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寶退化?
#同理心與安全感幫助孩子適應手足新成員的加入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
跟孩子一起迎接家裡即將到來的新成員,是很開心事情呢
大多數的家庭一開始都會引導孩子,有新成員要加入我們,是一件充滿祝福與值得期待的事情
但是,對於大寶來說,要面對新成員的加入,本來習慣的家庭組成即將改變,父母及家族的關注重心轉移.....等,他們的心理必定產生一些波動,家長一定要能夠細心、細膩的留意,幫助大寶適應
我很常遇到家長跟我諮詢大寶的情緒及行為問題,這些情緒及行為問題,有一部分是源自於對弟弟妹妹的加入,使得他們產生不適應。最常見的就是「退化」行為,孩子會突然的愛哭鬧、耍脾氣、做一些惹惱父母的事情以求關注...等
其實孩子的行為背後,是需要被同理,以及看見他們的情感需求
迎接弟弟妹妹的出生,孩子在心中最怕的就是「媽媽/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可能「被遺棄」的恐懼,會從知道有二寶或三寶之後開始在心中擴大。尤其當他們實際觀察到「媽媽/爸爸,因為忙於照顧二寶,而無法像以前那樣,一心一意的注意自己」時,他們心中的不安疑問,會自動地成為真實。對幼兒來說,這樣的情緒與信念,若沒有機會被接納安撫,他們通常會出現「類叛逆」或者「退化」,來引發來引發父母的關注。而退化行為與情緒失控的程度,則是因人而異。因此,家長需要深度的同理和保證給孩子安全感,幫助大寶不會那麼害怕與恐懼,也能減少爭風吃醋的情況,或「希望弟弟妹妹消失」的負面念頭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也要注意,「孩子準備好當哥哥姊姊了嗎?」。切忌以「你已經是哥哥姊姊之名,要求禮讓弟妹」,或者不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空間。也要留意,賦予大寶「你也要一起照顧弟弟妹妹,你好棒」的任務,必須是大寶發自內心想要這麼做,否則,強迫孩子承擔兄姐的責任,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不適應,並且壓抑內在真實的情緒,我就遇過一個例子,大寶會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欺負還是小嬰兒的弟弟妹妹,被發現之後,被大人修理的很慘,後續也產生更多退化行為,以求大人關注
孩子在準備好成為哥哥姐姐之前,需要「先成為他自己」。而成為他自己的過程,爸爸媽媽一樣要關注與陪伴在他們身邊
除了家長的態度要對之外,平常也不要忘了給予大寶他本來就有的「足夠的擁抱、陪伴、關注與愛」,給孩子滿滿的愛,我們不一定是把時間全部都給他們,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事情了。而是「陪伴孩子的時候,不管時間多久,父母當下都是專注和享受的」
父母引導大寶,讓他們持續在「當爸爸媽媽的寶貝」中有足夠的安全感。在平衡照顧小寶及陪伴大寶上,我會建議家長,二寶出生之後,大寶相對的關注變少,他們反而更需要被「完整的關注」。在二寶不在時,被爸爸或媽媽,尤其是媽媽,「完完整整的陪伴」,讓他們可以「完全的擁有媽媽」
最好是可以固定安排陪伴時間,譬如一週2-3天一個時段2-3個小時,讓大寶能夠「完整」的擁有他在意的父母親。每一個陪伴的當下,要做什麼都可以,一起玩、上一堂課、一起吃一頓飯、看書、唱歌、或者看電影....等都可以。如此,讓大寶感覺到,好像回到過去被爸爸媽媽一心一意關注的狀態中,大寶心中會持續滿足安全感,讓大寶持續能了解「我不會失去/我不會被放棄」是一個不合理信念,也會減少「弟弟妹妹搶走媽媽爸爸」的失落與競爭感,退化及「類叛逆」行為也會減少。相對的,孩子也會朝向長大與獨立的路上走
當我們遇到孩子出現情緒,或者與我們期待不同的行為時,要先了解孩子的情緒在說什麼、這些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大多數的「不聽話行為」,都是為了得到關注,這個情形跟青少年很像。我們要先相信孩子絕對不是故意的,而是某些情緒、需求沒能被滿足。此時,好好瞭解孩子,和孩子在一起,與他們連結,賦予足夠的安全感,對孩子來說,才能幫助他們面對調整不適切行為到適當行為
我非常鼓勵大家,當遇到大寶適應二寶問題的時候,大家可以跟大寶(尤其是表達能力已經很好的大寶)情感連結,好好理解他們,專心地聆聽他們。我們面對大寶的情緒及「退化行為」,一定要能夠先同理孩子,並接納他們的感受與行為,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感受與想法,與他們討論及溝通,如何一起合作解決,滿足內心的需求
我曾經遇到一個例子,一位媽媽找我諮詢,因為比較多的時間需要照顧二寶,家中大寶出現了一些情緒問題,表現出退化行為,本來事情可以用說的,卻常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我評估這個大寶的年紀是可以表達自己的狀況,因此建議媽媽,在跟孩子單獨相處的狀況之下,專心、溫和地聆聽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說出內在的情緒,以及孩子希望媽媽怎麼做,他的心情會好點。於是媽媽依我的建議,了解到孩子對於媽媽要花較多時間照顧二寶,他覺得有些難過,而這個孩子的一個期待,僅僅只是希望媽媽專心的陪他玩他喜歡的遊戲。媽媽除了發現原來是可以跟孩子這樣互動,了解孩子之外,也在了解到孩子的感受與期待之後,對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問到孩子最後還很害羞的說,媽媽別再問了拉~
在聆聽當中,大寶感受到,家長是在乎、關注他們的,往往大寶也很願意把心情告訴我們,並跟我們討論他需要大人怎麼做,幫助他們在面對「爸媽還愛我嗎?我的愛被搶走、我會不會被遺棄...」等焦慮、不安、恐懼、害怕等情緒與想法中,感受到正面的情感經驗,而慢慢學會自我安撫,和了解自己的恐懼是正常的
在我聽到媽媽給我的回饋之後,覺得很感動。後來,這個孩子的退化行為有改善。我相信是因為媽媽有調整了陪伴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孩子被關注到,感受到被在乎、被愛。當我們願意了解孩子時,孩子也願意與我們分享他們內在的聲音,我們就能產生連結,就能夠一起解決與面對問題
