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進食障礙流行病?──「一焦慮就想吃東西」、「長期暴飲暴食」、「厭食」。我們焦慮的腦袋偷走了我們肉體和心靈的某些東西。它們偷走了我們單純地享受人與生俱來的進食的愉悅和快慰的這個天生權利。
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飢餓有眼、耳、鼻、口、胃、觸覺、細胞、腦、心的九個面向。全都可以把被我們詮釋為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我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誰──到底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分餓了。針對每一種面向加以探索能幫助我們了解,究竟是哪一種飢餓在召喚我們,進而在飲食方面作出更好的抉擇。當我們認知到飢餓的所有面向,我們便能針對該吃什麼、該吃多少作出聰明的決定。讓你回到內在的權威來源:你的身體,你的心和意志。屬於你自己的智慧和同理心的根源,讓主控權回到自己。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
取自《正念飲食》
**************************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
最近幾次演講,我常談關心與擔心的差別。希望我們去意識到,我們所傳遞出去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因為苦多於樂,大部分人傳遞出去的,以負能量為主。然後會用「愛」、「關心」、「為你好」,去美化負能量。
透過飲食,練習基本善意的傳遞,就是一種方法。我只要沒忘記,就會開始練習,像是感恩眼前的食物,讓我免於飢餓,然後開放五感,充分感受食物的滋味。
作者把傳遞飢餓訊號分成五個面向,簡單來說,我們覺得自己餓了,不一定是真的餓了。譬如說,看到別人吃,所以自己想吃,又或者嘴饞想吃……
以我自己來說,在飢餓的時候,會覺察身體的感受。然後,我在意我只要「不餓」就好,我沒有要「吃飽」。我現在沒那麼喜歡「吃飽」的感覺,因為一不小心很容易過量,肚子會有點不舒服。而且「吃飽」之後,不管是開車或工作,都會有些困擾。
簡單來說,正念飲食就是透過我們生活中必然的飲食過程,讓我們增進覺知,並且發展慈愛。所以慈愛的能量不是理所當然,需要呵護培養。
祝福您,對自己慈愛,並且擴及關係!
**************************
用慈心對待身體
【文/ 珍.裘森.貝斯】
■ 練習法
這個練習法適合在較短的冥想當中採行。輕鬆坐著,閉上眼睛,把覺知帶入身體的各個部位,一次一個部位。例如,將覺知帶入和九種飢餓相關的各個器官—眼睛、皮膚、耳朵、鼻子、嘴巴、胃、細胞、腦(或大腦)和心。讓覺知停留在該部位產生的各種感覺上(觸覺、壓感、溫度、聲音等等)。在移往下一個器官之前,輕輕為它許下一個願望,反覆說個幾次:「願你排除萬難,願你舒適自在,願你得到健康。」
■ 自我提醒
把一張包含心的身體圖片放在你經常冥想的地方,還有你的睡覺枕頭上。更理想的做法是,列印一張你本人的照片,在上頭畫一顆心,放在同樣的地方。
■ 新發現
慈心是一種最起碼的善意。你對自己的身體、對它的所有部位是否懷有最起碼的善意?
