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片商的電影文案,列出《回憶三部曲》(MEMORIES)製作陣容的四大導演:大友克洋、森本晃司、岡村天齋、今敏。
.
嗯,第一位改變日本動畫歷史的《阿基拉》,與最後一位以電影思維在創作動畫的《千年女優》,應該不用再多說;STUDIO 4℃ 的頭頭森本晃司,以及後來與 BONES 骨頭社合作《黑之契約者》的岡村天齋,也都是業界赫赫有名的動畫監督。
.
但提到《MEMORIES》,我不禁想說說這作品有一位就算不提到姓名,仍無法抹滅其優秀的人物:負責配樂的菅野洋子。
.
《MEMORIES》雖說是集錦式的動畫電影,但三個篇章〈她的回憶〉、〈最臭兵器〉、〈大炮之街〉幾乎也只有第一個故事扣住這部動畫名稱的題旨,而且相較於〈最臭兵器〉的諷刺喜劇要素、或〈大炮之街〉實驗性質強烈的動畫技術,作為開篇第一則的〈她的回憶〉盛大與隆重,確實能感受到,這是傾注全力的重點項目。
.
〈她的回憶〉裡的「她」是誰?義大利歌劇名伶,將自己的記憶封存在太空船裡,兩名回收廢棄船艦的太空人進入,啟動了「她的回憶」。
.
伴隨普契尼〈蝴蝶夫人〉,全景投影將她的輝煌美好過去具現化:永恆的、易碎的、美侖美奐的、破舊不堪的、令人懷念的、令人驚恐的。
.
在今敏的劇本裡,回憶是等待他人踏入陷阱的陰謀,不像多年後的漫威《汪達與幻視》將「自溺」變成英雄的成長歷程,〈她的回憶〉是深沉的海,不斷將溺水的人拉到底層,與她一起成為永恆。
.
菅野洋子的高明之處,在於她將這個意念接近《蝴蝶夢》(希區考克版,不是網飛版)也很聊齋的〈她的回憶〉,透過高亢歌劇聲與古典弦樂,如小火慢燉般堆疊情緒,將高潮推到最後的崩毀,將今敏劇本裡鋪天蓋地的「愛戀」推到極致,塑成一朵,在璀璨太空綻放的玻瑰花。
.
.
菅野洋子懂得幽魅懸疑,懂得沉淪甜膩,懂得殘酷崩滅,精準用配樂鍊出這部科幻短篇的憂傷,令人聯想到三年後菅野洋子的配樂代表作──《星際牛仔》。她與她組成的樂團「Seatbelts」,揉合爵士藍調民謠 Techno 等等各種音樂元素,讓這部動畫的配樂成為許多動畫迷永遠的第一名(可喜可賀的是,今年年底的 Netflix 真人影集版配樂仍是菅野洋子一手掌廚)。
.
不過說到這,有個聯想,當年日昇社叫好不叫座的《星際牛仔》與深邃內斂的〈她的回憶〉,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非常相似的:
.
在未來的星際航程,陷入原本應該會因為時間流逝而消散的記憶──那往往都是充滿悔恨的──裡頭深藏黑色電影風格強烈,氤氲菸圈感濃厚的「孤獨」。
.
而在這片廣大星際裡,再怎麼相近的人,每個人都是疏離的,每個人都在處理自己的孤獨。
.
(全文未完,請見留言區連結)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echno 代表 人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DJ Mykal a.k.a.林哲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VOGUE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底特律之聲–– DJ Bone亞洲巡迴台北站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電音#Techno #鐵克諾之給還不認識電音的你 - 音樂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Vini Vici 人稱Psytrance代表,卻因爆紅引發曲風戰爭? 的評價
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DJ Mykal a.k.a.林哲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九零年代音樂快遞
毫無疑問,The Chemical Brothers跟The Prodigy這兩大電子天團乃至於與他們相關的整個breakbeat/big beat運動,在90年代裡對於我的音樂聆聽以及DJ養成,都造成了無可取代的重大影響。
而我也有幸能為The Chemical Brothers跟The Prodigy的台灣演唱會暖場,還集齊了他們的簽名。
事實上,The Prodigy透過前三張專輯循序漸進地鋪陳了一段為樂壇投下強力炸彈的dance-crossover-rock革命征途,在90年代裡正好呼應著以The Chemical Brothers為首、蟄伏著搖滾基因的breakbeat風潮演進(從brit-hop/chemical beat一路到big beat),藉此電子舞曲與搖滾樂間的隔閡終得以全面打破;而The Chemical Brothers專輯《Dig Your Own Hole》中單曲〈Setting Sun〉邀來Oasis靈魂人物Noel Gallagher合作,在當時的確是另無數樂迷趨之若鶩的話題跨界合作(隔年Noel Gallagher也再度撈過界為Drum & Bass天王Goldie的單曲〈Temper Temper〉跨刀)。正因為The Prodigy與The Chemical Brothers太具代表性,是以誕生出不少所謂的「post-The Prodigy」以及「post-The Chemical Brothers」名字,當中Lunatic Calm與The Crystal Method是最佳代表。