一般來說,家裡有新成員加入時,大寶的年紀多數是可以對話和溝通的。我們不強迫大寶說得好,但可以就他們當前的發展,讓他們練習將心裡面的感受說出來
另外,其實不一定是因為有了二寶,大寶才會退化。3-4歲的孩子本身就有一個發展特徵:「退化」行為,我女兒蜜亞醬3歲之後,也出現了退化行為和分離焦慮,她有時候可以成熟、穩重的像個小大人,有時候又像個小寶寶一樣,前額葉失去功能,會任性、哭鬧、做一些讓媽媽生氣的事情。我後來做了一個調整,就是我把一些時間挪出來陪伴蜜亞醬,跟她在一起的時候,專注專心,非必要不使用手機。當我們需要調整的時候,我也會專注認真的聆聽她、同理她,並與她討論事情,溝通無法立刻滿足的慾望如何解決。我發現,蜜亞醬的退化行為在很短的時間內漸漸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也開始能夠同理我、關心我,幫忙我,與我一起合作許多事情
雖然我沒有二寶,我還是有陪蜜亞醬一起看相關的繪本。我的教養重點不在於有沒有二寶,而是想要引導蜜亞醬對別人有同理心、關懷心,而我也發現,當一群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她通常是會照顧比她小的幼兒寶寶,並展現願意與之分享的能力
繪本也可以用來跟孩子討論手足關係唷,以下四本是我跟蜜亞醬一起共讀的繪本,跟大家分享
📕安東尼布朗的「 #小凱的家不一樣了」-孩子的無現想像力,自我安撫,處理迎接新成員的焦慮
📘林明子「#妹妹生病了(日文版」)-同理心,身為姊姊長大了
📗「#弟弟那是我的毯子」-安全感與同理心
📙「#彼得的椅子」-安全感、自我情緒調節、安頓自我
🔽3歲的蜜亞醬和8個月的弟弟,姊姊唱歌給弟弟聽、很開心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司又要我哋開新嘅節目,係咁OT我畀埋條命你好冇……」粉絲聚會中,大夥兒手執印有保錡樣子的面罩,在餐廳合唱《ERROR自肥企画》的主題曲,旁邊食客笑不攏嘴。ERROR和「無制限OT編集團」製作的節目令港人着迷,除了ERROR四子風格搞笑、人前人後同樣真誠坦蕩蕩,偶像和粉絲的關係,亦由神與人之間的距...
接納他們的感受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育兒筆記】180:那些必經之苦,到哪裡去了呢? (芳瑜)
收到長輩送來的白玉苦瓜,正思考著該如何料理,一來我不愛吃,二來孩子們長大後也開始有點抗拒。好在前幾天才買了鹹蛋,那就來做「金沙白玉苦瓜」吧!不喜歡的味道或口感,我會試著改變料理方式。
防疫以來,在家時間很充裕,我開始帶孩子們一起進行廚房的備料工作。一方面有感他們穩定不少,生活教育的觸角又可以更廣了;另一方面則回歸現實,就是很能打發時間😉
昨天中午,我預告晚上要煮苦瓜,Aaron立刻搶先說他不喜歡吃。
我說:「真的啊?其實媽媽也不喜歡吃,但我願意試試看( #註)。因為我今天想換一個方法煮,加上鹹蛋變成金沙苦瓜。你們要當我的廚房小幫手嗎?」
我提議請他們一起來廚房備料,因為參與了過程,孩子們通常會更期待獨一無二的成果。
然後,他們就進廚房,一步步幫忙洗苦瓜、刮除苦瓜內膜。在我汆燙、冰鎮之後,再幫忙搗碎鹹蛋,分別放入冰箱等我晚上料理。
成果,你們猜如何呢?
雖然我用盡心思去除苦瓜的苦味,但在我炒完試吃的時候,還是不得不皺了個眉頭:「怎麼還是那麼苦呀!?」眼看這一大盤恐怕都要滯銷了吧⋯⋯
孩子們洗完澡後,一如既往興奮地上了餐桌,而我不動聲色的觀察他們下手的順序:跳過眼前氣勢逼人(?)的牛腱飯,兩人各自都先挖了一口苦瓜。嗯,果然有參與就有期待,但,他們喜歡嗎?
「苦瓜好好吃喔!」沒想到他們不約而同這麼說,甚至出乎意料地一口氣吃完,心滿意足。
明明,味道仍苦,但為什麼孩子們說好吃呢?那些必經之苦,到哪裡去了呢?
想起他們剛上桌時,用眼睛掃過餐盤上的每一格,最後盯著苦瓜大聲的問:「媽媽,這就是我們今天做的苦瓜嗎?」我回「是啊!」之後,他們隨即開動。
原來,孩子想起了我們一起在廚房備料時,如何用心的為苦瓜洗澡、刮膜,再準備鹹蛋為它增添風味。而這個過程中所累積的愉悅、合作、成就感等種種的美好感受,一一沖淡了苦瓜本身的苦味。
味覺感受是苦的,但心理感受是幸福的。
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能積極營造生活的幸福感,當日子不得不開始變苦一些的時候,是否我們也能 #憑藉曾經的幸福而沖淡如今的苦味呢?
#一起辛苦一起幸福
#2y10m
—————
註:
「你可以不喜歡,但你要試試看哦!」
「雖然你不喜歡,但你願意試試看耶!」
孩子說不喜歡的食物,我 #接納他們的感受,因為挑食媽媽本人也無法接受有人跟我說:「怎麼會難吃呢?」、「根本不苦啊!」,但同時我會 #鼓勵他們嘗試。
試過之後,不喜歡沒關係,我不討好也不勉強,以後換個料理方式再重新嘗試。
讓孩子一次又一次 #誠實面對自己的味覺與感受, #降低過往印象與他人評價的影響,因此,目前孩子們的挑食比例還算低。
接納他們的感受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會試圖控制別人。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著了解,即便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不代表別人有義務要為他改變。別人可以跟你意見不一或選擇不同。
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的情緒只能由自己負責,而且自己有能力承受不好的感覺。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
……………………………………………………………..
各位朋友,早安:
「擁有各種情緒是很正常的。當有不好的事發生時,感到難過也沒關係。事實上,悲傷是療癒的一環。」
以上面這一段說法來看,大部分人面對難過、悲傷的行為剛好相反,常是試著壓抑、批判、逃避……。簡單來說,是不願去體驗,寧可忘卻。
在版面上常互動的朋友大概就能明白,難過、悲傷的背後,常能有愛、有疼惜。奮力麻痺難過與悲傷,幸福、快樂也常常同時被一起抹去。
這一段摘文超級長,重點超多,因為昨天幾位朋友都問到跟這篇摘文有關的問題。有空再慢慢看,慢慢體會、慢慢印證,文字傳達的概念才能入心。
看完之後,或許您能體會到:其實連大人的情緒教育,都需要重新學起!
