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Q2 於昨天正式在台上市了,售價新台幣 178,000 元。規格上的亮點主要有:畫素提升至4,730 萬、10fps全畫素連拍、防塵防滴、368萬點EVF、4K 30p/1080 120p錄影,此外,曝光補償轉盤也有稍做修正。
.
這市場定位大致延續徠卡一貫的風格,是個令人看到會喊出「Wow」的售價,但話說回來,這 178,000 的售價算貴嗎?
.
等等、等等,先不說結論,我們來看不論有反無反、可換鏡或是不可換鏡相機在 40~50MP 這高畫素的級距,一般日系品牌價格是怎麼訂的。如果皆以「上市發表時」的台幣售價來看:
.
50MP 的 Canon EOS 5DsR 售價 109,900 元
45MP 的 Nikon D850 售價 114,850 元
45MP 的 Nikon Z7 售價 105,980 元
42MP 的 Sony A7R3 售價 99,980 元
42MP 的 Sony A99 售價 94,980 元
47MP 的 Panasonic S1R 售價 115,000 元左右(美金換算)
.
我們都知道 Sony 是個相機市場的價格破壞者,撇除 Sony 那 9 字頭的定價來看,全片幅+高畫素的售價肯定都是要十萬起跳,這大概也算是市場的既有默契。你可以感覺到 Leica Q2 定價 178,000 雖然昂貴,但與這些日系品牌的旗艦機的差距還是在同一個量級內。
.
但是,Leica Q、Leica Q2 是一台不可換鏡的相機,如果我們把它搭配的鏡頭 Leica Summilux 28mm f/1.7 ASPH. 再分開獨立估價,這顆應該也要賣個五萬以上跑不掉吧(看看Leica 28mm F2.0 和 28mm F1.4,五萬也是低估了)。試著加總一下:高畫素機身算 10 萬好了,含鏡頭 15 萬,最後額外加上的品牌效應,例如徠卡設計、操作與調色,其實也只多加你 2.8 萬的價格(178,000 - 150,000 = 28,000)。
.
【不公平,Sony RX1R II 也有內建鏡頭啊,它賣得比 Leica Q2 便宜!】
.
我們前面有提到 Sony 是價格破壞者,但即使是如此,Sony 在 Sony RX1R II 身上也是給了破十萬的售價:109,900 元,而且後來還漲價到 133,900 元;它的競爭對手 Leica Q 一代上市價格 14 萬,後來漲價到 155,000 元。
.
如果是以同時期的競爭者來看,價格破壞者 Sony 的 13.4 萬距離精品等級 Leica Q 的 15.5 萬,溢價的幅度已經比我們想像中低很多了。而且從這兩台先後漲價的狀況來看,市場上對「全片幅隨身機」的需求其實不少,至少比 Leica、Sony 他們一開始預料的還要更多。
.
【一台快 18 萬的相機,你跟我說價格合理?】
.
我們前面用了很多日系品牌的價格來弭平大家對於 17.8 萬售價的震撼,但其實認真來講,徠卡走的從來就不是高 C/P、規格取勝的路線,但新推出的 Leica Q2 卻是一台具備 47MP、10fps 連拍、防滴防塵的機身,這樣的規格其實已經完全是日系旗艦機的等級了。
.
事實上在「全片幅不可換鏡隨身機」的市場中,消費者也只有幾台可以選,就是前面提到的 Leica Q、Sony RX1R II,以及 Leica Q2,每一台都破 13 萬台幣,如果把範圍限定在「防塵防滴」這點身上,市面上更只有 Leica Q2 可以選而已,換言之 Leica Q2 在這級距內是沒有競爭對手的。
.
對擁有或買過 Leica Q 的人來說,我相信 Leica Q2 的售價應該不會太令人意外,甚至還算是有點便宜。仔細想想,17.8 萬可以買得到當今規格最頂尖的數位徠卡(比自家單機身要價 26 萬的 Leica SL 還要頂規),這代價其實一點都不算是昂貴。
.
