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 In The Heights(港譯《狂舞紐約》),對我來說有三個原因:
1. 此音樂劇主要作者 Lin-Manuel Miranda,是近年得獎無數的跨媒體創作人,舞台劇、電影、音樂、唱、作、演、導甚至rap,瓣瓣掂。數年前上次在倫敦時,與同事們看了他的音樂劇《咸美頓》(Hamilton),以接近全有色族裔演員演出美國革命先烈們故事的現代rap音樂劇,可謂一看難忘!(當年2018年我的 review: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1116178289032&id=232372840163384 )
2. 執導本片的 John M. Chu(朱浩偉),是 Crazy Rich Asians 的導演,該片有人喜歡有人唔 like,但我認為始終是美國亞裔主題荷里活商業電影的突破,色彩華麗,節奏明快,入口即溶 likable 之作,這次 In The Heights 主題關於西班牙語系(Hispanic)的少數族裔,能否重施故技,或有所突破?
3. 本片推出後在美國引起一些爭議,有片中故事所在地的 Washington Heights 地區人士批評,片中主角設定是來自多明尼加國,而當地人較多是膚色較黑的西語人士,為何片中角色都是膚色較淺的西語人士(而片中一位黑人主角則是非西語系的非裔美國人,不算數),有「漂白」之嫌,而 Lin-Manuel Miranda 亦就此道歉,承認敏感度不足。在後BLM時代,美國在膚色和種族問題上,一切都變得更敏感,更要求政治正確,即使舞台劇等近年來普遍容許 color-blind、age-blind 甚至 sex-blind 選角(即扮演某角色經常不根據角色膚色、年齡、性別限制來選角),Lin-Manuel Miranda 正正曾「創舉」地以全黑人、西語系人士在舞台上扮演咸美頓、華盛頓、傑佛遜、麥迪遜等「革命先烈」,試想中國樣板戲會否以西藏、新疆同胞扮演毛主席?(唔好意思,如果真係有,請指正,毛主席萬歲!)可惜,這次 Lin-Manuel Miranda 卻「老貓燒鬚」,真的有點不值。
講返套戲。我看過一些本地影評,批評電影的故事性不强,的確,這種由舞台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可能應該當音樂劇睇,比較適當,不少音樂劇的故事性都比較簡單,靠歌舞連場,圍繞一兩個簡單訊息,已經「足夠」;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孤星淚》(Les Miserables)和與本片同一作者的《咸美頓》,不過,這些是改編自小說或歷史事件,有點不同也可以理解。
那麼,本片的「簡單一兩個訊息」為何?在不「劇透」下,可說是描述上一代移民和年輕一代,在「追夢」這想法下的異同,說實也有點「老土」,不過,作為電影版音樂舞台劇又怎看?老實說,這戲種不易拍,過去可能敗作比成功者多,這次導演 John M. Chu 算是合格有餘,不過,只覺得反而在舞蹈編排上,是否可以做得更吸引?
我不是舞蹈專家,不敢下結論,只是有點猶有不足的感覺,舞台上編排固然與電影不同(我沒看過舞台版),而本片中最特別的當然是「效法」佛烈雅士堤(Fred Astaire)在1951年電影中經典在牆壁和天花跳舞的一段,不過說本片這段特別,也是因為視覺特別多於特別出色的跳舞編排,反而幾段大型街上群舞的編排,未見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有點可惜。我最喜歡的一段,反而是男主角「契媽」的一段歌舞,老角的獨唱,講述她的母親移民美國的夢想,對身為女兒的她的渴望,來得最為感人。
原來,《咸美頓》都已經拍成電影,原班百老匯演員主演,本來今年年底在電影院上演,但卻在去年七月突然提前在「迪士尼+」串流平台頻道播出,有機會要想辦法去看看(用VPN扮美國去訂購Disney+?)為什麼《咸美頓》不在電影院上映,In The Heights 就在大銀幕播?迪士尼去年起為了在主要市場美國大推Disney+,把不少電影(例如《花木蘭》等)都在網上和影院同步放映,華納也一樣(例如《神奇女俠1984》),其實現在 In The Heights 也是如此在 HBO Max 同步放映。我估,有可能是去年因為疫情,影院片期不足,迪士尼放棄本國革命先烈《咸美頓》,以為一些《花木蘭》之流會更收得,落錯注,反而《咸美頓》在網上非常受歡迎,影評也不錯,華納就等一等,以免兩部同一製作者的舞台音樂劇片撞期,到戲院重開時,這年才在戲院網上同步上映。
我估啫,不知有否諗多咗。另一樣可能諗多咗嘅,係我看整部講移民追尋「美國夢」的電影,如果我無睇漏,似乎沒有出現美國旗(只在片後出人名部分的硬照出現過),片中演員揮動的,反而是多明尼加國和其他中南美州國家的國旗,所以,美國人真不夠愛國吧。
最後一樣諗多咗嘅,係2021年尾真的將會有另一部相似、可比較的原舞台音樂劇上演,正是史提芬史匹堡親自監製和執導的新版《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又係紐約,又關於西裔人士(講波多黎各人與屬於歐洲白人的意大利裔人之爭),當然這故事是改編自沙劇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耳熟能詳,夠故事性了吧?早前奧斯卡頒獎禮時播出了新版的短預告片,我特別去網上找了1961年《夢斷城西》電影版重溫,當時實替史匹堡擔心,原作(1957年舞台劇)故事今天看來,不只老土,更是大量政治不正確概念 -- 種族、性別、階級、執法 -- 老匹點改,先會唔俾人鬧?未知,但到時點都會同 In The Heights 有些比較。不過,有老匹,新《夢斷城西》預算必定更高,我期待舞蹈編排和大場面應該更有睇頭,加上多首經典名曲(Maria、Tonight、Somewhere 等),在歌曲上必勝 In The Heights,期待!
