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陽光普照》(2019),代表香港的《少年的你》(2019)也順利入選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十五強短名單。首先要說,《少年的你》是部好電影,但也請容我實話實說,這部作品可以獲得代表香港資格,根本是今屆奧斯卡的醜聞。
.
本片除了監製、導演、編劇存在香港人之外,全體演員無香港人,主創團隊非香港人為主,連拍攝場景也不在香港,沒有粵語,傳遞不出絲毫香港性。作品是改編自中國小說,以中國高考為主題,討論的是時下中國的青少年問題。也因為目標市場在中國,片尾甚至有符合中共電影審查的政令宣導內容。再來,會有多少香港人會認為這部片能代表香港?
.
如果影藝學院會員是好意要撐香港,也未免撐錯方向。在此也想提出質疑,《少年的你》如果可以,為什麼《色,戒》(2007)不行?
.
李安的《色,戒》當年獲得威尼斯金獅獎,本應是奧斯卡大熱門。結果當時新聞局提交報名,卻被影藝學院退件。引述當時自由時報〈奧斯卡更改遊戲規則 色,戒無緣最佳外語片〉報導,影藝學院審核外語片的委員會受訪時提及該獎項審核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是導演、編劇、製片,第二個是主要演員,第三個則是幕後工作人員」。
.
《色,戒》若要報名,三個項目都要有足夠台灣人。據報,該片在第一項與第二項(該片主要演員還是有庹宗華、朱芷瑩、高英軒、柯宇綸等台灣人)都符合資格,但《綜藝》指出,該片主創團隊成員欠缺台灣人,因此被剝奪資格。這導致台灣當念只好改派《練習曲》(2006)角逐。所幸金球獎仍同意《色,戒》代表台灣角逐,最終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提名。
.
據當年新聞局電影處代處長陳俊哲表示,李安導演曾多次跟影藝學院溝通,但仍然不受接納。甚至有說法指出,這是因為兩岸三地共同製作的《臥虎藏龍》(2000)代表台灣獲獎,才讓影藝學院格外謹慎。當時也有人質疑是不是有政治力介入,不過卻被李安助理李良山否認。
.
然而李安在接受新浪娛樂專訪時,仍向記者大吐苦水,指出:「影片被排除之外讓我大吃一驚。我認為,這是苛刻的規定,一種守舊的思維方式。一部影片由很多人參與製作,任何人都是其所在崗位的最佳人選⋯⋯作為一位國際導演,我覺得這種做法有點兒過時了吧。」
.
我現在無意討論《色,戒》是不是台灣電影。不過現在《少年的你》可以通過審核,豈不只是證明《色,戒》當年就是被搓掉嗎?照此標準,《少年的你》除了第一項之外,主要演員無香港人,幕後工作人員也不是以香港人為主體,又怎麼會通過影藝學院審核?
.
換句話講,我們甚至可以說今屆奧斯卡,中國電影其實獲得了兩個名額,而且居然還中了一個。照影藝學院這種模糊不清的標準,這一屆代表中國的《奪冠》(2020)一樣是香港人監製與執導,何不試試去代表香港申奧呢?
.
.
(圖為《色,戒》劇照。)
#色戒 #李安 #陽光普照 #奪冠 #少年的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詳見全文:www.thenewslens.com/post/156350/ 希拉蕊宣布投入2016總統大選的選戰,67歲的她,已是政壇老鳥,從美國第一夫人到參議員再到國務卿,一路走來她為性別議題投入許多。 1995年 聯合國在北京舉辦的會議上,希拉蕊發表“女權就是人權”的著名演說。 2000年...