徠卡從來就不是一個比規格、比CP值的品牌,但如果我們現在把競品列一列,發現 Leica Q2 的價格竟然還有點划算......?所以寫到這,你還會認為這是一台只賣牌子、只靠信仰、粉絲取向、盤子/土豪才會買單的相機嗎XD?
.
【講那麼多,你自己要不要先買一台?】
.
Leica Q、Leica Q2 不會是我想買的相機,因為它與我的工作型態不符,我目前也沒有這麼多的預算來採購一台不可換鏡相機。但如果不以拍照為職業,我會認真考慮 Leica Q2 作為隨身機的選項之一,另一方面是我還是會想要嘗試看看徠卡藉由這台相機帶給使用者的體驗是什麼。
.
它是小眾沒錯,看到近 18w 的售價會倒退三步都是人之常情,但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個體事實上都無法代表整個市場。我看待產品的態度是這樣,「我買不買得起」跟「這個東西好不好」是兩個完全獨立的事情,我買不起 Leica Q2,但我絲毫不覺得這對徠卡來說會是個昂貴不合理的售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DCFever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ikon一百週年新作 D850,今日正式喺香港發佈,新作規格都幾夠誠意,甚至直迫旗艦級數。到底有幾勁?實際感覺又係點?DCFever小師妹Akina 同編輯Michael,今日就嚟到發佈會現場,帶畀大家第一手資訊同體驗! 詳細規格資料: http://www.dcfever.com/…/spec...
「nikon d850規格」的推薦目錄:
nikon d850規格 在 小黑的旅行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使用7年時光的Nikon D700,終於功成身退
升級新的Nikon D750 全幅機單眼
以往一台動輒5萬的全幅機,現在大約3~4萬就能入手
性能及規格更是大大的躍進🎉🎉🎉
期待明年的福岡跟沖繩之旅,能把D750發揮到何種程度呢!?😏😏😏
#NikonD750
#D700時代的眼淚阿
#其實我更想買D850但沒錢
nikon d850規格 在 euyoung's soliloqu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ikon正式推出了Z接環,也帶來了全新的兩台機身Z6、Z7。規格方面大家應該在不少媒體網站見到了,兩者都是135全片幅機身,Z6採用2450萬的感光元件、Z7則是4570萬,性能細節上略有差異,不過大致上是相似的。
簡單來說,Z6大概對應的是D750、Z7大致上也可以說是D850的無反光鏡版本。
兩週前,寫了關於Nikon Z系統的機會與挑戰,趁著發表,也可以一同來回顧看法。
●之一:關於專業
我想依照Nikon對於職業攝影、專業攝影這一塊的設計上,經驗應該毋庸置疑。看起來Z6/Z7在一些相對應的按鈕配置、設計上都很接近自家的DSLR。還沒有親手試過,不過握把的手感來說,看起來不會太差,應當能夠可以較長時間握持。
在這個面向,我覺得Z6/Z7有兩個地方做的不夠好。
一是僅僅只有單記憶卡插槽,另一則是電池的續航力。以同等級的自家DSLR來說,都已經有雙插槽,而Z6/Z7採用的是單插槽XQD,長遠來看是個可以理解的挑選,不過僅僅只有單插槽是稍微可惜。電池的話,兩台機身大概續航落在310~330張水準,連續錄影則是10-15分鐘,電池容量其實也有到2000mAh左右的容量,僅這樣的續航是讓人擔心的。
●之二:關於新接環
我對於Nikon新設計的Z接環給予很大的肯定。這是一個口徑55mm的接環,是目前全片幅相機中最大的,大型的接環可以給予很多的運作空間,包含像是防手振的搖動範圍、相對應的光路設計等等…鏡後距離則是16mm,這也是目前無反光鏡中最短的(Sony E是18mm;M43則大概約19mm)
