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螞蟻人」嗎? 提醒您注意「糖上癮」的危害?】
上班族壓力大,休息時間來點甜食、手搖飲,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很紓壓,糖分一下肚感覺精神瞬間都來了。不過您知道嗎?糖分其實會對身體產生慢性傷害,長期下來不但會引發疲憊和注意力下降,還會成癮!這也就是為什麼「螞蟻人」(嗜甜者)比一般人容易覺得累的原因[1]。
為什麼每次都對自己說:「我只吃一塊餅乾就好。」但卻不知不覺地一塊接著一塊,有時候甚至把整包的糖果餅乾都吃完了?是因為吃甜食會讓你心情愉悅嗎?如果甜食真的能讓你心情變好,那一開始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只能吃一塊?是因為害怕吃太多造成身體的負擔?還是因為你擔心整包餅乾吃個精光後,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讓你懊悔不已,責怪自己如此缺乏自制力。
我們會刻意控制甜食的食用量,不敢大口大口地吃,就是因為我們早就知道攝取過多糖分對身體不好。你可能會心存懷疑,吃甜食明明就能讓心情變好。若糖分並不能讓人感到開心或滿足,為什麼每次吃糖果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2]?
■小心!別不知不覺就對糖上癮
吃太多含添加糖的食物、精製碳水化合物、又喝含糖飲料,會讓身體處在一個因血糖過高而興奮的狀態,過多的糖會衝到血液中,胰島素就會要肝臟合成肝醣,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和身體的脂肪細胞裡,形成脂肪肝,甚至會溢到血液中,造成血管阻塞,增加心臟病的風險[3]。
■攝取過量的糖,恐會造成身體健康極大危害
糖在體內會產生類鴉片物質及多巴胺,「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指出,「吃糖就像吃嗎啡一樣,它會讓你有愉悅感,當吃糖變習慣之後,就會習慣要透過吃糖來刺激愉悅感,就像毒品上癮,容易愈吃愈多,長期下來就會影響健康[4]」
■攝取過多糖的壞處?
糖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並被懷疑可能也會增加癌症風險[5]。
■怎麼樣算是吃太多糖呢?
根據WHO每日糖攝取量的指導方針,每日的糖攝取量應減少到當日熱量攝取的10%,低於5%更好。有關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上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18年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之建議。
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額外添加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
喝1杯含糖飲料,添加糖攝取量就容易超過每日上限參考值。若每日攝取2000大卡,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依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62公克,一天一杯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6]。
■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
1. 體重增加、肥胖
攝取過多糖就會增加過多熱量,由於糖是「空熱量」,沒有蛋白質或纖維,無法攝取到營養,也沒辦法給你飽足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一篇研究[7]也發現,飲用含糖飲料會促進成人和兒童的體重增加。
高糖份的人工食物,能讓血糖快速劇烈變化,因此能很快帶來飽足感,但也很快會餓,很有可能會讓人渴求更多高糖份食物,進而使人對糖的依賴加劇。
柳朋馳醫師指出,吃糖一定會增加熱量,造成體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發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容易疲倦、肝功能異常,甚至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這些也是糖吃太多,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2.影響認知功能、情緒
