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藝人因產檢時發現子宮頸變短,在社群上善意提醒媽媽們要少抱大寶、不拿重物避免子宮頸變短,意外引起不少媽媽群組的騷動,擔心家裡沒人協助育兒,根本只能一打一,該如何是好?雖然我有即時發一篇短文回應,但又深怕不夠完整產生誤會,決定再寫一篇長文講清楚。
孕期子宮頸變短有兩種情況:1.無預警的子宮頸閉鎖不全。2.規律宮縮導致的子宮頸變短。雖然成因不同,但不論哪種狀況,實務上都無法預防,當然也和抱小孩、提重物無關。
**常見原因1:無預警的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閉鎖不全通常發生在孕期四到六個月,主因是子宮頸先天結構發育較脆弱,隨懷孕週數越來越大,漸漸支撐不住變重的胎兒和羊水,被撐開變短,最終可能會打開,使得羊膜膨出而破水,引發早產。
雖然理論上變短的子宮頸可以靠縫線做子宮頸環紮手術補救,但醫師極難預測誰會發生,以及會在幾周發生,因為子宮頸脆弱程度無法透過檢測預先得知,變短時也未必會有出血、腹痛或分泌物增加的狀況,因此很多案例發現時,子宮頸已完全打開,根本無法縫合,只能待下次懷孕時做預防性縫合,避免再次早產。
我也曾遇過好幾個媽媽前一週產檢子宮頸長度正常,這週檢查時就發現子宮頸全開,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超音波檢查如此普及,卻只有少數案例能在子宮頸變短早期發現,成功靠緊急環紮手術安胎到足月。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鄉野流傳,孕婦肚子用力、便秘、咳嗽會讓胎兒掉出來,據我推測,這些案例很可能就是子宮頸閉鎖不全。因為當子宮頸完全打開,肚子只要稍微出力,胎兒就會毫無預警掉出來。只不過過去產檢未常規檢查子宮頸,無法做診斷,才會被以訛傳訛,過度延伸成肚子用力導致早產。
**常見原因2:早期宮縮引發子宮頸變短。
這種狀況較常見,且和子宮頸閉鎖不全無警訊不同,孕婦通常會發現有腹痛、規則宮縮、陰道出血等症狀。因此當出現上述情形時,醫師都會檢查子宮頸的長度是否有變短,如果有,早產機率會大幅提高,需要給予安胎藥,有時也會需要把產婦轉診至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學中心。
相反的,如果僅有宮縮但子宮頸長度正常,其實早產風險則大幅降低,醫師並不會看到黑影就開槍,一味的給予安胎藥或限制媽媽活動。
不管是哪種狀況引起,醫界目前尚無法找到方式預防。當發現子宮頸變短時,醫師會給予安胎藥物(抑制宮縮、黃體素),並依據個人子宮頸和宮縮的狀況建議產婦減少活動量,當然也不適合繼續運動。
**減少活動不代表要24小時臥床
不過除了子宮頸已完全打開、羊膜囊都已經膨出的狀況外,我不會建議產婦二十四小臥床。
首先,各項研究已清楚指出,臥床並不會降低早產發生率,再加上躺著不活動會導致產婦肌肉流失、血栓風險增加、產後憂鬱症比例提高,因此我認為臥床完全就是弊大於利。
而減少活動量、停止運動的臨床建議也常被錯誤連結成子宮頸變短的原因。每次只要有類似經驗分享,下面就會有許多媽媽留言表示「我也是抱小孩後才早產」、「孕婦還是多休息,不然早產兒好難照顧」、「拿太多重物真的會早產」,更強化了這個錯誤連結。
每次我看到類似留言,心情總是很複雜。一方面深知早產的辛苦不好意思反駁媽媽的個人經驗,二方面又擔心引發其他孕婦的焦慮,日常起居變得綁手綁腳。更令我無奈的是,這些討論串最終還常會變成其他人指責或規範孕婦的武器。
另外要說明的是,標準的子宮頸測量應採用陰道超音波,且因每個人天生子宮頸長度就不同,判斷的標準應該是有沒有「變」短,子宮頸的內口形狀有無改變、有無打開,而不是單純比長度。不過,一般來說各大醫學會共識是短於2.5公分就會明顯增加早產風險,須特別留意追蹤。
最後還是要強調,即使醫學進步、產檢普及率極高的狀況下,我們仍沒好的方式預防子宮頸長度變短,這也就是爲什麼早產的發生率在健保實行二十多年來無法下降的主因。既然如此,就不需要為了那個未知的恐懼,犧牲媽媽的活動權,徒增早產媽媽的罪悪感,讓我們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黃體期是什麼意思 在 Zoey 佐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月亮潮汐週期與經期來做每月目標規劃,對身體更友善?
.