祝願您,能接納他人的看法與我們不一樣,並且相信自己能承受不好的感覺!
.
ps. 這本書在今天晚上9點半,會辦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文/ 艾美・莫林】
孩子要知道如何面對內心的情緒動盪
就像葛蕾絲這個案例一樣,如果孩子沒有學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他們很可能就會有情緒和行為問題。葛蕾絲的暴躁脾氣已經影響到她的交友關係,其他小孩在她哭泣或使喚人的時候,根本不想跟她玩。
因為爸媽總是在她生氣的時候迎合她,所以她從未有機會自行處理這些負面的感受。覺得失望、沮喪、生氣和傷心都是生活中的常態,但因為爸媽一直向她妥協,所以她才能逃避這些情緒。
每個家長都曾經試著轉換孩子的情緒,不過次數過多就會造成危害。
…………
欠缺情緒能力會遺害終身
你有沒有遇過因為芝麻蒜皮小事就大發雷霆的人?或者是,你有朋友每次遇到生活中的小小不順,就表現得好像發生了什麼重大悲劇一樣?這類人很可能就是從未學過如何有效管理情緒。
我們如果沒有學會這些技巧,就會有不當的行為,像是出現攻擊性或試圖控制他人,只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的研究人員針對年幼時就學習了利社會技巧和情緒能力的孩童,對照沒有習得這些技巧的孩童,研究兩組受試對象的同異之處。他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追蹤這些孩子從幼稚園到二十五歲左右的變化,並發現幼稚園的社交技巧和成年前期的成功有所關聯。
在五歲就展現出如分享、好好與人相處等較多利社會技巧的孩童,完成大學學業的比例較高。而小朋友在幼稚園時的社會能力分數每高一分,他們獲得大學文憑的機率就增加一倍;此外,他們在二十五歲時擁有正職工作的比例也高出百分之四十六。但較無法合作、傾聽、化解衝突的孩童,完成高中和大學學業的比例則較低,通常也比較容易有法律問題和物質濫用問題。
孩童在幼稚園的社會能力分數每少一分,在成年前期遭到逮捕的機率就高出百分之六十七,在酗酒方面則高出百分之五十二,住在公共住宅(或列於等待名單中)的機率更高出百分之八十二。從這項研究的所有數據來看,我們投資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在學業成績上,但卻對情緒和社交技巧漫不經心,是否值得深思?很顯然地,相較於我們從前認為與成功和幸福息息相關的其他能力,情緒能力可能更加重要。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優秀的籃球員,你不會把所有時間花在教他罰球,因為即便他是全世界最厲害的罰球手,只要他缺乏運球和防守等其他基本技巧,就不可能會成功。但我們卻用這種方式教育小孩,只重視他們的學業成績,不教他們其他重要技巧,然後期望他們在現實世界大放異彩。
如果家中的孩子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小孩,但無法忍受難過的感覺,他就不可能接受任何失敗或被拒絕的風險。或是他可能是天賦極高的運動員,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那只要他覺得別隊沒有公平競爭,就無法專心比賽。
…………
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會試圖控制別人
我在擔任大學兼任講師的第一個學期,只有一位學生被我當掉。他許多作業都沒交,學期報告也慘不忍睹,但只要他期末考考得不錯,是有機會不被當掉的。
可他還是被當掉了,因為期末考考太差,所以他該學期的最終成績連通過標準的邊都摸不到。
我把成績張貼至學校入口網站後,就收到他的電子郵件,要求我再檢查一次他的成績,因為他很確定他應該可以通過。我回信給他,向他保證他的學期報告成績、缺交的作業以及不太好的期末考成績,三者加在一起就是不及格。
四天後,我又收到他寫來的另一封電子郵件。這時聖誕假期已經開始了,他在信中說:「我真的沒辦法安心放寒假,想到這科被當掉心情就很糟,吃不好也睡不好,可以考慮給我一個會過的成績嗎?」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乞求成績」(grade grubbing)的現象,也就是學生要求教授更改成績,但實際上提不出任何合理的理由。像我這個學生,居然希望我因為他心情很差就幫他改成績。
不用說,我當然沒幫他改成績,這麼做對其他學生來說並不公平,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好處。他這堂課被當了,所以他理應覺得難過,但願這種情緒能讓他下次表現得更好。
悲哀的是,這種「我無法面對不舒服的感受,所以你要為我做些什麼」的心態,最近在美國的大學校園中愈來愈常見。大學生受到冒犯時,他們試著說服別人不要再來冒犯他們。他們不知道感到傷心、受傷或憤怒不是什麼壞事,反而試圖控制別人的行為。只因為他們不喜歡自己聽聞的事,就脫口而出「不要在新聞上刊那種文章」或「不要輕易放過我的教授」。
因此,學校一直難以清楚界定言論自由和政治正確之間的界線。耶魯的萬聖節事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二○一五年,耶魯校方的行政人員寄了一封電子郵件叮囑大家,請避免穿著較為敏感的萬聖節裝扮。耶魯的駐校講師艾瑞卡.克里斯塔基斯(Erika Christakis)針對這個通知寫了一封信,其中寫道:「所以現在的小朋友或年輕人要是展現出稍稍無禮、不恰當、挑釁或者,好吧,就算是有點冒犯,大家對這樣的行為都完全沒有容忍餘地了嗎?」
耶魯的學生因為她的話語勃然大怒,不僅展開了抗議行動,還有數百人簽署了給她的公開信,說她在否定他們的感受。其中一個學生甚至拍了一部影片質問她,說她讓校園成了不安全的環境。當克里斯塔基斯不予苟同時,該學生更用不堪入耳的話來反擊。
該事件發生幾個月後,克里斯塔基斯辭去了她的教職,而她的丈夫尼可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也因此從耶魯西利曼學院(Silliman College)院長的職位請辭。
諷刺的是,學校行政單位原本訴求包容多元的美意,反而引發了更多爭議。這些聰明絕頂的學生來自於頂尖的常春藤盟校,卻對這個以小朋友為主體的節日可以穿什麼服裝有如此激動的反應,仔細想想不覺得有些可怕嗎?
