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this founders’ mind: 抉擇的一刻] 陳柏儒 Blue Chen, RelaJet 共同創辦人
在家工作不耍廢,出外口罩記得戴!
這週 Inside this founders’ mind 系列第二篇,想與大家分享的是 AW#17 校友 RelaJet 共同創辦人 Blue 的故事與抉擇心路歷程。如果錯過上一篇 ANIWARE 創辦人 Joe Mak 的分享,推薦大家閱讀:https://bit.ly/33QU1VN
那就廢話不多說,為大家帶來 Blue 以第一人稱分享的專訪內容。
#背景故事 #解決更大的問題
身為一位飽受先天性聽障苦惱的患者,挑選與配戴助聽器是一輩子的事情。但長大後,一個疑問開始縈繞我心頭:「為什麼一台動輒 15 至 20 萬新台幣購買的助聽器,仍然有聽不清楚的問題呢?」這成為了我 2018 年創業的初衷:以 AI 技術協助聽障者擁有更好的聆聽體驗,而我們也開發出獨有的人聲分離引擎與模型,改善市場既有輔具產品的不足。
但一年半過去了,我們逐漸發現,市場仍有未被滿足的群體,社會中仍存在許多需要助聽器輔助,卻遲遲沒有配戴的客群;全世界需要配戴助聽器的人口中,只有 15 -18% 有購買、配戴助聽器的行為。RelaJet 解決了近 20% 的問題,但其他的 80% 呢?除了既有產品價格過高外,是不是有其他原因使他們不願意配戴呢?於是,經過幾個月的訪談與調查,我們得出了結論。除了價格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拒絕被貼上標籤」。這使我了解到,即便技術再好,我們仍需要做出改變,以更快速,且更有效地幫助那些需要配戴助聽器的人,進而創造更長久、更強大的影響力。因此,兩年前,我想做自有助聽器品牌的想法開始萌芽。
#是什麼讓你做出抉擇的 #從技術供應商到自有品牌
一個對的靈感,加上很好的使用者的反響,以及改變世界的勇氣與熱情,使我下定決心踏上做自有品牌這條路。
我與團隊討論過無數次,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被貼標籤」這件事情。感謝無線耳機的普及,給了我們很好的靈感:既然路上人人一台真無線耳機戴者走,我們如果把助聽器的元素融入耳機,並以真無線耳機的價格銷售,是不是能給這些有助聽器需求的人一個嶄新的選擇呢?
在去年第二季得出了這個靈感後,我們開始訪問我們的 TA (Target Audience),發現大家非常期待這個點子付諸實行,因而奠定了自有品牌的基調與故事。於是我們很快做出一個 prototype 並給受試者配戴後,高達 90% 的使用者願意購買;剩餘的 10% 也不是因為產品不符需求,只是因為耳型不合,是可以被解決的問題。
想歸想,畢竟團隊大多是技術出身,本來我們還是希望以貼牌的方式做這件事情。然而,與通路商聊過後,我們被澆了一頭冷水:通路商對這產品興趣缺缺,因為通路只想販售單價高的產品賺取更高的利潤,對銷售人員的訓練也早有一套規矩。如同賣精品的通路一樣,高級的包賣久了,在同一櫃位亦不想陳列、販售其他相對樸實便宜的包包。
但隨著助聽器融入耳機的想法傳播開,前來洽詢的使用者也越來越多。當看見許多本來不願意去購買助聽器的長者的為此前來,期待這樣的產品問世,使他們不用面對被貼標籤的困擾。我再次回想為什麼創業,就是為了幫助更多聽損者,創造影響力,希望讓更多人再次聽見世界的精彩,而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支持我們的使用者,並不是通路;通路可以再想辦法,但使用者的需求是最真實的,因此,籌備了半年後,今年二月我們推出自有品牌「Otoadd」- 聽障者設計的無線耳機。
#影響或反思
品牌推出後,不免引來許多評論。以前我只需要聚焦在技術、模型精確度等工程師議題,但現在有了更多東西要應付,有點分身乏術。然而,專注在使用者與產品依舊是我的首要任務,如果因為無謂的評價而顧此失彼,是不划算的;我希望除了助聽器本身是對使用者有幫助之外,更讓使用者覺得他們是付費訂閱最新的軟體與演算法,並更願意跟我們互動、反饋,使我們得以研發更精準、實用的演算法,服務更多的聽損者。秉持著初衷,我不後悔自己做品牌的選擇,儘管前路漫漫,我仍願意付出一切,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關於 Blue & RelaJet, Otoadd
Blue 陳柏儒, RelaJet 洞見未來創辦人,過去曾待過知名的 IC 半導體以及 IT 公司。 本身是一個先天性聽障者,了解聽障者在怎樣的日常溝通上會遇到何種困擾,全力發展聽力相關產品。2021 年正式在台灣發布 Otoadd 聽力品牌。
Otoadd - 顛覆聽力輔具昂貴且輔具感重的刻板印象,把助輔聽融入潮流耳機,讓有需要的人『再次聽見世界的美好』。耳機價格平價,不再因為預算考量而選擇忍耐,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https://www.otoadd.com
#AppWorks 加速器 23 屆招募正式啟動啦!