攝入過多的糖,也會讓你感覺情緒低落,尤其是當你吃高糖、加工的零食。不含蛋白質或脂肪的高糖食物會讓血糖飆升,讓你感到疲倦、煩躁和憂鬱,甚至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Neurology)》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高血糖對認知有負面影響。
柳朋馳醫師指出,高嗜糖的民眾確實會影響認知功能,也會對於記憶有影響,可以從糖尿病病人身上發現,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都會提高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甚至進展成失智症。若是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況下,也會影響到腦血管健康。
柳朋馳醫師提醒「長期吃糖,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產生這些風險,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是必須要注意的」
3. 皮膚冒粉刺、痘痘
造成粉刺、痘痘的原因很多,吃糖就是其中一個。《美國醫學會皮膚病學期刊(JAMA Dermatology)》一項研究發現,富含糖的食物及牛奶、脂肪食物的飲食和成人皮膚問題有關。
糖會影響皮膚健康,吃太多糖,容易影響胰島素、荷爾蒙,造成皮膚問題,且還會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會讓皮膚失去彈性、下垂,斑點與皺紋也會變多。
4.影響消化系統
柳朋馳醫師說「長期血糖偏高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失衡,容易導致便秘,另外,也有研究發現,糖份攝取也和腸內菌相改變有關係,這些都會影響腸道健康,甚至透過腸腦軸線等,引發憂鬱等狀況」
另一方面,如果攝取添加大量糖分的食物,很可能會減少攝取對於有益腸道、身體健康的蔬果,缺乏重要營養素[8]。
■糖與糖尿病真有關係?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蓉」表示,很多人以為,吃太多的糖就會得糖尿病,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長期食用過多的糖,會促成三酸甘油脂過高,增加熱量的攝取,增加肥胖的機率,甚至產生「代謝症候群」,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若本身有糖尿病,卻不加以控制糖的攝取量,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例,造成疾病的起因,除了家族遺傳,多半與肥胖、少運動、BMI值過高、不均衡飲食等後天習慣有關,而糖的熱量高,太常吃會導致肥胖,大家還是要適可而止。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吃到的糖多為蔗糖,經由轉換一部分分解為葡萄糖,成為血糖的來源;另一部分則轉為果糖,長期累積會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脂肪肝等慢性問題,不容小覷。針對腹部肥胖或三餐飲食不規律又愛吃糖的人,更是要特別小心,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更高[9]。
■「控制額外添加精製糖」:戒糖後的身體變化,好處多多
無論是麵包烘焙品、醬料、糖飲等含糖的食物,最好是適可而止,一般飲食建議成人每天的添加糖攝取不要超過總熱量的10%,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更明確,希望女性每天控制添加糖的攝取量在25克以內,男性在37克以下。然而,統計上看起來成人攝取的糖量常常超標兩、三倍以上。
剛開始大家可能對「添加糖有幾克」是沒什麼概念的,而這時就要多多讀食物的成分標示。當食物標示上面有寫到「蔗糖、葡萄糖、果醣、麥芽糖、糖蜜、水解澱粉、轉化糖、玉米糖漿、蜂蜜」等成分的,都是指添加糖份。盡量選擇每100公克裡,含糖量小於5克的食物。
精緻糖的陷阱 如果認真看食物成分你會發現一罐330cc的可樂,總糖份就是35克。一天喝一瓶就接近添加糖超標了。而許多人認為很健康的乳酸菌飲料,糖份比例也極高,每100毫升常含有15克左右的糖,千萬不要以為上面寫著零脂肪或幫助消化就是健康飲品。
另外,一杯大杯700cc的珍珠奶茶,就算你很客氣的點了微糖版本,總糖量也是將近40克,全糖的就更不用說了,已經是超過60克的糖。為了健康著想,這些都是少碰為妙[10]。
■七招減糖大作戰
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臟病、三高(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慢性發炎、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牙菌斑和蛀牙等等眾多疾病,都與「糖」有關!
