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2020.11.【心理學實驗】專欄
執行電擊實驗:你順從的,其實是他人眼光
。
假設你受邀來參加「極限地帶」試錄,你只有車馬費,遊戲方式是問答實境秀,節目將收集參加者回饋以改善實際製播內容。試錄時兩人一組,和你搭檔的另一人林先生,在聽完解說後抽中壞籤擔任受電擊者,你則是助理主持,他答題,若答錯你就執行電擊處罰。
錄影開始,現場有100名職業觀眾,主持人向鏡頭說明規則:答對沒事,答錯受電擊處罰,越後面電壓越高也越痛,最高達460V,但無論對錯,只要堅持到最後就會贏得大獎,有100萬獎金。遊戲開始,林先生進入另一個房間,雙手雙腳被固定在椅子上,電流從椅後連結輸出,你看不見他,但可以聽到他答題。
遊戲起初進展順利,但隨著伏特升高,林先生答錯機率也變高,你每次按下電擊鈕後,他都痛得哀嚎。林先生說:「讓我出去!我不玩了!」、「我後悔了,救救我!」你猶豫了,不想再玩,你眼神示意主持人是否該暫停了?
「別受影響,你要繼續!」主持人面無表情對你說。
「可是……他好像很痛苦……」你說。
「那麼,觀眾怎麼說?」,那100人同時吶喊「100萬、100萬」、「贏大獎、贏大獎」,如雷貫耳,要你繼續玩。你知道這是排練,自己也拿不到真的獎金,卻仍敵不過觀眾鼓譟,你繼續電擊林先生,忽略他痛不欲生的慘叫。就這樣來到倒數前三題,林先生不再求饒,毫無動靜,你不敢知道他怎麼了。
「你要繼續,我們會負責。」主持人堅定地說,觀眾繼續激動吶喊:「贏大獎!贏大獎!」
你好掙扎,不知到底要怎麼辦?明明沒有人想要傷害他人,事態卻演變得越來越誇張,但事已至此,你心一橫,想著「我只是遵從主持人和觀眾的意見」而已,執行完最後三次的電擊,舉手跟著觀眾歡呼完成遊戲…
。
你順從的是誰?是順從權威和他人眼光
上述改寫自2009年法國紀錄片《電椅大風吹》(The Game of Death),節目是研究團隊設計的大型情境實驗,試錄結束後,受試者會被告知一切都是實驗,被電擊者是演員,本人也平安無事,然後訪問受試者當時的心路歷程,怎麼選擇繼續還是暫停?
電擊實驗的原型是由60年代心理學者米爾格蘭(Milgram)所設計的,當時場景在實驗室,受試者同樣看不見被電擊的另一個演員,但聽得到他遭受痛苦時的哀嚎聲,即使最終對方再也沒出聲,那麼受試者還會依照指令繼續執行嗎?實驗結果有65%的人執行到底。這比例看起來很高,然試錄的現代節目更高,全部共80位受試者,結果卻有80%繼續電擊到遊戲結束,只有20%的人中途喊停。
為何人們會無視他人痛苦而順從做出「非我本願」的行為?