然而,這並非單一事件。各地的大學都面臨類似的問題,愈來愈多學生主張「我覺得受到傷害,因此你們必須所有改變」,讓校方行政人員疲於找出解決之道。如果學校沒有作為,可能被視為缺乏同理心;但如果他們為了不傷害某些學生的感受而改變做法,則可能會扼殺言論自由。
我確定這些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大都認為如果自己覺得不舒服,一定是因為別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我們在受害者心態一章也討論了這個現象,這類的人相信他們有責任要確保其他人都不會說出他們不想聽的話。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著了解,即便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不代表別人有義務要為他改變。別人可以跟你意見不一或選擇不同。你要教孩子把心力花在控制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行為;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的情緒只能由自己負責,而且自己有能力承受不好的感覺。
如果孩子沒有學會「自己的情緒自己處理」,她就會想要控制別人。雖然頤指氣使、粗魯無禮、蠻橫難搞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讓她得償所願,但終究不會使她受人喜愛。而最後她可能會變成動不動就在指責別人沒同理心或政治不正確的人,只因為她自己無法面對不同的意見。
…………
孩子不了解自己的情緒
雀兒喜帶她十一歲的兒子麥克斯來我的治療室時,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要來這裡,但他的醫生說,他們在麥克斯身上找不出任何問題,所以我們只好來看你。」麥克斯因為胃痛和頭痛缺了很多課。他的醫生為他從頭到腳做了許多檢查和檢驗,但找不出任何問題,所以表示可能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出乎媽媽的意料之外,醫生居然說對了。
我聽完他的症狀和遇到的問題後,麥克斯很明顯是壓力過大了。他一直處於焦慮又緊張的狀態,什麼事情都能讓他掛心,從他的成績到奶奶的健康都是。但他不夠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沒辦法把它化成語言或文字表現出來。
我相信麥克斯身體上的疼痛都是真的,因為我們的心靈跟身體有強烈的連結。壓力會觸發身體的生理反應,進而引發胃痛和頭痛。小朋友如果不具備情緒控管技巧,就容易出現身體問題。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二○○八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腹部反覆出現疼痛的孩童中,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小朋友有焦慮症。患有憂鬱症的兒童和青少年也通常會有身體上的疾病。
雖然制酸劑和止痛藥可以暫時蓋過疼痛,但麥克斯如果不處理潛在的情緒問題,他就不會有所好轉。在我們著手解決他的情緒問題後,他的身體健康問題也減少了。如果他希望身體更健康,就必須學著如何溝通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
教你的孩子認識情緒與管理自己的感受,讓他更能夠辨別自己是不是壓力過大或心情特別糟。及早發現可以避免日後產生更多問題,並能幫助孩子盡快接受治療。
…………
如何改變做法
當葛蕾絲的爸媽開始把自己視為教練後,他們在幫助她學習管控情緒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透過他們從旁指導,她更能有效應用在療程中學到的技巧。在她生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提供她迫切需要的提醒和提示,讓她知道如何撫平自己的情緒。
他們接下來慢慢減少從旁提供的協助,讓葛蕾絲可以對她自己和她的情緒負起全責。整個療程完成時,她已完全相信自己的心智足夠堅強,不論她的感受有多強烈或不悅,她都能好好控制它們。
學習控管情緒和忍受不悅感受是可以習得的技巧,但就像任何其他技能一樣,小孩需要不間斷地指導與練習。
■ 教孩子說明感受
如果孩子不能辨別自己的情緒,她就無法主宰這些感受。沒辦法直接說「我很生氣」的孩子,通常會用行為來傳達憤怒。發脾氣、尖叫、攻擊別人經常是源自於小孩無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跟一般人差不多,在日常對話中大概不太會聽到與感受有關的字眼。相較於「我很生氣」,大家通常傾向於說「他是個渾蛋」。而且,就算真的提及自己的感受,英文裡也會用「我的胃都糾結成一團了」或「我的喉嚨好像被什麼東西哽住了」這類的常見比喻帶過。也就是說,除非你特意教孩子使用與感受有關的話語,否則她不太可能擁有大量的情緒語彙。
教孩子使用感受詞彙,像是在她跺腳的時候說「看來你現在很生氣」,或是在她跑去拿鞋子的時候說「要去公園你真的很興奮對吧」。隨著孩子對情緒的認識漸長,你可以使用更加複雜的感受詞彙,例如「緊張」、「失望」、「慶幸」和「沮喪」等。
以下是教小朋友認識情緒的不同方式:
•在日常對話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大量使用情緒詞彙,像是說「今天奶奶身體不舒服,我很難過」,或是「遊樂場那個小男孩把小女孩推下秋千的時候,我真的好生氣」。
•問問孩子:「你今天過得如何?」養成習慣,每天問孩子過得如何。你可以固定一個時間,像是吃晚飯或準備上床睡覺前,問他今天心情如何,然後看看孩子能不能說明為什麼今天的心情是這樣。
•在孩子說故事的時候,探索孩子的情緒。孩子跟你說今天發生的事時,你可以問他「你在球場上得分的時候感覺如何?」或「老師說你下課不准出去玩時,你的心情怎麼樣?」這類問題。如果孩子沒辦法講出某個特定感受,你不妨試著說:「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想我會很生氣!」
■ 認可孩子的感受
急忙想要為孩子解決問題時,表示你把他的情緒視為己任。認可則是代表你明白他的感受,但還是由他自己決定要如何調適心情。重點在於,不要無視孩子的感受。「你因為我們不能去看電影而心情不好,真是可惜」這類的話缺乏同理心。
你應該提出更詳細的解釋,告訴孩子你全心接受他的情緒,像是說:「如果很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做,一定很令人失望,所以我了解你為什麼因為我們不能去看電影而心情不好。」表達認可能夠讓孩子知道,心情不好也沒關係。
以下提供一些範例,告訴你如何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認同:
•「我知道你因為我不准你去朋友家玩非常生氣。我也明白,你對於自己必須待在這裡感到非常沮喪。」
•「比賽輸了很痛苦,是我也會很傷心。」
•「我了解你實在太生氣了,才會想說些傷人的話。」
•「我想很多小朋友第一天上學都會緊張,嘗試新事物確實很可怕。」
即使你不了解孩子的情緒,或是他們的反應看似太誇張,你還是要接納他們的感受。孩子需要知道他們可以表達情緒,即使想法不同,你也會尊重他們的感受。
■ 糾正行為而非情緒
有時孩子並不清楚想法、感受和行為三者間的差異。以下是示範情境:
家長:你朋友說你不能和他們一起玩的時候,你感覺如何?
小孩:我覺得他不想當我朋友了。
家長:聽起來是你的想法,而不是你的感受。你以為他不想跟你做朋友了。那你感覺怎麼樣?
小孩:覺得難過。
家長:原來是覺得難過啊,這是當然的。那你怎麼反應?
小孩:我對他發脾氣。
家長:所以你還生氣了,這也是情緒的一種。是我也會很生氣。你生氣的時候做了什麼?
