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 全球副總裁暨產品與解決方案總經理 #張贊彬 表示,後續 #MicroLED 的初步應用,應該是大尺寸顯示器先行,抑或智慧穿戴裝置等等,若要進攻手機領域,則需要多年醞釀才能追上 #OLED 的成熟度。
其實這也跟 OLED 技術初期先適用於電視產品一樣,走大尺寸、高價格路線,再到平板電腦、手機等等。
「micro oled廠商」的推薦目錄:
- 關於micro oled廠商 在 DIGITIMES 科技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icro oled廠商 在 TrendForce 集邦科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icro oled廠商 在 自強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icro oled廠商 在 [討論] 其實miniLED還是LCD - 看板MobileCom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micro oled廠商 在 Micro LED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micro oled廠商 在 備戰Micro LED元年台面板廠何時絕地大反攻 - YouTube 的評價
micro oled廠商 在 TrendForce 集邦科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產業資訊】南韓政府選定一項 Micro LED 專案將打造 AR 眼鏡,將 Micro LED 應用逐漸往小尺寸領域拓展。
micro oled廠商 在 自強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拜託大家乖乖戴口罩😷
減少非必要的出門活動👌
希望6月份大家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6月份的課程可以先報起來✅✅
園區廠商免費參加‼️‼️
園區外廠商兩人同行➡️1人免費🆓
🔹軟性顯示器的創新與技術趨勢
https://bit.ly/3fAAgXE
⭐️竹科管理局補助課程⭐️
🎯TFT-LCD、OLED與 Micro LED顯示器驅動電路原理與設計
https://bit.ly/2Rv3O0V
🎯新時代5G/B5G/6G無線光通訊技術
https://bit.ly/3yiO6Xs
🎯電力電子轉換器原理與設計
https://bit.ly/3yiOdSS
🎯色彩學原理
https://bit.ly/3eSvi9M
#期待6月回歸正常生活
#竹科管理局補助課程
#竹科管理局免費課程
#園區廠商免費
#園區外廠商兩人同行1人免費
#TFT-LCD
#OLED
#Micro LED
#5G/B5G/6G無線光通訊技術
#電力電子轉換器設計
#色彩學原理
micro oled廠商 在 Micro LED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蘋果與台積電開發「Micro OLED」AR眼鏡在台灣工廠秘密進行- 瘋 ... 著Mini/Micro LED熱度升溫,Samsung、LG、Sony與Lumens等廠商都發表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後,也帶動 ... ... <看更多>
micro oled廠商 在 備戰Micro LED元年台面板廠何時絕地大反攻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但台廠真正期待的是下一代產品 Micro LED能接力登場,這項新技術能一舉翻轉傳統LCD劣勢,發起絕地大反攻。 目前,高階面板幾乎是 OLED 的天下。 ... <看更多>
micro oled廠商 在 [討論] 其實miniLED還是LCD - 看板MobileCom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些人很興奮miniLED要上ipad pro了,但我是來潑冷水的
OLED才是當前平板所能提供最佳顯示效果的可量產螢幕,以下列舉優缺點
miniLED本質上還是LCD,液晶層還是在那裏,
因此幾乎所有一般LCD的缺點,在miniLED同樣會出現,頂多就稍微改善
1.液晶需要反應時間就會有拖影
2.液晶有分好幾層,無論用什麼排列的技術,可視角度還是輸給自發光
3.無法控制單一像素點亮暗也就更耗電
4.多了一層就自然更佔空間也更重,看看那個700g的誇張重量
5.相鄰像素對比度還是跟一般LCD一樣,而且平板為了防觸控產生的壓紋,只能用IPS這
種對比最差的液晶排列方式;頂級螢幕了不起做到1000:1
(更正: 目前量產最高能做到接近2000:1)
而這些差距隨便在youtube搜尋miniLED螢幕的評測就能看到
最明顯的就是星空~~
那有什麼優點呢?
1.非有機體散熱條件更好,理論上能做到更高亮度;代價也很明顯就是厚度,看看新版
ipad pro 12.9就變厚不少,換取了800尼特(本文皆採用全局)的最高亮度
那OLED會不夠用嗎?舉例來說S7+也達到500尼特了,目前已上市的ipad最高也是500,
而後者幾乎沒人在說不夠亮
2.DC控制較容易實現
3.在12吋的大小,成本明顯比OLED便宜
4.壽命?? 理論上更長,但這個尺寸的OLED壽命也不短,完全足夠正常使用到淘汰(OLE
D壽命正比於單位像素面積,手機如果能三年,那平板十年不是問題)
那為何IPAD還選miniLED,推測有以下原因
1.很現實的成本考量,顯示效果差沒關係,便宜更重要
2.邊賣邊培植未來microLED的技術,期待有朝一日擺脫三星
3.現階段即便三星也無法將LTPO做到這個尺寸,看看三星也是直到今年才有能力大量出
貨LTPO的手機螢幕給其他廠商;先前其他廠商中大概只有超小尺寸的apple watch在用。
這是因為LTPO的氧化層很難做大,成本也是指數增加~~
因此如果apple今年強上OLED,勢必放棄目前IPAD PRO獨佔的PRO MOTION,這對行銷來講
很不利
4.庫克身為行銷大師,用新名詞在炒一波熱度,防止ipad市占持續下滑
(幾年前可是占了全球平板出貨量的半邊天,現在約1/3)
但IPAD PRO 2021除了螢幕還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A14Z(M1)還是保持先前A系列處理器每
代進步不少的優良傳統~比起12.9,11吋才是CP更高的~~
已經在COSTCO訂了IPAD PRO 11",折價後700多USD(稅前649USD,消費稅好高Q)還是很香的,
座等月底到貨~~測試完再賣掉應該不虧太多~~
APPLE也不禁讓人期待未來的應用,好奇apple SOC的天花板到底會在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4.106.111.100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620185266.A.F9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