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馬大康:現階段全球AI發展仍處於石器時代,未來AI技術將有7大挑戰與新機會
在今年臺灣人工智慧年會上,新任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馬大康,不僅分享近幾年Google在AI方面的重要進展,並歸納提出7項未來AI技術挑戰與機會,包括建立分散式學習架構、AI偵錯、容錯能力,以及零接觸AI應用新機會等。
文/余至浩 | 2020-11-15
在臺灣人工智慧年會最後一天(11/14),新任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馬大康擔任活動最後一場壓軸,他現場也分享近幾年Google全球AI方面的重要進展,並歸納提出7項未來AI技術挑戰與機會,包括建立雲端與邊緣的分散式學習架構、加入AI偵錯、容錯能力,以及零接觸AI應用新機會等。
這也是馬大康今年接任Google臺灣總經理一職後,首度在公開場合出席活動,就選在臺灣人工智慧年會。但有別於Google前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3年前在大會主題演講是以AI在臺灣的新機會為題,馬大康今天則聚焦Google全球在AI方面的最新進展。
馬大康表示,現今Google的AI應用,在大家日常生活已隨處可見,常見如Gmail收信用的過濾垃圾郵件機制,或是全球10億用戶每天用的Google相簿裡的智慧化檢索,都有運用大量AI技術,來提升其服務品質,而且不只加入AI功能,並持續改良,如最早導入AI技術的Google Search服務,近來就透過使用神經網路技術BERT,來大幅改善其搜尋品質,甚至不只能輸入文字查找,現在也能叫Google語音助理幫你搜。除了生活類應用,在其他環境、醫療等全球重大議題上,也都有不少AI應用的著墨。
但講到現今AI的發展,馬大康仍以AI石器時代來加以形容,現階段全球AI發展仍在起步階段,未來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他並歸納出7項未來AI技術挑戰與新機會。
首先是建立包含雲端與邊緣端的分散式學習架構。他指出,以往訓練資料量多寡,與AI學習成果會有影響,但未來在模型訓練上,須符合更嚴格相關資料使用規範,像是不只得考慮到資料使用者的隱私權,也得要確保這些訓練完的模型在推論上能不偏頗且符合公平性。為了做到這些事,分散式學習架構的建立,就十分重要,甚至他強調:「這是未來幾乎所有AI學習架構都要採用的新方式。」
以Google作法為例,早在5年前就開始建立分散式學習架構,來優化Android裝置上Gboard虛擬鍵盤的選字建議,他們以聯合學習(Federated Learning)技術設計一套分散式機器學習方法,憑藉不必上傳敏感性資料,而是先在用戶手機上進行模型訓練後,再將訓練完的模型參數與抽像化使用者資訊傳回雲端中央伺服器來優化,藉此達到與集中式機器學習相同的訓練效果,同時又能維護使用者的隱私。接著再將模型優化後的參數更新到每支用戶端手機上。
如今,透過這種分散式學習架構,Google已從全球超過5億支Android手機中持續累積並蒐集其用戶鍵盤使用資料,用於選字AI模型優化。他表示,至今不論是在建議文字、句子,或是表情符號與生動圖片的推薦都有相當出色表現,甚至未來亦可加入影片分享的推薦。
但他也提到目前Gboard的AI應用挑戰,像是在面對一些自創文字或新的符號的學習效果就不是太好,如年輕人常用的火星文或KUSO符號等,導致最後推薦結果並不是很準確。這也帶來新挑戰,他強調,未來10年AI演算法或深度學習模型的發展,不只要做到分析結果的精確,更需要具有偵錯的能力,能從複雜分析過程中找出哪段資料使用可能出錯,以避免產生不正確的推論結果或偏見。
除了以用戶Gboard資料做訓練要確保隱私權,馬大康指出,目前Google所有AI產品或服務,都須符合Google內部一套AI規範的最高指導標準,該規範尤其強調隱私權、公平性、不偏頗,以及妥善使用蒐集到的使用者資訊等,並已落實到旗下所有AI應用或服務的開發上,都要求嚴格來遵守。
馬大康提到第2項AI挑戰,則是要找出新方式,來降低手機端資料的傳遞,避免對於使用者生活造成影響。第3項則是針對重要邊緣裝置,如手機等,當蒐集資料量不夠多時,也需要考慮到一些替代方案的可行性,例如以少量資料依然可達到與用大量資料訓練相同或更好地的AI學習結果。
另外,在分散式學習架構下,雲端AI模型必須有足夠的容錯能力,才能在遇到傳輸資料分析不完整時,減少對其學習效果的影響。他指出,方法之一就是得靠大量裝置端用戶資料的蒐集來改善,而他認為,這樣的高度AI容錯能力的建立,也是未來其研究重要發展的方向。這是第4、5項挑戰。
至於第6項,則是如何讓既有模型學習新字彙或符號,或是運用AI模型幫助大眾判斷假新聞,同樣是未來AI另一大挑戰。最後,因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也改變人類生活型態,進入到以零接觸為主的新常態,包括遠距工作等,他表示,這也將使得AI應用有所改變,從傳統字彙理解快速演變到聲音及影像的學習,不只技術難度變更高,以後也需要更加龐大的資料量加強模型訓練,這也將帶來AI新機會。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1118?fbclid=IwAR16lRIZMIdrH2bb-AkudTXxLv4GYwiY3Tzs6PFL2zUjAVQ9rKfNqFZ_0kU
google相簿未完整上傳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多爸爸媽媽常問我,「我自己的知識不夠,帶著孩子看博物館,怎麼教他們?」
別擔心,世界上沒有人什麼都知道的,我也許在醫學相關的博物館或展覽可以直接介紹,但碰到不熟的歷史或藝術還是一樣很弱。
教學不是只有單向的言教,更可以雙向的身教。不懂的話,拿出手機,現場查給小孩看吧!
