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喝杯咖啡開始:《范保德》蕭雅全新作,陳庭妮、黃健瑋主演麥當勞 McCafe 迷你劇集還原青東故事編劇團隊創作現場】
自《范保德》以後便成為蕭雅全導演的信徒,台灣男人的自溺靈魂從來沒有這麼打動過我,濃濃的苦衷和賀爾蒙,都是粹化過後的台客魂,既熟悉又帶點距離、有點兒帥地不想讓誰同情。雅全導演的新作卻是回過頭來、企圖想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那就是麥當勞 McCafé 迷你劇集。
麥當勞 McCafé 的短片總能讓台灣影迷驚喜連連。其實雅全導演早已在 2016 年因合作推出對話系列短片引發起討論,這次一口氣所推出的四支迷你劇集的「序」、「邂逅」、「在乎」和「錯過」像是《讓對話更有溫度》系列的「談心篇」、「上班族篇」、「兄弟篇」和「友達以上篇」,都是短短幾分鐘的影片,這次卻號召來陳庭妮、黃健瑋、游珈瑄、夏騰宏、詹懷雲、葉慈毓、李永生等人來演出,這是什麼夢幻陣容?!
☕網誌好讀版:https://cheercut.com/mccafe/
------
0⃣序(點擊影片一起欣賞麥當勞全新迷你劇集)
https://youtu.be/yJfHdJQ2aJE
McCafé 迷你劇集全劇分四段,第一序篇就是全員出動,以黃健瑋所飾演的作家和陳庭妮飾演的咖啡師在一天結束之前的短暫對話做起頭。整間 McCafé 是一幅浮世繪,身在其中的兩人拼湊出各自所見,不同的視角與觀點,讓一個看似平凡的故事有了溫度,也變得立體。
就連與陌生人擦肩而過,或坐在隔壁而無心聽見他們在買咖啡、喝咖啡時的對話,也都能玩味再三、甚至讀出對方的正在發生的真實故事大綱。McCafé 迷你劇集告訴我們「何處不是人生電影院」,至於真正的故事的長相究竟是怎麼樣的?在這如人飲水的世界裡,留白其實也是最美的部分。
咖啡師和作家之間表面上聊的是別人的故事,但真正在聊的是自己的感情,過程中小心翼翼的試探著對方的心意,嘗試更多一點勇敢的可能性。但還是會怕唐突告白會讓原本那一份美好的友誼也跟著死去,就只好拼命多講幾個故事了。黃健瑋飾演的作家儼然是懷抱著當代一千零一夜的主角心境在戰戰兢兢地,看了難免會為他感到心疼與焦急。
------
1⃣第一杯:邂逅(點擊影片一起欣賞麥當勞全新迷你劇集)https://youtu.be/Q7q_ajxcGFA
想認識一個人、想與之交流,該從哪個地方開始下手?「請對方喝杯咖啡開始」真是個好選擇。以導演短片《家庭式》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女主角與新演員獎項的游珈瑄,在本片擔任女主角,飾演一位 OL 。從作家在旁的眼光看來,對於 OL 被請喝咖啡還說出「我媽媽說不能讓陌生人請」實在是最煞曖昧的一刻風景。但看在咖啡師的眼睛裡,竟是全然的另一回事。
打從 OL 在門口等到心儀的男生終於要進麥當勞、到明明有錢卻還假裝忘記帶錢試探男人會否出手請客,甚至最後約好要回請對方咖啡的一整系列劇本,戲外既符合了游珈瑄這位身兼編導演與演員的人設,也昭示著當代女孩勇敢追愛且化主動為被動的一種可能。至於咖啡師眼見整個過程卻不說破一切,除了是職業道德上的為 OL 保密,明顯更是寧願讓眼前男作家只見到故事最好面貌的寵溺。
------
2⃣第二杯:在乎(點擊影片一起欣賞麥當勞全新迷你劇集)https://youtu.be/7GQ4LmahHJI
在第二杯咖啡裡,反過來是咖啡師猜錯了故事的脈絡,以為兩個吵架的人是情侶。但作家並沒有告訴她,其實其中一個人早就戴著戒指。在《行動代號:孫中山》與《我的蛋男情人》中飾演天然呆萌男演員詹懷雲,這次以藝術家造型示人,帶著點不得志的厭世感,不變的是依舊滿滿令人想要好好愛護他的氣息特質。遠遠聽著這對兄弟之間的對話,隻字片語,這讓作家的轉述有著太多待填空之處,他與咖啡師聊著這一段故事,反倒有種在查案的感覺。
