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女生坦白說
作為大一生導師,除了教課外,也負有一些人生導師的責任。很多時候輕鬆地開開玩笑,但也有些嚴肅的事。這篇華爾街日報刊出的文章,我轉給我班上的女學生,也認為所有大學女生都應該看,所以翻譯給大家看。
Straight Talk for College Women
Jennifer C. Braceras (September 11, 2017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現在你們宿舍房間都弄好,也買好課本,該是時候坦白地談一些性侵害的事了。如果你有看新聞,你大概聽過大學女生在畢業前,四分之一的人會在校園遭到性侵害。不要驚慌。你的父母不是把你和你的東西丟在犯罪區。所謂的校園強暴危機是過度的誇張了,如果你有一點常識的話,就可以很大程度地保你安全。
聲稱「四分之一的大學女生會被性侵害」是來自一項調查,這調查很模糊地問了些從被偷親到強暴的各種行為。把這些行為通通歸類成性侵害的那些人,故意製造錯誤印象,以便他們主張校園充滿了「強暴文化」。事實是,和你同齡而未上大學的女性相比,你被強暴的機率遠低得多。司法部估計大概每53個大學女生會有一個變成強暴和性侵害的受害人,這雖然還是無法讓人接受的數字,但遠不是大規模的瘟疫。
所以學校做了什麼事? 很多學校都安排了訓練課程,想要改變對於性和強暴的態度與文化,且讓學生知道學校有那些資源可以處理不當行為。學校有很多的人事、組織來調查並處理校園的性侵害事件。但這些措施固然安撫了平權主義者,並讓學校免於法律責任,但不但沒有讓你更安全,也沒懲罰了罪犯。
為什為? 首先,學校給的這些資源有結構上的偏見。學校主事者的第一任務是保護學校。校園裡的那些專責人員也許需要看起來,「對性侵害很重視」,但他們也需要避免不好的新聞。這樣就會限制了你可以有的選擇,也減少了警察介入的可能。
如果訓練課程都忽視了最重要的問題,這些課程也沒辦法讓學生安全。這最重要的問題,就是hookup的文化。學術界和學校管理當局,現時的假設都是,這些幾乎是陌生人間,籍酒助興的性行為,是私人的抉擇問題。他們擔心任何警告學生避免有風險的交往,會被攻擊為老派,甚且更糟,被當成在價值判斷學生。他們時時擔心,如果和學生講酒精和hookup文化的事實,他們會被指控為在「譴責被害人」。所以他們不告訴你讓你更安全的注意事項,比如說:
「不要喝醉,更不要醉後和你不認識的人回家」: 如果有注意最近的騷動,你就會知道,過量喝酒是所有校園性侵害事件的共同點。醉到不醒人事絕對不是可以犯罪的藉口,但保持清醒可以避免危險和其它壞事的機會。
「人多安全」: 如果要出門狂歡,最好和朋友在一起。不要離開朋友和那個剛認識的帥哥回家。如果他對你有興趣,且值得你花時間,他明天,在你和他都清醒的時候,會找你。
「拒絕hookup文化」: 沒有信任和承諾的性,通常都有不好的結局。聽起來很老派,但這只是常識。如果你和這人不熟,也不確定可不可以信任他,卻和他單獨相處、裸裎相見,這真的是個對的事情嗎?
