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到巧連智《超級小學生》進階版,兩位女孩立刻各踞一閱讀角落,鑽進書裡的世界探險。
小風三歲就跟著我們飄洋過海到加拿大,雖然從小在英語環境裡求學,但因為我們在家使用華語,加上孩子學齡前我一直當馱獸從臺灣持續把童書、教材、遊戲書與練習本搬來加拿大住處,還有小一以後持續每週一課國語進度往前走,所以小風的中文學習一直都沒有落下。
在海外要持續為孩子保有學習國語的熱情,我得說實話,並不容易。方塊字每個字都不同,即使從注音符號學到了筆畫與部件,當組成國字的時候,變化還是遠比拼英文字耗費腦細胞,人和入、口和囗、攴和攵、天和夭、扌和犭,這些都是小腦袋很難記起來的東西,若再加上筆畫,真的很容易棄械投降。
小雨在臺灣念小一小二,我知道剛開始學筆畫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剛開始陪小風習寫的時候,我利用筆順網幫助她練習筆順,再寫生字簿和習作,寫當週那課沒有問題,到了下一週,上一課就被忘了。若我提醒她,她就會哭天喊地好像被家暴一樣。
後來我只好眼不見為淨。上完課、練習完習作、在筆順網上設定好一整課的單字、生字簿作業派好,就轉身離開,不在一旁盯著,等完成了再陪著她訂正。如此一來,媽媽牌華語家教班反倒能運作順利,小風字也寫得還不錯。
我在家裡準備了大量臺灣出版的童書,佈置閱讀角落,兩位女孩對媽媽牌華語家教班雖然偶有怨言,但為了能順利閱讀這些中文書,總是不願放棄,每個週末甘心跟著媽媽一課一課學下去。我都鼓勵她們說,如果某天突然需要回高雄,她們的國語程度或許剛開始會有些吃力,但絕對可以很快就順利銜接同齡的孩子。
為了讓孩子保有對華語的學習興趣,我還幾度訂閱了巧連智,有時候寄到高雄家再請親友幫忙寄來,有時候就直接在加拿大按月收刊。這回很感謝巧連智提供的試閱機會。
最新一期《超級小學生》進階版9月號,內容包含防疫時事主題的知識讀本、作文系列的書籍與教具、改變世界的名人系列、益智挑戰組。10月號內容包含毒來毒往的知識讀本、多元探索系列的臺灣老街主題、精選世界名著系列。現在新訂一年教材還送智高戰鬥陀螺。
身處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環境,小雨特別喜愛閱讀世界名著系列,那幫助她理解來自不同文化家庭的同學。
巧連智的《超級小學生》不管在知識傳遞、寫作引導、提升閱讀興趣,我都給予高度的評價,看兩位女孩每每收到巧連智立即雀躍歡呼,就知道她們有多喜歡。
我會把巧連智擺在閱讀角落,小雨小風都經常開卷、反覆閱讀,直到把書中的故事、成語都背到滾瓜爛熟,有些故事太好笑,還會跑來跟我分享。
以身兼媽媽與華語老師的角度來看,訂一套教材,兩位孩子能一起看、反覆看,這投資報酬率太高了啊!
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s://lihi1.cc/EDLCb
#巧連智小學生月刊
#巧連智進階版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8的網紅小林日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首次影像作品: 『Green Taiwan -The journey after Beyond Beauty - みどり<看見台灣>後續的旅途』 綠色,是草、木、新葉、植物,衍生意指森林、自然的顏色。會讓人聯想到生命力、再生,帶給生活安穩與平靜感。有時,新芽也象徵對未來抱持希望的顏色。 如今再一...