我們可能不自覺地累積許多對自己身體的嫌惡。有些身體外觀是我們不喜歡的,像是小眼睛、不整齊的牙齒、外突的耳朵、直髮或漸禿的頭髮,太多太多了。當某個身體部位有困難或者有功能障礙的時候尤其如此。我們對自己的疼痛腦袋、近視眼、過飽的肚子、浮腫的膝蓋、緊繃的背部或粗短腳趾非但毫無同情心,還試圖忽略它,或者下意識地對它生氣。
我曾經聽一名導師為一位女士進行身體審查,問她的內在裁判對身體各部位有什麼不滿,從她的頭髮開始,接著往下移。她的內在裁判對每個部位都提出嚴厲批判:頭髮?「她的頭髮亂糟糟的,顏色也不對,可是我不要她染髮,因為那太假了。我要它自自然然的光滑又柔順。」眼睛?「長得太近而且咄咄逼人,活像隻鼬鼠,沒救了。」嘴脣?「太薄了,應該要豐潤性感。」……等等,針對每個部位都有一番批評。最後導師問:「有沒有哪個部位是還不錯的?她的右手小指頭如何?」「這個嘛,」她的內在裁判不情願地說:「太細小了點,但還算過得去。」
沒有什麼能在持續的負面砲轟下茁壯興盛,無論是植物、動物或小孩。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所有身體部位都竭盡所能地支撐著我們。我們的身體撐個三十五、四十年絕無問題,這是人類在二十萬年演化過程中多數時候的壽命。如果活過五十歲還能到處趴趴走,表示身體狀況好極了。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你可以把這份慈心祝福傳送給令你牽掛的任何人或任何東西。「願我的兒子自在又幸福。」「願所有受傷的動物都能痊癒。」「願每個頭痛得和我今晚一樣厲害的人都能擺脫痛苦。」
■ 深度課程
我們的心很容易受到負面事物的吸引。看一下新聞就知道了,其中至少有九成是負面新聞,像戰爭、謀殺、虐童、毒物、致命疾病的爆發、氣候破壞、運動禁藥、又一物種的滅絕和政治貪腐。你不時會發現一篇關於一隻迷路小狗跋涉兩百哩路,自己走回家的感人故事。《紐約時報》有個叫做「一週好消息」的週五特輯,用來平衡日復一日令人煩躁的新聞轟炸,「讓你能夠帶著笑容,或至少較輕鬆地迎向週末」。
我們的腦子想維護我們的安全,因此它總是專注於各種潛在危險。它不會特別在意好消息,因為好消息傷不了也殺不了我們。不幸的是,腦子對身體也往往抱持同樣的態度。它會忽略正常的部分,專注在它不喜歡的上頭,像是哪裡不夠漂亮、完美,或者被它解讀為疾病或死亡迫近徵兆的蛛絲馬跡。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這麼一來可就讓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變得更令人難堪了。
這種苦惱有個解藥,它的成分是覺知和改變。首先,我們必須察覺到腦子在什麼時候開始轉入負面思惟的急流,一股朝向一個充滿憤怒、憎惡的有害水塘而去的水流。接著我們必須把腦子拿起來,把它放入一條新的水流,一條積極正向的、流向一個寧靜安適之地的水流。讓思緒之流改變方向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進行「慈心練習法」。這是佛陀所傳授用來擺脫憤怒、恐懼、不安等苦惱的特效藥。
■ 結語
當你發現自己的思維就要落入對自身或他人的不悅境地,就是採行「慈心練習法」的最佳時機。
.
以上文字取自
正念飲食:舒壓、瘦身、慢活的23個健康飲食療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844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安適得成分表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是不是有進食障礙流行病?──「一焦慮就想吃東西」、「長期暴飲暴食」、「厭食」。我們焦慮的腦袋偷走了我們肉體和心靈的某些東西。它們偷走了我們單純地享受人與生俱來的進食的愉悅和快慰的這個天生權利。
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飢餓有眼、耳、鼻、口、胃、觸覺、細胞、腦、心的九個面向。全都可以把被我們詮釋為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我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誰──到底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分餓了。針對每一種面向加以探索能幫助我們了解,究竟是哪一種飢餓在召喚我們,進而在飲食方面作出更好的抉擇。當我們認知到飢餓的所有面向,我們便能針對該吃什麼、該吃多少作出聰明的決定。讓你回到內在的權威來源:你的身體,你的心和意志。屬於你自己的智慧和同理心的根源,讓主控權回到自己。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
取自《正念飲食》
**************************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
最近幾次演講,我常談關心與擔心的差別。希望我們去意識到,我們所傳遞出去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因為苦多於樂,大部分人傳遞出去的,以負能量為主。然後會用「愛」、「關心」、「為你好」,去美化負能量。
透過飲食,練習基本善意的傳遞,就是一種方法。我只要沒忘記,就會開始練習,像是感恩眼前的食物,讓我免於飢餓,然後開放五感,充分感受食物的滋味。
作者把傳遞飢餓訊號分成五個面向,簡單來說,我們覺得自己餓了,不一定是真的餓了。譬如說,看到別人吃,所以自己想吃,又或者嘴饞想吃……
以我自己來說,在飢餓的時候,會覺察身體的感受。然後,我在意我只要「不餓」就好,我沒有要「吃飽」。我現在沒那麼喜歡「吃飽」的感覺,因為一不小心很容易過量,肚子會有點不舒服。而且「吃飽」之後,不管是開車或工作,都會有些困擾。
簡單來說,正念飲食就是透過我們生活中必然的飲食過程,讓我們增進覺知,並且發展慈愛。所以慈愛的能量不是理所當然,需要呵護培養。
祝福您,對自己慈愛,並且擴及關係!