它帶來了更彈性的鏡頭設計,也同時能有更薄的機身。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大型的接環在設計鏡頭的時候,鏡頭也會同時變的巨大。對比起Sony FE鏡頭跟Nikon目前釋出的同級鏡頭大小,就可以理解造成的差距。
●之三:關於機種定位分配
以今天的消息來看,目前Z是沒有所謂的入門機身(像是D600甚至更入門的機身)。但是在Raodmap來看,相當完整,看起來為期三年的第一期規劃,數量上、焦段上都是很值得肯定的。
但這個系統有另外一個隱憂,那就定價與定位。機身的定價先不提,目前揭露出來的鏡頭定價都不是太便宜,都在新台幣20000以上,誠然這樣的價格跟劃分,還有看起來的鏡頭規劃,都是比較所謂「攝影向」,但相同地也帶來了距離感。
初期三年的規劃後,Z是否能真的開枝散葉,還是取決在更入世的機種。
●之四:對F環的支援
Z6/Z7不愧是自家的相機,目前看了幾個影片,轉接F接環的連動都很好,包含追蹤對焦與連續拍攝都很流暢,看起來不管是原生鏡頭還有F鏡頭接環的鏡頭都沒什麼問題。
比較可惜的當然也有,舊有用螺牙驅動鏡頭馬達的鏡頭無法使用這個自動對焦環。
Z6/Z7也有防手振機制,不管是F環(鏡頭VR)還是Z環(機身五軸)的鏡頭都能夠使用。
Nikon也說,Z環跟F環的鏡頭開發會同時前進。
●那我的真實看法呢?
「還是可惜了點阿!」大概是這個想法吧,專業差了一點點、尺寸大了一點點、價格貴了一點點、推出稍微慢了一點點。
你在Z6/Z7覺得稍微可惜的地方,除了體積,都可以在D750/D850找到。不在意體積重量的話,可以這麼說,Nikon DSLR D750/D850是更實惠的選擇。
我個人覺得Z6/Z7其實還是踏上了光學廠發展無反光鏡系統的老路子。為了原本的接環,不得已需要在新系統上做出一點妥協,當時Olympus未全力發展M43、Sony A/E環同時存在、Canon EF與EF-M的切割,都是這樣的妥協展現。
可是,Nikon你已經沒有時間了。
Z6/Z7其實以今日其他系統的角度來看,還是維持著很穩健、踏實的規格、性能表現。認真看來,我雖然覺得Nikon的定價略高,但不是不能接受的價格;重量上表現其實不錯,還有握把的設計,所以大鏡頭帶來的體積也許也不是什麼壞事。
如果說,Z6/Z7能在一年半前,也就是去年的CP+之前就發表,應當可以更有作為。那時還沒有Sony A9,自然也沒有不到台幣六萬的A7 III,也沒有降價過後的A7R III(幫QQ)。
儘管如此,我個人還是對於Nikon Z6/Z7給予相當的肯定。
講起無反,總讓人想起入門、輕便、小巧,不夠專業,而Z6/Z7則以一個相反的方式切入這個市場,不管未來發展如何,我很高興Nikon終於開始認真的經營新系統。
接下來,Canon打算用什麼方式去切入呢?我衷心期待。
nikon d850規格 在 DCFever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Nikon一百週年新作 D850,今日正式喺香港發佈,新作規格都幾夠誠意,甚至直迫旗艦級數。到底有幾勁?實際感覺又係點?DCFever小師妹Akina 同編輯Michael,今日就嚟到發佈會現場,帶畀大家第一手資訊同體驗!
詳細規格資料:
http://www.dcfever.com/…/specification.…
#NikonHK
#首日發佈
#NikonD850
#D850第一手試玩
#Nikon一百週年
#紀念作有潛力
#功能真係外星級
nikon d850規格 在 定義一個世代超高畫素旗艦代表作Nikon D850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4570萬畫素的D850是目前Nikon最高畫素的單眼相機,也是Nikon第一台使用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的相機,就連最高階的D5都沒有辦法拿到這樣的規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