高雄文化月刊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830)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Ann 推薦我去看日本電影《偶然與想像》,這部由三個短片組成的電影,其中第2部「門常開」,讓我想起了幾十年前的一段趣事。
話說六十年代有一次好幾位著名的流行作家在一起飲茶,座中有高雄、金庸、葉靈鳳等人,高雄講到寫報紙連載文章,他說,凡是寫某方面的題材寫得出色的,本人在現實中那方面一定是最不行的。寫武俠小說最好的,一定不會武打;寫愛情小說的,在愛情上大都失敗;寫色情小說的,性方面一定沒有什麼經驗;寫馬經的,賭馬輸較多;寫股經的,在股票投資上大多損手。他也自嘲寫經紀拉、寫石狗公,自己絕不懂得營商。在座作家們都笑了,具體想到每一個人,好像也真是這樣。
高雄頭腦敏銳,反應極快,對世情觀察入微。擅長寫某種題材的作家,之所以寫得天花龍鳳,正是因為現實上不在行,只略知一二,才有超越現實的想像力。讀者也愛看這種充滿幻想之作。不過超越現實卻並非沒有現實意義,相反,將現實昇華再從幻想中演繹出來的道理,可能更真實地反映人生,使讀者有所感悟。當然對流行作家來說,想像力的重要性在於吸引讀者追讀下去。
日本電影那個「門常開」故事,寫的就是一個在小說中有極露骨色情描寫的作家教授,實際上完全沒有性經驗,既在女色面前難以抑制自己、又對誘惑他的女子感到恐懼,為此而要保持「門常開」。
香港五六十年代出現報紙上的流行文化百花競艷,主要原因一是大陸風雲變幻,驅使許多具文采和頭腦敏銳之士聚集香港,為各報提供寫手,原因之二當然就是言論自由,設若有黨官來審查武俠小說的招式是否合科學,言情小說是否誨淫,社會小說會否醜化政府或公眾人物,那麼作家就無法寫,報紙也沒法辦了。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政治穩定。1949年中共就制訂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政策。對港英在香港的施政、管治,絕不干預。這政策由長期負責和關注香港事務的官員執掌,極少由不懂港澳的共幹調任。
1965年七月,我受邀參加一個出版界參訪團。這是對左派機構資深員工的獎勵活動。團員約40人,所有交通食宿費用全由大陸招待。在北京,我們聽了幾個關於國際形勢和港澳關係的報告。我那時的印象是:報告者知識豐富、分析到位、對國際和香港有較深入了解。如果說這是「洗腦」的話,以我當時的見識,是被洗了一次腦。那時作報告的人,絕不是後來一些強詞奪理、自相矛盾的為中共講話的邏輯盲可以比擬。當時負責港澳工作的最高領導者廖承志宴請了參訪團。他講廣東話,語言生動,他說代表搞港澳工作的「呢班友仔」,慰問各位員工,他說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是不變的,因為要從香港取得外匯,「有利可圖」,希望大家為了祖國繼續忍受低薪的奉獻。
以當年英國在戰後的國際地位來說,如果中共對香港多所干預,英國人可能索性把香港雙手奉還,無謂背這個沒有什麼利益的包袱了。當然,後來香港人多了,香港在亞洲的地位受到重視,又當別論。據知,在1965年時,中國的外匯仍然有70%從香港取得。因此,無論大陸的施政怎樣多變,中共對香港的政策仍然不變,直到1967年。
不僅不變,中共還不斷要求香港左派機構「融入社會」。當時左派流行一個口號,叫「社會化」,要求女員工扮靚,塗口唇膏,穿花衫,要高層主管與同行打麻將交流感情。
新聞界中的《新晚報》可以說執行「社會化」的表表者。它從1950年創刊以來,就依仗報館眾才子的實力,並放手向外邀稿,而暢銷一時。高雄的「石狗公自記」,葉靈鳳的「霜紅室隨筆」,酩酊兵丁的打油詩,「無牌議員」(王兆均)的怪論「橫眉語」,以及在1954年藉社會新聞抄熱的吳陳比武,而推出先梁羽生、後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說,帶動各報副刊潮流。
左派電影界的長城、鳳凰、新聯,也聯合其他電影同業,不受大陸的左傾思潮干擾,拍出香港人喜聞樂見的賣座電影,擁有一批紅星。
我那時是左報副刊的作者,與《文匯報》副刊的吳羊璧在閒談中,講到想辦一份在媚俗與一本正經之間別樹風格的年輕人刊物,取名《伴侶》,1963年一月一日創刊,定價五角。畫家王鷹是合夥人。我徵求左派出版界領導人的意見,他表示在印刷發行上予以支持。創刊後一紙風行。
1967年前,儘管大陸來港的難民潮不絕,儘管左派仍然受主流社會排擠,但左派在各行各業,大都努力融入香港社會,而香港多數人對左派也不抗拒。左派與香港人的這種關係,以後再也見不到了。(56)
圖1,1963年一月《伴侶》半月刊創刊詞。