後來,兩人好好地幫這個故事補上了溫暖的句點,那是一份僅管無法在家人人生重要時刻好好給予祝福,對方的心領也能超越物質和時間的真愛光輝時刻。
------
3⃣第三杯:錯過(點擊影片一起欣賞麥當勞全新迷你劇集)https://youtu.be/zXi1JG5KmYI
除了有以《20之後》入圍金鐘獎的葉慈毓,更有同樣入圍過金鐘(《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的夏騰宏(近期他的新劇《未來媽媽》與《返校》都正在熱映中)。故事中這兩個年輕男女的聊天話題都曾出現在芸芸眾生的我們身上,每個不斷與喜歡之人錯過的人都能秒懂這一段。
雅全導演的影像強項在於能夠拍出角色不說話時的故事張力。夏騰宏在片中的欲言又止、假裝雲淡風輕的故作瀟灑,感情已經都濃到衝出了鏡頭和螢幕外頭、渲染了觀眾的感受,但偏偏在那個當下,誰什麼也都不能說。要以單身男女之姿,等到一個兩情相悅,原來是那麼地不容易。
------
我不禁也隔空想像,或許蕭雅全導演的團隊,只是透過這次麥當勞 McCafé 迷你劇集,陳庭妮和黃健瑋的對話,來還原編劇群創作現場日常。是否編劇的故事發想都是這樣開始的:將幾個曾經邂逅或聽說過的有趣故事講出來,然後幾個人七嘴八舌的討論故事,共構出一個大家都能被觸動到的版本?而他們每天聊故事之前,或許也都是從喝一杯咖啡開始。
畢竟,一杯咖啡能開啟無限可能,味道和故事的溫度甚至可以暖和到整個空間,連旁人也都能分享到一些幸福的時光,這便是作家與咖啡師兩人口中所謂的「咖啡時光」。2021 年初的台北,以一種濕冷的姿態與我們相處,但至今拍過三部電影長片的蕭雅全導演,他新拍的麥當勞 McCafé 迷你劇集,把我的心照得暖暖的。
#麥當勞 #McCafé #從喝杯咖啡開始 #咖啡時光 #一杯McCafé一段對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影像製作出身的黃嘉俊,原本打算退伍後要前往美國深造電影,但軍中生涯因921大地震發生後,前往救災,而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與轉向。處在救災現場的他,眼前的煉獄景致開始讓他思考生命的價值究竟為何。親眼目睹災民的重建、修復過程,也黃嘉俊對生命的脆弱與堅強,有了一番深刻的感受,視野全然地被打開。於是,黃嘉俊...
2016台北電影獎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金馬獎總評(劇情短片):新人輩出,生死血戰】
【最佳劇情短片】
王逸帆《伏魔殿》
林亞佑《主管再見》
郭臻《夜更》
羅晨文《幽魂之境》
李宜珊《手事業》
.
雖然劇情短片類往往是普羅大眾最容易忽視的項目,但其實本項自1996年頒發以來,有無數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入圍導演都成為現在產業的中流砥柱,包括林書宇、沈可尚、鄭有傑、張榮吉、柯貞年、黃進、詹京霖、柯汶利、程偉豪等人皆曾經經歷過短片獎的洗禮。因此如果要看見華語片的未來,從最佳劇情短片入手,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
偏偏今年又是競爭特別激烈的一年。例如有三位導演是二度入圍,其中包括曾以《亮亮與噴子》(2016)獲獎的李宜珊,以及曾以《洞兩洞六》(2017)提名的王逸帆,兩人這次分繳出自己生涯的巔峰之作《手事業》與《伏魔殿》。在如此海量短片競爭之下能夠提名一次金馬獎,已經不容易,何況提名兩次,而且還能再自我超越,簡直不可思議。
.
李宜珊的《手事業》(如附圖)的母題就是「手」,中年婦人阿音為了謀生可以用手作各種事情,包括為男人打手槍、化屍妝甚至做電工,她說:「女人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最不應該就是用來擦眼淚。」表面上她與女性夥伴的生活並不寬裕,但她們卻知道如何握住男人的命根子。
.