AppWorks 加速器 23 屆正開放申請中,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NFT、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們加入這個社群,和大家一起切磋、成長:https://bit.ly/2RjF4cd
「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的推薦目錄: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Re: [討論] IC layout 年薪輕易破百萬CP值超高-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文組也能學半年就上班-晶片佈局工程師- 科技業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文組也能學半年就上班晶片佈局工程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聯發科ic layout 面試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聯發科ic layout 面試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聯發科ic layout 面試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ic layout自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ic layout自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職涯大數據- 【行業導師分享】Layout工程師有幾種? 類比IC ...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想請教關於IC-layout 工程師一職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請益] 做ic layout有前途嗎? 的評價
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文組也能學半年就上班-晶片佈局工程師- 科技業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對晶片佈局工程師的要求,可分為基本與進階基本: 要了解匹配與對稱,要能閱讀製程規則,要看得懂電路元件腳位與連接並能對應到晶片佈局上有兩個檢驗基本 ... ... <看更多>
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文組也能學半年就上班晶片佈局工程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0:00 前言0:25 工作 簡介1:00 學習與課程2:13 開發工具2:56 工作 細節4:07 工作 要求5:08 工時與 工作 5:58 結語REF:1. Tape out: The Chip is ready! IC ... ... <看更多>
ic佈局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Re: [討論] IC layout 年薪輕易破百萬CP值超高-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ImLoki (呵呵拉)》之銘言:
: 平時
: 取之科技板 用之科技板
: 在此分享一個不錯的職涯選擇
: IC layout 佈局工程師
: 在板上資訊比較落後
: 強者我朋友 私立科大EE畢
: 出去學了IC layout
: 後來以約聘身份去豬屎屋大廠
: 而且未滿三年就升上正職
: 目前年薪百萬
: 我是覺得非常適合在科技業沉浮的人
: 如果一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 或者是剛畢業的學士
: 在考慮要不要升學之際
: 其實可以考慮看看
: 畢竟出來薪水是很top
: 是非常值得投資的ㄧ個區塊
: 以上分享給各位
之前做過約半年的layout,確實是學士學歷以下(尤其非四中四大)想進入豬屎屋的最佳
途徑。
可是為啥只做半年呢?
同樣的學經歷,為什麼可以給你較好的薪水。
基本上你就是用肝去換啦!
Layout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IC tapeout前的最後一線了。
我自己的感覺是在進layout前所有的delay,post-sim之後要改圖。
這些時間,都是layout吸收。
畢竟layout在豬屎屋就是個卑微的存在。
時間無法自己掌控,常取決於跟你cowork的RD。
也因此在下線前會有驚人的加班。
談到利與弊
利的部分-
1.是的,就是你進到豬屎屋了。
這裡的薪資水平(別太雷的公司的話)基本上比同樣是學士,進到系統廠領的薪水多。
2.工作也算好找,畢竟雖然進入門檻相對低,但是還是擁有一項專業的技能,如果真的能
畫的快又好,也算是公司的重要資產。
弊的部分-
1.誠如前面提到,在早期對tool還不熟悉,整體layout觀念還沒建立很完整的時候。基本
上動作就是一個慢。
tapeout前layout的節奏原本就緊湊了,搭配上動作慢。加班加的不要不要的是可以預期
的。
所以任何個人的進修規劃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事,基本上就是一輩子layout了。
2.這工作很吃健康的,哪天你眼睛壞了,骨折了。戰力基本上就歸0了。
就算一輩子健健康康,到了中年,人的反應也是慢慢開始變慢。
基本上競爭力到30歲左右就到巔峰,4,50歲會隨著健康因素下滑。新鮮的肝輕鬆取代你。
3.雖然目前layout人力缺口大,但隨著eda的發展,我猜想可能缺口會逐漸變小。(自己
亂猜,前輩別打臉)
整體而言,我認為很適合一心想進豬屎屋,書又沒唸那麼多的人。這個工作短期來看應該
是蠻穩定的。
但是如果還想在把自己的工作往上在推一個層級,除非本身天生神力。不然光工作就忙的
你要死了,還是別想了吧。再說,我想天生神力的人哪會在這裡徘徊。
以上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56.2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99153147.A.951.html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5:27:16
。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09:19
哈哈哈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11:56
容易輕鬆RD自己話就好啦。缺夠屎,薪水相對就會夠多啦。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14:31
越來越少了。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16:32
有意想不到的爽缺。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19:50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24:03
補充:
弊還有,
由於工作內容很固定,基本上kpi的計算方式都訂的相當死。好一點說你一個月要完成到
哪裡。
誇張一點的把block切的超小,一小時一小時算。
這個狀況跟本讓人壓力超大的,覺得工作跟本沒有完成的一天。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29:50
打斷手骨就變廢人啦! 嗚嗚嗚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3), 07/04/2017 16:40:04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1), 07/04/2017 19:36:24
※ 編輯: just206 (111.71.56.221), 07/04/2017 19:54:16
)。小主管缺倒是蠻多的,但是小主管缺也還是要畫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