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瘋傳一段影片,桃園水族館Xpark的斑海豹在不到10公尺長的壓克力缸內游動,在短短1分鐘內就來回了5次😰😰,斑海豹原本是生活在西北太平洋的高緯度冷水開闊海域,這樣的生活空間對牠來說真的是太小了;
歌手 #陳芳語 還發文說:「動物們撞玻璃撞到受傷,因為他們很想出來」。事實上,海洋生物在原始環境中,是沒有 #牆壁 的概念,所以飼養大洋動物的水族缸,都要經過特殊設計,否則像魟魚、鯊魚等體型稍大的動物,被圈養久了,因為與缸壁長期碰撞,容易出現尾鰭(尾部)受傷的情況 🦈🐬🐟🐠
美國2013年上映一齣紀錄片「 #黑鯨 」,記述的是一隻公虎鯨3次攻擊工作人員的事件,鯨豚學者表示圈養對虎鯨的身心帶來極大的壓迫感及創傷,目前美國加州及紐約州都立法禁止虎鯨圈養。
🙋♀️🙋🙋♂️
如果看到不當動物展演場所可以怎麼處理?
針對透過動物展演來營利及拉攏生意的場所,台灣的《動保法》及《動物展演管理辦法》都有相關規範,要求該場所必須提供 #符合動物習性與其生理狀態之飼養環境、 #必須提供必要之醫療,同時這些場所營業也必須先跟地方主管機關申請,才可以進行動物展演。
民眾若發現有疑似不當展演的情形,可以 #拍照錄影存證,詢問相關動保社團,或透過1999來進行檢舉。若經查證屬實,這些不當動物展演場所會被開罰並被要求改善。
🙅♀️🙅🙅♂️
不過,據辦公室同仁索取資料,高雄的動保處目前手上所掌握到,有申請合法程序中的動物展演場所只有三間:#壽山動物園、#淨園農場以 及 #天空之城農場。
這三個場所目前都在補件申請、改善的階段,而就我手上所掌握到的,高雄動物展演場所絕不只這三間;在《動物展演管理辦法》立法1年後, #動保處應該要有人力儘速盤點這些場所。
動保處也應要求業者必須 #指導遊客如何與動物正確進行接觸,不要讓遊客出現戲謔動物的行為;未來亦可跟教育局合作, #校外教學要以有動物展演許可證的場所為主!
畢竟,很多動物,是因為人類的好奇心,被迫離開他們原本的家園。
對這些離開家園的動物,我們應該要能理解他們的原生環境、生理需求,並且給予適當醫療,都是基本的;我們帶小朋友去動物園的時候,也要能夠讓動物園發揮它的功能:對於野生動物的了解,以及 #保育工作如何進行 的教育意涵!
黑鰭鯊飼養 在 寵物雜貨舖寵物精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海洋哺乳動物的家在海洋,不是任何人造水缸
肯定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反省、面對與承擔>🐬
緣起:
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自2000年開館後,於2002年從俄羅斯引進自野外捕捉的6隻白鯨,因長途運輸造成動物緊迫,在抵達台灣後旋即死亡2隻。
2006年館方再度自俄羅斯引進4隻白鯨。隨後於2008年和2009年陸續死亡1隻和3隻。根據館方說法,前者死於左眼無視力、胃病治療無效;後者中2隻死因不明,1隻因莫拉克颱風造成場館巨大聲響,遭受驚嚇導致厭食死亡,解剖後並發現血液有細菌感染。2014年9月30日,又一隻白鯨「Blue」死亡,經獸醫團隊解剖,發現其胃部、肺部有膿,初步研判為亞急性敗血症。
此外,自2004年4月起,海生館亦先後引進飼養3尾屬於CITES附錄二的鯨鯊。因人工飼養環境的侷限,致使1尾暴斃、1尾疑似健康狀況不佳,在2007年被館方以「野放」名義〝棄養〞。另一尾因不斷成長,導致窄小的圈養空間令其尾鰭不斷碰撞、磨擦缸底礁石及缸壁,致下葉反覆受傷,出現大面積結痂現象。在2013年野放後,因長期於缸內養成不斷繞圈的刻板行為,導致無法回歸自然,二度擱淺後死亡!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關切殘存三隻白鯨的處境,與館內其他圈養動物的福利,在立法委員林淑芬國會辦公室協助下,督促海生館成立「白鯨諮議平台」,邀集專家學者及民間組織共同討論改善的可能性。
「諮議平台」自2015年1 月29日至2016年7月間,共召開四次委員會議。即使受到海生館與海景公司BOT合約的限制 ,期間新任館長陳啟祥博士與館內員工仍努力協調,逐步推動相關改善工作,積極進行關於聲學、動物行為與動物生理學等,攸關圈養白鯨動物福利的研究。