在談論我為什麼會接觸到這個方式前
我先分享一下我 2020 年 Q4 的情況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當時實在太忙了
總覺得自己的生命 HP 值一直在失血
因此開始尋找有沒有更有效的時間管理
或目標管理法來解決我的狀況
.
於是我接觸了兩本書
第一本書叫做 In the Flo
作者是 Alisa Vitti,一位賀爾蒙學家和營養學家
書中提到
「男性生理時鐘的循環時程是 24 小時。也就是說,對男性而言,最棒的生產力設計就是越早睡且越早起越好,而且這樣的設計也是越規律越好,因為男生的雄性激素是在睡覺的時候生產的,所以通常男生一早起床的時間點會是腦袋最清晰、最有精神且最有效率的。」
.
但對女性而言
「有生理期(大約 12 歲到 55 歲的女性)的女性,生理循環是 28 天。因此,有些日子女性一早起床會覺得好累好沒精神,有些日子腦袋就是特別的鈍(我相信有些女性讀者現在一定很有感觸),如果有在練習早起,妳一定會特別有感,為什麼明明晚上都有睡著,有時早上醒來就能馬上很有精神的跳下床,有些時候卻覺得好懶惰或心情很低落。」
.
———
文章太長來不及閱讀?
可以先分享這則貼文到自己版上
晚些再回來看呦~
_____
.
第二本書叫做 Do Less
作者是 Kate Northrup ,在這本書裡他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
「人體有70%都是水分,而因為引力的關係,海水和潮汐會因為月亮而受到影響,根據科學研究,人類身體裡的水分也會受到這些潮汐作用,而產生一些細微的變化。」
.
接下來我會介紹利用月經週期做目標規劃的四個週期
同時我也會一併介紹這些週期所對應到的月亮陰晴圓缺
就算你沒有月經,你也可以參考潮汐來做設定
.
❶ #第一週期:Menstrual Phase = 經期週期(約3-7天)
週期重點:Cut down,簡化再簡化。
對有生理期的女性來說,這個週期就是看你的月經有幾天,以男性而言,我們可以看月亮周期,新月通常是三天之後就會開始看得見月亮,因此工作上你可以試試那三天讓自己減少一點工作量。例如:減少待辦事項、減少激烈運動(多做瑜伽或呼吸練習)、減少咖啡因與辛辣食物、多補充水分和多休息。
.
❷ #第二週期:Follicular Phase 卵泡期(約7-10天)
週期重點:開啟新事物與新的靈感,男性女性都一樣。
可以多做目標策劃、發想新的專案、規劃旅行、出遊,增加有氧運動次數,同時你也可以去參加一些體驗營,例如說讀書會、烘培課、閨蜜手作乾燥花、或者嘗試新餐廳,也可以故意選在這個時候。
.
❸ #第三週期:Ovulatory Phase 排卵期(約3-7天)
週期重點:大力執行並迎向挑戰
你可以提高社交活動、多和姐妹出去郊遊或外出小酌,享受夜生活,這個時期也非常適合從事高強度間歇運動、挑戰難度高的複雜任務、進行專案衝刺、進行密度和強度高的會議。
.
❹ #第四週期:Luteal Phase 黃體期(約10-14天)
週期重點:內省、收尾與檢討。
這個時期的女性能量與雌激素會開始下降,活力也下降。減少密集的社交活動、逐漸將運動的強度減低、檢查是否有過多不必要的待辦事項、將專案做收尾、專注在幕後工作。
.
我執行完兩個月這種方法的感想是:
不能說我的人生有什麼非常大的轉變
但是我唯一感受到的,就是我不再那麼累了🎉
.
我真的覺得這些新科學非常的有意思
也讓我們用全新的知識了解賀爾蒙、了解自己
並且利用我們本身就有的優勢創造更好的未來
希望這一集的內容也能幫助你更順利做到你的目標規劃喔!
分享給你參考!
黃體期是什麼意思 在 Chanton 洋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洋洋的尋寶之旅|第七集 闖關遊戲
陳妞有一個潮男朋友去年先當了爸爸,還沒寫出尋寶之旅第一集時就知道已經驗孕成功,當時他特別傳LINE給陳妞。
潮男:你們去產檢沒?
陳妞:還沒.....
潮男::喔喔,反正三個月內小心點...
陳妞:沒幾週,還不急,恩恩好...
潮男::你們家是不是都要爬樓梯,千萬小心,不要跌倒或跑步。
看到時跟陳妞還互相開玩笑說,連潮男都特別傳line來,看來周遭的朋友們都比我們還焦慮緊張啊。然而,後來才了解到為什麼大家都說三個月穩定後再公布喜訊......因為,寶寶如果突然沒有了,大家會有多失望啊~~~~~
就當我以為超音波順利照到寶寶降落在子宮後,一切都很順利,應該就是等他長大而已,還默默周末上了很慢很和緩的瑜珈課、外加上跑步機(快走),放鬆一下身心。
沒想到過完開心的周末,就在本週一的時候,才剛上完廁所一擦,看見整片鮮血,看得我頭皮發麻.....腦中瞬間跑馬燈........
