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小戴
回想起第一次看戴資穎打球,應該是在 2016 年的里約奧運,那時候沒在看球,也根本不知道這號厲害人物,只記得有一位被寄與奪牌厚望的女選手因為球鞋事件上了新聞,後來在16強賽輸球了,可能就像這屆許多沒有無緣奪牌的選手,奧運過了就被遺忘。但小戴沒有立刻被大眾遺忘,她的排名積分在同年極速竄升,11月一舉攻頂成為球后而再度受到關注。說來很現實,但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看她打球的,算一算快五年了。更因為看她球而跑去學羽毛球,迷上這項運動(雖然天份很差)。
五年的時間應該夠格稱作半資深球迷了吧,從那時開始幾乎每場都追,甚至設鬧鐘半夜起床看球。如果你夠熟悉小戴,就會知道 2017 是小戴很明確的上升期,然後 2018 是宰制力極強的巔峰期,那時候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年拿了 8 個大賽冠軍,締造女單 30 連勝的高牆(這記錄連現今男單球王桃田賢斗都無法超越)。那時候小戴是所有選手研究和想破解的對象,尤其是作為羽球強國的中國。因為她的球風太特別,有點男孩子打球,而且有女單或幾乎所有選手通常不拿手的反手拍,有人封她是女版的印尼前球王陶菲克。因為擅長使用反手、假動作和時間差出手,使得小戴打球的觀賞性很高,如果再對上風格類似的選手(例如本屆八強賽的泰國選手依瑟濃),可說像變魔術般的神仙打架。這種打法雖然華麗,而且能有效克敵,但失誤率也極高,小戴在羽球迷中有個綽號叫做「戴浪」,她浪起來的時候,球迷就等著暈船嘔吐。
2019 年小戴在女單的統治力些微下滑,幾度失去世界第一的寶座又奪回,但對於大多數來說,世界第一的頭銜不完全代表什麼,許多人只在乎的大賽成績,最重要的就是 #羽球世錦賽 和 #奧運羽球賽,如果攤開成績來看,小戴一個都沒拿過,兩屆奧運止步 16 強,五屆世錦賽止步 8 強,比較能拿來說嘴的大賽冠軍只有亞運,其實在當今能獲得亞運金牌幾乎等同世界冠軍,畢竟羽球強國大多集中在亞洲,歐洲唯一能打(而且很強)的女選手只有西班牙的馬琳(註:馬琳本屆因傷未參賽)。因此小戴常被酸民戲稱是無冕球后,大賽手軟。但那些酸民可能不知道,羽球的最高殿堂除了世錦和奧運,還有歷史悠久的「全英公開賽」,英國是羽球的發源地,全英賽事自然成為所有羽球選手最重視的巡迴賽,小戴曾經拿過三屆巡迴賽冠軍,也是該項賽事的紀錄保持人之一(最近一次是 2019 打敗今天的對手陳雨菲,但 2018 年也是被她中斷紀錄的)。
說到今天的對手陳雨菲,她早期其實拿小戴完全沒辦法,記得初期是 11 連敗吧,直到第 12 次對戰才取得勝利,從那之後陳雨菲就蛻變了,變成一個非常穩定的對手,幾乎每次循環賽都打進四強或決賽,積分也一度超越小戴坐上球后寶座。所以今晚她心中的陰影面絕對不小於戴,況且還有國家機器的龐大壓力。
常有人說現在是羽球女單的黃金年代,八位天才少女捉對廝殺,有日本的女王奧原希望、電動馬達山口茜、泰國的奶茶一姐依瑟儂、印度網美辛度(大賽變身鋅鍍)、中國何冰嬌、大帝陳雨菲、西班牙吼叫女王瑪琳,以及我們台灣的小戴。如果再加上近一年橫空出世的少女殺手韓國安洗瑩,檯面上就有九位高手。她們各自球風迥異,但又互相有點彼此的影子,真要比的話沒有誰有把握鐵定奪冠,爆冷是常有的事。每一場些微的狀態落差都可能決定輸贏。但這也是女單好看的地方,沒有一面倒的局面。
說了這麼多,回到今晚的奧運決賽。比賽就是這樣,雖然身為球迷看見小戴最後一球沒翻過網而跪地沮喪的樣子真的很難過,但比賽真的就是這樣。可能少一點點的失誤,多一點點的球運,或者多一點點的氣勢,比賽就逆轉了,可惜以上都沒發生。對手很成功地運用策略一再逼出小戴失誤,前面說了,小戴的球風就是容易失誤(她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說實在,今天的小戴已經算是失誤少的了,我反倒覺得是後段的體力下滑,控球開始變得不精準。體力這件事,就是運動員的硬傷,如果這屆奧運是辦在 2020 就好了,最好是 2018 小戴的巔峰時期就好了,那時候小戴滿場追球的速度跟現在真的有差,而且打三局也臉不紅氣不喘。可是現實就是這樣。雖然遺憾,但至少我們見證過那個美好年代,而且知道她是怎樣努力過來的。真的很棒!能夠有這麼多球迷為她加油。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真的很短,所以也希望這篇文可以讓大家多理解羽球比賽這件事,以及不要隨便認為球員們代言很多就誤了本業,她們能賺錢的時間很短,而且少數有人氣的才有那種機會,如果你支持那位球員,就應該樂見她在生命最輝煌的時期,用各種方式發光發熱。聽說今天街頭巷尾好多人在電視前面吶喊,而我們都記住了這一場心碎但經典的比賽,小戴本人都說她盡力了,所以球迷也要慢慢放下。
謝謝小戴,妳早已拿過無數的金牌。
--