考眼力:Lin-Manuel Miranda 有在片中 cameo 出場,留意,食冰!
#InTheHeights #狂舞紐約 #LinManuelMiranda #JohnMChu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es miserables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練健輝 Lian Kien Hu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孤星淚》悲慘世界的故事| 【倫敦West End | By 英國360 的評價
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誰是作者:抗爭中的大眾文化元素二創】#葉郎電影徵信社
過去幾週《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電影中的三指手勢再度成為一整個國家民眾力量的集合體。而在原著小說中發明這個手勢的小說家 Suzanne Collins 則按先前幾次的慣例維繼續冷眼旁觀、不發一語。
這個三指手勢不是最近幾年唯一被挪用到社會運動和政治抗爭中的大眾文化元素。社群媒體在十多年內完全統治每個國家的言論市場(例外的多半都是沒有自由言論市場的國家),成為表現人民力量的新平台。最容易在社群平台上擴散的大眾文化因而搖身一變成為新世紀的革命必備工具包。
於是 Marvel 漫威漫畫《The Punisher 制裁者》的標誌、電視劇《The Handmaid’s Tale 使女的故事》的服裝、電影《V For Vendatta V怪客》的面具、音樂劇《Les Miserables 悲慘世界》的歌曲、甚至是Disney 動畫《Aladdin 阿拉丁》中根本沒被放進去的淘汰歌曲都一一登上政治舞台。它們的作者有的選擇像《飢餓遊戲》 Suzanne Collins 那樣不發一語,有的作者則決定跳出來主張他的詮釋權.......
▉ 飢餓遊戲的三指禮
出處:《飢餓遊戲》
出現場合:泰國、香港、緬甸
作者:Suzanne Collins 原著、Francis Lawrence 導演
作者態度:作者保持沉默,導演表示憂心
3月3日19歲緬甸華裔少女鄧家希在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的遊行活動中遭到軍方射殺。稍後她的葬禮變成了另外一場人民力量的展現。上千人排隊加入她的送葬隊伍,一邊比著《飢餓遊戲》中的三指手勢,一邊高呼反政變口號。
這個被稱作三指禮的手勢原本是《飢餓遊戲》原著小說中16歲的女主角 Katniss Everdeen 用來表達對親人告別的手勢,後來被延伸成為對抗獨裁暴政的團結手勢。
三指禮最早被挪用的場合完全出自於檔期的巧合。2014年5月泰國軍方政變,引發7月和10月的兩波大規模反軍政府示威。其中第二波示威的時間點非常接近11月要在泰國上映的《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Part 1 飢餓遊戲:自由幻夢1》的宣傳期。於是泰國學生開始在電影院外高舉三指表達對軍政府的獨裁統治的不滿。也有抗爭者直接包場準備免費發送票券給支持抗爭理念的民眾進場觀看電影。
三指禮的新聞畫面透過網路和國際媒體快速傳播開來,不僅使泰國電影院緊急取消放映,還使泰國政府斷然宣佈禁止該手勢。
除了在泰國民眾之間擴散外,三指禮也很快得到其他國家民眾的接連仿效。比如2014年底佔中運動最後一批金鐘留守者被捕時正同樣比出三指手勢(先前佔中運動中原本就有個別參與者用過三指禮)。接下來2020年泰國另一波反政府示威活動、2021年緬甸政變後的反政府示威活動,甚至連美國 Trump 支持者試圖挑戰2021大選結果的遊行中三指禮也一再現身。
於是三指禮以及其他抗爭中的大眾文化元素挪用在幾年內成為奶茶聯盟國家一棒接著一棒交接的遊行工具包。然而故事的另外一批要角──各國政府領導人(許多都符合獨裁者定義),也在抗爭的應對策略上互相支援、互相模仿,儼然組成了一個與人民對抗的獨裁者聯盟。
眼看著三指禮掀起了直逼茉莉花革命的風潮,《飢餓遊戲》作者怎麼說?
