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後抗生素時代】(2019/8/16)
.
提起抗生素,大家會想起甚麼畫面?其中一個,相信是一隻戴著膠手套的手,拿著一隻透明的培養碟,碟裡有薄薄的一層,像果凍的東西,果凍上再長著一層淺色的物質,中間有一個個透明的圓形。隨著年月過去,在各個媒體上可以看到,這些圓形越來越小,甚至都沒有了。媒體上的報導也由「某某細菌出現抗藥性」,變成「超級細菌無藥可醫」。
.
【細菌抗藥性的媒體形象】
.
畫面中的培養碟大多是直徑十厘米的淺身圓碟,裝著的是一層和大家平日吃的大菜糕成份差不多的基質,按不同細菌可加不同成份幫助生長。長在基質上的是細菌,不同細菌的質地和顏色都會不同,平日在媒體上比較常見的是一片同一顏色的,是由同一粒細菌分幾天長成。若是有很多不同顏色和大小的點,大多是從一個人體部份,如鼻腔、血液,或一些環境樣本,如泥土、河水等而來,是一堆不同種類的細菌混集在一起生長。
.
最重要的,是那些越來越小的透明圓形。大家試回想一下,透明圓形的中間還有些甚麼?這些透明圓形的中間都貼有一塊直徑約六毫米,質地類似過濾紙的圓形紙片,這些紙片上早已滲有不同份量的抗生素,放在特定大小和成份的基質上,能使以紙片中央為圓心的一個特定範圍內有特定濃度的抗生素。跟著就很容易明白了,越近圓心,抗生素濃度越高,細菌長得越近圓心,即能在越高的濃度生存,承受不了的細菌會死掉,看上去就成了透明。
.
隨著年月,在不同媒體中看到越來越小的透明圓形,代表著各種細菌,特別是致病菌,對各種常用抗生素都產生了抗藥性,而且越來越強。我們正在不知不覺間見證著,人類在醫學上的最強武器正在一步步失效。
.
【由盤尼西林到粘杆菌素】
.
如果讓大家說出一種曾吃過的抗生素,大家會不會脫口就說出盤尼西林?相信大家都聽過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意外發現盤尼西林能殺掉細菌的故事,但因為產生了抗藥性和發現了更有效的分子結構,大家很少會吃到盤尼西林的本尊了,現在一般只會在實驗室裡使用。
.
盤尼西林是英文Penicillin的音譯,學名是青黴素,由青黴菌(真菌)製造和分泌到生長環境,用來抑制,甚至殺掉在同一環境中生長,會分薄營養和生長空間的細菌。青黴素是β-內醯胺類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的一種,它們的分子包含一個稱為β-內醯胺的環狀結構(β-lactam ring),專門針對細菌的細胞壁,只要細菌開始分裂,它們的細胞壁就會被破壞,一說是受不了水壓直接爆掉,也有說法是因為新細胞的細胞壁結構脆弱,更容易死亡。
.
這個家族的抗生素有很多種,包括現在常用的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和碳青霉烯(carbapenems),它們可以對付不止一種細菌,所以亦稱為廣譜抗生素(board-spectrum antibiotics),可是,由於使用過量,抗藥性也來得很快、很猛。
.
首先要知道,所有生物的DNA只要進行複製就有機會出現異變,這幾乎是無可避免的,這代表,住在我們身體裡的病菌,總會有一部份對你將會吃的抗生素有抗藥性。這些抗藥性成員因為要用部份資源來製造對抗抗生素分子的蛋白質,一般會比較脆弱,例如長得很慢,所以只會佔群體裡的少數。如果你看的醫生開的抗生素種類和份量正確,你又有按時按量全部吃完,那幾乎所有病菌都會被消滅。
.
如果你在中途停藥,沒抗藥性的成員是殺掉了不少,但抗藥性成員都會留下來,再加上原本就活在身體內的其他細菌也被殺掉,原本處於弱勢的抗藥性成員就得到了生存優勢。或許在以後任何一個時間,還在身體內的抗藥性成員會累積越來越多異變,足夠對更高濃度和更多分子結構近似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到這時候,能救你的抗生素就會越來越少,如果誤用的是廣譜抗生素,更是無路可退了。
.