例如,為什麼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 的其中一幅畫,會是被切開的樣子?
我自己也很好奇,就看了標題跟說明後(The Execution of Emperor Maximilian / Édouard Manet),在現場用手機上網查,原來馬內畫了好幾個版本,但因為所持立場與法國國王不同,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不適合公開,最後的定稿賣給人私下收藏後,之前的版本,馬內就切掉銷毀。
馬內過世後,其家人或許是要拼現金,把這一片一片也拿去賣,竇加覺得這蠻有意思的,就一片一片收購回來,拼起來。最後轉手到國家藝廊收藏。
這裡也可看到,國家藝廊的策展態度,跟一般的博物館不太一樣。除了藝術性,他們同時也看重教學意義和故事性。切壞並重拼的作品,相對便宜,但卻更有故事可說,甚至還能引起觀眾的興趣,利用好奇心,將策展延伸到網路上,因此,這破碎的作品,就變成主展品了。
這是很完整的過程,從發現問題(怎麼這幅破破的)、取得既有資訊(牆壁上的說明與關鍵字)、獨立研究並歸納(上網搜尋迅速取得有價值資訊)、整合並分享(跟小朋友說明這些故事以及策展意義)。是良好的身教,以及機會教育。日後他看到有趣的議題,也會用類似的方法,搜尋並整理,或許講給同學、老師、同事聽。
▌善用學習單
英國是很重視「小孩」的國家,真正把孩子當成社會的未來,包括公共交通或博物館,兒童往往免費,家庭票也有很多種優惠。博物館常為了小朋友,設計學習單,有些甚至還為不同年齡層,設計了兩三個版本!
重點是,只要有學習單,就讓孩子拿一份!絕對值得。
像是小而精緻的老手術室博物館,兩個小孩都沒有醫學根基,卻能帶著兩張學習單(一張幼童、一張青少年),努力看懂文字,仔細思考,在博物館的各個角落尋找答案,偶爾有不懂的時候還會主動來問我,小孩有自己的動機,是最可貴的,而一張學習單就能有這樣的神奇效果。
寫完後,還可以到櫃臺換取小獎品,兩個小朋友自己去櫃臺報到,跟工作人員討論答案,領到小徽章,還被稱讚「字很漂亮」,對孩子來說,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學習體驗。
旅遊之外,這樣的學習單經驗,可以延伸到每天的生活,我們作爸媽的,只要花 30 分鐘,就能把生活中的各種知識與素養,製作成教案,並準備獨一無二、能有效引發動機的學習單。歡迎參考我們的課程,不只真的帶你做,還回答你所有的問題!
🚩 學會為你的小孩,客製化素養教案!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interactive/
👉 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火熱報名中!
