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國際三條線的小編Oscar。
今天請大家看一下第一條線和第三條線,分別是有關(剝奪)蒙古語教育和印度邊境衝突,當然主角都是中國。看起來無論是內政或外交,中國都表現得越來越強硬。
語言的問題,很多人會覺得在中國生活當然就得會講中文(普通話),不會講蒙古語什麼了不起?大家都講一樣的語言,比較好溝通,觀念相近,生活習慣也拉近,不好嗎?
但也有些人認為消滅母語,是種族滅絕的一個步驟,很嚴重。
你同意那一邊呢?
ps 新版臉書故障,不讓我放圖片。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中國在內蒙古推漢語教學引發抗議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901/china-protest-mongolian-language-schools/zh-hant/
👉劃重點:據人權組織稱,中國北部數千名蒙古族人聚集在學校外面抗議一項新政策,該政策將減少使用他們的民族語言教學,而是更多地使用漢語,這是該邊境地區大規模不滿情緒的一次罕見表現。
上週晚些時候開始的示威活動,主要針對的是今年夏天宣布的一項教育政策,該政策要求,在內蒙古地區的中小學用漢語逐漸取代蒙古語作為三門課程的教學語言。
對於許多蒙古族人來說,他們把語言視為其獨特文化身份的最後一個殘存標記,這項政策走過頭了。
▪️國際:中印衝突:兩國互指軍隊越界,拉達克邊境爭端再起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3981869
👉劃重點:中國和印度再就邊界問題發生爭端,印度日前指控中方在拉達克(Ladakh)地區採取「具挑釁性」的軍事活動,但中方否認,反指印度方面破壞兩國達成的共識。
兩國官員對日前發生的爭端各執一詞。印度官員周一(8月31日)指印軍成功阻止解放軍人員「佔領」一個山坡,但同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中方人員從沒有越過實際控制線活動。
兩國士兵今年6月中旬在邊境有爭議地區爆發衝突,造成最少20名印度士兵死亡,中方據報也有傷亡,但北京政府至今仍未確認。
▪️國際:BBC新總裁走馬上任 盤點百年媒體困難與挑戰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3984885
👉劃重點: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離不開三大要素:資金、人手、產品質量。在BBC媒體編輯拉賈恩看來,新總裁戴維最棘手的問題也與這三者有關:
資金問題:2022年,BBC百年大慶的同時,與英國政府就2027年開始的下一個憲章,特別是電視牌照費的談判也將開始;2027年之後BBC將有多少營運資金?要使BBC能夠與迪斯尼、蘋果、Netflix、 亞馬遜等世界巨頭公司競爭,就必須增加資金,而不是減少。但是BBC電視牌照費應該取消的呼聲越來越高。
人手問題:BBC作為公營機構,如何確保能繼續吸引最具創意的人才。創作出《倫敦生活》(台灣譯《邋遢女郎》Fleabag)的英國演員兼作家菲比·沃勒-布立基(Phoebe Waller-Bridge)出道作品雖然產自BBC, 也為BBC創作了很多年,但現在她已經被亞馬遜挖走。
產品質量問題:肺炎疫情助推人們對BBC新聞的需求,但新聞的凖確與不偏不倚卻面臨社交媒體的巨大挑戰。其他方面,隨著年輕一代越來越轉向國際流媒體收看電視節目和電影,BBC如何創作出吸引並留住年輕受眾的產品是一大難題。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日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ladakh中文 在 空姐與法鬥雷蒙的軟爛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軟爛飛行日常| 印度·拉達克
自從上一次去過印度之後,就一直對印度獨特的文化衝擊念念不忘,因此這次即便工程師再三勸阻,還一直不斷恐嚇我去印度很危險會死,腸胃炎會死,高山症也會死(沒錯他就是整趟都在咒我死),我依然鐵了心跟好友們選了印度六天班,那時我還不知道我接下來會經歷什麼啊(吐菸)。
我們這次來到印度最北邊的拉達克(Ladakh),為的就是一睹三個傻瓜裡最後女主角騎著機車找藍丘的地方— 班公湖。
班公湖位在中印邊界非常高海拔的山區,因此在前往班公湖以前,必須先到拉達克的首都列城(Leh)適應高海拔一個晚上。