這回與《亮亮與噴子》一樣生猛有力,李宜珊式的幽默感依舊(警察走近屋內與雞群的蒙太奇),也同樣抓住了草根的韌性。但這次格局更大,對女性命運的關照也越深刻動人。
.
最難得的是,李宜珊從來不賣弄悲情,不去迎合都市人對鄉下甘苦人的想像,她的角色總是如此隨心所欲,恣意而自在,面對男人/權力對她們的欺凌,絲毫不妥協。近日去看蘇匯宇的錄像作品《女性的復仇》,他說他很想見到2020年的人會如何詮釋「女性的復仇」,也許在《手事業》中能找到答案。
.
李宜珊已經透過兩部作品證明了自己完全有能力拍攝一部長片(不過這的確未必是短片導演的當然目標),敘事節奏與演員調度可觀,幾場頗具諷刺性的象徵物(橋下的巴黎鐵塔)令人著迷。然而,本項過去從未有導演兩度獲獎,在作品品質在伯仲之間時,評審若想鼓勵新人,有可能優先選擇其他作品。
.
同樣二度提名的王逸帆以《伏魔殿》則是他的才氣集大成之作,以極速的剪輯風格與狂放的手持攝影、超寫實的血腥動作戲為基調,拍出了一部台灣影史前所未見的奇作。
.
劇中,魔君轉世的太保與阿輕為了逃避承擔罪孽的命運,展開了追逐與殺戮。過程中鮮血四濺,斷肢橫飛,有些人看了過癮,有些人看了作噁想吐,但既然故事是在如此玄妙的宗教/神怪世界觀之下展開,道德不該作為影片的考量要件,理應客觀看待導演所欲達到的意圖是否有被完整地呈現。
.
有許多觀念保守的電影人批評《伏魔殿》太過挑釁與炫技,但我個人只在乎這部作品的情節是否適合在這個體裁之下用使用這個方式來表達。就此來看,這部片的確就是該被這麼拍,而王逸帆做到了最極致。
.
《伏魔殿》今年影展運不順,首先在台北電影獎失去角逐最佳短片的機會,後來更被高雄電影節直接排拒在外。雖不知評審考量具體原因,但確實可以想像如此狂野的敘事、鏡頭語言與故事情節,恐怕遠遠超過大多數資深評審的底線。它容易是那種有人極愛、有人極厭惡的作品,而重視討論的評審團制度本來就比較容易產生折衷的結果,像這樣的作品,能入圍已經非常難得,拿獎是難以想像的事。
.
相形之下,林亞佑的《主管再見》堪稱氣勢如虹,今年一連在金穗獎、台北電影獎、社會公義獎、桃園電影獎與高雄電影獎都有斬獲,五部入圍作品之中載譽最多。故事以少觀所為背景,新進菜鳥筌仔因犯下殺入罪入所,總是閉口不與旁人互動,識途老馬YAMAHA主動照顧他,友情漸漸滋生。特別可觀的是,片中主要演員的影視經驗欠奉,但在林亞佑的指導之下,卻能活靈活現。
.
其實是他妥受利用角色外型特質的本色,將人物故事予之盛裝。片中幾場戲,相信這群年輕演員也並未用力,但一個鏡頭的擺放、角色一個眼神(例如YAMAHA哥哥未接電話的戲),就能讓情感傾瀉而出。與其說林亞佑了解演員,更可以說他太了解觀眾,他確實具有引導觀眾入戲的特質。
.
作品本身對青少年的觀察也是極其精準,好比氣焰高漲的YAMAHA何以透過吹牛來掩飾自己的孤獨。這群青少年脆弱的自尊在林亞佑的觀察下無所遁形。從各個角度來看,本片都是展現完整且富有餘韻的佳片,屆時無疑是領跑之作。
.
就在金馬獎前一週,郭臻的《夜更》榮獲了南方影展南方獎殊榮。許多台灣影迷對郭臻未必熟悉,但談起《十年》(2015)中由他執導的《浮瓜》,相信就有一定印象,他也曾以《流放地》(2012)提名過本項一次。比起台灣創作者還有餘力坐下來思考明天要拍什麼,這一批站在抗爭前線的香港導演可是別無選擇,他們有著紀錄眼前所見的強烈迫切性。
.