小孩:我一邊走掉一邊說,我要去找新朋友玩。
家長:生氣的時候離開現場是很好的選擇。
和孩子解釋,想法是他腦海中的字句和圖像,感受則是形容他的心情,像是開心或悲傷,而行為則是他身體採取的行動。
孩子了解這三者的不同之處後,就會更清楚自己的選擇。舉例來說,他會明白生氣沒關係,但打人就不行了。同理可證,難過也沒問題,但大聲尖叫與大發脾氣是不能接受的行為。
告訴孩子,他不會因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而惹上麻煩。但你要針對他的行為制定規範。
建立清楚明瞭的家規,明白表示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表達情緒。寫下應遵守的規矩並貼在家裡。如果你說「不許吼叫」,那你也要能夠遵守這個規定。如果你提高音量講話,那孩子也會隨之仿效,這項規定就會失去效力。
以下是幾個簡單的規範,可以幫助孩子開始掌控自己的感受:
•尊重他人的身體空間與所有物。不可以打人或傷害別人的身體,也不可以破壞他人的物品。
•好好和人說話。不可以罵人或侮辱人。
•使用室內說話的音量。不可以大吼大叫。
雖然甩門對某些家庭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有些父母絕不允許此事。因此,請列出家中所有人都能遵守的規範清單。記得,你可以視需要變更與修改這些規範,但務必確保孩子了解你的期望。
■ 放手讓孩子感受負面情緒
你的工作不是讓孩子笑口常開,而是要協助他學著自己面對不舒服的情緒。
以下是孩子必須體會的不適感受:
•憤怒:孩子必須學著在生氣的時候讓自己平靜下來。
•緊張:你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會感到緊張不代表他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愧疚:當孩子說他很抱歉或心裡難受時,不要急著說「沒關係」。讓他體驗一下愧疚感,他才會有動機改變自己的行為。
•悲傷:不要因為孩子難過就想逗他開心,他要練習安慰自己。
•失望:當事情的發展不如孩子預期時,不要不自覺地想要補償他,讓他偶爾體驗一下失望的感受。
•無聊:孩子抱怨無聊不代表你有義務要娛樂他。他在生命中會有很多時刻必須忍耐無聊。
•沮喪:當孩子想辦法要完成一項困難的任務時,難免會受挫,但這不表示你需要出手幫他或替他解決問題。
你要放手讓孩子經歷各式各樣的情緒,不要出手干預。你可以從旁提供建議,但不要幫他脫身,他會漸漸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排解自己的情緒。
…………
如何教孩子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雖然有些孩子比較敏感,但葛蕾絲的爸媽卻把這個標籤當作藉口,任由她不去面對不適的感受。在他們開始教她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前,必須先相信她可以應付這些感受。如果你把小孩當成脆弱物品在保護,她就會認為自己無法面對任何困難,但如果你協助她看見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不適感受,她就會覺得自己能夠克服萬難。
■ 幫孩子找出振作妙招
孩子必須知道,擁有各種情緒是很正常的。當有不好的事發生時,感到難過也沒關係。事實上,悲傷是療癒的一環。
但這不表示孩子要陷入糟糕的情緒中,他可以主導自己的感受。如果他有起床氣或今天在學校過得不好,他可以決定要如何提振自己的心情。
行為很容易被感受牽著鼻子走。如果心情不好,你可能會想一個人待在家裡,但這麼做只會讓自己深陷其中。採取與自己的感覺截然不同的行動,是轉換情緒的方法。也就是說,和朋友出門或許能讓你開心點,或是出去走走也可以讓你振作起來。
關鍵在於幫孩子找出處理情緒的健康方式。如果你沒這麼做,孩子可能會透過某些比較不健康的方式來讓自己好受點。心情不好的孩子可能會依賴食物來安慰自己,或是覺得孤單的青少年可能會尋求網路戀情來獲得關注。
你要主動教導孩子以健康的方式安慰自己,使心情平靜下來,鼓勵自己振作起來。切記,沒有什麼激勵辦法是一體適用的。在外頭玩幾分鐘可以讓這個孩子冷靜,但畫著色畫對另一個孩子來說可能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你可以運用以下的示範情境,與孩子一起找出最能幫他提振心情的工具:
家長:我們一起來列一張你在開心的時候喜歡做的事吧。告訴我,你心情很棒的時候,喜歡做什麼?
小孩:我喜歡去海灘玩,也喜歡去公園玩。
家長:哇,這些都是很好玩的事。那在家裡呢?假設你放學回家後心情很好,你可能會想做什麼?
小孩:我會和貓玩、和朋友聊天。
家長:這些事會讓你開心嗎?
小孩:對啊,做這些事的時候我都笑得很開心,覺得很好玩。
家長:太棒了。那我們再來想想你開心的時候還會做其他什麼事。
小孩:我喜歡出去散散步,或是打電話給爺爺,跟他說我在笑話集上讀到的笑話。
家長:沒錯!你真的很喜歡做這兩件事。
把小孩說他在心情好時喜歡做的事情全部寫下來,然後在他心情不好的時候,請他從清單中挑選想做的事。跟他說,在難過或孤單的時候,做這些事可以讓他心情變好。
你也可以打造一個快樂工具箱。拿一個小箱子,在裡面裝滿一些小東西,提醒小孩他在開心的時候會想做的事,像是他的笑話本和美術用品。你也可以放一些會讓他發笑的東西,像是爺爺的好笑照片。透過不斷地練習,他會知道哪些活動對他最有幫助,並會開始自發地去做這些事。
■ 幫孩子找出安撫活動
就跟孩子需要知道如何在心情低落的時候鼓舞自己一樣,他也要學著在生氣的時候安撫自己。不管孩子是因為一道數學題而感到受挫,或是因為玩桌遊輸了而生氣,他必須知道如何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繼續朝目標邁進。控制憤怒和沮喪的關鍵要素是自覺。
教導孩子辨別自己即將生氣的警訊。聊聊當他的情緒要爆發時,身體會出現哪些警告訊息?他的心跳可能會變快,或是臉會燙燙的。如果他學會辨識這些警訊,就可以在「爆發」前讓自己冷靜下來。
問問孩子:「你心情平靜的時候喜歡做什麼事?」著色、玩黏土或聽聽平靜的音樂都可以是幫助身體和大腦冷靜下來的活動。
就像快樂工具箱一樣,你也可以準備一個「平靜工具箱」,放一些能讓心情平靜的小東西在裡面。當孩子緊張不安、過度興奮或脾氣不好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說:「讓我們來看看你的平靜工具箱。」然後他就能自己選擇要用哪個工具來控制情緒。
■ 提升孩子的情緒控管技巧
用健康的方式處理不適的情緒,是你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技巧,但光是告訴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效用不大,他還需要反覆練習,需要你從旁引導。即使年紀漸長,開始面對新的挑戰、更加艱困的處境,他仍然會需要你的指引與支持。
你要像個好教練,給予大量的正向讚美與強化。明確指出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像是說:「你今天很棒,在生氣的時候就跑回房間冷靜一下。」
貫徹執行你定下的規範與後果,讓孩子知道你決意幫他從錯誤中記取教訓。此外,你可以定期與孩子聊聊之後要怎麼做得更好,像是問他:「除了打妹妹之外,下次你可以採取什麼不一樣的做法?」幫孩子找出新的策略,以後他如果又經歷同樣的強烈情緒,就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大 塊 ✦ https://bit.ly/3bUic7l
博客來 ✦ https://bit.ly/2WQG3jY
誠 品 ✦ https://bit.ly/3bNgKU8
momo ✦ https://bit.ly/2NCHAVo
金石堂 ✦ https://bit.ly/2WRPoYy
讀 冊 ✦ https://bit.ly/2LR6xvm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時報作家沙龍EP11|人生不用那麼入戲! 心理師洪仲清解析葛拉威爾新作《解密陌生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sPDToZWBE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接納他們的感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司又要我哋開新嘅節目,係咁OT我畀埋條命你好冇……」粉絲聚會中,大夥兒手執印有保錡樣子的面罩,在餐廳合唱《ERROR自肥企画》的主題曲,旁邊食客笑不攏嘴。ERROR和「無制限OT編集團」製作的節目令港人着迷,除了ERROR四子風格搞笑、人前人後同樣真誠坦蕩蕩,偶像和粉絲的關係,亦由神與人之間的距離變成朋友般的存在。ERROR中的郭嘉駿(193)和吳保錡出名錫粉絲,到底「老婆」和「Pokimon」眼中的偶像,有多貼地、有多入屋?
