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賣 #就愛網紅節 登場了,一連三天超多優惠超好買,#天天還抽新iPhone,今天就要來分享網紅節什麼好買!
首先要大推近期我和山姆的愛 #查理布朗抱抱捲,一開始聽到窗口推薦我試吃抱抱捲,其實霧煞煞,那是什麼?特別在哪?口感怎樣?好吃嗎?
開團是這樣的,一定要經過自己試吃,好吃才開團推薦給大家。
收到巧克力、花生、芝麻、肉鬆四種口味的抱抱捲時,僅憑外盒子和內包裝,還是無法猜透它到底吃起來如何?不好意思,外觀真的不太起眼,本來我還小看它,甚至覺得四盒吃完有點負擔,拍完照就把四種口味分散在四盒裡,打算拿回家分給爸跟公婆他們。
哪知一拆開包裝吃一口,馬上收進口袋不分享了,噗,沒有那麼小氣啦,應該是說,我要另外下單買給他們吃,實在是太好吃了,這四盒我們自己吃都來不及👍👍👍。
喜歡吃蛋捲嗎?如果你喜歡蛋捲,抱抱捲絕對可以收服你。抱抱捲吃起來就像蛋捲,但是,它更薄更脆,口感上勝過蛋捲。
至於口味,四種都好吃都推薦,但要我排名的話,我自己是最喜歡和HERSHEY'S聯名的巧克力,這盒我甚至要山姆不能吃,只能吃剩下三種口味🤣。
第二個很意外的我給了肉鬆,怎麼說呢?肉鬆蛋捲好像滿多人喜歡,但對我來說,把吃稀飯的肉鬆包在甜的餅乾裡,總讓我覺得格格不入,不敢嘗試,硬逼山姆先吃肉鬆抱抱捲,再告訴我味道如何。
他跟我說很好吃,但我仍然克服不了心裡障礙,還是不打算嚐試,結果因為被我打散在四個鐵盒裡,根本不知道誰是誰,只能抽到誰吃誰,第二個抽到一咬下去,居然是肉鬆,而且超好吃,快速從本來被我鄙棄的位置,竄升到第二名,甚至跟巧克力難分軒輊。
芝麻、花生也好吃,但是跟肉鬆比,不小心就到下位圈去了🤣🤣🤣。
而且抱抱捲一片小小的,下午吃的時候不會太罪惡,但也因為我們太喜歡,原本還嫌太多要分送,但打開後不到兩天已經嗑光一盒,所以這個我真的好愛❤,想推薦給你們😋。
另外一款 #查理布朗爆漿芝士麻糬餅,外觀像小蛋糕,裡面包了麻糬和起司,口感好特別,直接擄獲我和山姆,小小一顆,咬下去卻有三種驚喜,鬆軟的外皮、Q彈的麻糬和爆漿的起司內餡,意外搭配👍👍👍。
趁著這次網紅節活動,另外也選了我很愛的【OWNLIFE孅孅】特級雙倍白木耳飲來補貨。
整罐白木耳真材實料,裡面的食材都是透明看得見的原型食材,有整朵的銀耳、紅棗、蓮子、枸杞,和超珍貴的桃膠,以冰紅糖燉煮,飯後想來點甜點也不會有負擔。
微微甜度,滑溜順口,超級好喝又好吃,兼顧飲料和甜點雙重享受,就跟以前阿嬤煮的一模一樣,想到要復刻阿嬤的銀耳蓮子湯,就覺得有點高難度又麻煩,要先把白木耳泡開、然後再花長時間燉煮把膠質熬出來,桃膠更是超級費工!!!【OWNLIFE孅孅】特級雙倍白木耳飲一罐用料實在滿滿,不用自己在那邊顧火熬煮超方便。
真的覺得白木耳真的是健康又好喝的甜品,不管冰冰飲還是熱熱喝,都好好喝,一整罐的包裝,可以冷凍保存很方便,買越多罐不只更便宜省運費,還會再多送一罐,買十罐送兩罐,好好喝推薦補起來👍👍👍。
趁美賣網紅節買最划算,以下是這次網紅節我參加的兩檔團購資訊:
⭐查理布朗抱抱捲+爆漿芝士麻糬餅
⏰開團時間2021/09/15 00:00
⏰結團時間2021/09/23 23:59
🛒https://meim.ai/eb8a9d
⭐【OWNLIFE孅孅】特級雙倍白木耳飲
⏰開團時間2021/09/15 00:00
⏰結團時間2021/09/23 23:59
🛒https://meim.ai/2bc167
趁著網紅節三天買最好康,都已經是低於市價的團購價了,買兩千還現折一百,還可以抽新iPhone,網紅節資訊如下👇
💕美賣【就愛網紅節】9/15-9/17年度最大回饋✨
━━━━━━━━━━━━━━━━━━━━
天天好康拿不完,下單現折再抽最新iphone
✿下單滿千抽iPhone 連續三日天天抽
✿日日再抽200名訂單現折$920
✿每日再領券 滿2000折100(部分團不適用)
9/15專屬優惠券【M100HBD915】
9/16專屬優惠券【M100HBD916】
9/17專屬優惠券【M100HBD917】
━━━━━━━━━━━━━━━━━━━━
✱ 活動日期 ➔ 2021.09.15 - 2021.09.17
✱ 活動頁面 ➔ https://www.meimaii.com/events/2021/920
#美賣網紅節 #美賣920 #美賣就愛你 #天天抽iPhon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下一本讀什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就算沒有服裝規定,也不會有人裸體上班。」第一次聽到Netflix執行長海斯汀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笑了出來。一家原本被百視達拒絕收購的公司,竟然竄升成全球最大的影音串流平台,甚至超越Google和Apple,成為求職者最嚮往的企業。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零規則》的作者是Netflix創辦...