導演在2019年反送中(全名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示威現場實景拍攝,故事全發生在一間計程車之中。這位中年司機蔡志強(以司機身分參演本片之後,他選上了議員)看見黃絲(支持佔中者)學生時,不假辭色地要他們不要亂,但在遇到藍絲(支持政府與警察者)發表的極端言論時,他卻又想為黃絲說點話。
.
立場不定、只在乎自己利益的騎牆派,在每個時代都有,導演大可以以一個前線的熱血青年為角度,但他卻偏偏選擇拍攝一個中立的司機。端看周圍人物命運的轉變,是否能夠喚起他從未見識過的自己,那個更柔軟、更富有人性面的自己。作品後段,司機對無家可歸的男孩的凝視,可謂無聲勝有聲。
.
郭臻並不是以中立角度來呈現這個故事,他讓觀者很清楚地區分善惡,藍絲母女便是臉譜化的呈現。不過既然這已經是大是大非的事,也未必非要追求絕對的中立。不過郭臻雖然已經有了立場定見,卻沒有以煽情場面來左右觀眾情緒,整部片的調性特別寧靜而輕柔,比起《浮瓜》而言,也有更上一層樓。金馬獎評審不需要因為以聲援香港人為由而將獎項頒給《夜更》,因為真的論作品本身,《夜更》確實就有得獎相。
.
反觀上述四部,羅晨文執導的《幽魂之境》雖然也在稍早的台北電影獎與女性影展獲獎,但無論是論述主題與作品資質,都難有競爭力。本片記述了中緬邊界娃娃兵的命運,孩子因為大人之間的政治角力而無端捲入戰亂,甚至必須披上戰袍、攜帶槍械上陣。導演以溫柔的視角注視片中姊弟的命運,並以幽魂之題帶出孩子們對自由的渴望,因為在幽魂的世界,自然不存在邊界的概念,更能無拘無束。
.
作品抓住了一個極好的概念切入,且帶有濃厚的人道主義的關懷色彩,作品本身確實是台灣導演很少觸及的題材。但就技法上或者敘事的處理,本片都是蜻蜓點水,未能深入議題與人物本身的骨髓,實難與其他四部整體更具複雜性的作品匹敵。
.
結論看來,今年可以看好得主從《手事業》、《主管再見》、《夜更》三部之中產生,雖然私心仍然期望《伏魔殿》也能在考慮之列。
——————————————————
11/21第57屆金馬獎線上直播就在myVIdeo
想線上掌握金馬第一手消息或回顧歷屆金馬作品就上myVideo 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HFF/
——————————————————
.
.
本屆金馬獎延伸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827694697333255
【金馬57完整入圍名單統計】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5682
影爆點/翁煌德:港片孤軍奮戰 國產四強鬥陣搶金馬(劇情長片預測)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2782
影爆點/翁煌德:喜劇重磅來襲 5帥發功搶金馬(男主角預測)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4266
影爆點/翁煌德:怪咖齊拚后冠 60年老將力戰菜鳥搶金馬(女主角預測)
https://theinterview.asia/sharing/34561/
〈2020年金馬獎的東南亞電影〉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41709705931753
【2020金馬獎總評(男演員):男主獎歸喜劇演員?男配三強鼎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1826021477
【2020金馬獎總評(動畫片):亮點盡在短片類】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47923161977074
【2020金馬獎總評(劇本):無聲勝有聲,孤味一支獨秀】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0760995026624
【2020金馬獎總評(新人):演員與導演,各是五取三】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5732521196138
【2020金馬獎總評(女演員):淑芳阿姨拚雙獎】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8415707594486
【2020金馬獎總評(紀錄片):中國背景之作傲視本項】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62151160554274
【2020金馬獎總評(劇情長片+導演):有情人終成眷屬】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60899530679437
【2020金馬獎的19個如果】
#王逸帆 #伏魔殿 #林亞佑 #主管再見 #郭臻 #夜更 #羅晨文 #幽魂之境 #李宜珊 #手事業 #金馬獎 #金馬影展
金馬影展 TGHFF myVideo 影音隨看
2016台北電影獎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馬獎就在下週六,而你還沒有看過《伏魔殿》?聽說這場金馬影展票已售罄,看來你的選擇只剩下⋯⋯
.