圖片出處: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0539998115039&id=1385922825
2016 奧運 羽毛球 男 單 冠軍 在 李洋/Le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羽你同行 專訪節錄~
李洋/Lee Yang 莫忘初衷 :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2020的羽毛球賽季在一月泰國三站世界羽聯巡回賽正式畫上了句點,走下領獎台一切又再重頭開始。
羽你同行專訪人物是中華台北男雙李洋,三個星期比賽的三連冠十五連勝新記錄者。2016年大馬紫色聯賽,作者有幸到過現場觀看比賽。當時場上對打的是大馬男雙張禦宇/張國翔對對決台灣球員雙李組合李洋/李哲輝,雙李組合在打球組織上扣殺跑位的互動上都盡顯默契流暢的輪轉,氣勢和精神都是非常激烈的,那是第一次觀看李洋的比賽甚是眼前一亮!
李洋和李哲輝搭檔是從2015年開始直到2018年尾,曾經倆人都是羽壇男雙新銳世界排名在2017年來到最高第七。然而李洋選擇在2018年和搭檔李哲輝拆對,轉變配對現在的搭檔王齊麟。這段過渡期間,李洋曾面臨了外界的質疑。放棄了現有搭檔也相等於重頭開始,從世界排名和積分必須從低打起來。
人生沒有所謂的命運,只有不同的選擇。李洋選擇了開始新的起點,這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決定。開始新的搭檔後,他努力耕耘了自己的選擇。耕耘者相信自己的血汗,每一滴都孕育著一顆希望的種子。李洋用努力讓大家看到他逐漸累積的成果,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李洋/王齊麟在這次比賽不但拿下三連冠軍,更是打破了中華台北男雙界的歷史成為中華隊羽球史上首座年終賽男雙冠軍;世界排名追平了前輩李勝木/方介民和蔡佳欣來到世界第三。
李洋在比賽結束後在個人網上發了好幾個貼,感謝了支持和幫助他們的人。這位個性誠懇實誠感恩的大男孩,從一路碰碰撞撞到現在的成長讓人見證了一位年輕人為夢想努力的拼勁。
記者詢問拿下三連冠的創舉,此刻是怎樣的心情呢?李洋回答:開心,太開心!贏比賽的時候自己還是有覺得有點夢幻!自己就這樣熬過來拿下冠軍,也很感謝幫助和支持過我的所有人。沒有他們成為推手,我們是很難有今天的成果。努力過後得到了回報,這是一段非常激勵人心的過程。曾經自己也遊走在邊緣,希望以自己的故事激勵其他球員不要放棄。這次泰國的三站,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中國、日本和印尼小黃人那組都沒參加,但還是有很多強勁的對手。除了我們的偶像印尼的阿山和阿萬外,這次打到馬來西亞的三個組合也都特別難打,畢竟技術、防守及發接發都是馬來西亞選手的特色和強項,所以打到他們的這幾場球也都特別艱辛,我自己是認為很幸運能贏得勝利,但其實我知道自己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也跟蔚強哥及禦宇說有機會希望能跟他們學習前排及防守的技巧!畢竟在每場比賽中除了贏球外,更重要的是學習到對方的優點。
記者也問到之前雙李組合拆隊有過質疑聲音,是怎麽看待這件事的?李洋認為首先還是要非常感謝哲輝,他是一個很好的師兄和搭檔。我們從默默無聞到之前世界排名第七,這些年的和他搭檔都是我人生寶貴的經歷。在那段一起奮鬥過程,他照顧我教導我互相成就和成長。在後面我們進入了瓶頸期,經過一段不短的時間磨合還是未達理想,所以我選擇了拆隊。外面的聲音和質疑,我不會往心裏去。我想打好球打好比賽,盡力把自己做到最好。我和哲輝現在也都很好,見面也時常打鬧!依然是很好的兄弟,為彼此加油的關系 。
李洋認為這次比賽的好成績,對麟洋配是很大的鼓勵,也更明確的證明了我們的訓練方向是對的,這次的疫情讓全世界都受到影響,很感謝臺灣的防疫相對成功,讓我們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安心的訓練,我不會因為這次的成績感到自滿或驕傲,當然也一定會更加努力,奧運是所有運動員的最高殿堂,我當然也希望能爭取這樣的資格去挑戰,但我不會預設自己要去拿到怎麼樣的成績,因為不忘初衷是我對自己的期許,開心的打球,享受站在賽場上的每一個時刻,我沒辦法決定我的成績,但我可以決定我的態度!「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這是我非常認同的一句話,所以我一定會全力以赴每場賽事,以挑戰者的姿態去挑戰我遇到的每一位對手!