特別想提一下,The Chemical Brothers跟The Prodigy主腦Liam各自發表過展現折衷選曲面向的DJ-Mix專輯《Brothers Gonna Work It Out》以及《Dirtchamber Sessions Volume One》,都是自己早年由一個搖滾青年投身DJ過程中的早期重要啟蒙。
剛剛提到big beat風潮,一般認為這個詞彙是因為Norman Cook(即Fatboy Slim)身為「Big Beat Boutique」駐場DJ而確立,簡單說big beat就是指那種以巨大怪物節拍為主幹、容易刺激跳舞細胞又結合了搖滾樂的breakbeat舞曲;至於amyl house/brit-hop乃至chemical beat算是big beat的前身,同樣混合了獨立吉他聲響、TB303等元素,但初期時的breakbeat節拍不如big beat肥厚。
整個big beat運動在Fatboy Slim專輯《Better Living Through Chemistry》取得巨大商業成功後逐步推向高峰,在當時「Skint」、「Wall of Sound」與「Concrete」被喻為三大big beat廠牌。
再到90年代末,更有被形容為「baggy與big beat交融混種」的skunk-rock風潮繼往開來,為首的便是私心最愛90年代樂團之一的Lo-Fidelity Allstars,其他還有Regular Fries與Campag Velocet也是箇中翹楚。
當然,90年代的西方搖滾樂壇中也有不少指標名字大張旗鼓地揉合電音元素。初期先是Primal Scream的劃時代折衷專輯《Screamadelica》將獨立搖滾聲音與acid house間打通血脈,其後在電子舞曲病毒的強勢擴散下,我們見到U2、David Bowie、Garbage以及重生後的Smashing Punpkins都勾勒出一種全新的techno rock藍圖,呼應著The Chemical Brothers與The Prodgy串連揭竿而起的dance-crossover-rock革命征途。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蟄伏搖滾基因的電子舞曲發展脈絡,到了日本後由指標電子雜誌Loud編輯長平田知昌提出了digital-rock這個名詞予以適切地涵括。日本digital-rock代表無疑是當時被譽為「日本The Chemical Brothers」的Boom Boom Satellites,而在90年代中葉以降還可見到Denki Groove、Ken Ishii、Co-Fusion等日本Techno界重要名字也推出了受到digital-rock影響的單曲,甚至還有日本殿堂級傳奇搖滾吉他手布袋寅泰在1998年推出了網羅Fluke、Dylan Rhymes、Hardknox參與的混音專輯《Battle Royal Mixes II》。
於是乎,整個90年代裡這一輪dance-crossover-rock演進,便深深影響了我自己聆聽電音乃至DJ選曲的喜好與態度。這邊有一個我兩年前錄好的breakbeat mixtape《90s Breakbeat Phenomenon》,剛好翻出來讓大家重溫一下,為了下週五的趴踢《 DJ Mykal a.k.a.林哲儀 & 林貓王:NME 九零年代音樂快遞 20201113(五) 》暖暖身:
https://www.mixcloud.com/djmykaltaipei/er-discotheque-v1801-90s-breakbeat-phenomenon-by-dj-mykal-aka林哲儀/
.
購票最後召集:
⬇️⬇️⬇️⬇️⬇️
https://rokon2future2.kktix.cc/events/nme2020
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VOGUE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狂浩室酷姬 DJ Cookie來了!
世界百大女DJ唯一華人代表,以優質電子音樂與混音技巧聞名,擅長各種電子音樂風,從Pop、House、Electro到Techno展現成熟圓融的專業DJ技巧擁有高人氣與支持度,更被視為電子音樂圈不可或缺的『嬌』點人物,也是首位站上國際舞台的台灣女DJ,立足全亞洲的台灣魅力。
後續還有DJ Bryan等超強DJ群、小男孩樂團、雀斑樂團等表演,快來現場一起快樂搖擺~
🌸吃喝玩樂懶人包 https://bit.ly/2qOfFFZ
🌸下載市集優惠券 https://goo.gl/qUNFsH
#VoguePicnic #風格野餐日
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電音#Techno #鐵克諾之給還不認識電音的你 - 音樂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咪搜,是一名熱愛電子音樂,熱愛地下電音,熱愛Techno的鐵咖(外星人)。 ... 另外我覺得Hardcore最具代表性人物的是Angerfist ... ... <看更多>
techno 代表 人物 在 底特律之聲–– DJ Bone亞洲巡迴台北站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而當法國Techno音樂教父Laurent Garnier聘請他在巴黎最富盛名的舞廳Rex Club轟動演出後,更開創出他在歐洲各地代表底特律科技舞曲的頂尖人物. 亞洲Techno之都的東京對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