2000年新聞 在 阿噹療癒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幾天在聊很多相關過年的話題🤔
#如何除夕到初五 #簡單快速增加3公斤
在想說過年🧨會遇到誰
家裡要準備什麼吃的
除夕夜圍爐要吃什麼
桌上要放什麼零食😀
過年新聞出現許多年菜 年貨
提醒民眾如果過年如何不胖胖😃
昨天在開會我在想說
應該來個主題👉
「如何除夕到初五 簡單快速增加3公斤」⭐️⭐️⭐️⭐️⭐️⭐️
正常的早餐 午餐 晚餐🥣
過年🧨一定要吃好吃滿 才是圓滿
由於大家都要聚餐一起聊天看電視
💕下午茶必備
開心果 花生🥜 瓜子 肉乾 魷魚絲 糖果🍬
一天可以多500-1000卡👏
💕吃完有點渴
冰箱準備的可樂 蘋果西打🍎
或是外送搖搖飲 珍珠奶茶🧋水果茶
開心的再加300-600卡
💕點心再來一盤拜拜完的
粿粉炸甜糕 煎年糕 煎的恰恰的蘿蔔糕
超好吃😋直接再多500-1000卡👏
每天平均比平常飲食再多2000-3000卡
加上熬夜 代謝下降
過年🧧每兩天就可以增加1公斤
(小知識:增加熱量7700卡就多1公斤)
所以5-7年的年假過後
要多個3公斤真的很容易唷!👏
————————
難怪最近許多人都默默問
#百卡餐 #纖歲茶 #番茄飲 🍅
原來是因為過年🧨打擊👊脂肪寶寶😄
高敏敏 營養師 過年怎麼吃💕
2/4 晚上6:30-7:30線上講座
有興趣參加在問我喔!
2000年新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沒有遇見魔鬼,你不會知道誰是天使》
2020年倒數12天。
如果你沒有遇見魔鬼,你不會知道誰是天使:這句話是我2020年最大的感受。
我們對生命總是苛求,以為有點殘缺,已是地獄。以為自己經歷了殘缺,沒有更糟的人或事了。
我們稱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其實是我們對和自己相關的事與人,太不能接受「不完美」,於是一點點小事叫殘缺,大一點叫欺騙,更大一點就叫背叛。
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是自己命運潛意識的獨裁者。
2020年,62歳了,我已經歷那麼多疾病,生死交關、癌症及風風雨雨,一路走來:大小騙子也碰到不少。
本來以為沒有什麼事,會嚇到我。
但在2020之前,我真還沒有遇過一個人幾乎身上找不到良善,沒有一句話是真的,還勇敢稱自己為音樂天使,「此生他的音樂為他死後而留」,簡直聖人一只。
號稱國際得獎無數音樂家,編劇他二月底剛從歐洲回來探望父親,窮困且苦情的他在疫情之下只好借住友人住處,有時候不免打地鋪。一場COVID 19毀了他,包括所有的國際演出,今年他身無分文,多麼無助:他被迫留在台灣向縣市政府申請表演機會。
起初因老朋友尤其認識他十二年的星座專家(所以什麼人都會被騙)之拜託,加上他不斷的發7至8個Messenger 對我既禮貌、討好又客氣請求,我有點不好意思,當然還是對古典音樂家的敬意,只好見了他。略看他的履歷,蕭邦鋼琴大賽得獎,我有些懷疑,但覺得可能是入圍決賽名單,為了包裝才加上虛名,沒有太追究,因為我知道至少有三個國際獎項第四、五名是真的。
我對他的名字也曾有印象:1990年代,恰好因為策展藝術節回台灣,應文建會之邀,去了他的音樂會。當時他正得了人生最大的奬,雖是第四名,但在重視古典音樂的李登輝總統文建會郭為藩主委時代,當時的他非常風光。聆聽演奏會時記得我告訴同行的盧修一,他技巧非常出色,但音樂欠缺情感及音色的細膩。我們初始都以為是他的年紀太小,尚無人生歷練。不必論斷。
三十年後接觸他,大約一個半月左右慢慢地察覺此人有異,尤其喜歡攀緣。當時又給了他一個理由,可能小時候家境貧困,可能太早出國,可能國外生活太苦,也可能因此品格教育不完整。
然而就在我一系列各古典音樂家的節目訪問播出後,與他同期參加蕭邦鋼琴大賽的台灣選手丟了資料給我們,才知道他和台灣其他共六個選手一起在他已到蕭邦大賽最高年齡限制28歲的那一年,第一輪初賽他即被刷掉了:遑論複賽,遑論入圍,決賽,得獎。