小說家 Suzanne Collins 仍舊不發一語。不過這她的沉默也有可能出自其他理由。不同於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作者 J. K. Rolwing,同樣以青少年小說爆紅的 Collins 向來甚少對她的作品衍生出來的電影宇宙做出公開發言,似乎有意與她的產品保持距離,不願意讓自己的個人生活和個人理念因為電影熱賣而必須通通攤在陽光下任人檢視。J. K. Rolwing 無所遁形的恐跨症連環爆就是其他作者最好的警惕。
不管是在抗爭中比出三指禮或是在街頭塗鴉相關圖形都不太可能損及權利人的財產權價值,因此該系列電影的發行商 Liongate 也始終袖手旁觀。
最後,主動打破沉默發表評論的是《飢餓遊戲》系列電影導演 Francis Lawrence。他在2014年底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一開始發現自己創作出來的影像可以跟真實世界的民眾理念連結在一起的時候,自己原本相當興奮。但緊接著當三指禮突然被政府宣佈禁止,然後人們開始因此被逮捕時,那個興奮感瞬間破滅。
導演 Francis Lawrence 前後多次對此議題的發言都在強調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飢餓遊戲》其中一個主旨其實是「戰爭會引發更多戰爭,流血會帶來更多流血」。「我拍電影的動心起念並非想讓人們因為我的電影而開始採取那些置自己的生命或是家人的生命於險地的行動。我不希望任何人因為看了我的某部電影而因此被逮捕並丟了性命」他 說。
我們永遠無法斷定《飢餓遊戲》導演 Francis Lawrence 的發言是否經過公關團隊細心排除地雷的盤算。然而作為一個大眾文化的生產者,懷有一個「希望粉絲平平安安」的願望也可以理解。一個紙上(或膠卷上)的創作決定最後導致現實世界中的流血甚至死亡,對一個作者來說已經是不能承受之輕。
印成書或是沖印成膠卷(現在則都是硬碟)之後,剩下的詮釋和行動是讀者自己的任務,作者已經沒有置喙餘地了......
下文還有《Les Miserables 悲慘世界》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Marvel 漫威漫畫《The Punisher 制裁者》的標誌和網路漫畫人物 Pepe the Frog 佩佩蛙的抗爭客串演出經歷。全文刊載於付費訂閱媒體端傳媒。
全文由此去:
https://bit.ly/3g6RMVH
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練健輝 Lian Kien Hu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整理一年內所看過的院線片已成為每年歲末的儀式,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看片量稍微減少,但還是有達到每年的目標(100部)
先謝謝一些特映會和包場邀請的片商和公司!
今年的觀影心得就是,華語片依舊很弱,相較2019年也沒有太多驚喜,倒是有些影展沒有被看見的電影滿有意思的,也蠻希望導演可以持續探索和堅持的。
以下爲2020年建議可以看片單,包括院線、修復、特別放映、影展、線上ott等...整理很久,和大家分享:
#華語電影
《金都 My Prince Edward》黃綺琳
《怪胎 I Weirdo》廖明毅
《誤殺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柯汶利
《消失的情人節 My Missing Valentine》陳玉勳
《熱帶雨 Wet Season》陳哲藝
《蚵豐村 Ohong Village》林龍吟
《菠蘿蜜 Boluomi》廖克發、陳雪甄
《佔領立法會 Taking Back The Legislature》香港紀錄片工作者
《南巫 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張吉安
《同學麥娜絲 Classmates Minus》黃敬堯
《孤味 Little Big Women》許承傑
《阿紫 The Good Daughter》吳郁瑩
《少年的你 Better Days》曾國祥
《惡之畫 The Painting Of Evil》陳永錤
《幻愛 Beyond The Dream》周冠威
《無聲 The Silent Forest》柯貞年
《叔叔 Suk Suk》楊曜愷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柳廣輝
《親愛的房客 Dear Tenant》鄭有傑
#世界電影
《燃燒女子的畫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Céline Sciamma
《靈魂急轉彎 Soul》Peter Docter
《就愛斷捨離 Happy Old Year》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
《蘿莉破壞王 System Crasher》Nora Fingscheidt
《外出偷馬 Out Stealing Horses》Hans Petter Moland
《緝毒風暴 Just 6.5》Saeed Roustayi
《美國工廠 American Factory》Steven Bognar and Julia Reichert
《閉嘴!彈琴 Shut Up And Play The Piano》Philipp Jedicke
《少年阿罕默德 Young Ahmed》Jean-Pierre and Luc Dardenne