最後感謝李洋,給了我們這個激勵的專訪。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不是天也不是運氣,而是堅持和付出。是不停的做,重復的做,用心去做,當你真的努力了,付出了,你會發現潛力無限!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你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都是在對未來的積累,世界上唯獨時間最公平,你是懶惰還是努力,時間都會給出結果。共勉之。
土地銀行羽球隊
YONEX TW
金門酒廠
牧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立大學
2016 奧運 羽毛球 男 單 冠軍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話說渣馬前一晚,
八點已躺在床上。
但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結果還是起來看戲。
看的就是《敗者為王》電影版。
可幸戲拍得還可以,
到第二天比賽期間,
偶爾還會想起戲中熱血的情節。
【吾運動‧吾閱讀】- #蝦叔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敗者為王》
作者:李宗偉
出版社:布咕
「維持這個排名,是我必須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周而復始地以汗水和淚水一點一滴積累而成。」
「身為運動員永遠要記得,你的對手絕對不會停下腳步,訓練一刻都不容許鬆懈。」
2016奧運羽毛球男單決賽,中國諶龍對馬來西亞李宗偉的情況仍歷歷在目,轉瞬間下屆東京奧運於明年夏天又到,賽季即將進入奧運計分階段,對世界頂尖羽球手來說,欲爭取一張入場券的自然要打醒精神。
馬來西亞羽球王李宗偉去年公開宣佈自己罹患鼻咽癌,至今雖已康復,但這位三屆奧運男單銀牌得主現已屆三十六歲,明年奧運大有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屆,然而是否有機會參戰仍屬未知數,倘若其奧運之路就此謝幕,難免叫人為之黯然。
翻查資料,李宗偉奪冠無數,而且職業生涯雄踞世界排名第一位置累計長達350周,是前無古人的記錄。然而,除了奧運之外,在眾多羽球大賽如世錦賽、湯姆斯盃、蘇迪曼盃及亞運等,他同樣偏偏從未得過冠軍。因此「無冕球手」之名不脛而走,他於2012年出版的自傳叫《敗者為王》,也不無點點自嘲意味。
李宗偉在出版《敗者為王》之時即將出戰2012年倫敦奧運,當時不知道他會否預料到自己不只當屆,甚至是再下一屆的里約奧運仍然無法擺脫「二奶宿命」?無論如何,對並非體育強國的馬來西亞來說,誰能為國家掙到一面奧運獎牌已是難能可貴,所以勇奪三面奧運銀牌的李宗偉自然是國家英雄。
在《敗者為王》中,李宗偉自述了前半生的傳奇經歷。在物質維艱的童年,一塊羽毛球拍也許已是奢侈品,但李宗偉仍是放不下對羽毛球的迷戀。這份由衷的熱情,使他在面對離鄉訓練、出外比賽,以至面對一眾宿敵時仍然無畏無懼,永不放棄。
筆者簡介:蝦叔,愛寫作,愛運動。期待未來以一雙腳和一枝筆,繼續從體育探索世界。
#新鴻基地產 #新地公益垂直跑 #勇闖香港ICC #羽毛球
【Exercise and Read】 - Uncle Shrimp Running
Dare to be a Champion
Author: Lee Chong Wei
Publisher: Bukuganda Digital & Publication
‘To maintain this ranking, I must get up at five o'clock every morning and press on repeatedly with sweat and tears.’
‘As an athlete, you must 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your opponents will never let the grass grow under their feet, so you cannot afford to relax even a bit in training.’
While the memories are still fresh over the 2016 Olympic badminton men’s singles final between Chen Long from China and Lee Chong Wei from Malaysia, the upcoming Tokyo Olympic Games are already opening next summer, and it’s time to enter the Olympic qualification stage, where top badminton players around the world strive to secure a place in the competition.