之後我請焦元溥核察,自1980-2000年,得獎名單皆無此人:決賽、入圍也沒有。加上查詢歐洲、洛杉磯友人資訊,發現他早已回台超過二十年。偶爾在洛杉磯多數是商演,但過去每年都在台灣記者會上號稱旅歐音樂家,全球五大洲巡演,其實頂多臺灣、或是加上洛杉磯。一年約九個月皆神祕的住在台灣自宅。
號稱某位俄羅斯大師後來住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惟一亞裔弟子,結果這位大師的比利時友人告訴我這位俄羅斯大師在佛羅倫斯至少收了前後20個來自中國大陸、韓國的學生。他只是每年八月去一次維也納開大師班。
知道愈多細節,元溥只好戲稱他可能住在永和有一個叫維也納的社區。另一個朋友戲説這叫「騙到地老天荒」:一位因我幫助他高雄音樂會的同學輕鬆笑我:你是不是老把人當流浪狗認養?好心放錯地方?元浦對他沒有第一時間詳細掌握訊息,沒有警告我,覺得抱歉。過去此人剛剛一直發Messenger 給我時,我曾特別問了焦元溥,他只表示對此人的琴藝音色皆不欣賞,不特別恭維:所以他的書沒有訪問這位音樂家。
後來了解此人的謊言人生,發現他因懂得攀緣及包裝假的得獎,包裝誇大不實的洛杉磯表演,他在台灣的商演收入是洛杉磯十倍,在台灣古典音樂家中居然因為多數企業贊助廠商對音樂外行不知音樂會成本竟然收入最高,甚至比琴藝他高出甚多演奏家例如陳毓襄、曾宇謙十倍:自我膨脹的演奏價格接近Kissin :這剛好和其偽貧窮敍事,也和他的琴藝地位天南地北。
我的反應不是憤怒,而是為他感到悲哀。因為成為一個古典音樂家,所以受人尊敬,那必然是自小至大,二十年以上非常寂寞艱難的人生。其他不實行業也就算了,用鑽營「搶錢」的方式搞古典音樂,何苦?又何必?
當然,如果這才是他追求的惟一價值,除非相信了他,因此給予他不該得到的名利之人,這些人可以抱怨:平常人也沒有太多説三道四的權利。
而我曾因尚不清楚狀況前,善心推薦一場音樂會,在此音樂會上,見識他彈奏錯了好幾個音,曲目和其他一個月前彈奏場一半重複,而且皆為太簡易的小品:比起三十年前的他,退步太多:更令人失望的是他看到市長,百般奉承輕聲細語,偽裝老實敦厚:同一個晚上遇見協助他的基層科長馬上勢利變臉大叫辱罵:當時曾覺得此人實在可惡。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
後來想算了,對於此人沒必要再浪費時間,一切隨風而去吧。
某日一群前後不同原因認識他的朋友,剛巧都參加陳毓襄音樂會,晚宴碰上一塊聊天,有的自嘲被騙不只二十年(企業家),有的被騙12年(新聞台副總),他們紛紛嘲笑我資歷最淺,只被騙了兩個月。
但人沒有遇到鬼,就不會遇見天使。
在疫情期間,我們一連串訪問或是報導好幾位音樂家,包括曾宇謙(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銀獎,第一名從缺),林品任(美國印地安那小提琴大賽冠軍),胡瀞云(以色列魯賓斯坦鋼琴大賽第二名,第一名從缺)⋯⋯尤其陳毓襄(波哥雷里奇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冠軍)。
這一伙因熱愛古典音樂、尊敬古典音樂家的朋友,都因此更珍惜陳毓襄,後來還加入了蔡琴,梁靜茹,小S、辛曉琪、盧廣仲⋯⋯皆對她的琴藝贊嘆不已。年歳,誠摯、努力,使她的音樂包括本人,都愈來愈美。自八月以來,月月一場大協奏曲演奏,絕不重複,全場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感動。
我也老來變身追星族,南北奔跑,參與她如馬拉松般的演奏會。明年一月還有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今天立馬買票,並么喝一群醫生朋友,聆聽天籟。
https://ticket.com.tw/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N0TI46WT
其實人被騙,沒有什麼可恥。騙人的都不覺得他丟臉,我們又何必懊惱?
