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寶寶我本人拖全家下水
陪我吃香菜皮蛋豬血糕比薩
我們家為了吃這個還分流吃飯,整個很怕群聚
結論就是不難吃
但也不會想再買一次,很不像在吃比薩
還好我家附近的必勝客烤的還可以
沒有發生豬血糕硬到不能吃的慘案XD
好奇寶寶們可以點來吃吃看
然後義大利拜託不要攻打我們XD XD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4萬的網紅FISHPAPER SEATHIN (baohaizhi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4qFSud9AY&t=1603s 第二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4s73TlUBI&t=69s 第三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HT...
53慘案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恐怖的殺人案!😰
#鍋編
53慘案 在 次郎 JI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淺談 #VIVY 最新第9話,文略長🔥】
前言:
聰明點的人會把這種東西做成影片多點曝光
但有時候寫成稿唸出來我又覺得沒辦法說得很好,於是往往傾向於這樣隨便亂打些心得,如果還能互相交流到並糾正自己錯誤可說再好不過
p.s. 雖然打到最後有點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本集衍生出的問題我歸納出了下面四點:
🌟1. 一個好的動畫觀感,如果多數人無法理解是不是就稱不算優秀?
確實,文戲武戲並茂才是一部作品最佳完全體,你說 #鬼滅之刃 為什麼這麼多人吹捧?因為直白暴力簡單,配合不同閱歷背景的人便可產生各種化學效應,那你說 #EVA 屌嗎?各種藍色窗簾的分析與理解,甚至都有人戲稱網友可能比庵野秀明本人還要懂在講什麼,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在我來看,VIVY點介於兩者之間,它不會直白到你看一次能全盤理解,也不會模糊到完全看不懂在公尛,當你從後續劇情得到新的提示後重新咀嚼前面集數,你便會有新的發現也說不定。所以VIVY現在表現來講,我覺得一直以來都沒有偏離主軸,反而還繞著圈子再次針對使命與選擇做了更多詮釋。
🌟2. 時間不夠所導致情感鋪墊不夠濃厚?
在本話中僅20分鐘就塞了4人份的心境描寫──DIVA、松本、安東尼奧、垣谷,言語密度高到嚇人,除外還不得不再配上經典插曲來段打戲高潮,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吸收文字並轉化成情感最後有觸動到內心,確實是有點強人所難XDD
不過可以看到相比前面一話話比較簡單的單元劇,這邊反而是在雙線描寫上多加著墨了不少,於是就會有人產生第3點的疑問....
🌟3. 垣谷與安東尼奧究竟是在追求什麼答案?
安東尼奧作為輔佐歐菲莉亞的AI,其使命本是從旁輔佐,然而卻鑽牛角尖認為是觀眾不行、舞台不對,所以才對歐菲莉亞唱出的歌聲不贊同,最終選擇了一種「這屆觀眾不行啦,幹林北自己來上」,結果親自上陣唱得不錯觀眾就心滿一足,又產生了「不對!歐菲莉亞的歌聲才不是這種程度,她一定能表現更好。」
最終,陷入一個我明明是向著歐菲莉亞的立場來唱、來思考,卻還是無法成為像她一樣的存在的死圈。
然而其實對歐菲莉亞來說,她就是希望安東尼奧能聽她歌聲而笑在努力,一個覺得對方不夠好而沒笑、一個自已努力唱卻還是無法讓對方露出笑容,歸根究柢問題是在自己身上呢www
安東尼奧: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
※這邊動畫12:53處現在是翻「為什麼我成為她還是有著一樣的煩惱和瓶頸」,翻譯上 #木棉花 應該是有錯翻,意思跟劇情對不太上,如果有相關同仁看到建議再確認一下。
而垣谷的部分我覺得有兩種方式可以解釋他的行為
其一是因為他對AI的老師產生了情感,最後在被老師拯救後,卻發現世人對AI的尊重與自己相差甚遠,所以希望所有AI做好自己使命就好,不要擅自曲解或是擴大解釋自己使命,以防止像老師這樣的AI悲劇再次重演。
其二是AI被創造的使命是讓人類幸福,為達成使命可以賠上性命也在所不辭,就像老師拯救他一樣,但是垣谷想知道AI自己在最後是否有得到幸福呢?最終DIVA告訴了其答案──有獲得幸福,且還用他最討厭的擴大解釋使命方式「我的一切都是為歌而生,我的使命是用歌聲帶給大家幸福,所以必須傾盡一切努力去唱歌,使在某人成為觀眾時也能帶給他幸福、帶給他最好的歌聲。」DIVA因為執行使命使他人幸福,所以她本身感到幸福,這種不被自己使命束縛反而是貫徹自我的行為上,DIVA還真的是有點像擁有了自我意識的「人類」。
🌟4. 松本與安東尼奧的不同之處是?