再次O~~~~~KAY~~~~
是有沒有這麼無常阿!!!!!因為太沒感覺的鮮血,也沒有任何的腹痛或是不舒服,完全殺得我措手不及......這情況是要直接衝去看醫生嗎?立刻詢問媽媽朋友們。
一個生過兩胎的至親好友說:所謂的『寶寶』是,就算你前三個月去爬天堂路,他也會拚著命的跟著你;如果是留不住的寶寶,妳吃再多的小白球(黃體素)也沒有用。
聽完瞬間放心耶,畢竟我也是比較想生可以一起爬天堂路的寶寶阿XD;然,我們當天還是直奔禾馨民權確定一下情況,請櫃檯以能先看到的醫生為主。
等待的時間漫長,各種腦中小劇場也沒有放過我,如果又要照陰道超音波怎麼辦,上次已經失敗一次,等等要怎麼看呢?難不成又要重新來過,又要開始排班????!!!!!!! 我的老天鵝啊~~各種無聲吶喊與緊張的心情交雜..........
見到醫生說明來意後,醫生立刻跟我說『很瘦喔!來~我們直接照腹部超音波就可以囉!』瞬間含淚 ,整個欣喜開心,聽到『瘦』~~整個人就是輕飄飄走進超音波室~~~『瘦』『瘦』『瘦』環繞耳邊~~~~~
醫生邊看超音波詢問經期準嗎?是的,蠻準的28天。醫生不知為何立刻說,但妳有時會有點早,25天對吧? 我心頭一震!這也看得出來???!!
好的,寶寶現在很正常,已經有1.2cm囉,只是著床性出血,一切都沒什麼問題,可以預約11月初再看心跳。
請問醫生我可以正常上瑜珈課嗎? 建議不要,因為瑜珈有很多拉伸的動作,怕你現在不穩定會拉扯到子宮,等三個月後再安排運動計畫。
補充一下,所謂著床性出血很像是寶寶著床在子宮後,有點弄出小傷口的意思,才會形成出血,是正常的;當然,也有10%的機率因為染色體異常,胚胎本身不健康,自然會被淘汰;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生命真的很奧妙阿~~~~~
目前總有寶寶無時無刻在告知我訊息感覺
Hi~~媽~我著床成功囉 妳看一下
(流出鮮血.... )
下一關 很可能是
Hi ~~媽~~我有心跳囉~~~
(開始嘔吐........)
想想根本就是屁孩無誤阿阿阿阿阿~~~
(深一大口呼吸).......後來我發現,整個孕期根本就是闖關遊戲!!!!!!!!一關破完後,竟然源源不絕又有下一關耶,根本關關相連,每關都有需要擔心的點;像我的下一關就是驗心跳,寶寶通常6周後用超音波就要聽到心跳,如果沒有心跳,等同失敗的胚胎,又是一個淘汰法則.......
哈哈哈哈哈哈哈(崩潰狀);看到這,你有沒有覺得真的要好好做人,好好追尋夢想,活得又大又遠,活得更自己,因為你從細胞分裂開始就多不容易啊!!!!!是那75%存活下來的人耶!!
好的;最後我想跟寶寶信心喊話;嘿~~自己要爭氣點!~~~自己長好長滿!~~~~我們就等你的好消息囉!!
#洋洋尋寶之旅
#目前已經連載到第七集
#點字即可觀看前面集數
#從胚胎時就訓練他獨立XD
#這系列都會搭配穿搭美照
黃體期是什麼意思 在 女性黃體期是什麼意思 - 康途健康百科 的相關結果
女性黃體期是指在排卵以後月經來潮的前一天, 這時候卵巢會受到黃體的影響, 會分泌黃體素, 這樣能夠維持子宮內膜, 有利於受精卵著床, 如果黃體 ... ... <看更多>
黃體期是什麼意思 在 了解月經週期 - 彰化基督教醫院 的相關結果
黃體期 :是月經週期的第15-28天。排卵後的濾泡形成黃體,可製造黃體素。使子宮內膜增生,提供胚胎發育的環境。若未受孕,黃體將逐漸萎縮失去功能, ... ... <看更多>
黃體期是什麼意思 在 什麼是黃體期?黃體期是什麼時候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一般來說,女性黃體期是指月經周期第15-29天,排卵後的卵泡形成黃體,分泌大量的孕酮和雌激素,孕酮於第22-23天升至峰值,此時測定孕酮水平、評估黃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