不遇見魔鬼👹,不會知道誰才是天使!
而且一個人被騙,往往因為你心中仍有溫度,仍持熱情,仍存善良:别人可以利用你的善良,但他偷不走你的善心。
年底回顧往事,早也沒有什麼不悅:感覺好像一陣冷風吹過,如是而已。只是近日南下又聽聞南部一位著名音樂班學校的負責人,因為聽到我的訪問,相信了,邀請此人擔任音樂大師班教學,結果教學不佳之外,一些高層見不到,不順心,即對他又是咆哮數回:使我心生歉疚。
有些事,可以給人留餘地,畢竟人各有志:但有時候,我過度鄕愿,也不全然是好事。
2020年下半年,我惟一的感受是轉折之美:因為陳毓襄,我又回到了自小熱愛的古典音樂,台北辦公室放了鋼琴,有空即彈奏靜心。
年底了,決定送這位美麗的天使,只為藝術全力以赴的陳毓襄一個薑餅屋。我拜託北投大地温泉飯店(奇岩路一號)特別製作,餅屋內一台鋼琴,屋外,還有紅地毯!
瞧!這才是一連串波折起伏故事中,最完美的句點!
2000年新聞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詳見全文:www.thenewslens.com/post/156350/
希拉蕊宣布投入2016總統大選的選戰,67歲的她,已是政壇老鳥,從美國第一夫人到參議員再到國務卿,一路走來她為性別議題投入許多。
1995年 聯合國在北京舉辦的會議上,希拉蕊發表“女權就是人權”的著名演說。
2000年,當選參議員,之後希拉蕊曾否決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因為他並未在墮胎、婦女權議題上清楚表態。
2001年,與丈夫共同成立柯林頓基金會,婦女議題是基金會重要的業務之一,尤其致力於解決婦女透過懷孕感染HIV病毒給寶寶。
2015年,她宣布參與角逐總統大選,強調兩性薪資不平等的議題;
在宣布參選的影片當中,這次她終於將女性的身份納入,不再強打個人形象,而是以育兒媽媽、中產階級工廠老闆、鄰家大媽、亞裔女性、準備創業的西班牙裔兄弟檔與同志伴侶等民眾為主角,企圖拉攏藍領、多元種族、婦女、同志族群。
但你知道這樣的一個鐵娘子,她也曾對她的女性主義立場作出妥協嗎?
1975年,跟柯林頓結婚,原本堅持不冠夫姓,但後來因為阿肯色州的選民保守、引起反彈,為了丈夫的政治需要而冠上了夫姓。
2008年 在民主黨內初選歐巴馬贏了希拉蕊
在當時,有人說“美國寧願選一個黑人總統,也不要一個女性總統”
但其實希拉蕊除了喊出支持女性墮胎外,她技巧性的避開了其他女性議題的政策,也避免強調自己有可能成為第一位美國女總統。
2015年新聞媒體報導,柯林頓基金會的捐款來源,有來自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有嚴重性別歧視的國家,對基金會目標及她的立場都是莫大的諷刺。
希拉蕊的下一步,大家都在看,外界也質疑她到底是一個政客?還是女權鬥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uUEPfFaXO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