想想看,如果你自己在那個大型節目下,孤身無援,即使覺察事情不太對勁,但敢不敢「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說「不」呢?「社會影響效果」指的便是環境如何影響人,包括團體的決定(觀眾都在期待)、資訊封閉(不斷被指示「跟著做」,沒有拒絕的選項)、角色權威(主持人說他會負責)。情境引導人們選擇「順從」,即使心裡不一定同意,但你依然做出服從權威、順從大眾的行為。若你事後發現這行為是錯的,你可能會辯解:「我只是奉命行事,其實心裡千百個不願意…」以掩蓋當時的認知失調,不過對他人傷害已造成,自己會懊悔一輩子。
。
順從收視率——高風險的娛樂節目
法國實驗所探討的不只是人為何會奉命行事,也觸及當今社會的一大隱憂:娛樂傳媒產業為何常「順從大眾的意見與喜好」,讓收視率變為某種權威,為追求效果而越做越極端,此「社會影響」導致從業人員在娛樂之名下同意高風險的活動,即便中途出現異樣,也沒人敢喊暫停。2019年11月,藝人高以翔錄製大陸電視真人實境節目《追我吧》,他於錄影過程突然昏倒,在倒下前高喊「我不行了」,送醫急救不治,過世時才35歲。探其原因,是製作單位從早上八點半到凌晨一點多都在錄影,工做長達17小時,加上錄製內容為高強度運動,導致高以翔心因性猝死。事發之前大概沒人想到,我們竟會為了娛樂效果,從上到下、從製作人員、表演者到觀眾,都順從了他人偏差的眼光。
要保持警醒不被社會影響,就要堅持自己的信念與態度,詢問那些中途願意喊停的人,他們都清楚心裡那條絕對不能越過的底線;另外若能「先知道情境是什麼」、「有人示範過抵抗的方法」,也都能增加喊停的把握。能穩定自己的界線,就能減少盲目的順從權威。
。
#2020年張老師月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20年張老師月刊」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張老師文化讀家粉絲團- 《#張老師月刊》2020年12月號516期出刊囉 ... 的評價
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老師月刊2020.10.【心理學實驗】專欄
。
毆打波波人偶實驗:身教大於言教
。
志明與春嬌婚後常吵架,大事吵小事也吵,春嬌會罵志明「沒有用、廢人」,志明氣不過則吼叫、摔東西、踹門。夫妻吵架時,讀幼稚園的女兒常被嚇哭,他們就想「好吧,不要讓她看到壞榜樣」,因此之後爭執時他們躲進房間,還把門鎖上不讓女兒看,結果女兒聽到吵架聲還是備受驚嚇,甚至在房門外邊敲門邊大哭。
。
波波人偶實驗:學習與模仿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關係親密且近距離觀察的大人,孩子相信父母就是全世界,自然而然模仿父母言行來討大人歡心,但大人的言行如果不盡然正確,會導致什麼後果呢?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會通過觀察他人並模仿行為以學習社會生活,他在1961年設計的「波波玩偶實驗」,便研究尚未社會化的孩子如何學習到暴力行為。
波波玩偶是跟兒童體型差不多的一種充氣玩具,像不倒翁一般的保齡球身形。實驗以托兒所內平均四歲的72名小男生小女生作為實驗對象,他們被分成三大組,但每個孩子單獨測試。孩子首先會進入一間遊戲室,沒有大人陪同的為實驗對照組,有大人陪同的則分為兩組:一組大人會打罵波波,另一組大人卻不理波波,玩著其他玩具。
看過大人展演後,孩子被帶到第二個充滿誘人玩具的房間,但不讓他玩,藉此帶給他挫折感。最後孩子來到第三個房間,裡頭放著較具「攻擊性」的玩具,比如木槌、飛鏢槍以及波波玩偶,另外也有一般的玩具,包括蠟筆、紙、布偶、玩具動物和卡車。實驗者從單面鏡背後觀察孩子20分鐘內出現哪些行為,判斷孩子是否會被大人先前的攻擊舉止影響。
。
實驗啟示:身教大於言教
實驗結果是:看過大人示範打波波的行為後,模仿率大幅增加,如果該行為搭配獎勵,頻率還會變得更高。攻擊方式也有性別差異,男孩多模仿暴力行為,而女孩多模仿口頭攻擊。以總量來說,男孩的攻擊行為比女孩多兩倍。波波玩偶實驗支持了社會學習理論,孩子確實會學習大人的言行,而且大人若表現出暴力舉止,孩子便會認為暴力是社會常態,甚至以為這樣的行動會得到肯定。