還未到集合時間,周日的銅鑼灣街頭已聚集幾百人,有一家大細,也有大叔拿着應援物獨個兒站着,大家都響應193 Fans Club的號召,參加這天的雪糕車應援活動,宣傳193推出首支派台歌《睡到三點》。個個大汗淋漓,口罩下難掩興奮,一邊排隊拎雪糕,一邊跟雪糕車旁的「33豬」易拉架瘋狂合照,沿途粉絲向路人派發不同款式應援物,繼上次「姜濤灣」引起的風暴,今天再有193這位「接近完美」的男子,令港人再次上街追星。
跟193的老婆(193粉絲的統稱)Sushi和Haha約在銅記,她們忙着疏導聚在SOGO門外的人群,Sushi打趣道:「這是個偶像勵志故事,193由一開始寂寂無聞,到現在真的紅起來,今天人多得我有點怕。」游學修說過,如果MIRROR是個奇蹟,ERROR一定是個神蹟,這天大家再次見證,這神蹟並不是幾百部電視機的收視率能定義的。
男友變情夫 TG陪偶像傾心事
「我當大家係老婆」是193三年前在TG中說出的知名台詞,粉絲們把11月4日定為結婚紀念日,自此叫他做「老公」。正印是193,男朋友變成情夫,難道不介意嗎?「有點無奈,不理他了!我把追星當是娛樂是興趣,難道我不給他看AV?」做了三年郭太的Sushi甜滋滋講出老婆們的心聲。
兼職當插畫師的Sushi自《全民造星1》看過193唱《大懶堂》後,就愛上這位舞姿怪異又五音不全的騎呢參賽者。2018年開始,全民造星不少參賽者也開了Telegram跟粉絲交流,193亦不例外,群組現有二萬多人,193至今仍會間中上水跟粉絲聊天互動。
「《花姐ERROR遊》日本回來那程機,193叫我們不要去機場找他,因為12點已很夜,但我們堅持去接機。193出來時就緊皺眉頭,我心想死了,他不喜歡嗎?怎知他一來就說:『都叫你哋唔好嚟,又唔聽話』嘩!你感覺到那種震撼嗎?」就是因為這句甜到漏的說話,令曾迷上w-inds.、BIGBANG等外地明星的Sushi再次追星,「我曾以為再沒一位港星值得追,但只要跟33相處過,都會被他所吸引。他跟fans的互動貼地、反應快,那種快樂是其他星畀唔到我的。」以前遙不可及的明星由天堂落入凡間,這對粉絲而言也是種神蹟。
要支持騎呢偶像,老婆們也用最騎呢方式應援。例如曾在Chill Club頒獎禮門口跳Pixel快閃舞給193看;拍MV翻唱193參賽歌曲《大懶堂》哄老公;接機接船,跟193聊天至凌晨兩三點。平日設計不同應援物為老公宣傳,每次都會留一份給193及奶奶(郭母),最窩心是得到193回禮,「我們常笑說為他應援像返工但冇糧出,於是他送我們『工資袋』,裏面有他的自拍照、好老婆證、名牌等,上面印了老婆賤人、老公嘉駿等字。」193每次出埠後,亦不忘買手信給到機場接機的粉絲,堪稱「愛妻號」。
老夫老妻唔使見 留機會畀新娘子
身為193的「大婆」,Sushi跟一班初代粉絲現在採取佛系應援,說大家已是老夫老妻,見不見到真人都沒所謂,寧願將機會留給新入門的老婆,「193之前有段時間少工作,當時ERROR中三人都有工作,只有他沒有,他很難過和負面,就在TG跟我們訴苦傾通宵。這些事跟朋友說可能難開口, 亦難明白,我們算是陪他一路走來的人,他願意分享心事,我們就一起想辦法鼓勵他。」
早前193在訪問中談到粉絲,平日嬉皮笑臉的他激動落淚,鏡頭前真情感謝一直支持他的同行者。Sushi說193鏡頭前真情流露的演出,背後花了不少努力,會看不同綜藝節目研究幕前演繹,希望觀眾欣賞他直率敢言之餘,也多留意他的作品,「33一開始覺得自己沒才華,會自卑,但仍有班儍更更粉絲支持他,我看到他哭自己也流淚,因他記得我們為他做過的事,今天他真的做到了,我們能大聲說:『我哋係193老婆,知我咩料啦!』」
染了一頭金黃短髮,身穿保錡品牌tee及行山帽的Wing,說話爽快直接,無論外表或談吐,都有點保錡的影子。「可能太喜歡他,外形不自覺會模仿了,偶像嘛!」保錡的粉絲自稱Pokimon,會稱呼保錡做大佬,緣於經常在TG跟粉絲談心的他說了一句「一世人兩兄妹,有你有我」,家人冇得揀,叫妹妹給人感覺更親。
Wing播放着保錡Telegram對話中的唱歌錄音和合照,回想起跟大佬過電的一剎那,只因一個IG動態,「我第一次接觸保錡是在IG看見他有個post說自己在減肥,我第一次回覆這些story,說希望你減肥成功,外形更好看,沒想過他很快回覆我:一定會!他現在的確成功瘦多了。」因為這三個字,令30歲人從沒試過崇拜一人的Wing驚喜萬分,翻看他所有節目,聽他創作的歌,更成為了保錡Telegram及fans club的admin。
音樂能力被看低 初心未變
「保錡對音樂的熱誠真的很瘋狂,每晚收工做音樂至3、4點,但翌日8點要工作, 為了夢想去到盡。」外形MK搞笑的保錡以獨立音樂人身份出道多年,自己編曲填詞,自資買器材拍MV,然而網上歌曲點擊率不高,能力常被看低。Wing說從未接觸過保錡創作的音樂類別,故尤其喜愛《ikigai》、《秋冬4U》、《Get A Real Life》等拍子和旋律都引人入勝的作品,「很多歌都由音樂人JNY監製, 為更了解大佬的歌,我就去了JNY的studio學整beat。」保錡知道Wing這舉動,提議Wing製作一隻beat,更承諾親自為她編曲和填詞,令中學時也夾過樂隊的Wing更有動力重新玩音樂。
保錡說如果要玩音樂,首先要買器材學習製作,不可以紙上談兵。由網友變成朋友的JNY跟保錡合作做過不少歌,深知他不想被人界定為搞笑藝人,因為初心是當音樂人,「他諗旋律很強,亦很有毅力,錄音即使聲沙了,都要錄到滿意才離開,平日一有新想法就不停問我意見。我們很夾,初次見面jam了幾小時,就寫出《ikigai》。」Wing在旁補充:「他們以前每月能出一首歌,很癲,都是沒錢賺的。去年6月至12月是保錡的低潮期,你聽他的歌就知他的心路歷程。」