前面兩起事件,松本最初也是推導出類似安東尼奧的結論「你太菜了,我自己上來幹吧」但是隨著時間而進化,松本從主導變成了志在輔助VIVY完成使命,劇情也對松本前面的言行舉止做了更詳細解釋,如果單幹,就會成為安東尼奧2.0,可以說在雙線描寫與角色立場對照上,還是非常有長月RE0筆下的風格呢w
總結:
VIVY與DIVA對唱歌與自己使命的解讀顯然是完全不同,VIVY是如果人類能幸福那未必需要透過唱歌,DIVA則是貫徹唱好一切來使人類獲得幸福,一種我要唱歌也要讓人幸福的我全都要俠。
於是我們可以來個大膽推論,在作品大世界觀「AI的誕生是為了人類幸福」,因為前面事件可以看出AI使命不一定只能有一個,也甚至能擴大解釋自身使命所造成的幸福,那麼對AI來講,最終得出了「因為無法讓所有人類都獲得幸福,只要人類都消失是不是就都幸福?」的BUG,才發生了第一集慘案,而博士希望VIVY能去更加多元理解人類與AI間對幸福的定義、感受,從而進階阻止悲劇發生,一個跨越百年的 #看醫生遊戲(X) 就此謝幕,好像也是挺合理的齁www
53慘案 在 FISHPAPER SEATHIN (baohaizhiy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一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4qFSud9AY&t=1603s
第二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4s73TlUBI&t=69s
第三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HTiAHiIwA&t=27s
第四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4pqKJPZGg&t=48s
第五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Jt0B8uQRk&t=350s
第六章+第七章 大結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_nJUY961F4
▬▬▬▬▬▬▬▬▬▬▬▬▬
芳芳:爺爺奶奶,為什麼全家福沒有媽媽呀?
爺爺:好傢伙!這都被你發現了!
奶奶:你猜?
芳芳:因為媽媽根本就不存在是嗎?
爺爺奶奶:好傢伙!真聰明!
芳芳:可是我在照片上能看到媽媽呀?
爺爺奶奶:......
▬▬▬▬▬▬▬▬▬▬▬▬▬
❤️ 這裡充滿了很多有趣的影片!
❤️ 喜歡我影片的話不妨點個訂閱吧 ➔ http://bit.ly/Fishpaper
❤️ 別忘記給影片按讚,打開訂閱的小鈴鐺哦!
▬▬▬▬▬▬▬▬▬▬▬▬▬
? 超級精彩的影片播放清單 ?
? 恐怖遊戲影片 | HORROR GAMES LIST ➔ https://bit.ly/3gro2Qu
? 糞GAME | 奇葩遊戲 | WEIRD GAME LIST ➔ https://bit.ly/2DBmNQk
? 黑暗詭計 | 黑暗欺騙 Dark Deception ➔ https://bit.ly/3a01pQP
? 恐怖奶奶 | Granny ➔ https://bit.ly/2XshNEr
? 恐怖冰淇淋 | Ice Scream ➔ https://bit.ly/30rYiho
? 恐怖肉先生 (已完結) | Mr. Meat ➔ https://bit.ly/31qcd73
? 恐怖修女 (已完結) | Evil Nun ➔ https://bit.ly/30vsPLl
▬▬▬▬▬▬▬▬▬▬▬▬▬
? 推特 | TWITTER ➔ http://bit.ly/2nRsmSg
? 微博 | WEIBO ➔ http://weibo.com/fishpaper
? 我的Discord群組 ➔ https://discord.gg/EscFhsx
▬▬▬▬▬▬▬▬▬▬▬▬▬
?️ GAME LINK ➔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288310/_/
▬▬▬▬▬▬▬▬▬▬▬▬▬
#紙魚 #煙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N4s73TlUBI/hqdefault.jpg)
53慘案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歷史上風雲際會,發生過不少驚天暗殺案,有些成功,有些失敗。其中最轟動的一宗,發生在1955年,北京一架滿載外交人員的包機「克什米爾公主號」,途徑香港啟德機場加油,飛到印尼參加萬隆會議,怎料國民黨特工喬裝清潔工在香港加油期間放炸藥,令飛機抵達印尼前爆炸,16人死亡,包括香港新華社社長(今天的香港中聯辦主任)黃作梅。本來這班機的主要乘客是周恩來,但他最後關頭決定坐另一班機,避過一難。這件事有機會再詳述。提起它的原因,是中共在暗殺案後,派出一隊高級外交人員到香港,包括這次要介紹的傳奇外交官熊向暉......
⏺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1532024
00:00 開首
02:53 航機被炸後的各方角力
03:23 共產黨的間謀暨小鮮肉
05:18 熊向暉特工之路
06:38 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07:48 離世前的最後一席話
09:10 魔術師顧順章滅門慘案
11:15 背叛中共的下場
11:43 在錯誤的宇宙尋找愛及後發展
13:00 新香港下,身豈能由己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QWNdkwcYw/hqdefault.jpg)
53慘案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U0BYUBtyi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