《寂靜之死 Begining》Dea Kulumbegashvili
《當愛離開時 After Love》Aleem Khan
《殺戮荒村 Bacurau》Kleber Mendonça Filho and Juliano Dornelles
《超級網紅真裸告白 Searching Eva》Pia Hellenthal
《看不見的目擊者 Blind Witness》森淳一
《1917》Sir Samuel Alexander
《你的鳥兒會唱歌 And Your Bird Can Sing》三宅唱
《我的媽媽開Gay Bar Stage Mother》Thom Fitzgerald
《她們 Little Women》Greta Gerwig
《千日千夜 About Endlessness》Roy Andersson
《蘋果的記憶 Apples》Christos Nikou
《小狼居家守則 The Wolves》Samuel Kishi
《戀你在他方 I Carry You With Me》Heidi Ewing
《聽見心聲音 Listen》Ana Rocha
《真實 The Truth》是枝裕和
《大地蜜語 Honeyland》Tamara Kotevska, Ljubomir Stefanov
《悲慘世界 Les Miserables》Ladj Ly
#修復電影
《阿基拉 Akira》Katsuhiro Ôtomo
《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 of 1990》Giuseppe Tornatore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Bernardo Bertolucci
《藍色恐懼 Perfect Blue》今敏
《東京教父 Tokyo Godfathers》今敏
《中央車站 Central Station》Walter Salles
《美麗佳人歐蘭朵 Orlando》Sally Potter
《在黑暗中漫舞 Dancer In The Dark》Lars von Trier
《蘇州河 Suzhou River》婁燁
《教會 The Mission》Roland Joffé
《綠洲 Oasis》李滄東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侯孝賢
《鳥人 Birdy》Alan Parker
《名揚四海 Fame》Alan Parker
《卡比莉亞之夜 Le notti di Cabiria》Federico Fellini
《八又二分之一 8 1/2》Federico Fellini
《大路 La strada》Federico Fellini
《阿瑪珂德 Amarcord》Federico Fellini
《小牛 I vitelloni》Federico Fellini
《生活的甜蜜 La dolcevita》Federico Fellini
《感官世界 In The Realm Of The Senses》大島渚
《俘虜 Merry Chirstmas,Mr.Lawrence》大島渚
《春天的故事 A Tale Of Springtime》Éric Rohmer
《夏天的故事 A Tale Of Summer》Éric Rohmer
《秋天的故事 A Tale Of Autumn》Éric Rohmer
《冬天的故事 A Tale Of Winter》Éric Rohmer
#OTT
《戀戀小情歌 God Help The Girl》Stuart Murdoch
《困獸之網 The Net》金基德
《再見了,唇 Farewell Song》塩田明彥
《你好,之華》岩井俊二
《霍爾的移動城堡 Howl’s Moving Castle》宮崎駿
《風之谷 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宮崎駿
《再會吧!青春小鳥 Have A Song On Your Lips》三木孝浩
《不即不離 Absent Without Leave》廖克發
《心靈圍籬 Fences》Denzel Hayes Washington Jr.
《玉子 Okja》奉俊昊
《Nang Nak》Nonzee Nimibutr
《Little Voice》Mark Herman
《Electric Dreams》Steve Barron
《地下鐵 Subway》Luc Besson
《五月風暴 Après mai》Olivier Assayas
《夜晚還年輕 Tangerine》Sean Baker
#影集/ #電視劇
《闇 Dark》
《普通人 Normal People》
《好萊塢 Hollywood》
《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
《鬼滅の刃 Demon Slayer: Kimetsu No Yaiba》
《紙房子 La Casa De Papel》
《誰是被害者 The Victims' Game》
《返校 Detention》
感謝在全球疫情陰霾中,在台灣,仍可以在這一年進電影院看電影!2021祝福大家:平安快樂!
les miserables故事 在 《孤星淚》悲慘世界的故事| 【倫敦West End | By 英國360 的推薦與評價
米歇爾·勳伯格和阿蘭·鮑伯利共同創作的一部音樂劇, 改編自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說。 故事 以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為背景。該劇於1980年在法國巴黎的體育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