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能給我們的樂團,最好的。」
這句話是在和中岳老師第一次開始共事時,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話。【接著】的製作期其實非常的緊湊,在一定的時間壓力下,初期在排工作日程時很難將大家的時間兜在一起,記得那時老師說了一句,「那這個案子我就不接了,因為我沒辦法做出那個能代表我和代表麋先生的作品。」其實當時老師大可以選擇其它的方式來迅速完成作品,但他不願意,他希望他能給我們的,是那個「最好的。」
老師對於作品的重視和愛惜,也讓我們更確定且相信我們沒有找錯人,這份對音樂的「尊重」我想也就是讓老師也這麼受人尊重的原因。
「謝謝你們,也謝謝你們的音樂。」
老師總是這麼說。
我們才要謝謝老師,謝謝你總離不開音樂!
黃中岳談吉他
#麋先生 #接著
#麋宮
#台大體育館 #演唱會
{{ 拾. 隨筆 }}_07
【接著】
那天在午夜 Mix 完這首單曲,由於有某些既定的工作日程壓力,整個母帶後期製作 (Mastering) 必須在隔天的下午就要完成,為了爭取時效,我第一次用數位傳輸的方式,將『母帶』的資料上傳到雲端,讓後期製作工程師抓取、進行 Mastering 工程,隔天我再從雲端下載處理好的資料來判聽,然後將這個最後階段的母帶資料寄交給委託方,結束這一個回合的音樂製作。
之所以強調『第一次數位傳輸』,是因為在整個從業過程的二十多年間,這一類型的資料傳遞,我完全都是用『類比』的方式 --- 直接開車到遠在淡水漁人碼頭旁邊的『洋活錄音室』(SeaSide Mastering),親自交到我所信任的工程師夥伴 --- 王秉皇先生手上的。
這個世代的音樂工作者,可能已經很難想像與理解『母帶』這兩個字,對於我們這個世代以上的工作者來說,有多麼重要的意涵。是有多重要呢?且先讓我們回到一張專輯製作費用還在二百到三百萬新台幣之間的那個年代,那個年代 … 電腦還在主要用於收發郵件、手機還沒長出觸控螢幕,所有的音樂製作全都還在正規的商用錄音室中進行;那個年代,音樂資料的紀錄都還在盤帶上 --- 雖然說盤帶的規格早已經從類比的磁帶轉為 … 也還是磁帶的數位紀錄方式,但那代表的意思是,所有的錄音過程都是單一直線式、而不可能是像近代電腦的平行多軸式,可想而知,現代視為理所當然的『剪刀式編輯法』,對於那個年代養成的樂手來說,有多麼不可思議 (或者說 … 有多荒謬)。不論你對於音樂的結構有多麼宏大寬闊的想像,所有的音樂元素,你都必須想辦法放進 48 減 2 個音訊軌道裡 --- 那兩軌,一道是保留給『同步訊號』(那一定是要走過 Midi 硬體音源過帶的人才能理解的);另一軌,永遠是最重要的 Click!