圖2,伴侶雜誌在1964年編輯出版《香港影星年鑑》,彙集當時全港414名影星的照片和簡歷,封面是當時四紅星:林黛、夏夢、尤敏、李麗華,現四人均已作古。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高雄文化月刊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失敗者回憶錄0827)
通俗文化的記憶
有讀友問我能不能多寫些戰後香港的事,如平日生活、物價、交通等等。
我不是寫香港歷史,也不是寫生活記事,只是寫自己記得並想記下來的事。說交通,五六十年代港島與九龍的交通都靠渡輪,我隨父親坐汽車渡輪來往港九也不知多少次了。海底隧道和地鐵,都是七十年代才有的,相信是六七左派暴動之後,港府施政理念有改變所致。原委以後再談。
物價也記不得許多了,但從報紙售價可以大體上反映當時的物價和市民生活狀況。報紙售價一毫(一角)大概維持到七十年代初。1963年我參與創辦的《伴侶》半月刊,每份五毫;1970年我創辦《七十年代》每份七毫。
一毫子一份的報紙,那時有幾十份,可見有很多人願意投資。每間茶樓門口都有一個大報攤。許多茶客買一份報紙去嘆茶,嘆一兩小時後,就在報攤補五分錢(一個斗零)去換另一份報紙帶走。
嘆報紙嘆的就是港聞、狗馬、副刊,副刊主要是追小說。因此,那個時代,副刊的小說寫手是報紙要爭奪的。副刊專欄大都是報紙老闆親自管。寫手們寫的,有偵探小說、社會言情小說,而其中,又以作家高雄在報紙寫的連載,最能反映當時的流行文化和社會思潮。高雄生於1918年,1981年去世,原名高德雄(或名高德熊),筆名有經紀拉、小生姓高、石狗公、史得等,六十年代為《明報》寫怪論用筆名三蘇,而廣為人所知。他開創了「三及第」文體,並開創以貼近時事的社會處境小說《經紀拉日記》和《石狗公自記》。在眾多為報紙寫連載的通俗作家中,高雄可說是代表人物。他寫作題材之廣、產量之多、語言風格之奇,可說無人出其右。很多市民每天閱報都為了追讀他的專欄,最多的時候,他在十多二十份報紙的副刊有連載專欄,每專欄一千字,每天寫近二萬字。每一個專欄的小說都有連續性,他的奇才是要交稿才寫,居然記得每一個專欄昨天寫到什麼情節而可以續下去。而且可以引起讀者追看。他寫稿速度極快,曾經形容是像「縫衣車」那樣,右手拿筆不動,左手將稿紙往上推,大約二十幾分鐘就「推」出一千字。比抄要快得多。1966年我辦《文藝伴侶》時,約過他寫連載,看過他的手稿,他字跡固然潦草,但字體大都是有古代草書所本的簡字,那時的排字工人都是辨字專家,高雄的字跡雖草但不難辨認。
另一位是著名流行曲《今宵多珍重》的作詞者馮鳳三,他是1950年從上海來港的南來文人,以前在上海小報撰文為生,來港後成為寫稿佬,他稱之為「爬格子動物」。他在《新生晚報》以馮衡的筆名寫極短(三百多字)色情小說「仕女圖」,用聊齋體的古文去寫,看不懂的人不會去看,看懂的就會津津有味,當時也吸引我去讀。他另一個寫隨筆的筆名是司明,論述、見解也獨特,尤其是可以看到真正南來的上海人的觀念。他也日寫萬字,通常早上寫稿,下午就親自一家家報館去送稿。副刊稿都是二日前交,於是他在送稿的同時也順帶校閱次日要刊登的文章。
另一個日寫萬言的奇人叫王季友,以宋玉的筆名寫歷史人物的小說。他是寫舊體詩詞的高手,擅長以粵語入詩。他父親是舊學專家,原名陳文統的新派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就師承他父親,而王季友又是韓中旋學寫舊體詩的師傅。王季友以酩酊兵丁的筆名在《新晚報》每日寫兩首粵語打油詩,緊貼時事,抵死啜核。我最記得1957年,當時結第三次婚、年方25歲人稱玉女的伊麗莎白泰來,與新婚富商米高·鐸來港,酩酊兵丁賦詩曰:「情場幾度起風波,玉女終歸變玉婆,待到美人遲暮日,能否傾倒後生哥?」,說「終歸」,也是事實,一時成為絕唱,玉女之名號也瞬即在媒體被玉婆代替了。
這幾個都是在金庸、倪匡之前就名聞一時的副刊寫手,而且也同時被左派報紙羅致。他們是不計左右,有稿費就寫。我當時以讀左報為主,所以對他們印象頗深。有些只跟右派報紙寫的副刊寫手,我知道他們的名字,但較少去讀。
當時的新聞界雖分左右,但中共在1950年已經敲定了對香港的政策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也就是為了中國的利益,願意讓英國長期在香港維持殖民統治。儘管中國大陸政治風波不絕,左派在香港的活動仍然以「團結大多數」和融入社會為主要方針。新聞之外,左派電影業和出版業,那時也盡可能融入香港社會。到六十年代中期,左派的新聞、電影、出版都較被香港市民接受,算是建立了一定的基礎,想不到1967年發生左派暴動,就自我毀滅了。(55)
圖1,網上找到一張五十年代西環的照片,散發著沉鬱的美。
圖2,六十年代初與堂兄李晨風一家合影,前坐右起李晨風、堂嫂李月清、陳琦(父親那時的妻子)、父親、我、李月清弟弟;後立者是李晨風五個子女:兆英、兆熊、兆安、兆燊、兆勳。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高雄文化月刊 在 小林日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首次影像作品:
『Green Taiwan -The journey after Beyond Beauty - みどり<看見台灣>後續的旅途』
綠色,是草、木、新葉、植物,衍生意指森林、自然的顏色。會讓人聯想到生命力、再生,帶給生活安穩與平靜感。有時,新芽也象徵對未來抱持希望的顏色。
如今再一次回顧臺灣,發現到處都是盎然的綠意。與大海及太陽並肩為伍的島民們,心中總有一片綠地。就像是細心栽培一棵大樹般,我也會與這個國家,一同努力地生活下去。
我將純粹的臺灣,原封不動拍成了影像。
攝影師 小林賢伍
📍撮影地[臺灣]
宜蘭:抹茶山(聖母登山步道)
新北:草嶺古道
新北:三角埔
新北:老梅綠石槽
新北:水湳洞選煉廠遺址
新北:陰陽海
新北:基隆山(雞籠山)
澎湖:牛心灣
澎湖:瓦硐社區(石滬)
基隆:和平島公園
― ― ― ― ― ― ― ― ― ―
剪接師:鄭天威 Tien Wei , Zheng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weiweibig?igshid=6jgsfe38zgdo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ianwei.zheng.90
― ― ― ― ― ― ― ― ― ―
小林賢伍 - 撮影師兼旅行作家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iamnotkengo?igshid=1514tldpkwwnt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kengokobayashijp/?ref=bookmarks
【職歴】(以下節選代表作品)
▼出版 Books
2019 「台湾日記 Taiwan Diary」時報出版
2018 「いちばんかんたんたのしい 大人の台湾」ワニブックス
▼電視 TV
三立電視 「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
八大電視 「WTO姐妹會」 等
▼廣告 Commercial
2020-2017 科學麵
2019 中華航空 TAIWAN The Wonderland Of Asia
2019 Uniqlo Taiwan - HEATTECH
2019-2018 高雄市府觀光旅遊局 - 六龜
▼報章雜誌報導:平面
2019 華航雑誌 Dynasty 秘境 PLACES LESS TRAVELED
2018 Taipei Walker 私宜蘭遊路線
2018 台灣觀光協會 觀光月刊 特集「翡翠色の大地に恋して」等
▼報章雜誌報導:網路
2019 VOGUE 「我能做的,就是告訴全世界台灣的美」
2018 GQ Taiwan-袋名單推薦:現在到宜蘭流行這樣玩!網紅新熱點「抹茶山」
2018天下雑誌 換日線「告別東京、決心留下來,我在臺灣的人生篇章就此展開」等
▼攝影工作 Photographer
2019-2017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Best of INPUT
2019 Asean Wisdom Media in Bankok
2018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大渓文藝季
2018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TIEFF
2017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 天下雜誌 「旅行,從高雄出發」等
【工作邀請連絡方式】
kkk_prepare@yahoo.co.jp
若有工作邀請,請麻煩您用email聯絡。
我等候您的回信。多謝。
お手数をお掛けいたしますが、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メールにてご連絡をお願い致します。
#上山下海過一夜 #抹茶山 #小林賢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e_SYTwlJYQ/hqdefault.jpg)
高雄文化月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台灣味菜市場」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楊路得
內容簡介:
28座台味菜市仔,最道地的家鄉滋味,最豐富的人情故事。
菜市仔,最想念的家鄉味!
