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本地創作人都選擇用手繪地圖的方式,呈現香港各個社區面貌。這些地圖不一定客觀如實,卻展示了繪畫者對社區的想像和願景-人們與蔬菜魚肉混在一起,各式騎樓混雜其中,而街道上流淌的水,原來是濕街市的喻體,還有那個藏身樹林閃閃發亮的主教山……舊中帶新,熱鬧且多樣,各種街道生活紊亂交錯,說的是利志達筆下的深水埗地圖 Schoeni Projects 。
自小在深水埗長大的Nicole Schoeni ,父母輩投身布料工業;在社區瞬息萬變之際,作為區內土生土長一員,希望能以地圖向這個「家」致敬,於是委約漫畫家利志達手繪一幅深水埗的社區地圖。除了一貫的食買玩想像,遊走引證不同時期建築風格的唐樓,沿著路線,也能發掘靜靜藏身街角的藝術空間如Present Project Present Projects 、Thy Lab THY LAB,還有以後巷為基地的策展空間Thy Lane,最隱蔽之處,卻是最悠久的藝術空間。如Nicole所言,有別那些有如「白色盒子」窗明几淨的藝術空間,舊區的藝術空間融入了社區肌理,在最不尋常之處展示藝術。地圖上以「文化邂逅」、「工藝師傅」、「本地企業」以及「美食遊」四個部分劃分,在籠統的舊區視覺以外,分門別類地展示深水埗更深刻的內涵與多樣面向。
但要認識深水埗,先要看懂創作人的語言。本身作畫風格已「超現實」的利志達 Li Chi Tak 利志達,分享說:「畫漫畫是講故仔,但畫地圖需應付資訊表達之餘,亦要加添『茄喱啡』;但開頭很擔心,因無法認路怕畫錯地點。」他說的茄喱啡,是指上空盤旋的飛碟、翱翔的鳥群和巨型黃蜂,為地圖的俯瞰視角多添生動,還有街道上神出鬼沒跑街、把玩著懷舊玩具的人們,無不是創作人自身視野的投射。
就使用地圖的方法,Nicole 建議,可以先閲覽手繪地圖,再看google map 上的點對點路線及地點介紹;假以時日,希望大家可以不用地圖也懂得逛深水埗。
#深水埗 #SchoeniProjects #sspisstillssp #社區地圖 #藝術空間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