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商圈紓困,一起復甦經濟!】
在Covid-19疫情發生後,各行各業都出現許多申請紓困的問題。去年,我們協助台北地下街和台北車站K區地下街的租金減免協調,在與林亮君議員的合作下,解決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產權爭議問題,爭取中央預算,順利為商圈頭家們爭取到降低租金的優惠。
今年本土疫情爆發,更多商圈受到衝擊。昨天,我們與台北市議員 -周威佑合作,邀集經濟部中辦、中小企業處、北市府市場處等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就歷史脈絡、地方自治等因素,造成無法確認主管機關所屬的龍山寺地下街、台北地下街和台北站前地下街等商場,與各代表共同釐清其主管機關的歸屬,以免成為紓困、振興政策下的孤兒。
目前,台灣防疫已進入穩定期,也要邀請大家來這幾個商場消費,台北地下街有動漫、電玩,站前地下街有服飾、美食,龍山地下街更是有知名的命理和古玩,大家一起支持店家,也要記得遵守防疫規定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內三級警戒是持續到7月12日,未料台北市場處通知各大夜市、地下街等恢復營業的時間竟不同,像是寧夏、艋舺夜市、龍山地下街等,6月29日可開始營業,但南機場、公館等夜市卻延長停業到7月,對此市場處表示,部分夜市自行討論後和市場處說希望歇業到下個月,但有些夜市則還在考慮,市府都是尊重業者的意願,並沒有硬...
龍山地下街 在 郭昭巖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夜市「微解封」媒合外送平台拚生存
人潮受疫情衝擊 地下街紓困需再加碼
夜市因不能夠內用,像艋舺夜市就有攤商自己串聯的外送平台。郭昭巖建議市場處應協助對輔導周邊夜市攤販整合平台,或媒合其他外送平台,請外送平台業者給予上架費用的優惠,或政府能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補貼攤販上架。夜市攤商透過串連,在防疫期間,提供外送的優惠,既減少群聚又能維持生計。
去年中央紓困上,不少攤商因營業報稅樣態,常無法提出營業額短少 15 % 的證明,也須是「有照」合法攤商而領不到紓困金,連中外有名的華西街觀光夜市內,經營幾十年的紓壓按摩店,雖然是有照合法攤商卻又被歸類到衛福部營業項目,而非經濟部名下,補助就領不到。
連最基本的勞工紓困金,也因未加入公會而領不到,偏偏他們又是主要靠觀光客賺錢的小本經營者。在國外觀光客不進來,中南部民眾不北上,重創生計,迫切需要政府紓困。
這次疫情對萬華衝擊更大,相關紓困方案,對他們來說都不適用,郭昭巖呼籲市場處、產發局等相關局處,應該和中央經濟辦公室做溝通與協助說明,從寬來認定。只要市場處有列管的攤商,都應該盡力來協助,租金補貼也都要延長。
還有,其實這星期開始,原萬華五大夜市,因在「中萬華」而非「南萬華」,即非疫情熱區的夜市,在 6 月 28 日復市外賣。只是新聞炒作到大家一聽到萬華又卻步,加上市場處未即時說明可以復市的時間點和辦法,讓攤商復市又喊卡,連龍山地下街也遇到這樣的問題。
目前台灣連續多日降至百位數以下確診個案,「微解封」應該有望,即便微解封,要拉回往日顧客,尚須一段漫長時間,郭昭巖要求北市府除應輔導他們如何在做好防疫工作下能開始外賣,也研議相關防疫補貼,協助攤商生存。
地下街人潮,因三級警戒大幅度的減少,北市府能夠處理的範圍,也僅限於三大地下街,或是社宅出租的店家,像上次三大地下街「妾身未明」,成為三不管地帶的角色,導致無法領到紓困,店家攤位因無人潮收入只能停業,但底下的工讀生或店員,便陷入經濟困頓。現在商家面臨倒店危機,不得不開始營業,龍山地下街就是這樣的情況。請商業處嘗試和中央相關單位反映,一定要列入紓困對象。