基於工程師的警告,我們除了每天都乖乖的服用高山症藥物外,從飛機抵達列城機場的那一刻,我們幾個就立刻成為一群樹懶,做任何事情都是 慢 吞 吞 ,深怕一個快走或一個大笑太過激烈就高山症發作。
除了高山症之外,連續5小時一路顛坡的山路(是真的很顛噢頭會一直扣到車窗的那種)還有可怕的公廁也讓我們吃盡苦頭,一整路我們忍著吐意與尿意,不斷的在哇哇叫真的太苦了!我們又不是在拍冒險王為什麼要吃這種苦(超厭世),如果當地導遊聽得懂中文應該覺得我們這群傲孝連有夠荒謬吧。
雖然旅途的過程很艱辛,但班公湖平靜的湖面倒映著山脈還有天空清澈的藍還是令人陶醉,我很想接著說出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辛苦都不算什麼了這種話,但我說不出口我還是覺得好苦哈哈哈哈哈(我沒有背包客精神我沒有)。
p.s. 話說我們雖然預防高山症預防得很徹底,殊不知五人裡就有三個人食物中毒上吐下瀉(是的包括我本人),我回家後一直跟工程師說我錯了,短時間內真的不敢再挑戰印度了。
ladakh中文 在 淳的港式挪威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81歲生辰快樂🙏
希望他長命百歲🙏
終於有機會9月在Belgium見到他~
<旅遊雜記> 法會與達賴喇嘛
為期兩星期的Kalachakra 開始了。我想起當時大中小喇嘛分別問我,明年會不會回來Ladakh。雖然心裡很想,但只能笑著說,『應該不可能吧,但我會找機會回來的,我想看看博物館落成後的樣子,想看看裡面的展覽,是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然後,他們又會紛紛說,明年七月我們這裡舉辦Kalachakra,達賴喇嘛會來主持呀。
我不知道Kalachakra是什麼(後來查一下才知道中文叫時輪金剛灌頂法會),但也猜到這應該是大事。他們說的時候卻一臉平靜閒話家常似的,叫人看不出到底是期待還是興奮。
我到Ladakh之前,對這宗教認識不深,但在一個地方待久了,觀察到的自然多一點,也慢慢了解多一點。藏傳佛教的最高領袖常出現在外界媒體,但在這裡,他的肖像並不普遍。從前在政教合一的西藏,名義上他是統治者,實際上,四大教派和他們的支派各有領袖,達賴喇嘛只是其中格魯派的宗教領袖。他在信眾中有崇高地位,但放在其他教派,他不是唯一。參觀其他寺廟時,聽到一個小小的傳聞。就是當達賴喇嘛在拉達克時,別派某一位寧波車就會離開避而不見,是真是假,我無從考證。
在這地區,寺廟各隸屬不同教派,走進去望望供奉照片是誰就猜到了。Hemis, Chemrey 是噶舉派下的Drukpa kagyu,它的領袖頭像在拉達克經常出現,他做了很多公益非常受人愛戴。噶舉派下另一派別karma kagyu的領袖也常出現,這個應該不默生,就是之前鬧雙包胎,在九十年代他十來歲時逃離西藏的大寶法王。Thiksey 和在Nubra valley 的Diskit是格魯派的,當然是達賴喇嘛,大部份藏人的店也是掛他的相。Spituk以前是其他教派,但現今是格魯派。
我只在這寺廟前經過,從未進內參觀,但卻見過它的寧波車一面,是個九歲的小孩。
當天他們來參觀,本來不該遇上的。剛好我要到房子裡拿點東西,回來時上完階梯,巧合地窄路相逢。這個小孩,在上一位寧波車完寂後兩年找到,據說是釋迦牟尼座下其中一位羅漢的轉世。這個小靈童聽聞很有性格,經常黑面,果然沒錯。他們一行十多人,我自然側身讓路,面帶微笑也不懂有沒有什麼其他規矩,就這樣跟活佛刷身而過。
靈童轉世並不是所有教派都採用的方法。我們寺廟隸屬的薩迦派傳位方式是父傳子的,很不可思議吧。聽聞在錫金有娶妻的喇嘛,應該也是這一派。薩迦派和剩下的寧瑪派寺廟在這裡數量最小。
Kalachakra無緣參與,但要聽達賴喇嘛傳揚佛法卻是有機會的。有朋友問我有沒有興趣跟她到德國聽道,我上他的網站查看他的行程,一看不得了,他飛的次數可比得上空姐! 在電視上見,他都是精神抖擻,大聲講大聲笑,充滿力量。我相信他,只有無私的心加背後龐大的使命感才能推動他所作的一切。
今天七月六日,他七十九歲,要對達賴超人講一句,生日快樂。
ladakh中文 在 Cafe Desert Rain in #Leh in #Ladakh-... - Kunzum Travel Café 的推薦與評價
Cafe Desert Rain in #Leh in #Ladakh- they served me my daily dose of #coffee and cakes / crepes when I was writing my book on Ladakh in 2008 / 2009. Th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