所有的音樂工作者包括了歌手,在一個不容易編輯,無法調整音準的作業模式下,努力地完成了整張專輯的分部錄音後,最有威望的混音工程師必須在 … 通常一個工作天之內,藉由錄音室所配備的眾多外部硬體效果器與價格昂貴的混音控台 (Console) 來完成整首歌的故事樣貌呈現,最後再交由製作人來拍板決定整個音樂面市的版本 --- 這當然是會經過許多複雜的微調才能形成最後的決策,大從整個音樂的頻率面向、各樂器的平衡,小到歌手一個歌詞的字輕重的推拉,這反覆慎重的過程,有時候真的會要人命的,因為~再次因為,即便是最昂貴的混音控台,它所能配備的電腦,恐怕也只能記得音量的推拉變化與一些初級的參數變化,如果製作人拿不定主意必須一修再修,所有的過程就都必須反覆地倒帶、聆聽、修整,再倒帶、聆聽;而每改變一次,可憐的控台電腦就要花一定的時間去處理其中微小的變化並記憶下來 … 說來,錄音室往往總是煙霧繚繞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些等待的時間,好像也只能藉抽煙來打發無聊。
但真正有威脅的是:一旦今晚你決定了這樣的音樂版本,爾後你突然想修改其中一些狀況 … 很抱歉,辦不到!因為商業錄音室在結束一個工作班次之後,會將所有的硬體參數全部歸零,也就是說,一旦在班次結束之後再要進行修改,其實也就是所有混音的工作從頭來過,這麼破釜沈舟的舉動,在我的從業經驗裡,恐怕也只見識過一、兩次而已。
而終於敲定的混音版本,工程師會非常慎重地、用最全神貫注的方式,過到一種叫做 DAT (數位錄音帶,Digital Audio Tape) 的數位格式儲存錄音帶,它的尺寸,大概還不到 i Phone 大小的一半;在錄完整個音樂長度後,工程師一定要仔細地回放檢查,因為,那就是後製前的『母帶』,日後所有的產品聲音源頭,如果在這裡產生了任何丁點的瑕疵卻沒有被確認出來,意味著這個瑕疵將會永遠留存在這個相關的音樂製品中。
當整張專輯的曲目都被鄭重地『過帶』到『母帶』後,這捲不到 i Phone 一半大小的卡帶,意思就是二、三百萬新台幣的濃縮,這個『價比黃金』而事實上難以估計價值的載體,你怎麼可能任意請一個快遞公司就能確保它的寄送安全呢?所以,自己開一趟車送去有點遙遠的後製錄音室,應該也還算是合理的吧?
可真正的關鍵是,當我走進洋活錄音室,王秉皇先生永遠會張羅一杯他自己非常自豪的拿鐵咖啡來招待,並且用著熱情、愉快,同時非常專業技術導向的慣性,開啟一次又一次有趣且深入的音樂話題;去過洋活錄音室的人應該都知道他的錄音室是多麼溫馨卻又專業的陳設 (容我冒昧借轉一篇文章以做簡介: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6817-1-1.html ),在那樣的環境裡討論著音樂製作的方向,那才真是一種『活在音樂裡』的氣氛、一種『人』的感覺。
那樣的年代,數位技術還沒有接掌全宇宙,音樂人用一種現在看起來超級沒效率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即便是現在也很難超越的音樂成就。
但那時候的我們,卻一心憧憬嚮往著『全數位錄音』技術與時代的到來,毫不猶豫的。
接著,這個時代與技術真的來到了。
一切都便利到不可置信!混音之後的資料,再也不用灌進 DAT 裡了;有任何成果的不滿意,隨時打開檔案、改變一些參數就是了。而電腦裡運作的,也就是些數位的位元資料,所以,再怎麼珍貴的『母帶』,幾分鐘就可以上傳完畢,我甚至只是出去抽了根菸,淡水的老朋友就已經拿到了那筆資料。
我卻在這裡寫著文章,想回憶起那一杯有著獨特風味的拿鐵咖啡。
音樂的溫度,人的溫度 ……
一個時代接著一個時代,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事實上,我正在執行的這個樂團『麋先生』所屬的品牌老闆,幾年前,也和他自己的樂團夥伴坐在強力的同一個房間,與組合完全相同的混音工程師、製作人一起聆聽、檢查、討論與定案了自己的專輯作品,就像前幾天晚上一樣。
那個樂團,叫做『1976』。
而我們這些製作夥伴們,就是看著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一種『坐看雲起時』、但又『雲深不知處』的恍如隔世感。
有些事 … 真是要趁著咖啡還熱的時候,好好珍惜與品嚐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1的網紅瓦曼倫Wave Mann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瓦曼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veManner Photo:https://www.facebook.com/DNLPHOTO221 歌詞: 你挑了瓶酒 一九四四的戰友 沒喝帶著走 留到現在才開了瓶口 步槍是玩偶 卻沒有嚐過甜頭 睡醒再戰鬥 秩序卻從...