針對商圈振興政策,台北市議員郭昭巖與商圈團體溝通討論後,建議今年十月的商圈嘉年華,可以在宣傳行銷上挹注多一點經費,請市長與議員一同參與,於廣播、電視頻道加強宣傳。另外早在去年就提商圈數位轉型,目前相關課程僅四商圈參加,這一波疫情對業者來講比上次更為嚴峻,局處應想辦法主動輔導、邀請業者與會,產業要轉型更要創新,才能再造生機。
請觀光傳播局與商業處合作,邀請中南部商圈人士來到北市商圈參觀交流,舉辦座談會並邀請市長出席。原本一年一度的商圈嘉年華、台北生活祭,可以研究明年可以加碼舉辦兩次。郭昭巖建議,行銷推廣宣傳的方式還可以更多元,希望相關局處看見商圈的需要,集思廣益。
「紓困孤兒」補破網 議員郭昭巖為私幼業者發聲
郭昭巖表示,有五類人是永遠領不到紓困的,第一類,因減班休息導致薪資銳減,受制於投保薪資而領不到。第二類、民國108年所得高於門檻。第三類、餐飲、服務、零售業,關門大吉也領不到,第四類、打零工或暫時性失業,沒勞保沒證明也領不到。第五類,家庭收入總合太多,造成一人急,但家人讓他領不到急難救助。
郭昭巖要求各局處,能夠去統整這次中央、地方紓困中無法領取到任何補助、紓困金的個人或業者,盤點其數量,並想辦法「補破網」,讓沒有辦法被紓困的人,不至於變成紓困孤兒。
幼教工作者出身的郭昭巖,家中開設過幼稚園托兒所,自己更是在自家幼稚園長大,非常清楚幼教業者的辛苦難為。她接獲台北市幼教協會理事長劉明娟、新北市教育學會理事張燕紅的陳情書。業者表示,私立幼兒園在這一波疫情,真的難以為繼,例如,勞動部補助4.0版本只補助合格老師,一次性4萬元,其他教職員工通通不補助。透過業主申請補貼員工薪資,但對因政策被迫停課的營運損失卻完全沒有納入考慮。公幼停課不需擔心營運問題,準公共幼兒園持續有政府60%的學費挹注,但私幼卻須100%自負盈虧。
5月18日後到7月12日前,幼教業者在沒有收入情況下,需要吸收教職員工全薪、房租、雜費、人事成本、勞健保退休金、水電瓦斯、管理費等。公文告知幼教業者可以向家長收取部份學雜費,結果家長不服氣投訴,業者也只能默默承受。
郭昭巖表示,「私幼的老師跟我陳情,學校需要做網路線上的教材,但是軟硬體設備不足,這也讓校方、老師們增加困擾,已經沒收入,卻又要額外支出,讓業者老師苦不堪言。」
郭昭巖認為,中央紓困,才真的是「不精準匡列」,仍有很多族群、產業仍屬於「紓困孤兒」,勞動局應該反映民意,是否能繼續加碼、精進,讓需要紓困的人,看得到也領得到!包括教育局等各局處,也不能全部都以中央的紓困為主,更要去就地方能夠給予業者優惠補貼的方式去設計政策,包括像是私托、私幼、補教業者的紓困,必須簡化申請流程,審核加速,並比照其他行業協助降低房租收費,這些都需要進行考量與研議。
#防疫大小事郭昭巖的事 #商圈 #地下街 #私幼 #紓困 #紓困孤兒 #郭昭巖 #教育
龍山地下街 在 郭昭巖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市議員郭昭巖,於今(7/2)日「台北市因應 COVID-19 疫情衝擊之產業及勞工紓困計畫」專案報告會議中,提出針對夜市、公有市場、地下街、商圈以及私幼等紓困規劃,甚至是針對疫情重災區萬華區的特別加碼紓困、甚至是振興的研議考量。
郭昭巖於 5 月 18 日即向北市市場處提出建議,比照去年新冠疫情期間,針對地下街、公有市場,5 月起疫情期間租金能減半。 5 月 28 日,台北市長柯文哲拍板推出北市九大短期紓困措施,於今年 5 月 1 日起至 7 月 31 日止,實施 3 個月,但郭昭巖認為紓困政策也要有「因地制宜」分級的紓困,尤其是疫情重災區。於是 6 月 21 日透過跟市長當面質詢的機會,向市長爭取「萬華重災區需要有特別的紓困、振興方案」,郭昭巖強調「用年度預算是不夠的」,必須要加碼、加碼再加碼,才能讓萬華掃除新冠陰霾,回到原先的榮景。
郭昭巖於 6 月 28 日財建委員會會議中,確認原本移往中秋節舉辦的台北燈節要取消。原本能夠作為觀光亮點、產生吸客效應的活動取消,但郭昭巖認為,我們不能因為疫情蔓延,很多事情就停擺甚至是躺平不動!許多會展、展覽業已經開始朝「線上」來做規劃,郭昭巖建議相關局處能在避免人潮群聚的防疫原則下,以「線上方式」吸引民眾,更加了解萬華,為萬華帶來生機,是必須去努力的。