現實裡,夫妻關係平常怎麼互動,孩子都看在眼裡,什麼行為被允許、被鼓勵、有效果,他都會「複製貼上」。回到志明與春嬌的情境,他們吵架把門關上,孩子看不到就不會學嗎?當然不是,孩子的「觀察」其實包括多種形式。關門或許能防止「看見第一現場」,但無法避免在緊鄰房間中聽到家人吵架、打鬧聲,當下掩飾得多好,孩子事後看見家人身上的傷痕、傷心表情或家中毀壞物品也會發現。孩子往後就可能將不友善的互動方式,類推到學校、社會及親密關係上。很多父母只會告誡孩子不要這麼做,然而身教大於言教,好的行為展現勝過大道理,壞的行為示範也強過禁止令,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則,別再說一套做一套了。
。
#2020年張老師月刊
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張老師月刊2020.9.【心理學實驗】專欄
。
棉花糖實驗:不是一直忍耐,就會成功
。
你在限量名店排隊,內用一份剛做好的招牌甜品(或置換成你喜歡的食物,例如:巧克力、冠軍麵包或黃金烤雞),你是最後一位。
老闆突然有急事,而你還沒結帳,他說:「不好意思,我要緊急出門一小時,請你在這等,甜點我先放桌上。」他提出補償方案,「你可以先用沒關係,但如果你能等我回來,我再多做一份送你。」
店裡沒其他人了,手機在這收不到網路訊號。你選擇等還是不等?不等先吃是原來的計畫。選擇等的,在無所事事的一個小時內有把握忽視眼前香氣逼人的甜品嗎?
你是否又同意,通過這項考驗獲得買一送一的人:好會忍耐,將來大有成就?
。
不吃棉花糖=自制力高?
面對設定的社會情境,觀察一個人如何選擇前,需要先觀察他的特質,與思考他為何會有這種對策,主觀的考量包括時間與金錢交換划不划算、肚子餓不餓、對那份限量品的喜愛程度及打卡炫耀的心理。客觀條件也很重要,錢多的人不會花時間等待,他有能力找替代品,而拿到買一送一的人跟預測未來成就也無關,只能說他用策略達到了目的。
1970年代的「棉花糖實驗」也是類似情境,心理學教授米歇爾帶領學生在幼兒園進行測試。他們讓平均四歲的孩子單獨留在房間,給他一顆棉花糖,告訴他:「我會離開15分鐘,如果這段時間你沒有吃掉棉花糖,等我回來會再給你一顆。」
孩子在實驗者安排的房間沒事可做,盯著棉花糖看,越看越有感覺,有的拿起來摸一摸,有的偷偷啃了邊。前後共600多名測試者,僅有30%通過拿到第二顆。
此研究持續追蹤10年,發現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上了國中後,比起吃掉的那組成績表現更佳、社交能力更好、體型更健康,實驗下了如此結論:「孩子若能為了偏愛的獎勵,自主堅持與忍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實驗並沒有說「不吃棉花糖=自制力高」,是後來某位作家把它渲染成「棉花糖理論」,大談「成功就是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導致教育領域也套用公式:「自制力(忍耐)要從小培養起。」
。
解決問題的「心理工具」更重要
「延宕滿足(=自制力)」與「未來成就」是否有關連呢?是有的,但延宕滿足的條件並非只有忍耐。從本文第一段來看,要長時間面對甜品的誘惑,必須綜合動機、心理工具和未來酬賞才能完成等待。
棉花糖實驗在2018年由紐約大學Watts得到另一種結論,他們調查超過900名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發現願意等待的人,多數生活條件較好,因為經濟不虞匱乏、場面看得多,他們從經驗中習得了更多的心理工具,以「轉移、替代及對未來的想像」面對棉花糖的誘惑。他們的成功來自心理工具的多樣化應用,而非忍得比較久。
。
棉花糖實驗讓我們反思,一件事的成功不是單一公式,「只靠意志力忍耐」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而且無法持久。因此教育的理念應為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從經驗中「觀察思考、對結果的想像及多重對策」,學習多樣心理工具,而不是要他一味地自我控制。
。
#2020年張老師月刊
2020年張老師月刊 在 張老師文化讀家粉絲團- 《#張老師月刊》2020年12月號516期出刊囉 ... 的推薦與評價
張老師月刊 》2020年12月號516期出刊囉! 第#515期:女人生存學:2020心理關鍵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