近來常在媒體上看到的「超級抗藥菌」,例如從一個在印度做過手術的病人身上發現,並傳播到世界各地的NDM-1 (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1) 大腸桿菌,就已經對多種碳青霉烯出現抗藥性。NDM-1 是由抗藥性細菌製造,一種能分解β-內醯胺類抗生素分子中,β-內醯胺的環狀結構的酶(enzyme),一旦環狀結構被破壞,抗生素分子就再不能攻擊細菌的細胞壁,即宣告失效。
.
要對抗這種抗藥性細菌,少數能用的抗生素是粘杆菌素(Colistin),有用的原因是因為它對肝臟有毒性,已經很久沒人使用,所以才會對新出現的抗藥菌有效,名副其實的以毒攻毒。
.
【以毒攻毒—以噬菌體代替抗生素】
.
經過醫學界多番宣傳,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列出有甚麼病不需要用抗生素,像是流行性感冒和登革熱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因為抗生素是針對細菌的新陳代謝機制(例如細胞壁、細菌才有的蛋白質等),對人體細胞是沒有效用的,而病毒是依靠人類細胞作宿主來複製繁衍,所以不受抗生素影響。
.
對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沒病菌可殺,倒是會殺掉身體裡無害的細菌,這些細菌,是人體裡的微生物群(microbiome)的一部份,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這些微生物和各種敏感症、炎症,甚至精神疾病有關,是不能胡亂消滅的。
.
關於病毒的另一方面,病毒的宿主可以不是人類細胞,被稱為噬菌體(bacteriophage)的病毒的宿主就正是細菌,包括侵襲人體的病菌。每個品種的噬菌體只會針對個別品種的細菌,所以不會傷害原本住在人體的細菌。噬菌體一旦碰上對應的細菌宿主,就會抓著宿主表面,強行把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射進細菌,騎劫細菌的新陳代謝機制來複製自己,最後弄破細菌繼續擴散,很少留有「活口」,也減少了產生類似抗藥性的可能。
.
但是,這絕不代表問題就此解決,廣譜抗生素的用處是在病況緊急,不夠時間仔細化驗是哪種細菌致病時用的「救命丹」,要全面以噬菌體代替抗生素,還是要解決如何在短時間內確定致病源的問題。而且,生命自有其法,細菌不會永遠「捱打」,演化成能抵抗噬菌體只是時間問題。
.
我們要學習接受,世界上沒有一顆能醫百病的萬靈藥,每項醫療手段若被誤用,不但無效還會招禍。由於之前數十年的無知,我們現在只能非常小心地使用手上還有效的抗生素,等待新療法的到來,歡迎進入後抗生素時代。
.
原文刊於: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3582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enicillin類抗生素」的推薦目錄:
- 關於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盤尼西林結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之表現及如何應用 ... 的評價
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20191003
各位同學,我們今天來討論一個老議題,在打penicillin類抗生素前,要不要用penicillin skin test?
以下資料來源: GUIDELINES Recommendations for penicillin skin testing in Taiw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2014) 47, 79e80
相信各位同學在臨床上醫師一定很常開立penicillin類的抗生素,甚至藥師調劑與護理師施打。
而大家也一定念過penicillin過敏,甚至實際遇過。也聽過penicillin施打前要做penicllin skin test,也聽過其實現在測都不準,不一定要測對吧?
那老師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目前在台灣準則上的建議。
首先其實標準的penicillin test的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是100%,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是97-99%,也就是說驗positive,那病人就是一定會過敏,驗negative,只有1-3%的機率還是會過敏。
只是標準的penicillin test需要major determinant, minor determinant, positive
control, and negative control。但是在台灣缺乏major determinant, minor determinant的成分,所以都是用penicillin G來稀釋後測試,所以才會說沒那麼準。
但雖然沒那麼準,但是在台灣還是可以用penicillin skin test,但是應該要確實執行的包括過敏史的確認等,不能只依靠penicillin skin test,流程大家可以看圖片。另外準則建議了幾點,摘要如下。
1. 要有臨床醫師能在旁或附近,以處理嚴重的過敏反應。
2. 急救的藥品,包括adrenaline (epinephrine 1:1000), antihistamines and steroids 等,以及其他的急救設備包括插管器具等都要具備。
3. 施打penicillin 後要觀察至少30分鐘,病人臨床的情況。
以上分享,也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在各自的醫院還打不打penicillin test或是甚麼情況才打,另外配置的penicillin skin test是多人共用嗎?還是一個病人一瓶呢?