「減糖該怎麼做?」總令人很困惑。畢竟飲食習慣不是說變就能變的,我們得先意識到糖帶來的健康影響,了解哪些食物對健康不利,並找到面對的方式。接下來我們就提供幾個方法,讓你一步步減糖。
➤不要喝含糖飲料
沒錯,雖然街上每走幾步就有一家飲料店,賣著甜滋滋還不給調甜度的大杯茶飲,但這些含糖飲料真的是健康殺手。另外超商裡充斥著可樂、汽水、能量飲料也都是含糖飲料,還有些人以為果汁、奶昔很健康,其實裡面含的糖份還是過量。記得都要避免。
你可能會很狐疑「不喝飲料要喝什麼?」,嗯,喝白開水最好。但如果你真的還無法一步到位,你可以試試看喝氣泡水,氣泡水帶有汽水的口感,但不含糖,如果你還想要更多味道,可以加一點原味檸檬汁和冰塊,在白天就很清涼醒腦了。
咖啡與茶同樣是萬年不敗的飲品,只是你最好選擇喝不加甜味劑也不加糖的,不要習慣「加一匙XX糖漿」這樣的喝法,要的話就加天然的肉桂、薄荷葉等,增添風味。
➤從明顯含糖高的食物的開始減糖
哪些食物的含糖量很高呢?蛋糕、麵包、甜甜圈、冰淇淋之中的糖份大概都佔了三分之一強,並不是好的食物選擇。吃愈多,你會愈喜歡吃甜的東西,但身體感到愈累,也不容易覺得飽,反正就愈吃愈多。而且這一類的食物營養成分其實都不高,對身體壞處大於好處。
➤不吃加工食物
不管口味是甜的還是鹹的,加工食物總是不可避免的加了不少糖,讓我們覺得肉鬆、肉乾、火鍋料怎麼這麼鹹甜有味,愈吃愈停不下來。愈精緻的食物,添加愈多合成物、顏色、乳化劑、口味,都不利於我們的健康,營養成分少,卻稱增加身體負擔。
➤學會看標示
購買食物時,養成看標示的習慣。了解每一百克這個食物裡面,含了幾克的糖。目前建議每天女性不要攝取超過25克的糖,男性不要超過35克。
➤減少精緻澱粉
麵粉、白米飯算是精緻澱粉類的食物,本身已經是單醣形式,我們吃下肚後很快變成糖影響血糖值,因此最好是選擇全穀類的主食。
➤事先計畫好食物選擇
如果你突然覺得肚子很餓,就很容易亂吃東西,順手抓一把巧克力棒、餅乾什麼的,反正能止住肚子餓的就好。就算你是吃市面上標著「健康」取向的餅乾,像是雜糧棒、蛋白質補充包等,不一定真的健康喔!
但如果你先想好,準備好一盒切好的芭樂帶到公司,就不用在點心時間吃零食。或者在家準備蒸熟無調味的花生、無調味的堅果、不加糖的果乾、水煮蛋、新鮮水果等,作為嘴饞時的點心選擇,就比較能揚棄各種甜滋滋但不健康的食物喔!
➤盡量睡飽
睡眠不足時我們會心情不好,免疫力下降,做事難以專心,人會變胖,同時也會影響自己選擇的食物種類,更不可能對高熱量的甜食說「不」。另外愈晚上床睡覺,愈需要零食消夜,因此,還是早早睡覺睡飽飽,最不傷害健康。
一般我們的生活模式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一堆糖,因此你必須先意識到糖的危害與減糖的重要性,再一步步往減糖邁進[1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Yahoo 新聞)沒生病卻常喊累?你可能是「螞蟻人」:https://bit.ly/3lwEKBB
[2](什麼是糖上癮?: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7091216593707262)
[3](康健雜誌)「小心!別不知不覺就對糖上癮」: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test/index/147
[4](康健)「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585
[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攝取過多糖的壞處?」: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1&pid=9708&sid=9709
[6](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糖攝取量上限」: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1&pid=9709
[7]
Maria Maersk, Anita Belza, Hans Stødkilde-Jørgensen, Steffen Ringgaard, Elizaveta Chabanova, Henrik Thomsen, Steen B Pedersen, Arne Astrup, Bjørn Richelsen, Sucrose-sweetened beverages increase fat storage in the liver, muscle, and visceral fat depot: a 6-mo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95, Issue 2, February 2012, Pages 283–289, https://doi.org/10.3945/ajcn.111.022533
▪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95/2/283/4576708
[8](康健)「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585
[9](翻轉醫療x長照喵) 「愛吃糖,就會得糖尿病嗎?」:https://bit.ly/3AiRl1z
[10](良醫健康網)「你以為「黑糖、蜂蜜」比糖健康嗎?想要皮膚變好、不再失眠...外科醫師破除「戒糖」2大迷思」: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3003136&p=2
[11](照護線上)「七招減糖大作戰(懶人包)」: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9/04/sugar.html
➤➤照片
[8]
[7]:FIGURE 1. Mean (±SEM) relative changes in ectopic fat accumulation in VAT,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7]:FIGURE 2. Mean (6SEM) relative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螞蟻人 #糖上癮 #手搖飲 #糖尿病 #失智症 #代謝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食用玩家-食藥署 / 新光醫院家醫科 /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6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Herman Y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購買此 e-book (HK$199.00) 的連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Herman_Yeung_Herman_Yeung_F_3_Maths_%E4%B8%AD%E4%B8%89%E6%95%B8%E5%AD%B8_Exerc...