本月桃園光影電影館推出重磅導演專題,邀請到深獲新世代觀眾矚目的新銳導演王逸帆。他最新的長片《逃出立法院》才獲得了金馬獎兩項提名,這次將集結他極具代表性的三部短片作品聯合放映,一網打盡他的短片作品。除了放片,導演也會出席座談。
.
首先是將全片場景設定在一車之中的ㄎㄧㄤ片《婚喪喜慶》, 導演獨有的極速敘事節奏自此成形;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殊榮的《洞兩洞六》以 小兵站哨的噩夢之夜為背景,極盡嘲諷之能事,堪稱是反軍教片典範;在《伏魔殿》 之中,魔君大鬧人世,血濺四方,狂亂的剪輯與配樂撕裂觀眾的感官,作品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提名。
.
放映時間:11/14(六)19:00
桃園光影電影館(桃園市中壢區龍清街116巷31號)
免費入場!!!!!!!!!!!!!!!!!!!!!!
.
「✦ 浮光掠影短片輯 ✦ 王逸帆導演專題 ✦」臉書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75798486987246
.
詳細介紹:
▍映後座談:翁煌德策展人、王逸帆導演
.
●婚喪喜慶 Wedding, Funeral, Birth and Celebration
王逸帆|2016|台灣|17 分|劇情短片|未|DCP
新郎、貴賓、伴郎、不曉得從哪來的新娘,和一個相框中的女孩,全困在一輛新婚禮車內。想下車的話,就得把各種荒誕不羈、哭笑不得的愛恨糾結,先解開了再說。
.
●洞兩洞六 02-06
王逸帆|2017|台灣|24 分|劇情短片|護 6|DCP
一個沒有辦法下哨的恐怖故事。當過兵就知道有多恐怖, 沒當過兵的也別緊張,說真的,站哨不苦,你的工作才苦。
.
●伏魔殿 Temple of Devilbuster
王逸帆|2020|台灣|24 分|劇情短片|輔 15|DCP
太保不想當伏魔娘娘的乩身,逃出了伏魔殿;太保不想當 仙仔的替死鬼,逃出了地檢署。但太保逃得再快,也快不 過阿輕的劍。同為魔君轉世的阿輕將太保帶回伏魔殿繼續 贖罪,卻終於發現伏魔娘娘只是在利用她們──伏魔殿的 作用,就是將世人的罪都轉嫁到她們身上......
.
● 當月電子版手冊:https://reurl.cc/odm3GV
● 電影開始前15分鐘排隊索取號碼牌入場
● 免費電影放映
● 75個座位
● 中壢區龍清街116巷31號
#逃出立法院 #婚喪喜慶 #洞兩洞六 #伏魔殿 #王逸帆 桃園光影電影館 Taoyuan Arts Cinema
2016台北電影獎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學影像製作出身的黃嘉俊,原本打算退伍後要前往美國深造電影,但軍中生涯因921大地震發生後,前往救災,而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與轉向。處在救災現場的他,眼前的煉獄景致開始讓他思考生命的價值究竟為何。親眼目睹災民的重建、修復過程,也黃嘉俊對生命的脆弱與堅強,有了一番深刻的感受,視野全然地被打開。於是,黃嘉俊對人產生了興趣,投身於紀錄片創作。
黃嘉俊想要再多凝視、傾聽不同人的故事,實際上參與被攝者生命裡頭的其中一段,也使得他如若多了另一截人生。黃嘉俊認為,每個人生命的寬度或深度都有限的,然則藉由紀錄片,它能夠真實地體驗到千百樣生命的模樣或生活的可能。且紀錄片的保存期限相當長,只要沒有另外一部片能夠凌駕已有作品的高度,它就會持續地觀看、討論,久遠地發酵,黃嘉俊深信這是紀錄片最大的價值。
他的第一部長片是《飛行少年》,主角們是安置機構裡面的孩子,由於身份比較敏感,過去幾乎罕有能夠進行拍攝的機會,大多必須馬賽克、變聲和化名處理。黃嘉俊沉痛地說明,在以菁英教育為主的現有體制下,有一些少年在不斷的分類與篩選下,落到最後方最下面,被人忽略,但這群人不會消失,他們終究存在,這是社會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因此萬分需要更多人去正視其人生。是故,黃嘉俊決心長期深入花蓮,與青少年們相處,在《飛行少年》裡探討青少年的成長與犯罪議題,他們跟家庭還有學校之間的關係等等。
而以罕病孩童爸爸所組成的搖滾樂團為主角的《一首搖滾上月球》,則是黃嘉俊對家庭、親情的在場目擊。他直接走進別人的家居日常,眼見那些情感在生死與共的相處或激烈摩擦中,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地醞釀、生長,察覺到父母的愛有多深、多濃。黃嘉俊也因此瞭解,人夫、人父這樣的角色是有意義的,他最後也選擇了結婚生子的道路,脫離原有熟悉與安逸的狀態,勇猛地踏進另一種的人生風景。