一、夜市、地下街部分
夜市因不能夠內用,像艋舺夜市就有攤商自己串聯的外送平台。郭昭巖建議市場處應協助對輔導周邊夜市攤販整合平台,或媒合其他外送平台,請外送平台業者給予上架費用的優惠,或政府能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補貼攤販上架。夜市攤商透過串連,在防疫期間,提供外送的優惠,既減少群聚又能維持生計。
去年中央紓困上,不少攤商因營業報稅樣態常無法提出營業額短少 15 % 的證明,也須是「有照」合法攤商而領不到紓困金,連中外有名的華西街觀光夜市內,經營幾十年的紓壓按摩店,雖然是有照合法攤商卻又被歸類到衛福部營業項目,而非經濟部名下,補助就領不到。
連最基本的勞工紓困金,也因未加入公會而領不到,偏偏他們又是主要靠觀光客賺錢的小本經營者。在國外觀光客不進來,中南部民眾不北上,重創生計,迫切需要政府紓困。
這次疫情對萬華衝擊更大,相關紓困方案,對他們來說都不適用,郭昭巖呼籲市場處、產發局等相關局處,應該和中央經濟辦公室做溝通與協助說明,從寬來認定。只要市場處有列管的攤商,都應該盡力來協助。
還有,其實這星期開始,原萬華五大夜市,因在「中萬華」而非「南萬華」,即非疫情熱區的夜市,在 6 月 28 日復市外賣。只是新聞炒作到大家一聽到萬華又卻步,加上市場處未即時說明可以復市的時間點和辦法,讓攤商復市又喊卡,連龍山地下街也遇到這樣的問題。
目前台灣連續多日降至百位數以下確診個案,「微解封」應該有望,即便微解封,要拉回往日顧客,尚須一段漫長時間,郭昭巖要求北市府除應輔導他們如何在做好防疫工作下能開始外賣,也研議相關防疫補貼,協助攤商生存。
地下街人潮,因三級警戒大幅度的減少,北市府能夠處理的範圍,也僅限於三大地下街,或是社宅出租的店家,像上次三大地下街「妾身未明」,成為三不管地帶的角色,導致無法領到紓困,店家攤位因無人潮收入只能停業,但底下的工讀生或店員,便陷入經濟困頓。現在商家面臨倒店危機,不得不開始營業,龍山地下街就是這樣的情況。請商業處嘗試和中央相關單位反映,一定要列入紓困對象。
二、市場部分
至於市場除減租外,因應疫情停業,或是因為鄰攤確診被匡列導致無法營業的攤商,市府應該要考量給予相關補貼。很多攤商不願意快篩,不願意篩檢,甚至染疫了也要去擺攤,都是因為要維持生計,政府應該要鼓勵攤商去篩檢,如果為了防疫需求隔離,無法做生意,市府也都應該要站在攤商的角度去思考,自治會長表達,北市府應補助攤商至少 1 萬。
像是環南市場,截至六月底累計確診已 55 例,擴大 PCR 篩檢後,於 7 月 2 日一天爆出 41 例確診。除了要停市清消,近期在媒體密集報導下,顧客也不敢來,生意一落千丈。像這樣的熱區,經營很困難,其中有攤商說,他一個月請 5 個人每個 3 萬,一個月至少人事開銷就 15萬,沒生意的他真的撐不下去。
郭昭巖具體建議,原本市場處租金減半只到 7 月,希望夠再往後延。因為之前為疫區熱區景氣不會那麼容易恢復。另外針對市場確診或被匡列停業的攤商,應該要補貼至少 1 萬。
#防疫大小事郭昭巖的事 #環南市場 #夜市 #微解封 #紓困 #萬華 #振興
#郭昭巖
龍山地下街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內三級警戒是持續到7月12日,未料台北市場處通知各大夜市、地下街等恢復營業的時間竟不同,像是寧夏、艋舺夜市、龍山地下街等,6月29日可開始營業,但南機場、公館等夜市卻延長停業到7月,對此市場處表示,部分夜市自行討論後和市場處說希望歇業到下個月,但有些夜市則還在考慮,市府都是尊重業者的意願,並沒有硬性限制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73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龍山地下街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歷經三任市長 龍山地下街B2一樣沒人
該怎麼解決?
