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之交,可能才是貴人>
37歲的菲爾德(Robin Field)自認懷才不遇。他該做的事都做了:剛出社會時在遠東的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Co.)服務;到法國的商業學校(INSEAD)進修;在我擔任合夥人的顧問公司LEK擔任經理,表現得相當出色。
我對菲爾德很有信心,兩人一起創立策略企業(Strategy Ventures),專門收購表現欠佳的公司再使其轉虧為盈。但我們找不到適當的收購標的,沒多久已經沒有時間和資金可以再撐下去了。菲爾德原本一心希望可以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但目標似乎越來越遠。
然而,他後來確實做到了。短短一年內,我們為萬用手冊公司飛來發(Filofax)注入新的資金與管理人才。我們投入的資金並不多;那家公司原本有很大的財務缺口,正要申請破產。不過兩年時間,菲爾德便讓它起死回生。
我們將公司賣掉時,收入、獲利、現金流量都創下最高峰 -- 投資人大賺7倍。菲爾德儼然成了企業變革專家,也有足夠的財力實現不為錢所困的夢想。 “飛來發”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在事業上勝任愉快,同時還能讓他兼顧最愛的航海活動。
~微弱關係的神奇力量~
這個改變一生的轉折是如何發生的呢?答案是透過一連串的意外,以及幾條非常微弱的人脈(菲爾德或我和這些人都不熟識)。我告訴菲爾德我正在寫一本書,談如何從“弱連接” -- 不熟識的泛泛之交 -- 獲得寶貴的信息,他立刻說:“你根本就是在寫'飛來發'嘛!” “我忘了一切是怎麼開始的,你提醒一下我吧!”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嗯……”菲爾德沉吟半晌,顯然在努力思索,好半天才說:“有一個蘇格蘭會計師……叫什麼來著?”我們花了5分鐘才想起布雷克( SandyBlack)這個名字。
菲爾德繼續說:“我透過3i私募集團和布雷克有些認識。我向他推銷顧問工作,他沒興趣,但邀我一起吃中飯。飯局將結束時,他提到有家市調公司敏特(Mintel)要出售。還記得嗎?
布雷克介紹我們認識敏特的老闆克羅謝( PeterKraushar),克羅謝再介紹我們認識敏特公司顧問部門的主管 -- 那個一頭鬈髮的蘇哈米( Steve Souhami),蘇哈米的一個客戶叫柯立欽( David Collischon)-也就是'飛來發'的董事長。蘇哈米介紹你認識柯立欽,一切就是這樣開始的。”
菲爾德最後說:“想想看這一切發生的機率有多小,結果卻改變了我的一生。但如果我沒有和布雷克稍微認識呢?如果他不是剛好有一場飯局取消,改邀我一起吃飯呢?如果他沒有提到敏特呢?畢竟那家公司對他一點都不重要。
如果他沒有介紹我們認識克羅謝,或克羅謝沒有介紹我們認識蘇哈米呢?如果克羅謝的顧問公司沒有與柯立欽合作,因而沒有機會介紹你認識他呢?這麼多環節要串聯起來的機率恐怕只有幾千分之一,而其中每個人剛開始都不是多熟識的朋友,根本只能算點頭之交。”
如果你還沒有發現弱連接的神奇力量,你不應再錯過了,因為弱連接可能是最被忽略的網絡元素。
~不熟的人,反而給的更多~
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1965年自普林斯頓歷史系畢業後,轉而研究社會學。他在哈佛攻讀博士,正在為一篇極具可讀性的論文做最後的潤飾 -- 他對論文的題目《弱連接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非常滿意。
格蘭諾維特凸顯兩種對比的觀念,一是親朋好友之間的“強連接”,一是“弱連接”,亦即比較不經意的、偶然、未經計劃、短暫的接觸。他的中心見解是,弱連接往往比強連接更有價值。
格蘭諾維特說,不常相處的人通常遠比那些每天見面的人對我們更有幫助。有些人與我們每天見面,關係密切,也可能積極想要幫助我們,但格蘭諾維特說那些不常相處的人對我們的幫助可能要大得多,相識者或陌生人對社會的重要性勝過強固的友誼。
下面簡單分析他的論點:親近的朋友通常和我們很相似,涉足的社交圈也差不多。親近的朋友自成一個緊密的網絡,格蘭諾維特稱之為“緊密交織的社會結構區塊”,在這裡面多數人彼此認識,擁有相同的信息。但每個人又有另一群不甚熟絡的相識者,不同的相識圈之間多半不認識。每一個相識者又各自與一群好友緊密交織,彼此分享相似的信息。
因此,相識者之間的弱連接“不只是泛泛之交的關係,而是兩堆緊密的好友群之間的重要橋樑……這樣說來,一個人擁有的弱連接若很少,便無法從相距遙遠的社會系統獲得信息,而只能局限於好友圈狹隘的信息與觀點”。
如果信息要從一個群體傳遞到社會或地理上遙遠另一邊的群體,唯一的方法是透過橋樑 -- 亦即兩種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之間的連接,這種連接本質上是弱連接而非強連接。