▌家是一個團隊
家是一個團隊,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專長,彼此可以互助。
像是我對影像特別有感,會觀察到很多有趣的小細節,也會拍起來,這也是我之所以選則當影像醫學科醫師的原因。每天晚上我會把自己當天所拍的所有照片(通常都 300 張上下),上傳到全家的 Family Share 相簿,我們全家都用 Google 相簿,彼此分享相當容易,而且我分享之後,在他們的手機或平板,還會出現通知,提醒他們去看。
小孩可以藉由這樣的過程,回顧一天的行程,並挑選有趣的主題,寫他們每天的部落格。他們可以直接用我的照片,但我要求他們必須自行後製修圖過,不能直接放上原圖,要思考自己想呈現什麼,裁切並調整亮度對比,去把想說的事情說好。
像是我太太婉君,對旅行有興趣,在規劃行程、購買機票、預定飯店時,就常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這部分我就不太擅長,也沒什麼熱情,由她耐心的跟孩子互動,最為適合。
姐姐對畫圖有興趣,常能給弟弟配色與配圖的建議;弟弟對 Scratch 做動畫很有愛,所以做總結動畫時,也帶動了姐姐的興趣,作了一個。
姐姐與弟弟,在做 activity book 或推理小書時,也都是共同解謎的,他們會一起討論一起寫,兩個人的才華略有不同,姐姐想得比較全面但慢些,弟弟反應很快但常看不到全局。
因為性格不同,過程中當然也會有爭吵,這個小團隊互動的過程中,姐姐學習領導「反應快但卻脾氣急躁」的弟弟,統合意見與想法,而弟弟也實際體會,一個人反應再怎麼快,知道再多,還是不如一個有效討論的團隊。
🚩 出遊前的必修教養課程,與孩子互動,不怕沒有梗。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好課開班|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在旅行中,陪孩子一起學習的 6 個技巧。
➤ http://bit.ly/2IqwrVd
▌適合對象
✔ 家長,您有幼稚園到國高中的孩子。課程內所傳授的技巧與概念,均已運用多年,確認可行。
✔ 即將成為父母,想先瞭解新時代教育方式與概念,看看其他的父母們在思考些什麼,自己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在這堂課,你將能學會的技能。
✔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
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旅遊不只是旅遊,讓親子關係增溫,還能學習。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拒絕被 3C 綁架,成為 3C 的主人!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適應潮流,並且走在潮流前端。
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家庭中的素養訓練,必須符合 4 個面向:
✔ 短時間能做
現代社會,大家都忙,雙薪家庭也多。很多時候忙了一個月,只有一個週末下午全家有空。如果能在 2 個小時內完成,才有可行性,也才有成就感。
✔ 要融入生活
最好不用事先準備,想到就能做。甚至跟全家的外出、跟團旅行、自由行,都能結合。
✔ 與學校互補
知識的部分,國民教育作得不錯。但在媒體識讀、獨立思考、書寫溝通等領域較少,家庭為主的素養訓練,若能補足就更好。
✔ 順應新趨勢
孩子長大速度很快,有限的時間,學到能帶著走,且未來適用性高的技能,當然更好。
素養教育工作坊,在小孩最渴望知識,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讓他們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
🔸 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在小孩最渴望知識,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 | 4 / 11(六)| 素養教育工作坊火熱報名中!
google相簿未完整上傳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爸爸媽媽常問我,「我自己的知識不夠,帶著孩子看博物館,怎麼教他們?」
別擔心,世界上沒有人什麼都知道的,我也許在醫學相關的博物館或展覽可以直接介紹,但碰到不熟的歷史或藝術還是一樣很弱。
教學不是只有單向的言教,更可以雙向的身教。不懂的話,拿出手機,現場查給小孩看吧!
例如,為什麼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 的其中一幅畫,會是被切開的樣子?
我自己也很好奇,就看了標題跟說明後(The Execution of Emperor Maximilian / Édouard Manet),在現場用手機上網查,原來馬內畫了好幾個版本,但因為所持立場與法國國王不同,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不適合公開,最後的定稿賣給人私下收藏後,之前的版本,馬內就切掉銷毀。
馬內過世後,其家人或許是要拼現金,把這一片一片也拿去賣,竇加覺得這蠻有意思的,就一片一片收購回來,拼起來。最後轉手到國家藝廊收藏。
這裡也可看到,國家藝廊的策展態度,跟一般的博物館不太一樣。除了藝術性,他們同時也看重教學意義和故事性。切壞並重拼的作品,相對便宜,但卻更有故事可說,甚至還能引起觀眾的興趣,利用好奇心,將策展延伸到網路上,因此,這破碎的作品,就變成主展品了。
這是很完整的過程,從發現問題(怎麼這幅破破的)、取得既有資訊(牆壁上的說明與關鍵字)、獨立研究並歸納(上網搜尋迅速取得有價值資訊)、整合並分享(跟小朋友說明這些故事以及策展意義)。是良好的身教,以及機會教育。日後他看到有趣的議題,也會用類似的方法,搜尋並整理,或許講給同學、老師、同事聽。
▌善用學習單
英國是很重視「小孩」的國家,真正把孩子當成社會的未來,包括公共交通或博物館,兒童往往免費,家庭票也有很多種優惠。博物館常為了小朋友,設計學習單,有些甚至還為不同年齡層,設計了兩三個版本!