「mean統計」的推薦目錄:
- 關於mean統計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ean統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ean統計 在 孫怡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ean統計 在 Herman Y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ean統計 在 Herman Ye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ean統計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ean統計 在 「機率與統計」06-06「估計:Estimating the population mean」 的評價
- 關於mean統計 在 7 探索式資料分析| 資料科學與R語言 - 曾意儒Yi-Ju Tseng 的評價
mean統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嘩啲大陸佬財富蒸發晒慘慘豬]擔心恒大嘅,不如顧掂自己先?
TLDR:驚?驚都冇驚過。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啦。你著咗泳褲未?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1. BTW,你見阿富汗都打完,林作都打完,個「勞蘇基金」都未搞。係有原因嘅。有人以為唔夠客,都真係未免太睇少我,錢係有的。甚至反而係唔少人問我幾時起壇,仲急過我。但你又諗下,換著我早兩個月搞,一搞你啲錢就輸咗一截,你唔媽死我?咁就冇癮啦。我就唔time market,但啲錢係你架嘛!定你覺得換著我搞就可以逆市賺錢反手造淡?(不過,有可能我輸嘅錢少過你輸嘅,都重要的)。
2. 唔係話乜,但呢方面嘅良心我還是有。拎住你啲錢喎,壓力點同?真刀真槍落場去砌嘛,唔係日日講A股爆煲喎(結果遠遠跑贏恒指,嘻嘻)。講真我仲緊張過自己啲錢,因為我有定力,但你冇嘛。
3. ASML 跌4% 都有人嚟PM我啦。我畀大家一個魚蝦蟹式嘅統計問題:我渣住四五十隻股票,然後有2000個 Patreon讀者。設若任何一日嗰四五十隻有任何一隻跌4%,就有1%嘅讀者(即係20個)PM我,咁你估下我一日會收到幾多message?
4. 我Patreon週末篇財務自由文生不逢時,但冇所謂。升市個個都股神啦,有啲衰格啲嘅嫌我啲嘢升得慢添,Google(拿今次唔講ASML廢事你又話嚟講嚟講去得一隻)升幾倍都升得慢添,有乜好講?
5. 但實情就係跌市先要保心安嘛。有啲PM問我點好,但原來唔係Patreon讀者嘅,就唯有有禮貌地話知佢啦。平時就一舊水都嫌貴唔上堂,而家就Don Corleone Give me justice 點算好。平時教教咗你點算好咯。
6. Patreon啲讀者都嫌我煩,但今年我已經不停講「唔會永遠都咁順景」。正係跌市先見真章嘛。你見昨年二月美股都全部股神,一個肺炎打落嚟咪全部死晒。今年一樣,二月時推Facebook 都畀主持人話太保守,個個抄契媽功課,一樣好快就死晒。
7. 唔係我早知會大跌或乜,只係mean reversion,固然連掟七次雙數後下次單數嘅機會唔會大咗。但你今晚連掟七次雙數,好大機會聽晚冇今晚咁叻。我以為呢個係常識。
8. 本人並非幸災樂禍,我買港股都輸錢。問題係講咗N次,邊個叫你只買港股?邊個叫你30000點買20000點沽?