麋先生 倒 數 三 萬 天 歌詞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拾. 隨筆 }}_07
【接著】
那天在午夜 Mix 完這首單曲,由於有某些既定的工作日程壓力,整個母帶後期製作 (Mastering) 必須在隔天的下午就要完成,為了爭取時效,我第一次用數位傳輸的方式,將『母帶』的資料上傳到雲端,讓後期製作工程師抓取、進行 Mastering 工程,隔天我再從雲端下載處理好的資料來判聽,然後將這個最後階段的母帶資料寄交給委託方,結束這一個回合的音樂製作。
之所以強調『第一次數位傳輸』,是因為在整個從業過程的二十多年間,這一類型的資料傳遞,我完全都是用『類比』的方式 --- 直接開車到遠在淡水漁人碼頭旁邊的『洋活錄音室』(SeaSide Mastering),親自交到我所信任的工程師夥伴 --- 王秉皇先生手上的。
這個世代的音樂工作者,可能已經很難想像與理解『母帶』這兩個字,對於我們這個世代以上的工作者來說,有多麼重要的意涵。是有多重要呢?且先讓我們回到一張專輯製作費用還在二百到三百萬新台幣之間的那個年代,那個年代 … 電腦還在主要用於收發郵件、手機還沒長出觸控螢幕,所有的音樂製作全都還在正規的商用錄音室中進行;那個年代,音樂資料的紀錄都還在盤帶上 --- 雖然說盤帶的規格早已經從類比的磁帶轉為 … 也還是磁帶的數位紀錄方式,但那代表的意思是,所有的錄音過程都是單一直線式、而不可能是像近代電腦的平行多軸式,可想而知,現代視為理所當然的『剪刀式編輯法』,對於那個年代養成的樂手來說,有多麼不可思議 (或者說 … 有多荒謬)。不論你對於音樂的結構有多麼宏大寬闊的想像,所有的音樂元素,你都必須想辦法放進 48 減 2 個音訊軌道裡 --- 那兩軌,一道是保留給『同步訊號』(那一定是要走過 Midi 硬體音源過帶的人才能理解的);另一軌,永遠是最重要的 Click!
所有的音樂工作者包括了歌手,在一個不容易編輯,無法調整音準的作業模式下,努力地完成了整張專輯的分部錄音後,最有威望的混音工程師必須在 … 通常一個工作天之內,藉由錄音室所配備的眾多外部硬體效果器與價格昂貴的混音控台 (Console) 來完成整首歌的故事樣貌呈現,最後再交由製作人來拍板決定整個音樂面市的版本 --- 這當然是會經過許多複雜的微調才能形成最後的決策,大從整個音樂的頻率面向、各樂器的平衡,小到歌手一個歌詞的字輕重的推拉,這反覆慎重的過程,有時候真的會要人命的,因為~再次因為,即便是最昂貴的混音控台,它所能配備的電腦,恐怕也只能記得音量的推拉變化與一些初級的參數變化,如果製作人拿不定主意必須一修再修,所有的過程就都必須反覆地倒帶、聆聽、修整,再倒帶、聆聽;而每改變一次,可憐的控台電腦就要花一定的時間去處理其中微小的變化並記憶下來 … 說來,錄音室往往總是煙霧繚繞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些等待的時間,好像也只能藉抽煙來打發無聊。
但真正有威脅的是:一旦今晚你決定了這樣的音樂版本,爾後你突然想修改其中一些狀況 … 很抱歉,辦不到!因為商業錄音室在結束一個工作班次之後,會將所有的硬體參數全部歸零,也就是說,一旦在班次結束之後再要進行修改,其實也就是所有混音的工作從頭來過,這麼破釜沈舟的舉動,在我的從業經驗裡,恐怕也只見識過一、兩次而已。
而終於敲定的混音版本,工程師會非常慎重地、用最全神貫注的方式,過到一種叫做 DAT (數位錄音帶,Digital Audio Tape) 的數位格式儲存錄音帶,它的尺寸,大概還不到 i Phone 大小的一半;在錄完整個音樂長度後,工程師一定要仔細地回放檢查,因為,那就是後製前的『母帶』,日後所有的產品聲音源頭,如果在這裡產生了任何丁點的瑕疵卻沒有被確認出來,意味著這個瑕疵將會永遠留存在這個相關的音樂製品中。
當整張專輯的曲目都被鄭重地『過帶』到『母帶』後,這捲不到 i Phone 一半大小的卡帶,意思就是二、三百萬新台幣的濃縮,這個『價比黃金』而事實上難以估計價值的載體,你怎麼可能任意請一個快遞公司就能確保它的寄送安全呢?所以,自己開一趟車送去有點遙遠的後製錄音室,應該也還算是合理的吧?