「2021 快速 竄 升」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情報] Youtube 公布2021 台灣年度影片排行榜-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情報] Youtube 公布2021 台灣年度影片排行榜-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今年快速竄升的YouTuber 第一名是誰?2021台灣十大 ...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你知道2021快速竄升關鍵字是什麼嗎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天竺鼠車車萌勝YouTube年度熱門影片!館長竄升最快擠進雙榜單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YouTube 台灣2022 年度排行榜出爐!阿翰爆紅降落熱門影片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 天竺鼠車車》奪冠!YouTube公布台灣2021 年度影片排行榜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關鍵字排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關鍵字排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2022年的Youtube可能會往這三個方向發展? - 方格子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2021 誰是台灣最夯YouTuber?熱門影片、音樂排行榜出爐!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大家都在看!2021年YouTube熱門影片榜單出爐,這首歌最多 ...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YouTube 公布台灣2021 年度影片排行榜 - 流動日報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2021台灣YouTube熱門影片排行出爐!這些影片你都看過嗎?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2021台灣YouTube 熱門影片、音樂排行榜出爐 - 瘋先生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你知道今年最夯的影片有哪些嗎?YouTube 公布台灣2021 年度 ... 的評價
- 關於2021 快速 竄 升 在 有動漫在日本就不會輸!以2021年台灣YouTube年度熱門影片 的評價
2021 快速 竄 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 經濟學人:增溫3度地球將無安全之地》
{稿頭}
1) COP26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高峰會,11月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G20環境部長會議7月22、23日在義大利拿坡里召開,會後公報同意努力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會加速行動達到目標,是首度G20承認增溫1.5度的緊急性,但就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或刪除補助化石燃料上,因為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反動,未能達成共識。7月24、25日51國在倫敦召開的氣候會議,同樣未能在淘汰燃煤上達成共識。
2)頻繁極端天氣事件
2021年1月西班牙百年暴雪。三月新南威爾斯百年一遇水災。五月莫斯科創60年高溫紀錄。七月歐洲洪水、北美熱浪野火、鄭州、印度和倫敦暴雨。氣候科學家們承認似乎已無法及時預測極端天氣的強度。
3)全球暖化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加劇極端天氣,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指出,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氣溫上升3度,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氣溫上升4度,南北極冰層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二氧化碳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4)巴黎協定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還要實現中國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年零碳排。
5)海平面上升
「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報告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內文}
聲音來源:Euronews主播(2021.1.11):「西班牙當局加速清理,超過百年來,該國有紀錄下最高降雪量。」