俗稱菜市仔的傳統市場,不僅販賣琳瑯滿目的食材,更是展現不同族群各自獨特的飲食文化。不管是客家人、外省人、本省人或原住民,甚至新移民,都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讓食材活了起來,菜市場的面貌與人文味也因此更加鮮明豐富。
作者藉由家族的廚房故事,帶出台灣近五十年來飲食文化,講述南北各地台灣市場內特別濃厚的民情點滴,並發展至個人的私房美食,以最道地的普羅大眾文化──市場的人物、食材與店家風貌,展現屬於在地的菜市場。
本書特色:
1.作者深入走訪南北台灣各區具特色的傳統市場,並將市場裡食材帶回廚房,料理成桌上私房佳餚的故事。
2.作者藉由家族廚房故事,帶出台灣近五十年來飲食文化,講述台灣市場風貌與人情點滴,並以最道地的普羅大眾文化──市場的人物、食材與店家風貌介紹,展現屬於在地的家鄉味。
3.市場,本身所販賣食材雖大同小異,然而台味菜市場最大的差異,其實是在不同族群之食材與飲食文化的思維。不管是客家人、外省人、本省人或原住民,甚至新移民,因著這些人與其不同的生活習慣與文化,讓食材活了起來,菜市場的面貌與人文味也因此豐富起來。
作者簡介:楊路得
住過台北、中壢、台中、宜蘭,目前定居於高雄。曾任職於外商公司、上市上櫃公司。
著有《戀食人生》(與沈倩如合著)、《新港都‧舊食光―高雄巷弄間的百樣滋味》以及《Bonjour,菜市場―從市場到料理的味覺之路》。《戀食人生》並為美國西雅圖與麻州Lexington圖書館藏書。早期作品多刊登於報章雜誌與月刊,多年前於部落格書寫旅遊手札∕美食烹飪等主題。2016年,獲選高雄市文化局舉辦之「書寫高雄散文類人選」。2017年,再獲「書寫高雄散文類著作」之獎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h8AAs68dK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QX8lgLwYi91eBESDyybSTvJTm3w)
高雄文化月刊 在 高閔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教育部門(教育局、文化局、新聞局、空中大學)。質詢摘要如下:
一、教育局
(一)應具體盤整本市各級學校校舍、跑道及運動設施老舊情形、現況及使用年限
(二)補助各級學校校園設施改善工程應制度化
(三)公托與非營利幼兒園推動情形
二、文化局
(一)岡山眷村醒村活化文化部第一期僅只補助一千多萬?
(二)橋頭糖廠整體開發為文化園區之策略方向與進度
(三)亞洲新灣區與流行音樂中心各種場館空間林立,軟體內容何在?
(四)文化專職機構法人化之自籌財源問題及比例?
(五)承上,積極推動博物館日、藝術科系免費、夜間開館
三、新聞局
(一)Instagram 久未更新?
(二)推動出版《高雄款》日文雙月刊
四、空中大學
(一)針對新南向國家及城市開設海外專班
(二)除服務台商,應引入教育局及秘書處資源與國際交流經驗,積極向姊妹市、友好城市與簽署合作備忘錄國家城市進一步合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hBFQnkbWc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