學音樂轉工 「人生冇起跌冇意義」
雖然保錡最近因工作繁忙,加上音樂事務都需經公司批准,暫時不能兌現為Wing編曲填詞的承諾,但他對夢想的堅持,令Wing當頭棒喝。Wing成長於小康之家,體育系畢業後再修讀教育課程,當時她對生活毫無想法,也沒有想做的工作,最後選擇回家打理家族生意,家人退休了,她沒有生活負擔,別人以為她過得無憂無慮,她卻形容這些日子似條鹹魚,「未試過跌,也未試過很成功,就像一條平線,好冇意義。但保錡的人生給了很多啟發我,令我想改變、進步。」
保錡家境清貧,15歲輟學開始打工,茶餐廳、售貨員、髮型屋等都做過,課金追音樂夢,卻挫敗連連;早前曾因負面新聞、粗口罵粉絲事件惹起不少誤會,支持他至今的Pokimon為他申冤:「因大佬太直腸直肚不懂修飾,常被人誤解。」為了令保錡進步,Wing笑指偶爾也會給予偶像一些提點,指他開始時較我行我素,現在多了思考反省,願意接納別人意見,也是種進步。保錡在《自肥》成功被Mike導團隊「打救」,熱淚盈眶找回熱血初心,高低起伏的人生本來已夠勵志,「因為大佬,我也想感受吓高低起伏,今年轉工後發現職場果然很陰險,工作不順利令人沮喪,但我真的get a real life了。」Wing今年把心一橫去轉工,重投教育事業,現職教授社交禮儀成人證書班,更會在堂上播保錡的歌和片,以他的經歷鼓勵學生。
生於錯誤的時代,ERROR的出現好像我們凡人自身,岩岩巉巉,甩皮甩骨,但卻勇於擁抱缺陷與失敗,不斷嘗試,至死方休。因為沒有偶像光環,這種自由奔放堅持真我的態度,反而引起大眾的共鳴,連結了那些一直還在堅持的人。
粉絲×193搞笑互動
1. 派糧贈墨寶
193偶爾「派糧」給老婆,例如贈墨寶,在月曆寫上老婆生日日期,亦曾恥笑老婆身高創新低,更為粉絲們改名字。193為Sushi起名為阿屎,圖中則畫了嚿壽司給她。
2. 同老婆自拍
193太愛跟粉絲聊天,有時給經理人催趕也不願離開。例如有次出席金像獎走過紅地毯,他竟走回頭跟老婆自拍,最後給老婆大聲趕走。
3. 「對唔住老公」
MIRROR演唱會193做完表演嘉賓後出去找fans,去了吃飯的老婆立即衝回去「跪地」說「對唔住老公」,哄得193邊笑邊叫黐線。
4. 家用工資袋
老婆常笑說為193應援像返工,193就送出了「工資袋」,裏面有他的自拍照、好老婆證和名牌等,十分窩心。
5. 貪佢夠靚仔
在餐廳碰見193跟花姐和MIRROR同場,Sushi走過去叫老公,再問准花姐能否跟193合照。花姐說:「你咪影囉, 到底你鍾意193啲乜?」Sushi說:「靚仔。」
6. 真老婆no way
會否幻想成為193真老婆?Sushi耍手擰頭:不要了,佢太煩!她重申老婆很多瘋狂應援行為都是為搞笑,潛規則是絕不影響偶像私生活,也不能有任何身體接觸。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ERROR #193 #保錡 #Mirror #郭嘉駿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接納他們的感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接納他們的感受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於2020年04月30日首播。
【山料聊聊】第1集 - 韋禮安
https://youtu.be/3vgMbzkj4us
【山料聊聊】第2集 - 小燈泡媽媽王婉諭
https://youtu.be/9APzWkmbfXM
【山料聊聊】第3集 - 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RloIMZ5HcZ0
【山料聊聊】第4集 - 周興哲
https://youtu.be/XPChp11064U
【山料聊聊】第5集 - 楊丞琳
https://youtu.be/thrX5KBRmcY
【山料聊聊】第6集 - 山料媽媽
https://youtu.be/gQdCGA0pMcI
【山料聊聊】第7集 - 吳姍儒Sandy Wu
https://youtu.be/fYk1EqEd3VY
【山料聊聊】第8集 - 阿翰PO影片
https://youtu.be/KMFTFHkOpVs
【山料聊聊】第9集 - Peter Su
https://youtu.be/EC8TbwxZTTU
【山料聊聊】第10集 - 薔薔
https://youtu.be/9LzG0ejHpq0
【山料聊聊】第11集 - 徐若瑄
https://youtu.be/R0fbztwW7TI
【山料聊聊】第12集 - 謝盈萱
https://youtu.be/F5pzhsauuJo
【山料聊聊】第13集 - 金門縣長楊鎮浯
https://youtu.be/tkuqj-134tk
【山料聊聊】第14集 - 吳速玲
https://youtu.be/322ul7XmVes
【山料聊聊】第15集 - 王晴
https://youtu.be/CuI6YVOipi4
【山料聊聊】第16集 - 林采緹
https://youtu.be/3ZF-sp-mPec
【山料聊聊】第17集 - 嘎嘎
https://youtu.be/ab9uUphrCjE
【山料聊聊】第18集 - 桂綸鎂
https://youtu.be/1FyxA0iK5WY
-
出品方:一件襯衫
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me...