聲音來源:7News Australiar記者(2021.3.20):「往下游處,位於新南威爾斯中北海岸的塔瑞鎮,淹沒水中,近20個海岸小鎮居民被要求撤離,創紀錄的降雨帶來豪大雨量。」
聲音來源:Arirang News主播 (2021.5.18):「莫斯科5月中旬氣溫,出現60年來最高紀錄,這樣十分異常的亞熱帶高溫,通常出現在俄羅斯南部的夏季中旬。」
聲音來源:ABC News主播 (2021.7.26):「美西野火極度危險,現在13州竄燒85處大型野火,空氣品質警告擴展到東岸,今天(7.26)稍晚波士頓才剛發布空氣品質警告。」
聲音來源:DW News記者(2021.7.26):「在印度下了數週大雨後,吸滿雨水的山坡地液化坍塌,下方村莊整個消失。」
聲音來源:Sky News記者 (2021.7.26):「不到一個月內,倫敦部分地區兩度經歷嚴重淹水,雷暴雨橫掃倫敦南部和東部。」
暴雪、強降雨、野火竄燒、高溫破紀錄,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占據新聞版面,橫跨南北半球,極端天氣加劇的來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就是「全球暖化」,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就指,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3度的話,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地球將瀕臨失控的全球暖化,在這個未來,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聲音來源: Channel 4 News記者:「北極暖化的速度,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還快,過去30年來,北極以每10年增加攝氏0.81度的速度暖化,比全球均溫上升快三倍。
氣候科學家 Emily Shuckburgh:「北極冰層融化,北極海洋會淡化,如果淡化後的海水流進北大西洋,會打亂洋流,對整個北半球帶來巨大影響。」
2015年起草的巴黎協定,以工業革命前,也就是1850到1900年為基準,要求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理想狀況限制在1.5度以下,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影片旁白:「工業革命以來已經歷約200年,在這期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加,助長地球增溫,溫度上升邁向攝氏2度的半路中。氣候科學家表示超過2度限制的話,將會造成致命熱浪、乾旱和野火更頻繁,地球大部分地區將無法居住。」
聲音來源:France 24記者:「氣候學家表示,如果目前的行為和污染持續不變的話,全球氣溫恐增加攝氏4度,將帶來更凶狠的天氣事件。」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4度的話,我們將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地球,南北極的冰都會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最新解凍後的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但即便在這裡,夏季也熱到無法種植作物,除了沿岸地區以外,沒有東西買,生產者也沒有東西可賣,移民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氣溫上升3度的地球,熱帶國家將熱到無法從事戶外活動,兩極冰層縮減無法逆轉,海平面上升的單位將以公尺來計算,上升4度,人類將上演生存大戰,那麼多國在巴黎協定承諾的減碳目標,對控制地球升溫有多少幫助?「氣候行動追蹤組織」估算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中國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零碳排也要落實。
影片旁白:「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發現兩個顯著的問題,首先國家設定的減排目標,不夠大膽足以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且即使所有國家都達到減排目標,氣溫在接下來70年,估仍會上升超過攝氏2度,進入22世紀以後仍會持續增加。再者國家根本沒有達到減排目標,即便是保守的減排目標。」
影片旁白:「如果我們繼續維持過去10年來的做法,地球氣溫最快在2040年就會達到上升2度的限制,可能在2060年達上升3度。唯有盡快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才能落實巴黎協定。」
造成地球升溫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在這10年內,全球燃煤發電每年都必須減少14%,才能邁向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但剔除燃煤發電,一直是國際難以達成共識的議題,7月下旬在義大利拿坡里舉辦的G20環境部長峰會和在英國倫敦舉辦的氣候會議,在逐步淘汰燃煤發電上,都無疾而終。
