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為我 #05 #台北菜鳥的旅程開始
▍#混亂是一起的開始
北上初始工作的日子,如果說是從「混亂」開始,那麼是一點都不為過的,新的工作90%以上都是我必須熟悉的新事物。
我必須學習線上中文教學、學習如何幫學生安排課程教材與老師,尤其是要從數千份教材當中挑選適合的教材,再從不同專長的老師中挑選老師,我一開始是非常手忙腳亂的。
▍#我會不會被炒魷魚
學生是在國外,因此這是一份需要排班的工作,我有多混亂?我永遠記得,我剛上班的第一個禮拜,需要安排課程來熟悉教材跟老師,我一覺醒來看群組發現:
#我昨天漏排了當天早上的所有課程。
你知道那有多可怕嗎?
那代表那些學生進到教室裡面,完全沒有老師、也看不到任何教材,由於是太晚清晨的課程,徹底沒有任何人發現,直到早上有人上班看到了學生寫給客服的信件......
我起來看到訊息的時候,緊張到要哭了。
那天是下午班,我想緊急衝去上班,我主管回覆我說:
「不用,你下午到班就好,現在你來也無法彌補。」
說來這句話是事實,當我內心跳超快,我的一個想法就是:
我死定了,我會不會直接沒有過試用期!
我爸正巧在那天打來問我如何,我很緊張的說:
「#我覺得我可能今天就會被炒魷魚了。」
我沒有騙人,我當下真的覺得我的工作不保了。
我爸只是淡淡地說:「喔,這樣啊,那再找工作吧。」
可喜可賀,我沒有被fire,但我心裡的緊張又提升了10倍,我不斷提醒自己,以後不能再犯了。
▍#連累到主管的失誤與檢討
這樣的失誤不止一次,但我沒想到,失誤的種類不止一種,除了排課,我還有一個最大的。
所有的新手老師都需要自己親自教課,我也不例外,我的第一堂課,儘管已經跟我主管練習了兩次,也檢討了兩次。(還直接用了第一堂課需要的教材)
但我的第一堂課直接被客訴,而且是 #客訴到最高等級。
原因是這是一個vvip的客戶。
於是,#我馬上迎來了很長一串的檢討,不僅我被檢討,#我的主管也被檢討,因為她安排了我上課,也是我的訓練師,我的表現不佳,代表她的管理與督導不周(還有判斷力失準)。
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辦。
我自己表現不好,還連累到了我的主管,我又是一個新鮮人,還是一個在試用期內的人。(#我現在想想主管真的很衰有我這樣一個屬下)
▍#難道我離職真的比較好嗎?
我真的每天都在思考:是不是我自己離職比較好?
但,不對啊,我沒有本錢離職啊,因為我沒有錢啊,哈哈哈哈哈哈,我離職不是自己斬斷了自己的生計嗎?
那不如找新的工作?
可是也不對啊,這是一份排班的工作,我們很常需要在支援半夜的課程,這代表,我完全沒有足夠的體力跟時間準備面試,況且,我每天都耗盡了我將近100%的心力在這份工作上,我分身乏術。
每天回家只想洗洗睡,但又因為壓力大,睡不太好,加上班次混亂,支援半夜課程,我很多次都很怕自己把半夜的課程睡過頭了。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
欸不對,如果我主管都還沒有要fire掉我的話,我一天到晚想要離職,不是很蠢嗎?畢竟犯錯的是我啊,她都沒說要我人了,我自己反而一直在想是不是要離職,是在想什麼呢?
▍#你的世界取決你看世界的角度
於是,我心裡比較舒坦一點,我告訴我自己我要每天都很努力,直到我被fire,如此一來,就算被fire,我也沒有愧對自己,不能讓別人滿足,至少對自己有個交代。(那時候認真是這樣想)
但我還是一個小菜鳥,後來我又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做得教材不夠專業,畢竟我不是華語文該科系畢業,我的實戰經驗少,我所會的都是為了考試而已,因此我可以說菜中之菜。
因此,我花了很多時間在依據主題想內容,調整難易度,找圖片,調整版型,專門負責教材的同仁很認真在教導我,甚至一頁一頁解釋。但我還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卻依舊每一份都無法一次通過審核。
我感覺整個團隊都在幫助我,從我的排課、我的教學到我的教材,我幾乎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團隊幫我二次確認,#我就像是一個巨型嬰兒一樣,需要他人無法自主。
我現在想想,我應該要很感恩,他們在他們的庶務之外,還盯著我這個小菜鳥,他們花了額外的心力在我的身上,只為了希望我做出的內容是正確的。
但我那時候覺得壓力好大,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無法做好事情,我心想:難道我就是一個能力很差的人嗎?我到底是哪裡有問題,我每天都問自己100次。