**************************
用慈心對待身體
【文/ 珍.裘森.貝斯】
■ 練習法
這個練習法適合在較短的冥想當中採行。輕鬆坐著,閉上眼睛,把覺知帶入身體的各個部位,一次一個部位。例如,將覺知帶入和九種飢餓相關的各個器官—眼睛、皮膚、耳朵、鼻子、嘴巴、胃、細胞、腦(或大腦)和心。讓覺知停留在該部位產生的各種感覺上(觸覺、壓感、溫度、聲音等等)。在移往下一個器官之前,輕輕為它許下一個願望,反覆說個幾次:「願你排除萬難,願你舒適自在,願你得到健康。」
■ 自我提醒
把一張包含心的身體圖片放在你經常冥想的地方,還有你的睡覺枕頭上。更理想的做法是,列印一張你本人的照片,在上頭畫一顆心,放在同樣的地方。
■ 新發現
慈心是一種最起碼的善意。你對自己的身體、對它的所有部位是否懷有最起碼的善意?
我們可能不自覺地累積許多對自己身體的嫌惡。有些身體外觀是我們不喜歡的,像是小眼睛、不整齊的牙齒、外突的耳朵、直髮或漸禿的頭髮,太多太多了。當某個身體部位有困難或者有功能障礙的時候尤其如此。我們對自己的疼痛腦袋、近視眼、過飽的肚子、浮腫的膝蓋、緊繃的背部或粗短腳趾非但毫無同情心,還試圖忽略它,或者下意識地對它生氣。
我曾經聽一名導師為一位女士進行身體審查,問她的內在裁判對身體各部位有什麼不滿,從她的頭髮開始,接著往下移。她的內在裁判對每個部位都提出嚴厲批判:頭髮?「她的頭髮亂糟糟的,顏色也不對,可是我不要她染髮,因為那太假了。我要它自自然然的光滑又柔順。」眼睛?「長得太近而且咄咄逼人,活像隻鼬鼠,沒救了。」嘴脣?「太薄了,應該要豐潤性感。」……等等,針對每個部位都有一番批評。最後導師問:「有沒有哪個部位是還不錯的?她的右手小指頭如何?」「這個嘛,」她的內在裁判不情願地說:「太細小了點,但還算過得去。」
沒有什麼能在持續的負面砲轟下茁壯興盛,無論是植物、動物或小孩。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所有身體部位都竭盡所能地支撐著我們。我們的身體撐個三十五、四十年絕無問題,這是人類在二十萬年演化過程中多數時候的壽命。如果活過五十歲還能到處趴趴走,表示身體狀況好極了。
我們常為親人擔憂,可是擔憂具有負面影響,而且無法讓人有一絲絲愛的感覺。要回歸真實的情感,溫情與關懷,然後傳遞出去。你可以把這份慈心祝福傳送給令你牽掛的任何人或任何東西。「願我的兒子自在又幸福。」「願所有受傷的動物都能痊癒。」「願每個頭痛得和我今晚一樣厲害的人都能擺脫痛苦。」
■ 深度課程
我們的心很容易受到負面事物的吸引。看一下新聞就知道了,其中至少有九成是負面新聞,像戰爭、謀殺、虐童、毒物、致命疾病的爆發、氣候破壞、運動禁藥、又一物種的滅絕和政治貪腐。你不時會發現一篇關於一隻迷路小狗跋涉兩百哩路,自己走回家的感人故事。《紐約時報》有個叫做「一週好消息」的週五特輯,用來平衡日復一日令人煩躁的新聞轟炸,「讓你能夠帶著笑容,或至少較輕鬆地迎向週末」。
我們的腦子想維護我們的安全,因此它總是專注於各種潛在危險。它不會特別在意好消息,因為好消息傷不了也殺不了我們。不幸的是,腦子對身體也往往抱持同樣的態度。它會忽略正常的部分,專注在它不喜歡的上頭,像是哪裡不夠漂亮、完美,或者被它解讀為疾病或死亡迫近徵兆的蛛絲馬跡。
源源不斷的負面思惟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世界。而當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思維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往往會任由它向外滿溢成為別人的批判。這麼一來可就讓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變得更令人難堪了。
這種苦惱有個解藥,它的成分是覺知和改變。首先,我們必須察覺到腦子在什麼時候開始轉入負面思惟的急流,一股朝向一個充滿憤怒、憎惡的有害水塘而去的水流。接著我們必須把腦子拿起來,把它放入一條新的水流,一條積極正向的、流向一個寧靜安適之地的水流。讓思緒之流改變方向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進行「慈心練習法」。這是佛陀所傳授用來擺脫憤怒、恐懼、不安等苦惱的特效藥。
■ 結語
當你發現自己的思維就要落入對自身或他人的不悅境地,就是採行「慈心練習法」的最佳時機。
.