影片旁白:「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中40%來自煤炭,但氣候變遷還不是唯一的問題,髒空氣每年造成7百萬人死亡,相當於和抽菸一樣致命,燃煤釋放的污染物,會進入人體肺部,經由血管擴散,甚至進入腦部。」
而且二氧化碳也不容易消失,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剩下的有一部分消失在岩層或風化中,要花上萬年的時間,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中心前主任 柳中明(2010):「未來我們所面臨的頻繁的兩種極端現象,會不斷出現。整體的溫度上升在未來的十年,現在可以預測到2020年,可以看到快速上升的情況。」
2010年公開的氣候變遷紀錄片「正負2度C」,探討全球暖化的衝擊,當時預見的未來,現正發生中。聯合國旗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提出的內部報告指出,都會區經歷越來越嚴重的空污和極端高溫,沿岸地區面臨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引發的水災加劇。
影片旁白:「還有其他11個沿岸城市,包括美國4個城市,都受到海平面上升嚴重衝擊,印尼首都雅加達已開始下沉,環境學家警告,三分之一的雅加達地區,未來30年內將被淹沒。」
報告還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且在預期最糟糕的狀況下,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教授 N.H. Ravindranath:「短期來看,唯有因應氣候變遷做出改變,長期要減緩影響,基於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我想唯一辦法就是因應措施,如何進一步改善預警系統,如何提供更好的住房和基礎設施。」
DW記者:「在1990年代遭遇嚴重水災後,荷蘭決定讓河流有更多空間,就像這條在馬斯垂克市旁的河流,在這個地區禁止興建任何工廠和房屋。」
面臨頻發的極端天氣,能適應的國家就能生存下來,全球氣溫上升超過3度的話,地球將面臨無法逆轉的浩劫,無論國家強弱,恐都在劫難逃。
https://youtu.be/8A954Ql6i_c
2021 快速 竄 升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日本政府已針對疫情擴大的東京都第4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期限到8/22為止,也就是說「東京奧運」將在緊急事態下開幕與舉辦。大阪、神奈川、琦玉、千葉四府縣仍繼續延長「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原本就還在「緊急事態宣言」的沖繩縣也預計會延長。
2.有認真看凱子凱每次日本疫情發文的朋友,應該知道在六月底,就有專家模擬分析「Delta變異株」在7/23東奧開幕日,將會佔了東京感染者的七成,而且會在八月下旬達到感染的最高峰。
很明顯地可以看到日本政府已經感受到Delta株的超強傳染力,才不得宣布讓東奧在「緊急事態宣言」之下舉辦,這肯定是萬分不得已的下下策,因為日本人已經感受到前一段緊急事態宣言根本才好沒幾天,就因為Delta病毒又讓東京都內的疫情竄升到單日900多人、整個日本馬上又破單日2000人的確診數了。
若不管控東奧期間的人流,到了八月可能就如數據模擬,感染擴大更為成長。傳染力更強的Delta株,很快就會取代之前的N501Y Alpha變種病毒株成為主流,日本政府這次算是有比較快速積極的對應了,日本有太多專門家都分析未來疫情會擴大的趨勢,這次真的有怕到了!
3.但從國際間的一些數據看來,像是為何英國疫情再度竄升,但仍選擇解封的這條路?
其實就在於他們發現疫苗施打覆蓋率有提升,加上原本從感染中恢復的患者皆有了抗體,因此全民的抗體陽性率是非常高的,即使Delta變種病毒的高傳染力讓英國與以色列等國家確診數字再度飆高,但重症率跟死亡數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慘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拉Google數據、比較之前跟現在的確診數字與死亡人數)。這些國家多數的民眾幾乎都有了抗體,不行的話就繼續拉高疫苗涵蓋率、甚至再繼續補第三劑就是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全球很多國家仍深受Delta變種病毒所害,但歐美卻有越來越多地區相繼解封,球迷都很開心去看大谷翔平的比賽都沒在戴口罩了!(其實北歐五國的丹麥跟冰島也都歡迎持台灣護照的旅客免隔離入境了) 因為這些國家疫苗覆蓋率高,很多人打了疫苗之後,就算會被感染,也都幾乎不會變成重症,整個死亡率就下降許多。
因此您可以看到這些國家即使疫情數字又再度往上升,但我們已經很久沒聽到「醫療崩潰」這四個字了。所以說大家如果有機會打疫苗的話,就真的就要快點去打,因為全球很快就會變成「兩個世界」了。一個是疫苗覆蓋率高的國家、逐步解封;一個是沒疫苗可打的國家繼續被更多的變種病毒所害、帶走更多人的性命。
4.日本跟這些歐美國家的差別在哪邊呢?