可真正的關鍵是,當我走進洋活錄音室,王秉皇先生永遠會張羅一杯他自己非常自豪的拿鐵咖啡來招待,並且用著熱情、愉快,同時非常專業技術導向的慣性,開啟一次又一次有趣且深入的音樂話題;去過洋活錄音室的人應該都知道他的錄音室是多麼溫馨卻又專業的陳設 (容我冒昧借轉一篇文章以做簡介: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6817-1-1.html ),在那樣的環境裡討論著音樂製作的方向,那才真是一種『活在音樂裡』的氣氛、一種『人』的感覺。
那樣的年代,數位技術還沒有接掌全宇宙,音樂人用一種現在看起來超級沒效率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即便是現在也很難超越的音樂成就。
但那時候的我們,卻一心憧憬嚮往著『全數位錄音』技術與時代的到來,毫不猶豫的。
接著,這個時代與技術真的來到了。
一切都便利到不可置信!混音之後的資料,再也不用灌進 DAT 裡了;有任何成果的不滿意,隨時打開檔案、改變一些參數就是了。而電腦裡運作的,也就是些數位的位元資料,所以,再怎麼珍貴的『母帶』,幾分鐘就可以上傳完畢,我甚至只是出去抽了根菸,淡水的老朋友就已經拿到了那筆資料。
我卻在這裡寫著文章,想回憶起那一杯有著獨特風味的拿鐵咖啡。
音樂的溫度,人的溫度 ……
一個時代接著一個時代,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事實上,我正在執行的這個樂團『麋先生』所屬的品牌老闆,幾年前,也和他自己的樂團夥伴坐在強力的同一個房間,與組合完全相同的混音工程師、製作人一起聆聽、檢查、討論與定案了自己的專輯作品,就像前幾天晚上一樣。
那個樂團,叫做『1976』。
而我們這些製作夥伴們,就是看著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一種『坐看雲起時』、但又『雲深不知處』的恍如隔世感。
有些事 … 真是要趁著咖啡還熱的時候,好好珍惜與品嚐呀!
麋先生 倒 數 三 萬 天 歌詞 在 Nora Say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週末要幹嘛呢?那就來 小草原音樂節 吧!
我們的好友 丘與樂 Eggplantegg 茄子蛋 也會演出哦!
6/5(日) pm1:40 Nora Says將與你一起rock!
地點:開南大學(桃園市蘆竹區)
--------------------------------
《海祭人氣樂團投票活動•急需你的ㄧ票喔!》
投票期間:6/1~7/23
只要點擊下面網址會進入中國信託的投票頁面 (不需註冊,Facebook登入即可)
👉http://app.mycoolevent.net/2016popularband/
👉找到 「Nora Says」
👉點選「我要投票」
👉再點「確認投票」就完成了。
*(每天都可投一票喔)*跟著我們衝 衝 衝 啦!
[第八波樂團前導宣傳片]
Nora Says
小草原音樂節倒數最後兩天!!!
今天趴吐來分享的是 「美式行動派樂團」 Nora says!!!
他們正面,富有理想
將自己的音樂與理念不斷的向外傳遞
走著不同的搖滾人生
確如同歌詞般一步步找到自己破繭而出的那一天
2013 年 9 月成立的Nora Says樂團,是由團長Greg 與Samuel共同成立,兩人在好萊塢流行音樂學院 Musician Institute 認識,因為對美式搖滾與音樂的熱情一拍即合。
最近他們正在忙於Nora Says ShowTime第三季節目,每集都很精采千萬不要錯過啦
節目連結: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Nora Says樂團成員:主唱 Labiz、吉他手 Greg和Samuel、貝斯手 kyle、鼓手 Tin。
而這次他們將在小草原音樂季上的演出時間是在6/5 13:40-14:20!!!