關於艋舺龍山文創B2發展的問題,從馬英九、郝龍斌到柯文哲市長,似乎還沒解到解決方案,就算柯市長在上一屆把這區塊的管轄單位從市場處改為文化局,希望做為台北市年輕人的文創基地,但目前看起來並不算成功。
黃珊珊議員表示,其實在去年柯市長與邰智源的「一日幕僚」影片中,就來過艋舺龍山文創B2,當時邰智源其實就看出問題,也點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做為文創基地,年輕人負擔得起租金嗎?第二個問題是就算負擔得起租金,沒有人潮終究還是經營不下去的。當時邰智源甚至提議做成小型攝影棚成為網紅拍片基地,或是以電玩為主軸,成為電子競技重心。其實不管哪一種,重點只有一個,要有特色,人潮才會來。
5月23日文化局規劃的「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正式啟用,提供設置攝影棚與展演空間,希望打造為自媒體人才的孕育平台,也盼成功匯聚人氣。但5/25以及6/8兩度前去場勘,不要說這個攝影棚了,整個龍山文創B2人潮依舊冷清。
根據「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場地每小時租金300元,一天從早上11點到晚上7點共8小時,收費則為1500元,由於收費相對便宜,有學校老師與學生會利用此攝影棚進行教學使用。
針對這個沉苛已久的問題,珊珊有幾點想法供市府參考。
一、動線規劃不良。不管是從龍山寺,還是從捷運出口,要到B2的動線,以及手扶梯入口處燈光照明不夠,都會讓旅客搞不清楚B2到底是在幹嘛?另外入口處也缺乏明顯設計,從B1往下看,只覺得灰灰暗暗,空空的,好像什麼都沒有,就會讓人打消下去逛的念頭。
二、整體營造。老實說龍山寺地下街的問題不只是B2,雖然B1的商家,不管是算命、按摩還是宗教藝品店,都與龍山寺當地特色有關聯,但店家與商場本身也缺乏規劃,如果旅客對B1興趣缺缺,自然更不會想要往下走。
三、「特色」很重要,重點是要能吸引人來。上週六整個B2繞了一圈,作為文創的幾個重點展區,像明華園的孫翠鳳藝棧與吳亮儀衣文創也幾乎沒人,但在這幾乎門可羅雀的環境中,卻有兩區裡頭都是人,一處是在玩類似桌游的「戰棋」,當天正在進行比賽,可以看到整個區域分成好幾組,滿滿都是人。另一處則是一群老人家在茶藝店裡也在一對一的對弈象棋。一邊是年輕人,一邊是長者,都熱衷於遊戲當中。或許從這裡可以找到適合發展的特色。
建議可找桌遊協會以及相關產業來評估,把龍山文創發展成台北市的桌遊基地,再藉由六日舉辦桌遊競賽,應該能吸引不少年輕人。
最後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台北車站2樓也沒什麼人,但是在微風進駐後,整個改頭換面,北車商圈活絡了,店家賺到錢,北車權利金也增加好幾倍,類似的例子也很多,建議市府可找外部這些有成功經驗的團隊一起參與把脈,聽聽業界的聲音,一起為這個區塊找出一條商機。
#桌遊基地
#每周末固定舉辦比賽
#老人家下象棋也是桌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