格蘭諾維特接著探討一件幾乎每個人都會關心的事 -- 找工作。他找來最近換過工作的經理、技術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士,詢問他們如何打聽到現在的新工作;結果發現,連接人與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人脈。以此方式找到工作的人比透過直接應徵者多,且薪水優渥職位高的理想工作通常來自人際關係。運用弱連接找工作的人也比較不必擔心失業。
~求職或創業,都派上用場~
為什麼會如此?親戚朋友的資源不是更容易派上用場,也有更大的動機幫我們找工作?格蘭諾維特以“不親近的人掌握較優質信息”來解釋,泛泛之交可能有不同的人際圈,因而能掌握我們沒有的工作信息。格蘭諾維特說,我們若想要進行重大的轉職 -- 從某種領域轉換到另一種 -- 機率大約和你在不同領域認識多少人成正比。
艾倫與金巴爾·馬斯克兄弟(Elon and Kimbal Musk)有意在矽谷創業,成立了網絡科技公司2ip2,準備大展身手。金巴爾說:“我們有很好的構思,好的產品,優秀的團隊;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只有一個小問題 -- 他們沒有募集到任何資金。雖找了一些創投業者,沒有任何一個人感興趣。
他們告訴彼此,好吧,創投業者沒眼光,就去找天使投資人吧 -- 亦即有錢的個人,總不難找到一個對電腦充滿熱忱又拿得出錢的人吧!試了幾個月後一無所獲。正當他們想要放棄時,房東太太問他們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兩人說明困境,預期頂多換來茶與同情。沒想到房東太太給的更多 -- 介紹他們認識一個有錢的朋友,那人同意投資,這筆錢已足夠讓公司跨出第一步。
但幾個月後,他們還是得追著創投公司爭取資金,也還是沒人理。這時他們的一位不太熟的業務員得知公司缺錢,便介紹一位不算熟識的創投業者。不久,Zip2獲得數百萬美元的發展基金,事業終於起飛。
金巴爾比任何人更深刻體認這故事的啟示:“有些人似乎完全無法給你任何幫助,但他們的朋友卻可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給你極大的幫助。
資料來源:http://wap.cmread.com/z/mag/readMag/355607956…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的推薦目錄:
- 關於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在 麥樹仁投資社群網站(Makss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在 Doodle animation: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在 How strong and weak ties help you find a job - Meta Research 的評價
- 關於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在 On Facebook, Most Ties Are Weak | November 2014 的評價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在 How strong and weak ties help you find a job - Meta Research 的推薦與評價
Results were similar for all three measures of tie strength. Who provides more job help? Then, we tested if most jobs collectively come from weaker ties by ... ... <看更多>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在 On Facebook, Most Ties Are Weak | November 2014 的推薦與評價
These aspects of human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ory proposed ... ... <看更多>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在 Doodle animation: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n animated doodle exploring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in business networki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