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藥罐子藥房事件簿】Amoxicillin事件
〈Amoxicillin vs Ampicillin〉
早陣子,上午大約十一時半,一個年約二十多歲的女生前來藥房問藥。
甫進藥房後,這個女生打一打招呼便說出「Amoxicillin」的專利藥名,直接問藥罐子認不認識這種藥。
「哦,Amoxicillin,認識,這是一種抗生素嘛!」
有時候,不論有沒有醫藥背景,人們往往可能會直接稱呼一種藥的專利藥商標名(Brand Name),而不是學名(Generic Name)。
為什麼?
因為藥廠大多會取一個較順口的商標名來取代學名,偶爾還可能會配合一個較易記的中文諧音,方便人們琅琅上口,從而能夠加強宣傳自家品牌的產品。
看!Amoxicillin(a-moks-i-SIL-in)……一、二、三、四、五……五個音節,是不是很繞口呢?
如果藥罐子告訴你「這種藥的專利藥藥名只有三個音節」的話,那你會唸哪一個呢?
久而久之,基於羊群心理,就算人們真的懂得唸學名,最後大多還是只會繼續用商標名稱呼這種藥。
不過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真正的重點落在隨後的一條問題上……
這個女生便繼續問:
「那請問Amoxicillin跟Ampicillin有什麼分別呢?」
唔……
這個女生自稱自己經常會遇到這兩種藥,不過偏偏就是弄不清楚兩者的分別。
首先這兩種藥同是抗生素並師承一派,同是「Aminopenicillin」這類抗生素,主要透過跟細菌體內的青霉素結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 PBPs)結合,封印轉肽酶(Transpeptidase)的功能,妨礙細菌運用肽聚醣(Peptidoglycan)這種材料築成細胞壁,導致細胞壁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從而削弱這道外牆的防禦力,達到殺菌的效果。
至於兩者其實擁有差不多的屬性、技能,同時擁有差不多的抗菌譜(Antibacterial Spectrum),如同雙子座一樣,兩者可以說是親兄弟。
不過既然稱為兩兄弟,那兄還是兄,弟還是弟,兩者還是擁有些微的差異,就是這點小小的差異足以讓兩者的服法有所不同!
這種差異便是……
其實兩者的化學結構真的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在Amoxicillin多了一個羥基(Hydroxyl Group, —OH)。
那這個羥基到底又有什麼關係呢?
別小看這個羥基,這個羥基原來能夠讓Amoxicillin較不受消化道的食物影響吸收。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屬性,為什麼?
因為如果是Ampicillin的話,一般建議餐前服藥,避免食物影響Ampicillin的吸收。
不過如果是Amoxicillin的話,因為Amoxicillin較不受消化道的食物影響吸收,所以可以餐後服藥。
當然,各位看倌可能會問:
「哼!藥罐子!餐前、餐後服藥又有什麼所謂呢?」
唔……因為這類抗生素有一個較常見的副作用,便是噁心、嘔吐。
問題是,餐前服用可能會出現噁心的副作用,往往可能需要餐後服用緩和不適,不過餐後服藥偏偏又可能會影響這類抗生素的吸收,在用法上,裡外不是人。
所以Amoxicillin便能夠KO這個問題。
這樣子,藥罐子便答道:
「哦,同一種抗生素,Ampicillin要飯前服,Amoxicillin則可以飯後服。」
這個女生便應道:
「哦……原來如此……」
最後大家可能會滿腦子問號:
「咦?這個女生為什麼會經常遇到這兩種藥呢?難道她在濫用抗生素嗎?」
哦,據聞這個女生原來是一個護理系學生,在實習期間,經常看到醫生開這兩種藥,僅此而已。
penicillin類抗生素 在 盤尼西林結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之表現及如何應用 ... 的推薦與評價
醣轉化酶(Transglycosylase) 包括A類盤尼西林結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為細菌細胞壁生 ... 因此,醣轉化酶抑制劑將成為對付細菌感染疾病的一種重要抗生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