9. 嘻,買A股都唔使輸咁多呀
10. 搞笑在,個個都知大陸啲政策難以預測唔知想點,偏偏又個個中南海密探上身。咁,密探有冇教你上星期沽空長實?係呀,個個知大陸佬搵笨實呀,咁你又買晒港股?
11. 實則好簡單,都係嗰幾味。我唔係只買港股,唔係只係高位買,咁有乜好驚?當然港股部份都會輸錢,但其他(暫時)都夠冚
12. 何況,都寫咗好多次啦,你唔使妄想咩高位沽晒反手造淡(做到嘅恭喜你)。根本唔使諗埋啲咁嘅嘢,就算你做到你都唔敢玩得大,到頭嚟幾皮嘢執兩三倍又出嚟認叻。
13. 你贏嗰時畀人地贏得多啲,唔好買得少少,唔好10%走去take profit.輸嗰時輸少過人,唔好低位打靶,唔好買晒啲垃圾。咁樣玩幾個周期,就已經拉開晒啦。
14. 雷曼時刻?冇驚過。但亦唔代表唔會跌,唔跌亦唔代表你唔會輸錢。今年環球股市十個有八個都升(包括上證指數!哈哈哈),但都大把人輸錢啦。
15. 本人就絶不販賣恐懼,如果你長期輸錢或者跑輸大市嘅,你可以諗下,到底原因係乜。係你借錢?買得唔多?定係永遠先高位買入去?定係只係買港股?既然數字上話畀你知股市長勝,咁你輸錢嘅,總係有啲原因嘅。
16. 例如舊年3月我買美股,但你鬧我仆街死財演咁咯。
17. 大陸佬愛講,市場不缺錢只缺信心。我就不缺信心,只缺錢。
18. 驚都冇驚過呀。
19. 記住,跌市先見真章嘛,今晚Patreon寫,雖然都冇乜特別好寫。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mean統計 在 孫怡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著怡琳看世界 34
How does the Paralympic classification system work?
帕運的分類系統如何運作?
classification 分類
athlete 運動員
cornerstone 基石/基礎
eligible 有資格的
impairment 損傷/損害
prowess 高超的技能
Like the Olympics, the Paralympics are taking place a year after originally planned because of the delay caused by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如同奧運,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延誤,帕運比原計畫晚了一年舉行。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IPC), there are 2550 male and 1853 female athletes taking part in Games, which run from August 24 to September 5.
根據國際帕運委員會(IPC)的統計,從8月24日到9月5日舉行的帕運,有2550名男性運動員和1853名女性運動員參與。
"Classific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Paralympic Movement, it determines which athletes are eligible to compete in a sport and how athletes are grouped together for competition,' says the IPC.
IPC說:「分類是帕運的基石,它決定哪些運動員有資格參加某項運動,以及如何分組參加比賽。」
What makes a Paralympian?
是什麼造就一位帕運運動員?
Paralympians are grouped together by the "degree of activity limit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impairment," according to the IPC.
根據IPC的說法,帕運運動員是根據"因損傷導致的活動受限程度"來分組的。
As different sports require different physical demands, the IPC says th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aims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the impairment on athletes' performance" so that their athletic prowess is showcased.
由於不同的運動項目需要不同的身體需求,IPC表示分類的過程中,旨在"最大限度減少損傷對運動員表現造成的影響",以便展示他們高超的運動技能。
What do the classes in each sport mean?
每項運動的分類代表什麼?
The class groups athletes with similar athletic limitations so that they can compete to similar levels, but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solely group athletes with the same eligible impairment.
分類會將具有相似運動限制的運動員分組在一起,讓他們以相似的水平競爭,但不一定必須將具有相同缺陷條件的運動員分在一起。
Because some impairments progress over time, athletes can change classification over time.
