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建置加快速度 離岸風電今年估3案場落成 足供近百萬家戶全年用電量 /沃旭能源彰化風場啟動海上工程 預計2022年可供電100萬戶家庭 (02/15/2021 中央社、03/22/2021 UpMedia上報)
(UpMedia上報邱家琳報導)離岸風電的建置,在台灣西部海域如火如荼地展開。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Ørsted)日前宣布,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取得所有相關許可,並通過環評大會審查,已全面展開海上施工,今年將進行海纜鋪設、海上變電站與水下基礎安裝,並於明年進行風機安裝作業。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位於彰化外海35至60公里處,是台灣第一座位於航道外的大規模遠岸風場,預定在2022年完工,併網容量約為9億瓦(900 MW),屆時可提供乾淨能源給100萬戶台灣家庭。
沃旭能源日前已啟動連接海纜上岸的水平導向鑽掘工程,並進行防淘刷保護作業,為水下基礎海上安裝施工做好前置準備。此外,陸域工程的進度順利,沃旭能源已完成兩座陸上變電站主建築物土木工程;由沃旭額外投入資源進行的台中港36號及37號碼頭、後線土地的基礎設施升級工程,也順利如期完工,用以儲存風場施工的重要組件。
「沃旭能源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完全以綠能運作的世界。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海上施工啟動,象徵我們為台灣打造綠色家園又一重要里程碑。」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沃旭擁有超過30年豐富離岸風電經驗,包含開發、建造與運維的全方位商業模式,他們從進入市場第一天起,就傾力協助台灣建造世界級離岸風場,為民眾提供乾淨能源,為台灣落實能源轉型做出貢獻。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表示,歷經近1800天的努力不懈,沃旭終於全面啟動海上工程,在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下實屬不易。沃旭展現了離岸風電專案管理與建造大規模風場的豐富經驗,成功調度風場建造所需的船舶和人員,才能如期展開海上施工。沃旭將持續與國內外供應商攜手合作,在風場建造過程中,共同落實離岸風電品質、環境、安全及健康衛生(QHSE) 國際標準,確保風場如期完工。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的海上工程,將有大規模的海事工程及船舶供應商協助,以及國內外人員團隊的全力參與。海上施工高峰期預估將動員超過25艘船舶,包含人員運輸船、安裝船、支援船、施工運維船及警戒船等,預計將有500至800名人員同時在海上作業。
此外,供應商已招募台灣本地的鯨豚觀察員,其中也包含彰化的漁民與民間生態團體成員。全數鯨豚觀察員均已通過海洋保育署認可之訓練課程並取得認證,未來將全力投入海上工程的鯨豚觀察工作。
除了啟動海上施工,沃旭能源從2019年起開始準備風場運維,迄今已招募21位本地運維工程師,建立台灣本地運維團隊,預計再招募4位。沃旭運維團隊也將於2022年進駐位於台中港的運維中心,並從台中港搭乘沃旭為台灣量身打造的全球第一艘台灣籍運維作業船(SOV),前往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確保風場擁有最佳運維品質及營運效能。
綠能建置加快速度 離岸風電今年估3案場落成
(中央社記者楊舒晴台北15日電)受疫情影響,再生能源建置速度去年拖延,新年度業者快馬加鞭趕進度。能源局表示,今年離岸風電預計3座案場完工,逾800MW裝置容量達陣;至於太陽光電,今年會建置完成的最大案場有望是台糖七股光電案,裝置容量為181MW。
去年因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的進度受到影響。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崇憲表示,去年部分風場受疫情影響,零組件或設備製造無法如期,船員動員方面也較不容易處理。
陳崇憲指出,今年預計有3座離岸風場將完工,其中,裝置容量達640MW的雲林允能風場,今年估將完成400多MW;另外,苗栗海能風場預估也會在今年完成,裝置容量共376MW。
再加上,台電位於彰化的離岸風電一期預計今年8月完成,裝置容量共110MW。截至目前,台電離岸風電一期已有2支風機完成併網,另外19支風機的水下基礎雖已完成,不過因為東北季風影響,正等待安裝風機最佳時間點。
陳崇憲表示,今年3個案場完成後,在彰化、雲林、苗栗都會有大型風場,確立商業離岸風場在台灣西海岸的存在,能源局正密集跟業者溝通,追蹤進度並給予協助。
若加計2019年正式商轉的苗栗海洋風電(裝置容量128MW),到今年底為止,台灣將有4座離岸風場運行。
