/NAm2k
金石堂 https://reurl.cc/n1jx6
更多我為這本書的介紹:http://blog.roodo.com/zozoyoyo2/archives/65772538.html
20190107。好書推薦:童年,再童年
看完了。
以一種欲罷不能的速度。
原本打算分成六次(六個年級)慢慢看。
昨天讀完一年級。忍住。因為事情做不完。
今天事情還是沒做完,但是,實在不想動啦~
先來喝茶,看書吧!
距離流行「蔡穎卿老師」的年代後,
我好像好久沒有讀這種「教養書」......
可,這本又不太像教養書,比較像「愛的存款記事本」。
你看完,還是可以學到一些教養觀念,
可,我覺得作者不是要你學她,
而是,她大方無私的分享了和孩子之間「愛的方程式」。
希望,有更多的大人們
記起~
記起,孩子的好
記起,孩子的善良與天真
記起,當初單純的愛與期盼
記起,孩子是你親愛的心肝寶貝
知道作者是從意雪老師的臉書,
看見她要來花蓮誠品演講的公告~
後來,加了作者臉書,變成了臉書上的網友,
慢慢看著「一開始就不孤單」的左右姐妹的生活故事。
書裡寫的是左右姐妺的童年記事
作者媽媽的細心觀察與紀錄,留下永恆的文字相應。
小小女孩的溫暖回應與付出,換來彼此的真情相待。
很多生活中的小小疑問,這本書裡都有答案啊!
為什麼要有手足?忘記帶,可以找人借鉛筆和橡皮擦!呵
為什麼班長只能當一次?因為老師真的會說換人當當看
為什麼手足吵架也很好?練習溝通,練習吵完更相親相愛
為什麼手足一定要公平?人生沒有一定的順遂,是不是?
可,我最最「喜歡」的是~
左右姐妹的心情小日記,許多的童言童語。
不管是圖畫。新詩。貼心舉動,都會令人會心一笑!
真心覺得,哇,有姐妹相伴的生活超級精彩!
真心覺得,哇,有生女兒的人真的很幸福啦!
作者媽媽花了好多心思創造和孩子們中活中的樂趣
交換的生日禮物(一百個媽媽與爸爸。一百天日記。)
生活與生命中的美好,都需要一點刻意經營與隨心所致
作者媽媽花了好多心力跟孩子溝通不同的心情與觀念
然後好好聽她們說話,抱抱孩子,給她們滿滿的愛~
她真的是很容易被感動的一個媽媽~(情感超級豐富)
左右爸爸在溫暖燈光下深情注視女兒的身影......
(雖然爸爸的文字篇幅不多,但是繪本爸爸很感人耶~)
看著,看著,我就留下眼淚啦~
因為童年的自己會跳出來,跟自己說說話!
看著,看著,我就羨慕起來啦~
這時候,我又要說,我娘忘了給我一個姊妹!
如果,你已經有小孩,或將來準備有小孩。
請來讀這本書吧!
祝福~你會找到和自己小孩愛的方程式!
如果,你還沒有小孩,卻跟小孩一起工作。
也請來讀這本書吧!
祝福~我們都在書中看見孩子美好的單純!
如果,你沒有小孩,也不用跟小孩一起工作。
還是請來讀這本書吧!
祝福~這世界上有更多愛小孩也愛自己的大人!
#童年再童年
#生雙胞胎的酸甜苦辣
#我的相片裡也有麋鹿喔
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漫柑遊.柑柑媽與柑仔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日看新聞也會很難過,心酸😢
【#採訪手記】
再次聽到學童自殺,很難過,同時亦很憤怒——是甚麼令年輕的生命有高樓躍下的「勇氣」,卻對塵世種種絲毫沒留戀?( 以下故事有所潤飾,特別是小主角與學校部分)
曾造訪某校,訪問一名品學兼優的高小學生——當然,小朋友因為某方面特別出色,我才去採訪他的故事:其父母是專業人士,與其說訪問小朋友,實際是大人談教養心得更多(當然,家長讀者一定很有興趣,這類培育精英的法則:看甚麼書,揀哪位名師、涉獵哪類活動等等,絕對有一條方程式)
小朋友沒有太多話,不過,用字準繩,應對得體,已見早慧。老實說,這類精英,豬心記者已見太多;然而,個心老是覺得甚麼不對板——沒錯,是整個訪問,小朋友就算笑,也是「皮笑肉不笑」,聽着父母,老師談自己的種種,眼神有種落寞,很記得他的眼神,完全沒有兒童那種生氣。
即時轉變話題,談小朋友喜歡的卡通,玩具、漫畫,甚至偶像……旁人大抵覺得這個記者的問題太膚淺(沒錯,媽媽有藐我的表情),而小朋友談一套,碰巧我也有看的漫畫,才見到他比較開心的樣子。
訪問後,老師請小朋友帶我參觀校園,一直也想逗他笑,卻不成功。
行到樓梯轉角,他停下來,說:
我——想——喺——呢——度——跳——落——去⋯⋯
知道自己沒有聽錯,亦肯定眼前這個小朋友,是說實話。
過去訪問過不少專家,平生認識的輔導技巧,便用在那一時:
「我明白小朋友都有好多功課,好多嘢要學……每樣你都好叻,都很努力做得好好……記者姐姐日日都好多稿打,都想日日有時間睇漫畫……
「套漫畫會做電影版,一定要睇……
不知道自己講了幾多無聊事,只知很努力忍住眼淚。打開手機給小朋友看自己在不同地方拍下的 playmobil 相片,小朋友其實對我這些無聊舉動很有興趣。
最後,抱了他一抱,輕輕對他說,小朋友可以跟大人說自己的感受,如果有應付不來的事,可以拒絕,再三強調:「你有選擇」;亦問他可否告訴學校社工,由大人跟大人談……他點頭,我才放下心頭大石。
事後,致電校長談孩子意圖,對方大抵也怕我的報導寫甚麼……其實,早決定抽起訪問。
那天訪問後,病了一天,孩子給我的負能量大得駕馭不來……為甚麼孩子選擇對一位只相處了兩小時的記者,講自己的意圖?我想,他真的無選擇:一個如此乖巧的孩子,星期一至日,生活是上學、補習、訓練;獎項、成績是目標,那麼,屬於小朋友的生趣是甚麼?很想看套卡通片,悠閒地看套漫畫的生活也沒有,每天活在壓力下,我明白他的感受,自殺,或許是他覺得的解脫。
終日在功課、考測無限loop....連睡眠、小息、午飯、遊戲完全時間不足——佢仲係一個細路嗎?