海生館並在「平台」第四次例行會議後,提出「積極面對海洋哺乳類動圈養的質疑、反對與省思」結論報告。
「平台」雖以白鯨為名,其立足基礎卻是國人對於海洋生物與環境的關切。
在隔岸的中國大陸,圈養各式動物展示、表演的海洋公園產業,刻正迅速擴張中。2015年底,已有17個省份和4個直轄市建有海洋公園,有39家營運中,14家正在興建,與世界其他國家圈養鯨豚表演消減的趨勢正好相反。被圈養最多的正是瓶鼻海豚(Tursiops spp)和白鯨(Delphinapterus leucas),光是39家海洋公園便圈養了11種共491頭鯨豚。
本於地球村的觀念與事實,台灣面對、處理圈養白鯨議題的經驗與省思,希望可以提供給各地海洋公園產業借鏡。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特別感謝立法委員 林淑芬 國會辦公室的協助,也肯定海生館相關同仁的勇於任事!並摘錄〈結論報告〉重點如下,請大家告訴大家--
🐬 白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深切體認:人工圈養環境無論如何寬廣與改善,永難及於自然海洋的深邃壯闊。海洋哺乳動物的家在海洋,不是任何人造水缸。未來將不再輸入保育類野生海洋哺乳類活體以純為展示之用。在優先考量動物福利的狀況下,不以現有白鯨進行違反動物本能,且非天然的『人工授精』,使母鯨懷孕而繁衍後代。」
「人工環境確實無法複製白鯨的自然棲地。牠們對各種聲音的感受及其影響,人類的了解非常有限。且任何人為的改善,多少都有窒礙難行之處,效果也有侷限。雖然白鯨為社群性動物,即使館方有意讓現存三隻白鯨混游,但仍難避免較弱勢個體不斷遭受攻擊而受傷感染之風險。」
🐟大型魚類
「如(鯊魚、魟魚、鮪魚)等,基於動物福利考量,目前人工圈養之設施與環境,無法提供與大自然相同之多樣與豐富,亦不適合毫無章法的引進、展示。」
「隨著國人保育意識抬頭,海生館第三館-『世界水域館』,即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為原則,希望能夠藉此減少活體展示。」
🐙動物福利教育
「基於動物福利、生命與保育教育。現有部分海洋生物允許親子觸摸之展示方式(觸摸池),建議海景公司研擬替代方案。」
「海生館將加強各類海洋生物動物福利教育之推廣,特別是海洋哺乳類、甲殼與頭足類動物之動物福利。」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
關心更多展演動物議題--
http://www.east.org.tw/that.php?s_id=8
黑鰭鯊飼養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午和台灣社會動物研究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共同召開〈想念海洋 ! 水缸不是牠的家!保育團體要海生館解放鯨鯊!不准再抓!記者會〉,在記者會上看到教育部所屬的屏東海生館從2004年至今以教育、研究名義引進圈養3隻鯨鯊,因為飼養環境侷限,導致鯨鯊在精神健康狀況不佳、尾鰭不斷碰撞下,已有兩隻陸續暴斃,以及被海生館偷偷棄養野放至今生死不明。目前還有一隻鯨鯊在海生館,但是海生館窄小空間讓鯨鯊尾鰭不斷碰撞、摩擦缸底礁石及缸壁,導致下葉反覆受傷,出現大面積結痂現象。
海生館不希望受傷鯨鯊死在館內,計畫炮製之前棄養野放經驗,在受傷鯨鯊尚未適應野放生活,也沒追蹤裝置下將其棄養,同時再以教育研究之名引進小鯨鯊。
辦公室去文要求教育部提供海生館對鯨鯊的學術研究及海洋教育成果報告,然而海生館的報告多聚焦在參與鯨鯊、白鯨為活動的人數及場次參與人數,對該鯨鯊與白鯨的科學研究可說是付之闕如,儼然將鯨鯊、白鯨視為搖錢樹,已違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組織法第一條「辦理海洋生物科學研究、推廣海洋教育,提升社會海洋資源保育及永續發展觀念」設立宗旨。
為了保育海洋環境以及落實環境教育,淑芬要求教育部及海生館應改以不需犧牲活體鯨鯊的3D影像教育方式,同時在一週內邀集教育部、農委會漁業署召開協調會,要求海生館不能再引進鯨鯊,並討論野放鯨鯊的期程和相關細節規劃,避免海生館重蹈覆轍偷偷將受傷且沒有作追蹤裝置的鯨鯊野放。