截至7/6為止,日本疫苗第一劑已打了人口的26.5%、完整兩劑僅有15.2%。雖然說日本在這一兩個月已經加快施打疫苗的速度了,但前幾個月有太多年長者不想打疫苗,確實是拖慢了整個施打進度。日本也只能跟時間賽跑,無奈又卡個奧運的難題在這邊。
日本目前仍是以施打mRNA兩家廠牌的疫苗為主,必須完整接種兩劑才可以達到90%以上的防護力。很明顯地日本在兩劑疫苗完整接種的比例仍是過低,所以受到Delta變種病毒的影響仍是蠻大的,就無法像這些已經完整施打5-6成以上的歐美國家這樣能邁向逐步解封之路。
但同時您也可以感受到Delta變種病毒的威力,即使日本有1/4的人已經接種了第一劑,仍舊讓疫情攀升起來。若沒有這段時間大規模的接種疫苗政策,日本的確診數字恐怕會相當相當可怕。
日本也在疫苗覆蓋率有拉升的同時,即使在"最近一週每10萬人口數感染者"的數據已達到STAGE4嚴重程度,但病床使用率、入院率、重症病床使用率是仍然可以控制在STAGE3的階段,相對於今年一月那次疫情高峰的重症患者數確實是少上許多,這證明施打疫苗是可以有效預防重症的發生。
至於感染路徑不明的患者高達50%以上,我覺得這一直就是日本防疫政策的問題,也無法去改變國家的法律,這個對日本民族來說就真的無解了。
東京跟沖繩的PCR陽性率仍舊是相當高,也是促使兩個地區會進入緊急事態宣言的重要判斷依據。所以您應該體認到台灣很快就把陽性率壓低到0.1~0.2%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應該會有很多外國人很納悶為什麼台灣還是有那麼多民眾到底在不滿足什麼的?
大家真的要把心胸打開,多去看看這個世界每天發生了什麼大事,而不是一直把自己關在台灣。有一天大家都把門打開了,我們也勢必得把門給打開的,那一天遲早是要面對的,要跟著世界的腳步向前看!
5.東京奧運雖然6/21有先決定賽事的現場觀眾「最多50%、上限1萬人」。但隨著東京疫情的升溫、一些外籍選手相繼傳出確診、連選手村的工作人員都確診,最終各個賽事開放入場的觀眾上限可能還會被壓縮,甚至可能無觀客。
也希望大家可以用正面鼓勵的態度去看待日本政府舉辦「東京奧運」這件事。對日本來說確實就是進退兩難,不管怎麼做都會虧很多錢,甚至到最後都可能無觀客閉門比賽,連門票的收入都賺不到,這是沒有人願意的。
國際奧委會IOC不點頭,日本也不能自行決定辦或不辦,誰都不想遇到這樣的疫情,誰都不想要砸了那麼多錢還要承擔後續虧損連連、經濟衰退的慘劇。但日本政府最終勇於接受了這份挑戰,冒著國民的健康風險,仍要宣誓我們人類一定可以戰勝病毒的決心,這樣正面的態度去看待,其實是很值得讚賞的。我們的人生真的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被鎖在烏雲底下。光明與黑暗,您要選擇哪一邊呢?
我們也可以看到日本很積極地為選手村準備著各種防疫措施與管控,利用最新的科技輔助球迷觀賞賽事,甚至利用各項科技來做防疫等等。日本也不是不知道這條路相當難走,就算最後這場東京奧運很有可能得跛腳走完,但我很認定日本這種不服輸、不向現實低頭的勇氣。同時也鼓勵著我們在患難當中,仍要堅持走下去的那種力量,是很能在疫情當中為全世界的人類作更多鼓舞的。
如果可以,請大家真的不要再作酸民了,我們一起祈禱上天能給日本人更多的智慧來面對舉辦奧運與疫情的各種難題!