「有自信」: 可以在酒吧、派對上認識帥哥,但約會的事慢慢來。你值這等待。
「好壞自負」: 如果你還是決定參加hookup文化,眼睛睜大點。在激情時的任何承諾都是沒有意義的。男人會為了騙你上床而保證抓月亮給你。但很多人根本在第二天就不想和你有任何關係,這當然會讓你覺得被羞辱和被利用,但這不代表你就是受害人。這只是說你天真而已。
「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 如果你不想做什麼事,清楚地說出來。你是成年人,你有自由意識和道德價值觀。在任何階段,你都有權說不。但不要以為你的伴侶可以猜出你的不情願。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對什麼感到不舒服,是你的責任把不舒服說清楚。
「如果被侵害了,立刻找和學校不相關但你可以信任的人幫忙」: 記得,學校和你的利害關係並不一致。找你父母、找另外可靠的大人、找警察、尋求醫療、或是打給強暴熱線。越早做越好。
雖然你不會在學校聽到這些常識般的建議,但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是照著這些建議做。大學該是你人生最精彩的四年,享受大學生活,但要小心。上帝保佑你不被性侵害,但如果發生了,記得最好懲罰壞人的方法,就是循司法管道。不要讓學校或是那些充滿意識型態的社運人士,把你嚇得不知所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老爸家庭_o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老爸: https://goo.gl/DX5wDB 訂閱YoYo: https://goo.gl/cLJ7rB * Yoyo「做什麼」日常生活 http://bit.ly/2vEOzEI * Yoyo「瘋運動」是一件必要的事 http://bit.ly/2MgMyc8 * Yoyo「大阪自由行」...
4961 做什麼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23,是鬼島那些事一周年與粉絲專頁人數突破20萬的日子。感謝過去參加節目的藝人與主播們,獻上祝賀。
我從不否認自己熱愛中華文化,自己是中華兒女。但是許多民生議題,何關藍綠統獨?現階段的我,還無法做什麼,只能呼籲民眾,有更多的體諒與愛心;透過影片得到關注,讓體制內的官員推動修法。警察、便利店員、恐龍法官、榮民、空服員、勞工、無殼蝸牛、台電員工、記者、教師、醫護、動保與颱風天不休假的各行各業。每支影片,想表達的是,對社會上的每一位無名英雄,我只有真誠的感謝。
未來的影片,將會雙周推出一集,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會持續努力!(鞠躬)
4961 做什麼 在 MiSTak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ello, 有些事情想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會在週二(4/15)晚上在 4Gamers 擔任蕃薯藤英雄聯盟大專聯賽的來賓,也會在節目中稍微聊聊我這些日子的思考跟之後的方向。
一些朋友希望我能夠再繼續實況,但因為之前在Twitch直播的實況帳號出了些問題,導致我必須更換另一個新的帳號,而且坦白說我不是個喜歡邊玩遊戲邊跟自己說話的人,以前為了處理這樣的不舒適感還會在開實況前喝點酒讓自己放鬆些,我會盡可能快的分享我的實況給你們。:)
這些日子自己想了很多,也有很多朋友熱情的邀約,會在AHQ及4Gamers鏡頭上出現大多是出於私交,但多數邀約我都是抱著感謝的心情婉拒掉,主因還是在我尚未處理好自己的思緒,也並未真正明白自己究竟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想做什麼。一直到最近,與一些朋友聊過後才慢慢定下來。
現在的我會從自己能發展的電競相關方向做起,我會先從接觸賽評開始,也歡迎其他工作的邀約。
最後謝謝這些日子關心過我的朋友、家人、以前的隊友們,以及一直在等我消息的你們。
4961 做什麼 在 老爸家庭_o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老爸: https://goo.gl/DX5wDB
訂閱YoYo: https://goo.gl/cLJ7rB
* Yoyo「做什麼」日常生活
http://bit.ly/2vEOzEI
* Yoyo「瘋運動」是一件必要的事
http://bit.ly/2MgMyc8
* Yoyo「大阪自由行」親子旅遊、景點推薦
http://bit.ly/2vCY7A8
* Yoyo「打電動」沒有攻略
http://bit.ly/2w2JdCx
* Yoyo「出去玩」必去私藏景點、在地人推薦
http://bit.ly/2Ou1lgb
* Yoyo「開箱趣」試玩、試用、試試看
http://bit.ly/2B4bs9u
* Yoyo「玩玩具」開箱玩具、DIY實驗、動手做
http://bit.ly/2MLH9WQ
* Yoyo「來畫畫」可愛卡通人物
http://bit.ly/2BiczCX
* Yoyo「吃美食」排隊美食、嚐鮮TEST、超市美食、便利商店、兒童餐、連鎖餐廳、新產品
http://bit.ly/2MaW6F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