黑鰭鯊飼養 在 [海水] 淺談魚隻密度和海水缸花費問題- 精華區Aquarium 的推薦與評價
前陣子友看到一些關魚隻密度的討論,小弟這裡就自己的飼養經驗提出一點想法
越完善的系統 就越能承受越高的飼養密度,
當然也要顧及魚種是否可以安然相處的問題,
但不代表海水魚就是缸子裡面只能小貓兩三隻,
有時候我覺得若自己沒有能力做出這麼強健的系統或是適合飼養魚隻的照顧,
就不要理所當然的說,海水魚密度絕不可以養這麼高,
有些魚和軟體就是養不活啦甚至說那些魚或軟體就是消耗品啦 brabrabra…
來為自己不足夠的養魚知識或是功力做辯解,
重點是,最好自己有實際經驗,或是多做點功課再來做一些結論或是評論會比較好,
不然對一些能夠成功飼養的人來說,還真有些刺耳,也為那些魚感到無辜,
他們不是那麼難養,只是主人不知道他們的心聲阿。
跟某淡海都養得嚇嚇叫的前輩聊到,淡海水養殖密度問題,
我覺得他講得很好,他說並不是淡水魚的需要水體結構小,
是跟海水魚比起來比較不容易死又比較便宜,所以容易被忽略,
照理來說淡海水的對應水量都差不多的,
真要講降海型的淡水魚需要的空間難道會比較小嗎,坦湖慈鯛一類的也不用講了,
三湖的面積加起來也可比一個內海了…,
當然新手一開始養少一點也是好,畢竟大家都是淡轉海,
那個養海水的邏輯跟常識並不是這麼容易建立…,
一開始飼養密度低一點也是好啦,免得造孽造太多>”<。
另外之前也是吵的沸沸揚揚的 “要花錢還是花時間” 這個問題,
我覺得到後面好像忽略掉一個重點,
就是養海水除了花錢和花時間這兩條路可以選以外,
還有一個可以不用花太多錢,又不用花太多時間的方式,
就是依靠你的經驗和實力,以我自己之前在台北家裡設的新缸為例,
總水量是110左右,含全新冷水機六千多,
我整缸包括半年份的耗材、添加劑大概只花接近兩萬塊,
比起很多人同等級水量的缸,我相信隨便都超過我這缸花的錢,
但我馬達也是喜多的,燈具還是HQI+LED,說我配備差嘛 好像也沒差到哪裡去,
我想從設備費有沒有花在刀口,錢怎麼分配,
這就已經牽扯到飼養者本身的經驗和實力了,這裡就已經不見得錢花得多比較好了
再來談談設缸之後,我台北那缸從三月設缸至今四個月了,
我真正在台北跟它見到面的時間加起來只有短短六天,
我的家人完全不會養魚,每天只負責幫我加自來水跟亂餵飼料,
就這樣設缸至今,軟體跟魚都沒有死過半隻
(目前魚隻有三隻小丑,一隻黃三角,一隻橘點蝦虎
雖說這幾隻魚都是好上手的,但把它們養死的人倒也不算少)
至今魚隻的狀況都很不錯,也沒生過病,軟體也都沒有死半顆,
所以說一定得花錢,或是一定得花時間嗎,我想不盡然吧,
我既沒有花甚麼大錢也沒有花甚麼時間阿,
一缸對一般人來說就很討喜的海水缸就這樣維持住了,
我家人也從排斥到享受客廳有缸魚游來游去,
但我必須承認,今天會這麼順利,真的是長久累積下來的經驗,
無論是實務經驗或是請教高手累積的知識,
都讓我避免掉很多錯誤也讓我面對問題做出許多妥善的處理,
所以我才能這麼順利的設下這一缸,從
設缸、挑設備、挑魚、維護方式、危機處理等等,
養海水缸處處都是撇步,處處都要小心要用心,但當你
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實務經驗和常識,你的確就比較能跳脫花錢或是花時間這兩個選項,
再者我真的想強調一下,錢花得多,養的爛的,真的看的太多了,
我一個廠商的老闆,花了二十幾萬養直接請開水族館的熟識親戚幫牠弄了十幾呎缸,
養了兩隻黑鰭鯊,設備超優,連餵魚都有專人餵,結果兩個月就掛了,
我只能說,養魚的奧秘時在是太深奧了,只單靠花錢了事乍看好像很妥當,
但其實你真的花了錢下去你就會知道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
就最簡單的魚生病來說好了,就已經不是花錢可以絕對解決的事情了...
當然投資下去的錢和好管理的程度會成相對正比,
但不是絕對,相信水版的大家也多是窮學生,還是不要想太多,
大家彼此分享經驗 彼此學習,虛心求教才是讓自己越養越厲害的不二法門阿。
廢話太多了 來去睡覺啦 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80.1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