由於一些損傷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有進展,因此運動員可以隨著時間而更改分類。
資料來源
https://edition.cnn.com/2021/08/24/sport/paralympics-classification-explainer-spt-intl/index.html
mean統計 在 Herman Y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購買此 e-book (HK$199.00) 的連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Herman_Yeung_Herman_Yeung_F_3_Maths_%E4%B8%AD%E4%B8%89%E6%95%B8%E5%AD%B8_Exercise?id=K6AREAAAQBAJ
部分教學影片︰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pOMLw0MItoo8uCoKpeHKMv
Herman Yeung F.3 Maths 中三數學 (Exercise 3C) (500題)
適合中三下學期至中三升中四暑期的同學學習
500 條題目,內容包括:
1. Probability 概率
2. Statistics 統計學
3. Polynomial 多項式
4. Quadratic Equation 二次方程式
5. Logarithmic Function 對數函數
的 "初中版"
mean統計 在 Herman Ye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購買此 e-book (HK$199.00) 的連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Herman_Yeung_Herman_Yeung_F_3_Maths_%E4%B8%AD%E4%B8%89%E6%95%B8%E5%AD%B8_Exercise?id=K6AREAAAQBAJ
部分教學影片︰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pOMLw0MItoo8uCoKpeHKMv
Herman Yeung F.3 Maths 中三數學 (Exercise 3C) (500題)
適合中三下學期至中三升中四暑期的同學學習
500 條題目,內容包括:
1. Probability 概率
2. Statistics 統計學
3. Polynomial 多項式
4. Quadratic Equation 二次方程式
5. Logarithmic Function 對數函數
的 "初中版"
mean統計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媽媽手在臨床上是一個常見造成手腕疼痛問題的疾病,主要是大拇指的伸拇短肌與外展拇長肌的肌腱與腱鞘,在我們頻繁的抓握、使用手腕的過程中,來回反覆的滑動、摩擦。這樣頻繁的摩擦最終造成肌腱與腱鞘的發炎、增厚,接著造成空間變得更狹小,摩擦與疼痛的問題因而更加嚴重。雖然並非只有女性才會有媽媽手的問題,如同前面所提到,只要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需要頻繁使用手腕的話,都有可能會有得到媽媽手的風險,像是維修技師、廚師等等。不過確實統計上發現,女性罹患媽媽手的比例比男生來得高,有些統計結果甚至會相差3-8倍之多,且產後婦女更容易有媽媽手的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是否有甚麼快速檢測的方式來知道自己可能有媽媽手的問題?如果真的不幸有媽媽手的話,又有甚麼運動可以幫助自己恢復呢?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also called mother’s thumb,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causes wrist pain. It’s believed that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is caused by repetitive wrist and thumb activity, like gripping, typing or lifting, etc. This will result in abnormal friction between 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EBL) and 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APL) tendon and their sheath. Eventually, it leads to inflammation and thickening of these two tendons or sheath. Thickened tendon or sheath will also narrow the space between these structures further and result in more severe friction. Although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is also called mother’s thumb, it doesn’t mean that it just affects female. People who use their wrist and thumb frequently may develop this problem. However, research does find out female is three to eight times more likely than male to have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especially for those age 30 to 50 years old and postnatal female. In this video, I will demonstrate two common tests and several exercises of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for you.
參考資料: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340762/
https://www.uhcw.nhs.uk/download/clientfiles/files/DeQuervains%20therapy%20exercises.pdf
#媽媽手 #手腕痛 #產後婦女 #物理治療 #DeQuervainsdisease #mothersthumb #wristpain #postnatal #physiotherpay #hunterptworkout
mean統計 在 7 探索式資料分析| 資料科學與R語言 - 曾意儒Yi-Ju Tseng 的推薦與評價
圖形化的分析方式包括做圖與列表,量化的分析方式則是資料初步統計,本章節著重於 ... 平均值Mean mean(); 中位數Median median(); 眾數Mode,R無內建函數,可直接用 ... ... <看更多>
mean統計 在 「機率與統計」06-06「估計:Estimating the population mean」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