重點是,只要有學習單,就讓孩子拿一份!絕對值得。
像是小而精緻的老手術室博物館,兩個小孩都沒有醫學根基,卻能帶著兩張學習單(一張幼童、一張青少年),努力看懂文字,仔細思考,在博物館的各個角落尋找答案,偶爾有不懂的時候還會主動來問我,小孩有自己的動機,是最可貴的,而一張學習單就能有這樣的神奇效果。
寫完後,還可以到櫃臺換取小獎品,兩個小朋友自己去櫃臺報到,跟工作人員討論答案,領到小徽章,還被稱讚「字很漂亮」,對孩子來說,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學習體驗。
旅遊之外,這樣的學習單經驗,可以延伸到每天的生活,我們作爸媽的,只要花 30 分鐘,就能把生活中的各種知識與素養,製作成教案,並準備獨一無二、能有效引發動機的學習單。歡迎參考我們的課程,不只真的帶你做,還回答你所有的問題!
🚩 學會為你的小孩,客製化素養教案!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interactive/
👉 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火熱報名中!
▌家是一個團隊
家是一個團隊,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專長,彼此可以互助。
像是我對影像特別有感,會觀察到很多有趣的小細節,也會拍起來,這也是我之所以選則當影像醫學科醫師的原因。每天晚上我會把自己當天所拍的所有照片(通常都 300 張上下),上傳到全家的 Family Share 相簿,我們全家都用 Google 相簿,彼此分享相當容易,而且我分享之後,在他們的手機或平板,還會出現通知,提醒他們去看。
小孩可以藉由這樣的過程,回顧一天的行程,並挑選有趣的主題,寫他們每天的部落格。他們可以直接用我的照片,但我要求他們必須自行後製修圖過,不能直接放上原圖,要思考自己想呈現什麼,裁切並調整亮度對比,去把想說的事情說好。
像是我太太婉君,對旅行有興趣,在規劃行程、購買機票、預定飯店時,就常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這部分我就不太擅長,也沒什麼熱情,由她耐心的跟孩子互動,最為適合。
姐姐對畫圖有興趣,常能給弟弟配色與配圖的建議;弟弟對 Scratch 做動畫很有愛,所以做總結動畫時,也帶動了姐姐的興趣,作了一個。
姐姐與弟弟,在做 activity book 或推理小書時,也都是共同解謎的,他們會一起討論一起寫,兩個人的才華略有不同,姐姐想得比較全面但慢些,弟弟反應很快但常看不到全局。
因為性格不同,過程中當然也會有爭吵,這個小團隊互動的過程中,姐姐學習領導「反應快但卻脾氣急躁」的弟弟,統合意見與想法,而弟弟也實際體會,一個人反應再怎麼快,知道再多,還是不如一個有效討論的團隊。
🚩 出遊前的必修教養課程,與孩子互動,不怕沒有梗。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好課開班|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在旅行中,陪孩子一起學習的 6 個技巧。
➤ http://bit.ly/2IqwrVd
▌適合對象
✔ 家長,您有幼稚園到國高中的孩子。課程內所傳授的技巧與概念,均已運用多年,確認可行。
✔ 即將成為父母,想先瞭解新時代教育方式與概念,看看其他的父母們在思考些什麼,自己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在這堂課,你將能學會的技能。
✔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
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旅遊不只是旅遊,讓親子關係增溫,還能學習。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拒絕被 3C 綁架,成為 3C 的主人!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適應潮流,並且走在潮流前端。
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家庭中的素養訓練,必須符合 4 個面向:
✔ 短時間能做
現代社會,大家都忙,雙薪家庭也多。很多時候忙了一個月,只有一個週末下午全家有空。如果能在 2 個小時內完成,才有可行性,也才有成就感。
✔ 要融入生活
最好不用事先準備,想到就能做。甚至跟全家的外出、跟團旅行、自由行,都能結合。
✔ 與學校互補
知識的部分,國民教育作得不錯。但在媒體識讀、獨立思考、書寫溝通等領域較少,家庭為主的素養訓練,若能補足就更好。
✔ 順應新趨勢
孩子長大速度很快,有限的時間,學到能帶著走,且未來適用性高的技能,當然更好。
素養教育工作坊,在小孩最渴望知識,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讓他們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
🔸 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在小孩最渴望知識,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 | 4 / 11(六)| 素養教育工作坊火熱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