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圖說故事x 1】美國GDP
很多朋友告訴我,MM網站很特別的一點應該就是那一張張的圖表了吧! 我也認同。我們認為圖表的呈現,其實就是最簡單表示現在趨勢位置的方法。
這些圖表這麼有用,還是要讓朋友看懂才會用,所以我想我乾脆來寫些關於這些圖表的事,聊聊這圖表怎麼用、觀察它時有什麼小故事,或是我們在畫它時的想法。這樣應該可以激發我早點來公司…(已經不能再晚下班了。)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想了解什麼圖!
-------
第一張就先來聊一下美國GDP好了,GDP是最無聊但最重要的圖了! 根據後台顯示,它是觀看的圖表次數前五名! 每周被看次數有2000多次,不過那也有可能是因為它放在最顯眼的地方XD
#美國GDP到底有什麼有用的地方?
現在美國一年的GDP(名目)超過19兆了,佔全世界比重已經將近25%,這其實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我一直依稀很久以前做過一張表,美國在90年代時因科技爆炸成為霸主,GDP領先全球曾一度佔比超過30%。但在2000年之後被整併後的歐盟超越,又因發生金融風暴,因此2008年時美國GDP佔比僅剩20%。而當今在各大新興市場5%以上的成長下,又能再度攀升至25%,且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這也代表金融海嘯時那受困的美國早已恢復。當然,這和美國這個國家文化與特色有很大的關聯。他的技術領先、正成長的人口,加上內需市場不受其他國家風暴影響。(從圖中可看出:如2011年歐債風暴、2015年新興市場風暴,它的GDP都仍是呈現擴張)
回來講這張圖,這張是以美國實質GDP 折成年率(SAAR)過後所計算出的季增年率(藍)和年增率(紅)。美國之所以許多數據喜歡運用SAAR折成年率的方式呈現,最主要就是因為它希望可以1)經過季節性調整 2)呈現整年的總值應為多少(很多人不知道這點),這樣可以呈現出一條較為平滑的趨勢線,去除某些數據在一年中某些時間有不同趨勢的情況。全世界好像也只有美國用這樣的方式去計算。像台灣、歐洲或其他國家會以單季的方式呈現(如這季單季總值是多少,然後再去和去年同期比較),日本則比較特別,它一個國家會出現3種GDP,不但呈現SAAR方式,也用了一般台灣的用法。
總之,美國會透過折成年率過後的絕對值數字,再去計算季增年率(藍)或年增率(紅)。雖然市場上喜歡解讀季增年率的數字來判斷是否表現不錯(如最新Q2為3.1%),且美國號稱這個數字已排除季節性因素了,但根據經驗,常常美國Q1淡季時GDP表現還是會比較疲弱,所以我本身喜歡觀察的數字還是GDP的年增率。從過去經驗也可以看出來GDP年增率(紅)呈現趨勢性往下時,美國的風暴就來了,而美國的風暴當然也代表著全世界的風暴。
2008年那時候印象很深刻,2008Q1季增年率已經翻負了,美股還有支撐,全球其他股市甚至創高,果不其然2008Q2季增年率還能再反轉向上出現2%成長(看圖) ,但當時已經是窮奴之末了,年增率早已反轉向下,股市高點就在當時,從上可知季增年率波動其實較大,年增率則仍較有趨勢性。這周五要公布美國Q3 GDP了,季增年率應有2.5%,各位留意年增率是否仍有2%以上。
順帶一提,當初我在當研究員時有自建一個預估美國GDP的模型,為了搞懂美國GDP的計算方式研究了好久,而且發現很多台灣機關(包括主計處)在描述美國GDP的算法時都說錯了,所以現在在M平方看美國的研究員我都會要求他們進來首先就要先搞動美國GDP到底是怎麼算。
今天先講到這,有空再續。
經典好文=> https://goo.gl/5pfDQJ
GDP在哪=> https://goo.gl/9NG2oD
#不小心寫太多了可惡
#告訴我還想知道什麼圖好了
加入我們 www.macromicro.me/pro
saar計算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葡萄酒大知識-風味獨一無二Mosel產區】
http://www.wine-searcher.com/regions-mosel
.
