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媒體大戰
互聯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至今已接近30年,大大促進了資訊流通。社交媒體在千禧年代出現並迅速發展和普及,進一步加速資訊傳播,甚至令大家有種資訊爆炸的感覺。正因如此,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不斷收縮。美國有報道指出,自2008年開始,傳統報紙已經減省一半人手,無論多麼優質的媒體,如果商業價值偏低,最終都可能被淘汰;相反,幾間互聯網及社交媒體企業卻日漸壯大,而且屢錄破紀錄盈利。
澳洲要網企向傳媒付款
澳洲政府去年提議設立仲裁制度,希望科技平台可以與新聞機構商討並付款購買新聞,如果未能達成協議,便要作出仲裁。此舉卻觸動了Google的神經,威脅停止Google在澳洲的服務,不過澳洲的Seven West Media及News Corp等傳媒集團最終與Google達成協議,將會繼續提供新聞內容給Google的新聞平台,但詳細內容因涉及交易金額則未有公布。
然而,Facebook於上周突然宣布,因應澳洲新條例,將不再容許澳洲傳媒及出版商於Facebook分享內容,而澳洲的用戶也不能再在Facebook瀏覽海外新聞內容,態度非常強硬。
澳洲總理莫里森亦不甘示弱,印度政府亦有意效法,莫里森更已經與印度總理莫迪討論向新媒體收費的事宜,他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國家加入戰場。
其他國家或跟隨立法
為何新媒體會如此大反應?因為他們都深深明白,此例一開,其他國家便有機會跟隨,後果不堪設想。正如當年歐盟推出《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加強監管私隱問題及私隱外洩事故的罰則,其他國家也隨即重新審視私隱問題的相關條例及罰則。
我相信今次澳洲政府的新規例會觸動其他國家政府重新審視互聯網企業及傳統傳媒的商業利益,勢將掀起另外一場大改革。
其實傳媒與互聯網是唇齒相依,如果互聯網失去內容供應商,顯然會失色不少,而傳媒正是其中一個最龐大的內容供應商,倘若有朝一日傳媒完全消失,網民還有什麼內容可以瀏覽?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去探討的問題。方保僑
方保僑_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2717661/%E6%96%B0%E8%88%8A%E5%AA%92%E9%AB%94%E5%A4%A7%E6%88%B0
gdpr罰則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曾經在人力銀行網站上找工作嗎?小心你的個資恐已在黑市被叫賣 😱
上個月,虹安才在立法院召開「#數位浪潮下的法制工程」座談會,提出新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主張,今天就不幸傳出疑似某人力銀行 #近600萬筆個資遭駭外洩,被放到中國「暗網交易論壇」標價出售,從20歲到58歲民眾資料詳盡列出,包含身分證字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電子郵箱、電話區碼、市內電話、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資料,以台灣1200萬工作人口估算,等於近半數的詳細個資全都露,令人相當擔心這些個資流出後,未來是否會造成更多不可想像的危害。
其實,不只這次事件,近幾個月資安及個資外洩議題早已層出不窮,先有五月中「新北市公有運動中心」實名制入場機制,民眾的姓名電話等個資被公開在網路上,還能隨意任人更改!而總統府密件疑雲,其中的人事推薦名單流出,也包含被推薦人的個資!甚至疑似內政部2千多萬筆戶政資料,也被國外資安網站揭露。這些問題,都讓社會大眾各界開始關注個資法的現況與修法之必要性。
隨著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於2018年5月生效,美國加州於2018年6月也通過了《#加州消費者隱私保護法》(CCPA)。我國的個資法制若要與先進國家接軌,通過適足性認證以自由與歐盟進行跨境傳輸,才能降低交流與經貿障礙。透過監管法制的加強,未來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都應該透過專責的機關與程序,針對使用風險、對當事人影響、安全維護措施等,提出專業評估報告,並提高違規罰則。
在虹安舉辦的座談會中,主管機關 #國發會 表示已設置「#個資保護專案辦公室」,但近一步瞭解發現,目前僅是個資法解釋的任務編組單位,並非獨立專責機關,亦無相關受理申請授權、評估審查等功能,後續將再檢視應如何強化功能。而個資法的修法期程,國發會也回應,將盡快彙整瞭解社會期待及國外現況,展開工作。虹安也將於此會期中,於立法院提出與各界研討後的修法版本。
唯有打造一個權責相符,監管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法制,我們才能無後顧之憂,昂首闊步的走入數位化的下一個世代。
#防疫也要防溢 #個人資料保護法
---
[自由時報] 人力銀行592萬筆個資遇「駭」/台灣半數工作人口在列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403787
gdpr罰則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個資果然須防溢,修法正應先部署】
昨(12)日我們才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提出新的 #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主張,今天就不幸發生了新北市運動中心,以實名制登錄的網路表單外洩,運動民眾的姓名、電話、出國紀錄、使用場地等個人資料遭看光光的資訊安全事故😱。
除了加強保障民眾的資訊安全外,隨著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於2018年5月生效,加州於2018年6月也通過了《#加州消費者隱私保護法》(CCPA)。我國的個資法制若要與先進國家接軌,通過適足性認證以自由與歐盟進行跨境傳輸,才能降低交流與經貿障礙🌏。
透過監管法制的加強,未來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都應該透過專責的機關與程序,針對使用風險、對當事人影響、安全維護措施等,提出專業評估報告,並提高違規罰則🧐。
📢民眾黨的修法訴求要點如下:
1⃣擴充個資定義,減少蒐集、處理與利用的爭議
2⃣重視個資外洩通知義務
3⃣考量「利益權衡原則」,避免空白授權或實務限縮
4⃣利用個人資料前,應先提出評估報告
5⃣縮小「限期改正」適用,擴大資安保障範圍,並提高相關罰則
唯有打造一個權責相符,監管獨立的個人資料法制,我們才能無後顧之憂,昂首闊步走入數位化的下一個世代☄。
#個人資料保護法
#科技立法
蘋果日報|傻眼!淡水運動中心實名制洩個資 館方喊冤是「遭駭」🤦♂🤦♀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513/VITZWSMLHTZ6SFLPAKIIPRID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