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慧投影機 2 值得買嗎?】
>>> 先說重點:
1. Netflix 重度玩家可以買,系統支援度和顯示能力都夠。
2. 露營玩家不要買,這台是給你放在定點的,沒電池續航。
3.多角度對焦投白牆滿適合的,但是還是建議買個 NT$1,000-NT$2,000 的布幕,也算合用。
4.看的時候一定要關燈,亮度高並不等於開燈看...
-
規格重點和價格分析在下面:
-
<<顯示分析>>
投影機先看 亮度、對比度、色域
原理:LED 燈 + DLP 原理 (沒標示 DLP 晶片尺寸)
亮度:ANSI 500 流明
色域:除了 RGB 三色 LED 還多了額外的 B 藍光一色 色域擴展到 154% Rec.709
對比:不曉得...要眼見為憑了
解析度:1,920 x 1,080 就是 1080P 這個也很不錯
= 解說 =
看亮度和色域,有能耐可以播好 SDR 影片,就期待對比可以好一些。DLP 的 DMD 晶片等級光看解析度看不出來,必須看尺寸,像是先前募資一把風的峰米 Dice 是 DMD 0.33 吋,但其實 0.23 吋也可以做成 1080P ,不過具體成像還是有差異。
=====
<<系統和接孔支援>>
系統:Android TV 9 + Netflix 原生支援
接孔:1 x HDMI 2.0 in、1 x USB 2.0、1 x 3.5mm 音源輸出
容量:2GB DDR3 +16GB eMMC
-
無線連接:
藍牙:支援 5.0
網路:支援 802.11a/b/g/n Wi-Fi 2.4GHz/5GHz
-
= 解說 =
最棒的當然還是原生支援 Netflix ,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 SDR 1080P 完整支援。要特別注意的是 HDMI 支援 4K HDR 輸入,但不代表它能播 4K HDR ,只是會讓畫面降為 1080P SDR 。
-
支援雙頻 Wi-Fi 代表連線能力不錯,而且因為系統是 Android TV ,所以也支援 Chromecast 投放,因此在連動的支援性相當好。應該也不少人已經擺脫「看小米 XX 就是要看對岸內容」這種刻板印象。
=====
<<音效>>
揚聲器:2 x 5W
解碼:Dolby Audio (Dolby Digital)
-
= 解說 =
喇叭部分就堪用,兩顆 5W 是大部分電視跟微投影機的配備。杜比部分就看看就好,正常解碼能力,另外在官網備註有寫到這台是給他們音箱系列調音師王富裕調校,我是不知道調了什麼,要聽聽才知道了。
=====
<<投放機能>>
對焦:多角度梯形校正 (垂直/水平)
投射比:1.2:1 換算就是螢幕的寬度 * 1.2 就是投放距離
60 吋 / 147cm 距離 | 100 吋 /265cm 距離| 120 吋 /292cm 距離
-
= 解說 =
投放部分讓人驚喜的是具備水平梯形校正
另外 1.2:1 的投放比就是這個尺寸 DMD 晶片的正常發揮
簡單講起來就是 1.5 公尺投 60 吋 / 3 公尺投 120 吋
不過如果你使用梯形校正 因為會犧牲畫素
就建議不要投到 120 吋那麼大
=====
<<其他機能>>
喇叭:不能當藍牙喇叭
電池:沒有內建電池
=====
<<總結>>
-
售價 NT$14,995 符合它的規格定位,但不一定算特別便宜。你加一點錢可以買到 Acer 4K 的 H6815BD ,晶片更大亮度更高而且原生 4K。或者加少一點可以買峰米 Dice ,可以攜帶亮度更高,晶片也確保是 0.33 吋。
-
另外投影機的儀式感比較重,因為需要關燈、開機、大家沈浸在電影裡。不像是電視看一看就關,你會覺得很煩。所以看看自己是不是那種看影片會一次看完的那種,再來決定要不要買投影機。
====
<<後話>>
微型投影機的選購方式我們都做在 BenQ GV30 這支影片,GV30 優點在於可分離的 4K HDR 電視棒以及 16W 可單獨藍牙連線的揚聲器。如果按照原價 NT$17,900 ,那作為投影機競爭力就不大夠。不過如果有特價活動時就很不錯。
>> https://youtu.be/eWPxWMarEW4
#小米投影機 #小米 #微投影機 #伊森碎念 #無機之談2
dlp原理 在 Analog Devices台灣亞德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媒體報導: 成分/真偽一掃便知 光譜檢測技術叩關手機市場
作者:新電子/黃繼寬
紅外線光譜檢測技術可以為使用者帶來許多價值,例如食品/藥品的成分,甚至珠寶的真偽,都逃不過該技術的法眼,而且只要短短幾秒就能得知分析結果。因此,半導體廠非常看好該技術在手機應用上的發展潛力,正積極克服技術與應用上的瓶頸。
由於光譜檢測可以在不破壞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待測物的物質成分,因此光譜儀一直是許多物質分析實驗室必備的基本儀器之一。不過,傳統光譜檢測儀為了盡可能從更大的波長範圍內取得物質的紅外線波長特徵,因此其光機系統設計相對複雜,設備尺寸很難縮小。
針對上述問題,德州儀器(TI)已利用其所發明的數位光源處理技術(DLP)大幅改良了光譜儀的光機設計,讓光譜儀變成可以放在口袋裡的小型儀器,成本也大幅降低。另一家類比晶片大廠亞德諾(ADI)則想得更遠,要將光譜檢測功能變成可以被整合到手機等行動裝置裡的超小型硬體模組。
亞德諾亞太區系統應用經理劉憲杰(圖1)表示,提到紅外線光譜檢測,業界總是會聯想到實驗室裡的光譜儀。但如果從光譜檢測技術的原理與光的物理特性出發,不要被傳統光譜儀的硬體框架限制住,就能開發出尺寸更小,可以被整合到手機等可攜式裝置的解決方案。
每一種物質遇到紅外線時,都會吸收特定波長的紅外線,這是紅外線光譜檢測技術之所以能用來檢測物質成分的基本工作原理。但事實上各種物質除了會吸收一種特定波長的紅外線之外,同時也會吸收該特定波長的倍數波長。換言之,如果用頻域的角度來看,當一個物質被紅外線照射到時,除了對應的主頻會被吸收外,正好位在諧波頻率的紅外線也會被吸收,其概念就像電子訊號的主頻與諧波。
因此,如果光譜檢測設備探測到某種諧波存在,一樣可以確定某種對應物質存在。這對設計微型紅外線光譜檢測設備而言是一大福音,因為這意味著設備不一定要具備非常寬廣的頻寬,也足以檢測出各種物質。這種「窄頻」光譜儀的光機跟感測系統設計可以大幅簡化,尺寸也明顯縮小。亞德諾與Consumer Physics合作開發的SCiO紅外線物質感測裝置,就是這種窄頻光譜感測裝置(圖2)。
http://www.mem.com.tw/article_content.asp?sn=160729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