新作《男人與他的海》的被攝者,是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和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黃嘉俊跟著不同世代的兩人,深入海洋,包含2016年與廖鴻基執行黑潮漂流計畫,在台灣的東部,乘筏於太平洋上,隨著黑潮從南到北,漂流7天。黃嘉俊在海中見證了海洋的美麗,以及哀愁,如海底垃圾、海洋污染、魚與珊瑚的消滅。黃嘉俊以為海並不如一般台灣人認定的那般可怕、危險,只要海洋的能力與知識增進,其實海是安全的。他明白,海對台灣人而言是距離非常靠近,唯心理又是無比遙遠的領域,因此總是習慣性地恐懼海洋、背對海洋。但潛水等相關的海洋能力,都讓黃嘉俊對海有更多的感受,並思索著海洋與自身、台灣人的關係。《男人與他的海》對黃嘉俊而言,無疑是生命的壯遊。
小檔案
黃嘉俊,1974年出生,外號黑糖,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MFA。在紀錄片、廣告及戲劇拍攝工作之餘同時進行劇本、電影及純藝術創作,對人與社會的題材有敏銳的觀察。因為經歷921地震現場救災,讓他開始投入紀錄片拍攝創作,作品風格溫暖清新,卻有深刻沁人的厚度力量。黃嘉俊從事台灣影視幕後工作已有十年以上的資歷,擅於發掘無人接觸的新穎題材,以平易近人的創作風格,呈現自身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
2008年成立黑糖媒體創意公司,專事紀錄片、電視節目、廣告短片製作,同年推出個人首部紀錄長片《飛行少年》,獲頒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爾後作品也常受國內外影展好評。2013年,《一首搖滾上月球》也獲得了台北電影獎最佳觀眾票選獎及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作品另有《來得及說再見》,以及即將在2020年上映的新片《男人與他的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LV4N6CAak/hqdefault.jpg)
2016台北電影獎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十年台灣》由劉嘉明監製,五位導演為鄒隆娜、 廖克發、呂柏勳、謝沛如和勒嘎舒米。五支影片風格各異,但主題都跟台灣緊緊相扣,承載了對台灣不遠未來..............
《十年台灣》由劉嘉明擔任監製,五位導演為鄒隆娜、廖克發、呂柏勳、謝沛如和勒嘎舒米。呂柏勳今年以短片之姿奪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鄒隆娜憑《阿尼》入圍2015年坎城影展,廖克發今年憑《波羅蜜的愛》企劃入選坎城創作工作坊,謝沛如是2016年柏林編劇新銳營的學員,勒嘎舒米曾執導《太陽的孩子》。
《十年台灣》的五支短片中,勒嘎舒米導演的《惡靈罐頭》將背景設在堆棄核廢料的蘭嶼,透過一名沈默達悟族老人的日常,表達對核災和被世界遺忘的擔憂,也暗喻被政府忽視的孤島處境。
導演鄒隆那的《942》關懷外籍移工遭遇到的困境,科幻、寫實交雜的敘事帶觀眾在不同時空穿梭,以不同身份看同一件議題,反思台灣社會常見的歧視與不平。
在導演呂柏勳的《路半》中,十年後的城鄉差距依然存在,環境依然沒變,主角鄉下青年要面對的就業問題也一樣。
謝沛如的《蝦餃》以詼諧手法呈現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可能造成的現象,融入多元成家的元素,拍出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影片。
面對社會的複雜與紛擾,廖克發導演在《睏眠》中虛構出可以讓顧客選擇夢境,進入深層睡眠的機構。超現實的拍攝手法,留下引人思考的餘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1OaW8s5_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z1TYii9a1rs_5k3sXR8HU0qA-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