以上文字取自
正念飲食:舒壓、瘦身、慢活的23個健康飲食療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844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安適得成分表 在 Choc.exe 雙貓牌繪圖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一個平常怎麼觀察你家貓狗是否有關節疼痛的症狀的影片,他主要是在討論貓,因為影片裡面也說跟很愛忍痛的貓比起來,狗比較願意展現自己不舒服的一面。就比較好觀察到異狀。
最近因為豆虎關節退化的問題非常焦頭爛額,剛剛幫年幼時期豆虎看診的醫生在看過豆虎尾椎X光後跟我推薦 Antinol安適得 當豆虎的關節保養,醫生說因為豆虎股次長的程度看起來已經很痛了,這款保養有天然的止痛成份。
安適得粉絲專頁裡面也有很多貓狗疼痛疾病的小知識,認真很推薦有養寵物的人平常真的要多吸收知識,多觀察注意你們家動物的改變!
最後來推一下年幼版豆虎的御用醫師-林宜文
他的醫院在台中 森洧動物醫院-犬貓醫療與諮詢 ,很推給剛好住在台中中興路二段附近的你~
⭕️教你從貓咪的日常生活行為發現是否患有關節炎
我們常常聽到狗狗的關節炎,卻較少聽到貓咪有關節炎。
除了臨床症狀上較不明顯外,另一個原因在於貓主人「低估」或「忽略」貓的症狀,以及貓咪本身很會「忍耐」。
與狗狗不一樣,貓咪是獨居動物,若表現出弱點容易被攻擊,導致貓咪天生極能忍耐疼痛和隱藏情緒。
當飼主看到貓咪走路掰咖、或跳躍沒有以前靈活時,往往只會覺得因為牠年紀大了,才會走路沒力、活動力降低。殊不知貓咪其實已經飽受關節問題之苦! 😫 😫
為了幫助貓主人們確認家中貓咪是否患有關節問題,擅長疼痛管理(尤其對貓咪)的世界知名獸醫 👨⚕Dr. Duncan Lascelles ,建立了一套簡易的操作指南 📋
快來點擊影片看看家裡的貓主子有沒有相同症狀 🔍
———————————————
【Antinol®安適得®】
獨家專利脂肪酸複合物—PCSO-524®
🇳🇿來自紐西蘭嚴格控管養殖場,經18個月養成10cm的綠唇貝肉 🐚,需要9顆綠唇貝才能製成1顆『Antinol®安適得®』膠囊。
📌含有超過92種脂肪酸成分,其中包含非常特別的OTA、ETA、EPA及DHA。
📌可管理LOX及COX功能。
📌有效成分 PCSO-524® 為綠唇貝粉末的125倍、鮭魚油的175倍、亞麻仁油的200倍。
--
#Antinol #安適得 #Antinol安適得 #毛孩最佳關節守護者
#紐西蘭綠唇貝 #PCSO524 #92種游離型脂肪酸
安適得成分表 在 【新包裝成分公告】 Antinol®安適得®新包裝詢問度太高了跟安 ... 的推薦與評價
【新包裝成分公告】 Antinol®安適得®新包裝詢問度太高了跟安粉們說明一下❤️罐裝、貓盒裝、狗盒裝❤️內容物都一樣喔!! 我們只是很搞剛的換了狗跟貓的盒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