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姑娘話健康】物理治療在日常健康的角色
1996年世界物理治療(World. Physiotherapy) 將每一年的9月8日定為「世界物理治療日」(World
Physical Therapy Day)。
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字根是由希臘文Phusis和Therapuein衍生而來,其原意前者為「自然」,後者為「醫療」,所以簡單直接來說,就是用自然非入侵性的方式,去恢復健康。所以,當中文翻譯成「物理」治療後,大多數人就只將注意力放在用儀器治療上,這或許是中文翻譯引起的一種錯誤理解。物理治療師會因應不同的狀態去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物理因子療法(超聲波、干擾電等)、運動治療(本體神經肌肉促進技術、平衡訓練等)、手法治療(關節鬆動、肌肉筋膜治療)等。也會按受眾分類為:兒科、老人科、運動創傷、婦女健康等;按身體系統分類為:肌肉及骨骼科、神經科、心肺科等等範疇。每位物理治療師學成畢業後,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及接觸的病人經驗,慢慢向某一專科領域進修發展。物理治療師在醫療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多種不同的環境中開展工作,包括各級醫療院所、學校、護理機構、社服機構等。近年亦新興了一個「全人」的概念,不僅強調生病後提供以跨團隊,以病人為中心的方式提供照顧及治療,也漸漸重視在生病前提供正確有效的預防方法。
筆者臨床上曾遇到一個女病人,同時患有50肩、駝背、盆底肌無力、內臟脫垂等問題,其實,身體每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環環相扣,很難以一個「症」去治理,例如這個病例:病人有可能因為長期彎腰形成駝背,導致頸椎胸椎排列失常,肩胛骨與肩關節活動模式改變,使肩部重複性發炎,最後形成50肩;而胸椎前移導致胸腔空間變小,橫膈膜肌肉動作功能變差,令呼吸時耗費的力量增加,要使用更多的頸部呼吸肌肉來代償,呼吸失能的結果導致頸部肌肉更加緊繃,一連串負面循環的結果,引發病人周身酸痛,各個肌肉關節逐漸出現不同的病症。筆者為其進行了數次的骨骼肌肉鬆動,亦教導病人因應病情的變化進行不同的伸展、肌肉強化、姿勢糾正運動;治療過程中,採取每次的複診都會變更居家運動的模式、頻率。事實上,治療師如在患者合作的前提下,能夠對病人提供適切的協助,提升病人健康,恢復失去的機能。但患者如沒能主動積極配合參興治療,變更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只靠治療師被動的手法治療或骨骼矯正,相信恢復的速度會大大減慢。令筆者最感動的是,這位患者相當配合,故此,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大部份損傷的機能已經恢復,更會和身邊的朋友分享簡單的伸展運動,亦對自己的身體機能恢復正常越來越有信心。以筆者認為,身體本來就存在自癒的能力,當能夠瞭解疾病的成因,努力預防,對症處理,保持健康習慣,不用依靠「治療」,都能夠「自」療。
#WorldPTDay2020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