我必須說,#當你的眼光一直放在你的不好,而無法放在整個環境、團隊是如何協助你的話,你自然會表現不好。
因為任何的失誤對你來說都是一個打擊,你一直在扣自己的分數,但是你並沒有去關注到,#整個團隊如何協助你把分數加回來,因此你會喪失信心,進而影響表現。
每天膽戰心驚的工作,終於迎來了試用期,主管把我叫進了小房間,看著那張試用期評估表,然後跟我說:
我很抱歉,#你並沒有通過試用期。
To Be Continued
ps照片的圖片是某次半夜上課拍的照片,算是少數上課留下來的照片了。
ps 雖然背景模糊了看不出來,可是,你是當初從辦公室往下拍的照片,我至今依舊覺得非常值得懷念
6141 做 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年輕時,不要被高薪綁架]
有個年輕人來跟我談他的職涯,他很想投履歷換工作,但是想去的產業薪水少一半,他說真的「投不下去」。過了一年,最近他又來問我同樣的問題,後來還是低頭沮喪地離開,也就是他仍然投不下去。
我望著他的背影,心想又是一個被薪水綁架的年輕人,可是他沒去想當他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做同一個職位,10年或20年後,極有可能成為相對薪水落後,甚至工作不保,或是轉職困難的中年人。
但是要一個年輕人去預見10年或20年後,並不容易!更何況對於多數人來說,換工作想的無非是薪水多加點;如果工作有前景,薪水少一點勉強可以接受,至於差到一半的確令人難以屈就,而且恐怕也不易做久,企業未必敢錄用。可是這樣的例子,每一陣子就會有一個找上我,足見是年輕人的求職困擾之一。
這讓我想到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目標管理」﹑「顧客導向」﹑「知識經濟工作者」等這些名詞都是他提出,我個人倒是很喜歡他的回憶錄《旁觀者》,其中有一段談到他年輕時曾經也有走到職涯抉擇的十字路口,印象特別深刻,因為跟我的職涯相呼應。
杜拉克年輕時,曾在一家大報社任職,做類似主筆的工作,有自己的專欄,薪資優渥,也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雖然他後來著作等身,但是當時寫作的主題未必是他想寫的,而且他的人生目標並不是要當總編輯或總主筆。相反的,他對管理顧問的工作表現出高度興趣。可是報社薪水令人稱羨,他卻毫不遲疑地辭掉。
到了70歲寫回憶錄時,回首來時路,他很滿意當時做了這個不易的決定。因為他是奧地利人,移民到美國,人生地不熟,能有個飯碗就很幸運。更別說當時報社是個風口,站在那裡,任誰都能飛得又高又遠。比較之下,企業管理業卻是個新興產業,前途未卜;顧問是做啥的,沒幾個人能確切說得清楚。
如果當時杜拉克選擇高薪,杵著不動,後來他也未必能成為管理學之父,影響全世界管理至深至遠。當然,他也許會在報社坐上高階主管的位子,但是後世未必有人記得了他這個人。所以在回憶錄裡,杜拉克有感而發,特別寫到別讓薪水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我也曾在報社任職,表現優異,加薪極快,同事最愛拿著我的薪水條去看,做什麼?做大夢呀,夢著幾年後薪水也能夠這麼高!但是沒幾年我離職了,想要藉著企畫的能力,轉戰當時新興的職務:行銷企畫,後來在行銷領域做了10年,而這段期間不少老同事卻被報社優退。
上班30年,看到產業更迭,尤其越來越多的是非連續性創新,不論是科技的發明或商業模式的改變,一個新產業崛起就代表一個舊產業被殲滅,我對於年輕人換工作,是站在鼓勵的立場。我還提出一個「1-2-3轉職原則」,剛畢業幾年,每一份工作做2年,30歲以前有3個不同工作經歷不多不少,最漂亮。
上面這個年輕人從畢業後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做6年,而且做同一個職務,當他來找我諮詢時,我期期以為不可。原因很簡單,有以下三個:
1. 缺少換工作的練習
換工作是需要勇氣,而勇氣來自於練習。尤其6年很長,會讓人更加膽怯。一旦邁過30歲,他會自我暗示待在舒適窩也不錯,而且年紀大了更不敢換工作。
2. 缺少新環境的適應力
假使有一天他需要換工作,別人有三個工作經歷,他就會被比下去,因為企業會擔心他僵化,無法適應新環境,結果求職會越來越困難。
3. 缺少新領域的移動力
萬一他的產業更迭,從風口變成砲口,或是公司要做轉型,或是公司要進行組織重整,他會缺少移動到新領域的能力,很容易被淘汰不用。
既然這樣,公司為什麼會給他高薪,讓他的薪水高於一般水準,享受溢價帶來的滿足感,感到自己受到重用與肯定,原因有兩點:
1. 這個年紀最好用
公司喜歡用年輕人,特別是有幾年工作經歷,既有能力也有經驗,可以衝刺的跑道還長得很,用起來CP值最高﹑投資報酬率最大。
2. 這個產業缺好手
一般我們都以為大企業的薪水高,平均來說,的確如此!不過也有企業給某些職務的薪水高,為什麼?因為所屬這個產業的社會地位不高,或是這家企業的徵才品牌不強,請不到專業人士,就必須用高薪挖角與留住人。
很明顯,他被高薪綁架了!對於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很大的誘惑,少有人抵抗得了。再跟同齡的同學朋友相比,在別人艷羨的眼光下,在傳統一切向錢看的主流價值下,年輕人更是無力對抗最脆弱的人性。
短期來看,這時候年輕人有如風生水起,水漲船高;長期來看,是拿未來的前途換現在的新台幣,當有一天風不往這裡吹,會發現自己趴在沙灘上沒穿衣服。
因此不妨想想看,一個用高薪綁住你的產業或公司,就是相對競爭力低,或是處在走下坡的階段,好景能有多長?台灣的企業夀命平均在7年或13年,而我們從25歲上班至65歲共40年,比企業還長命!所以在換工作時,我們要去想如何讓自己在中年之後,仍然能夠在職場長命百歲,其中提供兩個判斷準則:
1. 想辦法往長夀的企業流動
--企業能夠長夀,表示有競爭力,薪水在平均水準之上,重點是領得久。即使如此,還是要看未來能不能繼續長壽。
2. 想辦法讓自己的工作長夀
--每幾年換一次工作,適度流動,擁有多種領域的能力與經驗,都是維持自己工作健康長夀的養生之道。
圖:我的同學在美國華盛頓國家櫻花節
6141 做 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照片中圈紅圈的三位好朋友,劉爸在尋找你們,請你們用私訊跟我們聯繫,劉爸已經買好咖啡萃取杯要送給你們。
生活中總有一些意外。
這次全家大小一起出門露營去,對於劉阿公劉阿嬤來說,既期待又覺得責任重大,對於兩個加起來120多歲的老人家,才剛入門學習露營,要帶上3個從來不曾露營的門外漢,再加上兩個玩耍打鬧無極限的小小孩,兩個老人都是用自己忙碌的工作中準備好所有的大小事務,所有裝備都由老人家一手準備,加上天氣預報的擔心,還在出發臨時再添購設備,兩個老人每天都用睡前一點時間在YouTube上面做功課,因為出發的當天一大早,阿芳電視台還有節目,所以大部分的裝備我們在出發前一個晚上就全部上車,只有少量的東西在早上劉爸做最後的整裝上車,。
兩個入門新手,要搭大天幕,要搭設一家老小的3頂帳篷,加上孫子到了大草皮ˉ直接進入玩瘋的狀態,等到所有就緒,再共享晚餐後,終於到了洗澡時間,阿芳先上了一趟洗手間走到帳篷邊時,就聽到劉爸悠悠然地說我們整理好的小皮箱放在房間沒有上車,結論也就是我們除了身上的衣服還有早上出門所穿的外套,加上放在工作大包內的外套,厚薄圍巾之外,其餘換洗衣物都沒有,還好刷牙洗臉的用品,吹風機浴巾都在另外的大包帶上山了,此刻的阿芳,瞬間有被電流電到的感覺,😭😭😭🤣🤣🤣,這樣的故事已經是第二次,只不過那一次行李最後還來得及送到機場,這一次在月黑風高的山頂上,該怎麼辦是好?媳婦女兒的衣服跟我也規格不符,這下真的糗大了🤣🤣🤣
很想聽聽大家的分享,如果這個狀況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麼面對處理這一件事?
阿芳跟劉爸兩個人決定坐下來再喝了一杯咖啡冷靜思考,喝咖啡的當中阿芳首先想到了晚上睡覺?我到底該穿什麼?穿大衣睡覺嗎?豬妹說裸睡🤭 ,我跟劉爸說你的牛仔襯衫裡還有一件白ㄒ恤,睡覺的時候可以脫下來讓我當睡衣,豬妹說阿芳好殘忍,說完原本豬妹還期待跟媽媽一起去洗澡立刻放棄我們,自己收起害怕昆蟲的恐懼心態面對現實洗澡去,在旅行中遇過各種不同狀況的兩個老人家,光是思考怎麼應對的過程對話就很有戲,只不過我們的思考模式,立刻丟棄為什麼沒有放上車的悲觀思維,不去想我們沒有什麼而是努力的去看看我們擁有什麼,在孩子都洗完澡我們也喝完咖啡後,倆老就開始起身洗澡去。
隔天的早上吃早餐的時候,我們跟孩子報告,我們兩個人都有洗澡,衣服也有洗乾淨,當然睡覺時,阿芳也沒有殘忍的讓劉爸脫下T 恤讓我穿,兩個人也都有穿睡衣,只不過在分享的同時,父母的搞笑讓孩子充滿了笑聲,也讓一家人都有了好心情,阿芳和劉爸還能夠每天開開心心的跟大家玩直播,完成了這一次美好的三天兩夜的戶外露營。
以上就是這3天在景色優美的環淨中,家庭和樂歡喜度假的背後隱藏的大插曲,這樣子的插曲也讓這一次的旅程變得更難忘,至於笑點最高的睡衣,留一點想像空間給大家,下一次我們在出門露營,直播跟大家聊天的時候阿芳再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