Malaysian badminton superstar Lee Chong Wei publicly announced that he had been suffering from nasopharyngeal cancer last year. Although he has since recovered, the triple silver medallist at the Olympic Games is now 36 years old, and next year’s Olympics is likely to be his last one. With his chances of participation hanging in the balance, it will be sad to see Lee calling it a day without competing in this next Olympic Games.
Looking at his career statistics, Lee Chong Wei has won countless championships, and has been ranked the world’s number one for an unprecedented record of 350 weeks in total. In addition to the Olympics, however, Lee somehow has never won a championship title in many major badminton tournaments, including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Thomas Cup, Sudirman Cup and Asian Games. Being labelled the ‘Uncrowned King of Badminton’, he might have even been trying to ridicule himself by naming his autobiography published in 2012 Dare to be a Champion.
When Dare to be a Champion was published, Lee was about to compete in the 2012 London Olympics. At that time, could he have expected to live with the fate of playing second fiddle not only in that Olympics, but also in the following Rio Olympics? In any case, it is no small feat for a player to win an Olympic medal for Malaysia, which is by no means a sports superpower. As a three-time Olympic silver medallist, Lee truly does deserve to be considered a national hero.
In Dare to be a Champion, Lee recounted his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his life. Although a badminton racket was almost considered a luxury during his poor childhood upbringing, Lee’s passion for badminton did not abate one bit. Regardless of leaving his home for training, compet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or facing fierce rivals, his wholehearted enthusiasm made him a formidable competitor who never gives up.
About the writer: Uncle Shrimp loves reading, writing and athletics, and hopes he can continue exploring the world through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