剛好今天Wine-searcher介紹Mosel,我們就來聊聊Mosel。
現在講的Mosel以前全名叫Mosel-Saar-Ruwer,是一共三個產地的合稱,但實在太過拗口所以2007開始簡稱Mosel,雖是如此Saar跟Ruwer仍然有各自代表的酒莊與風土(Egon Müller就是Saar區的當然代表),真要細分還是有些不同。
Mosel可以談的東西很多,版面關係今天講普通版就好,文章我放在分隔線之下。但大家不妨看看這篇Wine-searcher介紹文最下方的"Most Popular Mosel Wine",咦~怎麼跟最近市面熱銷的Mosel酒一點關係也沒有?
答案很簡單~"哇T大捏" ~
不過你們才是消費者,接下來的年假,各位不妨來這裡,分享一下你們品飲Mosel之後的感想。
===============================================
Mosel在全德13個產區中佔地排行老五,大約有8800公頃,只有排行第一Rheinhessen的三分之一左右,羅馬人在西元前50年來到這地方,當時萊茵河成為他們與日耳曼蠻族的這條天然分野,大量駐軍鎮守邊境的結果也帶動人口發展與葡萄種植(總要吃喝啊),不過那時候種的是些義大利品種,與現在德國酒的樣貌並無關係。
.
德國葡萄酒產區的奠基發生在14世紀,與其它歐洲知名酒區一樣,透過教會的努力把一些優秀葡萄園劃分出來並一直延用至今,這段歷史至今仍保留在德國特級園的名字裡例如:Prälat(高級教士)、Abtsberg(修道院院長之丘)、Domprobst(天主教長)等等。
.
至於Mosel如何成為德國酒代名詞那是距今40年前的事,在它之前德國的龍頭老大另有其人,這段倚天屠龍誰與爭鋒的故事在前幾天Rheingau的分享裡有詳細交代,所以提到Mosel請各位記住兩件事情就好:【陡坡】與【板岩】。
.
先講陡坡,本地約處北緯45度,在高緯地區所看到的太陽移動軌跡和我們台灣看到的不太一樣,一整天下來都不會發生直射地表的光線,因此坡面種植成了唯一讓所有葡萄都能接受完整日照的辦法,根據計算,北半球的向南坡地對熱源吸收較平地高出30%,更較向北坡地高出50%,為此酒農對坡面的追求可說到了極致,本區最陡的坡面斜率可達85%,已是人類耕種行走的極限。
.
陡坡種植的代價很大,除了犧牲產量之外,安全更是一大考量,Mosel的葡萄樹和大家平常看到的不太一樣,是單株種植、沒有鐵絲相連,會這樣安排也與陡坡有關:葡萄樹之間的鐵絲會限制酒農在田間的移動範圍,造成更大的安全風險。所以St. Urbans-Hof的莊主Nik Weis就講過一句名言:Mosel葡萄園要嘛就是不計代價的投入密集人力生產,要嘛就是整座山頭放羊吃草,沒有其他。
.
再來說板岩,這是一種頁岩的破碎型態,石頭類或是含鈣的表土因為吸熱快且具保溫性,適合高緯地區種植,板岩就是其一,它的特色是不保水但是縫細間的濕度足讓葡萄生存,而且土質結構鬆散方便葡萄樹根穿透,達到嚴苛卻不會致死的環境(正如台灣老闆對待員工一樣),讓葡萄樹能深入地表深處,風味得以更加精巧,還帶著良好的酸度。(是的,就是精巧多酸,這不只是勃根地才有好嗎~)
.
Mosel 靠得正是陡坡與板岩兩種因子,再配合Riesling緩慢成熟的品種特性,使葡萄不但成熟累積足夠的酚類物質,而且還保有大量酸度去釀出口味清爽卻香氣濃郁的酒款,這都是本區帶甜葡萄酒長年來難以取代,毅立不搖的原因。我最敬佩的酒友黃教授曾說:全世界沒有其他產區能做出Mosel的Riesling的風味,It's unique!對於這一點,我是五體投地的完全認同。
.
saar計算 在 What is SAAR?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What is SAAR ? Autovista Group Daily Brief editor Phil Curry explains how the Seasonally Adjusted Annualised Rate is calculated,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