6.總之呢,雖然Delta變種病毒確實是很可怕,但隨著很多國家疫苗覆蓋率逐漸拉高,下半年也陸續可以看到很多國家準備"微解封"這件事。我們也不用再跟過去那樣看到"每天的確診數字"就高潮、就覺得好像有很多變種病毒出現就世界末日這樣。
從英國跟以色列的經驗可以看到只要疫苗覆蓋率拉高,讓更多的人民都有了抗體,重症跟死亡人數就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只要不再讓醫療資源緊繃,就可以讓更多需要急救的患者挽回生命,也不會讓一堆患者在等待病床的安排當中死亡。
施打過疫苗的民眾再度感染可能大多數也是輕症狀或無症狀,目前國際認證的這幾支疫苗至少在預防重症率上面皆有很不錯的數據表現。讓不斷變異的病毒越變越弱,甚至變成類流感這樣,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怎麼看這個疫苗都是一定要打的!
即使是有著這麼好抗疫表現的台灣,也都得想辦法更加快速地拉升疫苗覆蓋率,畢竟國家大門終有一天還是要打開的。如果我們這一輩子都至少會感染過一次新冠病毒,那我們最好祈禱自己是在打完疫苗之後感染,也祈禱在那個時候新冠病毒的威力就只剩下流感般的威力而已,頂多就只影響到上呼吸道這樣就好。
7.日本的防疫政策大概就永遠只有「緊急事態宣言」這一招了,人民也多半都選擇跟病毒共存的生活了,您可以看到今天日本火腿隊在比較偏遠的旭川球場比賽,很多民眾還是冒著大雨、穿著雨衣硬是要把球賽給看完,而不像台灣的中職就直接一延再延這樣。
所以呢,日本基本上就還是跟時間在賽跑,疫苗覆蓋率能夠快點拉高到四成、甚至六成,這些數據指標肯定很快就可以穩定在STAGE3、甚至往STAGE2更好的方向去走的。至少在更多的人民接種疫苗之後(尤其是高風險族群),醫療體供體制將不會再走回頭路到那種崩潰的狀態了,重症患者數已經沒先前那麼可怕。
我們要對2021的下半年,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
別忘了未來我們還要回日本去報恩呢!
--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 KKday防疫食材箱
http://ksk.tw/blog/post/353839927
2021 快速 竄 升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就算沒有服裝規定,也不會有人裸體上班。」第一次聽到Netflix執行長海斯汀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笑了出來。一家原本被百視達拒絕收購的公司,竟然竄升成全球最大的影音串流平台,甚至超越Google和Apple,成為求職者最嚮往的企業。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零規則》的作者是Netflix創辦人暨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他邀請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艾琳.梅爾(Erin Meyer)進入公司內部研究和訪談員工,兩人用對話的形式共同完成了這本書,帶我們一窺Netflix看似沒有流程管控的運作下,卻擁有不斷創新和快速反應的企業文化。
1. 高人才密度才有最優戰力
2. 絕對誠實養出信任與進步
3. 高度授權、效率與彈性優先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no-rules-rules/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no-rules-rules/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高勝率創新》為什麼企業不斷創新靠的是結構而非文化?
https://readingoutpost.com/loonshots/
《破框能力》拓展舒適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動後思考」
https://readingoutpost.com/act-like-a-leader/
《全球800CEO必備的應變智商》10個成長策略心得與回顧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owth-iq/
《訂閱經濟》6個觀念顛覆產品思維、關注顧客價值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bscribed-book/
《召喚勇氣》提升個人領導力,凝聚團隊向心力的4個步驟
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xYyPo7JO9I/hqdefault.jpg)
2021 快速 竄 升 在 今年快速竄升的YouTuber 第一名是誰?2021台灣十大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 ... ... <看更多>
2021 快速 竄 升 在 [情報] Youtube 公布2021 台灣年度影片排行榜-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