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3搭配服用地圖:米國人的「第二名」語言
❗❗ 注意:服用本圖前務必詳讀服用指示,若因不當使用導致不良反應,本店恕不負責 ❗❗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聊到路易斯安那非常強烈的法語文化,除了美食之外,也展現在建築、語言、制度等方面,法語在當地是無法匹敵的第二名語言,即使法國統治已經結束了200多年仍然如此。這讓我好奇:究竟美國各地的「第二名語言」是哪些呢?於是數字控+地圖控又來幫自己找麻煩惹(誤 😂
🛑 服用指示:這張圖上呈現的是「在美國各郡內部,除了英語之外,最多人使用的語言」,這表示——
* 與該語言於當地佔多少比例無關,無論99%還是1%,只要是英語以外的第二名,就會出現在這張圖上。
* 不代表該語言實際分佈的範圍,最多僅表示:那個語言在該郡數量正好比較突出。
* 這張圖幾乎無法呈現都會區的多元樣貌,因為即使那裡有10個語言使用人數都很多,圖上也只能畫出最多的那個(通常就是西班牙語)。
那麼,這張圖的價值到底在哪呢?在於觀察東西岸都會區以外的分佈狀況,尤其是在美國中部大平原上,由於每個郡的平均人口較少,因此可以更清楚地顯示該地的語言使用,並且從中連結到早期移民的分佈狀況。
🇫🇷 法語(不含海地克里奧語):
- 新英格蘭鄰近加拿大魁北克省,有許多法語使用者從該地移居。
- 路易斯安那原為法國殖民據點,但美國購買後仍有法語使用者移入,法語文化延續至今。
🇵🇹 葡萄牙語:
早期麻州南部有工廠勞動機會以及捕鯨業,吸引葡萄牙、亞速爾以至後來的維德角、巴西移民。
🇩🇪 德語:
美國人口中高達13%為德裔,其中又以大平原北部比例最高。
🇳🇱 🇮🇱🏴 其他西日耳曼語言(包含荷蘭語、意第緒語、蘇格蘭語等,圖上主要為荷蘭語):
荷蘭移民始自紐約州,後來擴散到中西部,目前以密西根與愛荷華州荷蘭裔比例最高。
🇺🇸 納瓦霍語:
位在四角落(Four Corners)區的納瓦霍國(Navajo Nation)是美國最大的原住民保留地,也是目前最大的原住民族,族人多達近40萬(2021)。
🇺🇸 其他美洲原住民語言:
除納瓦霍之外,美國原住民保留地大多支離破碎,其中許多散落於大平原北部。
🇪🇸 欸可是,那西班牙語呢?漢語呢?
圖上灰色部分全為西班牙語,少數白色缺口則是其他語言。漢語只有在極少數的郡出頭,因此被列入其他。
📚 關於本圖:
* 資料來源:2015年美國社區調查之5年推估值「5歲以上人口之在家使用語言」。
* 美國社區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是美國人口統計局持續進行的問卷調查,每年從美國3億多人口中抽出約300多萬個家庭;5年推估值表示根據連續5年的數據(300多萬家庭*5年),去推估母體(美國3億多人口)的數值。
不知道大家喜歡這張圖嗎?有沒有注意到什麼過去沒想過的現象,或是覺得很奇怪的地方呢?歡迎在下面留言~
【EP63 打工旅遊達人的黃石+冰河國家公園私房攻略 | 美利堅炙燒法蘭西,再配上一點加勒比海和西非:品嚐路易斯安那的Cajun風味 ft. Home is on the road 雪柔的走跳日誌 Cheryl】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美國 #黃石國家公園 #冰河國家公園 #路易斯安那 #紐奧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年3月開始一直到4月初,是魁北克 ( QUEBEC) 知名楓糖產季,此時原本掩藏、錯落在楓樹林之間,大大小小楓糖漿工廠的屋頂煙囪,又飄起陣陣白煙,這是濃縮楓樹汁時被蒸發出來的水氣,我想如果鼻子夠靈敏,應該遠遠就能嗅到一絲甜意。 大家印象中對於楓糖漿製作,或與跟不萊嗯參觀工廠前一樣,以為是在楓樹上...