主持人: #黃山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anliaohuang/
錄影場地:社會創新實驗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SocialInnovationLabTW/
-
【採訪後記】
撰文者:蕭子翔
在面對人生的各種難題,#唐鳳,用淡定的語氣回答,她的穿著、飲食,以至於到決策,都自有一套觀點,在平凡人眼中,我們難以快速理解她,甚至神化她,對我們這些「麻瓜」們,我們到底可以從「唐鳳教」得到什麼能力?
談到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和放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想通的,唐鳳勇敢地做自己,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但她不覺得了不起,因為每個人本來都是獨一無二的,「與眾相同」才是種不真實的幻覺,在她的人生路上,無論多麼崎嶇難行,她也堅持走出屬於自己的軌跡。
對她而言,思想從來不是個人創見,而是群眾智慧的結晶。
唐鳳給自己第二次的青春期,為了感受更深層的生命,拓展對世界的感知,面對不同的群體、多元的意見和難解的議題,她總是有意識地讓自己「選每一邊站」,讓每個人都能拋開自我成見或偏見,減少框架的限制,解開不同溫層的問題。
萬事萬物都有缺口,而缺口就是光的入口。
每個人都有缺陷,唐鳳看著缺口,並不急於論斷;看著缺口,她看到的是更多可能性。面對壓力、困境、限制,我們容易看到負面的力量,但唐鳳告訴我們,找到自己的力量與方向,不要怕失敗,並透過新的入口,去創造更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有關唐鳳的報導,琳瑯滿目,一路走來,讓她被貼上「神童」、「天才」等標籤,但她面對這些稱號,沒有太多感覺,她認為,不因為自己被社會歸納成什麼樣子,就把自己也歸類到那個地方。
你可以用一個標籤來認識我,但不代表我要迎合那些標籤。
「一件襯衫」透過唐鳳與黃山料的訪談,整理出10項「關於人生的智慧」當面對社會的衝擊、體制的束縛,我們有能力捍衛自己,也對自己的獨特感到驕傲。
一、面對負面訊息,透過新的感官刺激轉成正面記憶
面對網路攻擊,唐鳳能用幽默面對攻擊,處理不舒服的感覺,或透過嗅覺、味覺等感官刺激,轉譯成新的情緒記憶,再來思考對方的話,對她來說,只要10句中有1句話有建設性,就會針對那句話回應,如此就能學到網路理性的互動。
二、學習當一面「強化玻璃」,鍛鍊切換角度看事情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著脆弱敏感的一面,面對攻擊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自己的「玻璃心」打磨成「鑽石心」,轉換自己的心情,用「理性思維」戰勝「感性思維」,不隨對方節奏起舞,如此更能專注於自己當下所做的事情。
三、正常充足的睡眠,是為了讓自己走更長的路
唐鳳每天睡足8小時,為了讓短期記憶轉成長期記憶,有時當學習的資料多時,就必須透過身體機能去做梳化,有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才有精神思考釐清問題所在,也可以沉澱思緒及情緒,劃出重點做出更好的決定。
四、真正認識一個人,就要了解對方內心深處的價值
價值是在自己心裡,不是別人嘴裡說出來的,雙方的互動,如果不了解對方重視的事物與習慣的思考方式,就會不了解他產生情緒的原因,也就無法理解及接納對方的情緒。
五、情緒控制像打一場遊戲,暴衝容易造成Game Over
唐鳳學習讓情緒成為心裡的「客人」,不急著趕它走,做一個很好的溝通,但不是佔據全部的心力,經過時間變化,它會與你分享事情,變成生活的調味劑,當情緒失去控制,就像遊戲主角做出錯誤的判斷時,失去思考與判斷的能力,而失去生命。
六、真愛不代表永遠在一起,「真心相待」都可以是真愛
唐鳳從小就需要面對生死,人最終都還是得分開,因此他的真愛,是雙方彼此真誠相待,就算中間有矛盾、衝突、分開,只要曾經用心經營這樣的感情,這些關係都更加值得去珍惜,把相處的每一天,都當作是自己最精彩的一天。
七、別讓不切實際的擇偶條件勒住脖子
愛情不是簡單的匹配關係,如果把愛當作一個單純的尋找對象問題,那麼最後永遠找不對戀愛對象,因為「愛情」無法概括、無法計畫,而唐鳳對於伴侶的想像,只要是「現代智人」,能彼此做好自己最好的樣子,並願意分享生活,就是不給予太多限制。
八、價值沒有對錯,只有彼此想法的角度不同
唐鳳尊重個體價值,堅信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興趣不同,自然會依據他們的生活經驗,繼而產生各式各樣的觀點,並擁有屬於他們「對」和「錯」的判準,但這些「創作」都沒有不對,且必須存在,任何論述都有它適用跟不適用的時候,沒有什麼非得要奉行的絕對單一標準。
九、人生的意義,就是學會和未知挑戰、和迷惘相處
唐鳳覺得人生意義就是感受迷惘,跟迷惘相處,而大多數的人已經達成體會人類生存的意義,人生有許多經驗,其中最美的莫過於,對自己身處不了解的神祕世界的一種親身經驗。
十、信仰無須仰賴他方,擁抱自身也是一種信仰
唐鳳的信仰,是心靈的信念,就算沒有宗教或星座,人同樣可以擁有信仰,有些時候,跟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交談,也能發動鉗形攻勢,從自己身上擷取到信息。
採訪當時,山料因為網路負面的抨擊,心情備受影響,但與唐鳳訪談的過程,就像是在治療他的心靈,而這些凡塵俗世的困擾,讓他知道這些感受是很微不足道的,茫茫人海,我們都很渺小,但自己的宇宙是無限大的,何必將自己困住、糾結在煩惱當中,我們應該要更有勇氣,活出自己的樣子、發揮自己的價值。
接納他們的感受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提到心靈受創很深的人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提到心靈受創很深的人,對威脅的感受範圍較廣,有時會導致他們無法接受「他人感受和自己不同」的事實。於是,便把「他人感受和自己不同」,視為對自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