讓我們一起Nora says一起曬太陽 一起中暑吧((誤
(小編祈禱拜託要有好天氣)
➠小草原音樂節5募資計畫Flying V 急需支持!!!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6148…
#小草原系列活動陸續公佈 #趕快排假排班揪團來玩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系列 :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 「台客電力公司」
https://youtu.be/OgYkCNtAsYQ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 「台灣爽(Taiwan soul band) 」
https://youtu.be/wqtHPyRKq9U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 「丘與樂」
https://youtu.be/cXggNXiOgs0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 「Eggplantegg茄子蛋」
https://youtu.be/0Bj6KCjRi6Q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皇后皮箱 QueenSuitcase 」
https://youtu.be/IIZaWomHfaU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P!SC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ywEzHw6fE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 MISTER MOUTH 嘴哥樂團」
https://youtu.be/KKMdn7MIzAo
➠小草原音樂節5 樂團前導宣傳片「Nora says」
https://youtu.be/PaGt0BbQNeY
➠參演樂團確定 : 滅火器 Fire EX. / 麋先生 Mixer / Eggplantegg 茄子蛋 / 台灣爽樂團(Taiwan soul band) / P!SCO / Ripple / 城市雨人 / 遊樂 Amuse / 游移少女 / 我要加辣 / Icy Ball 冰球樂團 / 不是桃樂絲 / 林煌麟 PureTone / 體熊專科。Major in Body Bear / 台客電力公司 / 皇后皮箱QueenSuitcase / Nora Says / MISTER MOUTH 嘴哥樂團 / 丘與樂
➠ 小草原音樂節5 【Now or never】一起來ㄎㄧㄤ![復活預告]
https://youtu.be/9g5G4p6TRRg
➠ 小草原音樂節 回顧攝影展C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agDOpePlI
► 6/4(六) 6/5(日) 小草原音樂節5「Now or Never,就是現在!」
#小草原音樂節 #NoworNever #6月4日6月5日 #不見不散
麋先生 倒 數 三 萬 天 歌詞 在 瓦曼倫Wave Mann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瓦曼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veManner
Photo:https://www.facebook.com/DNLPHOTO221
歌詞:
你挑了瓶酒 一九四四的戰友
沒喝帶著走 留到現在才開了瓶口
步槍是玩偶 卻沒有嚐過甜頭
睡醒再戰鬥 秩序卻從不準時夢遊
子彈能穿孔 卻也只劃過天空
血淋著柏油 僅剩的幾個熟面孔
卻在數落 那些嘲諷 那些自由 那些烏煙瘴氣的節奏
你 卻在角落 數著饅頭 苛責越來越糟的結果
趁你病要你命 不過是場遊戲
回甘的唇語 話語是快逃命
走出去停看聽 拿起你的假玩具
準心對著那牆壁 快一點 跨出去賣命
你說到最後 戰友只剩下一口
上架的刀鋒 偶爾還可以切切水果
十八歲天空 馬靴配著手電筒
畏懼的瞳孔 鳴哨該對著什麼理由
責罵是甜頭 叫囂是一份溫柔
敲鐘了之後 用命換名聲的背後
趁你病要你命 酒杯倒滿香檳
續杯的喘息 故事描述自己
倒下去 別擔心 我負責扛你出去
只是醒來後 千萬別忘記
我要你記得我的大名
我要你記得我的規矩
我要你記得我的叛逆
我要你記得這場遊戲
作詞:李昌祐
作曲:李昌祐
編曲:瓦曼倫
錄音混音:何冠逸

麋先生 倒 數 三 萬 天 歌詞 在 麋先生MIXER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麋先生 MIXER × JiaJia家家[ 三天三夜3 Days 3 Nights ] Official Live Video ... 把歌聽熟、儲備好體力演唱會倒數1 天期待在北流與你相見 — 麋先生MIXER [十年之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