魁北克 地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愛的人也是別人
#未來仍在遠方
有一段時日,我習慣去某家芳療館做SPA,幫我按摩的總是伶娜。
伶娜清秀白淨,留著齊耳的短髮,臉上永遠有著淺淺的笑意,讓人覺得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給她。
在那八十分鐘的療程裡,除了輕柔到若有似無的音樂,一切都很安靜。我是為了放鬆而來的,除了必要的告知哪裡需要加強、選什麼味道的精油之外,並不想有任何交談,而且聊天也會干擾對方的工作,所以我們並不說話。但我總是在想,人與自己的按摩師之間是多麼奇妙的關係,你在她面前褪除一切偽裝,她碰觸到的是你最深的私密,然而你們只知道彼此的名字,其他一無所知。
如此過了兩年。直到某個初夏,當療程快要結束時,因為那天我的眼睛不舒服,伶娜特別為我熱敷眼睛,她的手一邊輕輕按壓著我的額頭與太陽穴,一邊淡淡地說:
「我下個月要出國了,去魁北克。」
魁北克?我的腦海中浮現加拿大的楓葉地圖一角,那是很冷的地方啊。
「去旅行嗎?」
「不,去打工換宿,或許也會再去讀書。」
伶娜說她要去打工的地方也是一間SPA館,網站圖片看起來很美,讓人願意在那裡長期待下來。她在那兒沒有薪水,但她準備了一筆錢,若有適合的學校,她打算去修一些與人體結構有關的學分。
「啊,所以妳要離開這裡了嗎?」我問。
「是的,我再過十天就離職了。」
「為什麼選魁北克?」
「因為我的法語比英語好,而魁北克是法語區。」
「妳會說法語?」
「嗯,我在法國讀了五年的書,唸的是機器人工程。」
伶娜接著解釋什麼是機器人工程,但那太專業,比人體結構更難理解,我沒聽懂,只是心裡頓時出現驚嘆號與問號。
「那……那妳不是應該在竹科工作嗎?」我思索了一下,在腦海裡找到那個詞彙,「妳應該是人家説的那種竹科新貴。」
「我曾經是啊!」她輕輕笑了笑。
那天我是SPA館的最後一位客人,其他人都離開之後,我和伶娜還聊了許久。她告訴我,她學的是化工,大學畢業之後當了幾年的工程師,時間久了,漸漸渴望有些改變,於是存夠了錢就到法國去讀書。
「其實當時我一句法文都不會,之所以選擇法國,很單純的原因是那裡學費很便宜。」她又輕笑了起來。「但我後來才發現,哎,法文真的好難。可是我已經在那兒了,不能放棄。」
法國回來之後,她在一間很大的半導體公司做了一年的事,寫機器人程式,然而每天凌晨一點下班的非人生活讓她實在撐不下去,於是又離職了。
「為什麼一樣是那麼長的工時,我去法國之前可以待上幾年,從法國回來之後卻很快就不能忍受了?大概是法國讓我變得比較自我了吧。我不想把自己全部賣給工作,我需要生活,但忙碌的工作沒有生活。」
然後,抱著一半自我療癒,一半自我奉獻的心態,她到蘭嶼去當代課老師,每天看著大片的天空,大片的海洋,感覺曾經被工作麻痹的自己慢慢回到有笑有淚的狀態。她曾經想在那裡待下來,但一年後因為對教育體制的質疑,她又離開了。
回到台灣之後,她參加了職訓局的課程,然後就成為一位專業按摩師,直到今天。
我和伶娜認識兩年,卻是直到這時,對她才有了更多的了解。從工程師到按摩師,從面對電腦到面對人體,這樣的變化實在不可思議。她一直是那樣清淨秀氣的樣子,說起這一切時,也是淡淡的沒有情緒,但我想,這其中的心路歷程,必然是一言難盡的吧。
「不會想再回到科技界嗎?」我問。
她搖搖頭,「我想應該不會再回去了。我已經離開那條路了。」
「讀了那麼多年的書,不會可惜嗎?」
她還是搖搖頭,「經過這個過程,我明白自己想做的是面對人的工作。」想了想,她又補充:「是真正的人喔,不是機器人。」說著她自己都笑了。
時間已經很晚,SPA館必須打烊。而我總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再與她多聊一些,於是過了兩天,我找了一間法式餐廳,約休假的她一起喝下午茶。
那是我們第一次在SPA館外見面,她沒有穿SPA館裡的棉布制服,而是穿著T恤、牛仔褲和帆布鞋,提著一只帆布袋,看起來像是一個清純的女學生。聽到我這麼說,她微微一笑,說:
「噯,能當學生很好,可是我已經不年輕了。」
是啊,像她這樣年紀的女子,想要的無非是一樁安定的婚姻,或是一份安穩的工作,為什麼她卻要到那麼遙遠又寒冷的異國去,用沒有薪水的打工,來交換住宿呢?