此外,經濟部預計在今年首季公布離岸風電區塊開發規則,預計2026年至2035年間釋出累計10GW裝置容量,推動國內離岸風電產業發展。
太陽光電部分,政府原定2020年總裝置容量將達6.5GW,不過去年並未達標,僅完成5.82GW。能源局組長林文信指出,去年除了疫情影響,政府對光電設置也新增了一些程序,如海岸管理及出流管制審查等,使業者需花費較多時間處理。
今年太陽光電的總裝置容量目標為8.75GW,將朝漁電共生、一地多用等方向推動。林文信說明,去年底政府針對漁電共生規畫出4000多公頃的先行區,也修改法規,鼓勵業者在風雨球場、停車場等地設置光電。
林文信指出,台糖在台南七股的太陽能光電案,裝置容量達181MW,可能會是今年完成的最大光電案場。
另有台泥與台鹽共同在嘉義推動台灣首座大型漁電共生案場,目前在施工當中,裝置容量超過40MW,兩個案場都預計在7、8月完工。
為擴大推廣再生能源,經濟部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現正積極推動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離岸風力裝置容量則達5.7GW以上。(編輯:潘羿菁)1100215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9038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2150093.aspx
♡
sov船 在 林宣 Xuan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要說戴牙套至今最大的改變
可能是拍照時比較敢笑吧
而且是直接笑開的那種
今天牙醫回診後
就進入了第14個階段了
戴上了我的第40副牙套
(一副戴2週、六週回診一次
然後今天直接拿了兩個階段的牙套
因為接下來我有一段時間不在台北
可以直接三個月都不用回診
這大概是我覺得 @sovmedtw 以來最大的優點吧
之前我的牙醫因為懷孕生小孩
他們直接提前給我下下個階段的牙套
也是三個月之後再回診
真的很適合我這種跑來跑去的人
只要提早講就不太會被回診時間綁住😂😂😂
好啦說了那麼多
背景是前陣子去的船屋耍廢之旅
之後有影片唷!
然後接下來這件褲子會高度曝光因為我最近狂穿它
實在是太舒服了!
材質很夏天 很涼很通風又超適合旅行時穿哈哈
褲子髮帶都可以去 @cestlaviee.8
超喜歡的💚
📷 @poa_0521
#林宣牙套日記
#sov美麗日記
#sov隱形牙套
#皓美牙醫
#張菁芸醫師
sov船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新銳的國輪"風電維運船"兩年後問世
對於”國輪”來說,這是頭等大事,史上第一次將”國輪”以全新,最高規格,的風力發電維修,運補船(Service Operation Vessel SOV)日前由日本MOL及台灣大同海運有限公司委託挪威奧勒鬆的Fincantieri集團成員Vard設計,交由Vard的越南Vard Vung Tau船廠建造,計劃於2022年上半年交船。正式為”國輪”譜出嶄新的 一頁.
就懸掛國旗的國輪來看,其”里程碑”上的意義至少有:
(1) 硬體上的設備已達國際一流之裝備,二維的動力定位系統(DP),三維的湧浪液壓補償系統(Walk-to-Work),外海消防系統(選配),潛水支援系統(選配)…一夜間由紙上躍出水面.堪稱是”國輪界最新銳的裝備”
(2) 為海峽風電場千百隻”海上電風扇”完成後20年之維修,運補優先(國輪)取得合法工作權.
(3) 將沿岸工作船的船舶/船員技術水平一次性提升到國際的水準.(希望在待遇上也是)
然而在軟體方面,在這造船期間亟需提升的工作計有:
(1) 在法規方面要與國際接軌,明訂特殊工作船(Special Purpose Ship SPS)的檢查規範.使得新船有合身的新法以資配合.
(2) 加速完成船長與船副在船舶動力定位系統(Dynamic Positioning DP)的訓練,發證辦法.
(3) 船舶檢查機關之檢查員對於船上各項先進裝備之國際檢查標準(✠ 1A1, Offshore Service Vessel, COMF(C-2, V-2), DYNPOS(AUTR), Clean(Design), SF, E0, DK(+), SPS, NAUT(OSV-A), BWM(T), Recyclable, BIS, HELDK, Fire Fighter(1), Crane)
新船出廠前的陣痛期總是有的,新一代的航行員(Navigator)責無旁貸的要面對這些新裝備,新法規,專業英文,安全標準的考驗與適應,回報你們的,將是”新的薪水表”,與可以上網的工作環境,及最珍貴的”可以常常回家”.希望藉由這種新船之引入,大幅提升我國”國內線船舶”在裝備,法規,船員,待遇方面與”國際線船舶”間的巨幅落差,進而落實全方位之”海上安全”.
#SOV #風電工作船
sov船 在 Ørsted 沃旭能源- #離岸風電知識庫#運維篇|⛴️SOV有多大 ... 的推薦與評價
2020年5月7日 — 離岸風電知識庫#運維篇|⛴️SOV有多大? 透過日前英國Race Bank風場運維人員的影片 ,相信大家對海上的職場生活和SOV運維作業船的內部已有些許想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