我們的社會,有需要培養一個survivor嗎?
無快樂的童年,去到一個極端,是培養一個killer.
隔了好一段時間,收到那校長的電郵,說那位學生已經接受輔導,並且與父母準備移民——故事也告一段落,小朋友可以開始另一種人生。
小朋友有問過我問題的:點解你咁鍾意 playmobil ?
「因為 playmobil 喺邊度永遠都係笑,你都要呀!」
小朋友,記住我俾你的Playmobil相,你大個都要去一次呀!
【故事下集】:https://goo.gl/q37FfZ
#圖文不符
圖為採訪TSA議題時,有小朋友在自己的默書範圍畫滿不同公仔--這種偷空自娛的方式,很有生命力--只是,誰製造這種學習環境,要我們的小朋友如此生活?
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心得] 《教養方程式》教養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reurl.cc/mqLx3l 之後會把新文更新在上面,舊心得也會慢慢貼過去粉絲頁,有興趣可按讚。 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我的觀察中 ... ... <看更多>
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教養方程式👍 🙂作者: 隆納.弗格森, 塔莎.羅伯森👏推薦原因 ...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認為有一套所謂的「教養方程式」,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精髓是:教育者所扮演的角色之好壞,將會決定孩子能有多出色。 讀書心得: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定義了 ... ... <看更多>
教養方程式心得 在 [心得] 《教養方程式》教養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reurl.cc/mqLx3l
之後會把新文更新在上面,舊心得也會慢慢貼過去粉絲頁,有興趣可按讚。
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
我的觀察中,現代父母若在意小孩的表現,似乎成為一種羞於啟齒但又不太可能完全不在
意的尷尬事情,尤其在社群上,說自己在乎小孩的成就或表現,可能會特地強調一下自己
不是強迫、填鴨的教養,深怕自己被批評給小孩過度的壓力。
但其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應該是很自然的事情吧?
這本書集合了很多成功者,邀請他們談自己的家庭,來歸納出他們成功可能的理由,書中
提到,這些成功者的父母,他們都有「渴望」,例如有些例子是低社經地位的家長,他們
渴望小孩脫離差勁的環境;過得不錯的家長,也希望孩子可以維持生活水準。
而<孩子的挑戰>中提到「只有我們對孩子和他的能力有信心時,我們才能表現出對他的尊
重。」,若是對小孩的期待過低,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反而是降低孩子動力的一種作法。
我認為所謂過度的壓力,並不是來自於父母的高期待,關鍵應是父母的教養方法是否適當
、是否尊重孩子的選擇。若是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自我實現,那所謂孩子的成就或社
經地位,不過是他自我實現的附加價值而已。
教養方程式收集各種成功者案例,歸納出父母幫助孩子自我實現的方法,因為書中是大量
案例故事,要在心得中呈現這些方法有點困難,稍微舉幾個例子--
裡面有一段「培養內在聲音」 書中被訪談的成功者不約而同提到自己小時候收到家長鼓
勵,長大遇到困難的時候想起小時候的家長的「格言」,有勇氣面對挑戰。那我們是不是
可以自己挑選格言來成為孩子的內在聲音呢?我會覺得阿德勒的鼓勵原則就很適合,例如
,鼓勵信心句型組成為--陳述事實的客觀證據+我相信……
孩子聽到這樣的句子,自己也能自己注意到這個客觀事實,長久練習,父母不在身邊的時
候,應該也能自行注意到自己的努力或是進步,自行想起過往的成功案例,提升自己的信
心,這是精神上獨立的教養。
(句型參考《看見孩子的亮點》)
再來,書中提到早期領先效應,孩子能在幼稚園的時候就發覺其他人對待自己和別人的方
式不同,察覺自己領先同儕,他們自己喜歡這種非凡的感覺,能自己有動機保持優勢。雖
然目前才三歲根本看不出什麼,但是我兒從會講話開始就是幾乎每個禮拜都會遇到別人稱
讚他台語很好(而且常常是浮誇的驚呼),也許這可以激發他更深入瞭解台語的動力,我
也打算在學注音之前就教他台羅,來實驗看看先學羅馬拼音對以後語言是否真有幫助。
婚姻版那串私立幼稚園的文,看到某篇酸父母自己魯怎麼能期待小孩脫魯這樣的說法,其
實這是定型化思維,認定怎麼努力都是沒有用,但我們應該不想把這種思考模式教給下一
代才對?
書中這些成功者案例的父母,不論資源多或少,他們靠得是有意識、有策略的長期努力,
孩子才得以發揮自己的潛能。培養自主感、有目的感與智慧的孩子,我們也是做得到的,
一起努力教養吧XD
--
教養方程式可以在hyread跟台灣雲端書庫免費讀,這些電子書庫有滿多教養書可以看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36.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11234549.A.08F.html
※ 編輯: suction (111.240.136.34 臺灣), 01/21/2021 21:56: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