「為什麼啊?」她雙手交握,認真思索了一下,「其實也說不出來為什麼,大概就是跟著自己的心往前走吧。我沒什麼錢,所以想用一種比較不花錢的方式去多看看這個世界。反正我也沒有什麼可損失的,想做的事就去做做看。」
她說自己過去一直是個理性思考的人,選讀理工好像也很理所當然,但她雖然擅長寫程式,卻不擅長應世,總覺得生命裡好像有一塊空白的地方一直沒打開。後來在法國那五年的生活帶給她很不一樣的衝擊,讓她知道人生並不局限於一種狀態,可以有無限選擇。
留學生活在物質上是貧窮的,但精神上卻充滿異文化的滋養,不斷打開她的心界與眼界。那時她常常買一杯咖啡,到杜麗樂公園去散步,坐在塞納河畔的椅子上曬太陽,感受那種無所事事的平靜與悠閒。「以前我是個一定要做什麼事,否則就感到不安的人,但在那段日子裡,我覺得人生即使就這樣暫停下來也無所謂,就算眼前太陽落下去,明天還是會升起,沒什麼好擔心的。」
她交了一個法國男友,在一起好幾年,對方年齡比她小了許多,但後來沒有繼續下去,因為他去澳洲工作,而她回到台灣來,遠距戀情維持不易,慢慢也就淡了,可是也還是朋友,偶爾會聯絡。
「認識他那年,我二十九歲,正是很想結婚的年齡。然而那時他還太年輕,結婚並不在他的人生選項裡。也許再過幾年,他也會想到婚姻,不過對象已不會是我了。」她還是那樣清清淡淡的語氣,「人生就是這樣啊,時間到了會遇見,時間到了又再見,都無法強求。」
「這是一種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呢。」我頓了一下,又問:「但結束一切,到陌生的國度去開始未知的生活,妳不會憂慮未來嗎?」
「未來總會來的,但若未來與現在沒什麼兩樣,那有什麼可期待的?」她轉頭望著窗外,說,「不,我不憂慮未來,我害怕的是一成不變。」
那天與伶娜走出那間法式餐廳,在街角與她擁抱道別之後,我站在綠意盎然的欖仁樹下,看著她離去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轉角,我仍站在樹下許久,許久……然後我拿出手機,打了一通簡短的電話,和交往多年的某人分手了。
而那並不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伶娜,在她去魁北克之前,我與她又見了一面。
那回我們相約到大安森林公園去野餐,我準備了咖啡,她帶了蛋糕與水果,還有鋪在草地上的墊布。那天有很舒服的風,很美的陽光,我們兩人也有很放鬆的心情。她說我會是她日後懷念台灣的一個理由,但我並沒有告訴她,其實她幫我做了一個一直想做該做,卻遲遲未做的決定。
多年之後的此時,又是欖仁樹綠葉滿枝的初夏,我想起伶娜,一個勇於離開現狀、對過去告別的女人,無論此刻的她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相信她都會有自由遼闊的人生旅程。
──《再愛的人也是別人》/ 彭樹君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R6RGzx
.
.
🌹另一本彭樹君著作
#從今以後一個人住
#購書連結|https://bit.ly/3gj8zRH
魁北克 地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本的倫敦古泰晤士河地圖換下
這是Pierre先生新收藏的一幅畫作
與閱覽室的風格極為搭襯,給人一種寧靜感
不知道你從畫中看見了什麼
畫家是我們的共同朋友、魁北克人
疫情起始之際,他們一家人(太太與2位美麗的女兒)與我們都在台灣
他愛上了旗津,還想在那裏買房看海😆
#他們就是除夕夜傳照片點了豬大腸的家庭 (當時真不敢跟他說實話、怕他崩潰😁)
魁北克 地圖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年3月開始一直到4月初,是魁北克 ( QUEBEC) 知名楓糖產季,此時原本掩藏、錯落在楓樹林之間,大大小小楓糖漿工廠的屋頂煙囪,又飄起陣陣白煙,這是濃縮楓樹汁時被蒸發出來的水氣,我想如果鼻子夠靈敏,應該遠遠就能嗅到一絲甜意。
大家印象中對於楓糖漿製作,或與跟不萊嗯參觀工廠前一樣,以為是在楓樹上札個洞、掛上馬口鐵桶子、收集滴流出來的樹汁再經過煮沸濃縮而來。其實這只對了一半,因為目前的楓樹汁收集已經相當專業化,是運用交錯分布在樹林間的管線,以真空馬達輸送方式將樹汁輸送到工廠集中,早已不是人工穿梭林間、收集著一桶一桶樹汁,放回馬車上的景象。
2017年4月初趁著楓糖季尾聲,參訪了距離家裡大約1小時車程、位於Saint-Donat林間的Maple Syrup Cabin。老闆Tim相當活潑健談,知道我要用中文介紹楓糖製作過程以及要拿它來製作成甜點教學影片時,馬上空出手邊正在忙的工作,親自帶著我們從頭到尾了解了楓糖漿的製作程序。影片中的地圖就是屬於這間工廠的楓樹採及基地,有著綿密分佈的網絡,將最新鮮的楓樹汁輸送回工廠進行濃縮。愚昧又天真地的我,一直以為楓樹汁就是金黃色的,但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清撤,甚至在那恆溫一度C的儲存槽時,是可以清晰地穿透。
完整故事:http://www.briancuisine.com/?p=503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qbVmfrnMY4/hqdefault.jpg)
魁北克 地圖 在 《不萊嗯的烘焙廚房》參觀魁北克楓糖漿工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每年3月開始一直到4月初,是 魁北克 ( QUEBEC) 知名楓糖產季,此時原本掩藏、 ... 影片中的 地圖 就是屬於這間工廠的楓樹採及基地,有著綿密分佈的網絡, ... ... <看更多>
魁北克 地圖 在 在魁北克市拍賣的地圖| Facebook Marketplace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Marketplace 有位於魁北克市的全新和二手地圖商品。快來尋找好康特惠,還能免手續費銷售商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