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疫情升溫,高雄防疫加嚴把關!
因應新北幼兒園群聚,以及雙北仍有感染源不明的群聚感染,高雄市召開防疫會議、專家會議。
首先,#校園防疫升級,希望顧好師生們的健康。
即日起至10/10,幼兒園教職員工需每週公費快篩、亦可居家快篩(由市府補助)。具有北部旅遊史/接觸史(TOCC)及有呼吸道症狀者須報備;必要時進行環境採檢。
中秋團聚,考量公共場所、騎樓,不特定的人來來往往。如果脫下口罩、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會有防疫風險。因此戶外禁止烤肉。
如果從北部回來團聚,屋內盡量要戴上口罩,除非到獨立房間內再脫下,一起顧好家人的安全。
高雄市的 #校園接種,9/8起會發放意願調查表,尊重個人意願,由醫護團隊進入校園來接種。也請同學們打完可以多休息、喝水,教育局也會對接種後的學校課程提出安排建議。
#長輩第二劑az疫苗,跟第一次一樣,交給市府、里長服務,上次怎麼施打、這次就怎麼施打。請長輩、子女們放心。
.
今天也請高醫鍾飲文院長,和大家說明「#突破性感染」:
截至9/5,台灣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44.31%。
什麼是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呢?就是完整施打疫苗14天後仍遭受感染(採樣呼吸道檢體,仍檢測到COVID-19病毒的核醣核酸RNA或抗原)。
截至8/29為止,台灣本土的突破性感染,其實只有10例,都是沒有併發症的輕症,境外移入的部分反而是比較多,大概有41例。
另外,全世界Delta變種病毒株肆虐,境外移入幾乎都是此病毒株,需高度關注、審慎注意。
院長也提出最新研究,呼籲大家儘速接種疫苗,增加保護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高雄人口移入」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高雄買屋阿賢- 高雄這里吸換屋族移入人口成長多...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高雄市[人口遷移] 三分鐘搞定, 各行政區全排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去年六都人口遷入最多的區域,有二區竟然都在林口台地上 的評價
- 關於高雄人口移入 在 [新聞] 新北市人口重返400萬大關 - PTT評價 的評價
高雄人口移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掌握大高雄均衡發展契機
🗣議員邀學者把脈提建言
長期關注高雄南北平衡發展議題的市議員陳若翠,20日下午與陳美雅議員在高雄市議會共同召開「從北高雄的商業活絡,談南高雄的再發展策略」公聽會。
陳若翠指出目前市政府以北高雄土地重劃列為建設開發重點區域,南高雄相對由於較早開發而沒落。她認為大高雄合併升格已十年,對於整體產業類型未來規劃的方向及均衡配比,是大家所關心的。
陳若翠進一步指出南高雄地方產業必需想辦法扭轉、升級,並帶動磁吸效應,以增進人潮來移居消費,包括先前提出的「香港村」,希望吸引香港民眾來台投資、置產、工作及觀光,因為沒人潮就沒有消費。市府更應考慮增加移居津貼給北漂回來的青年,或引進位於亞洲新灣區高科技產業的員工,這群從業人口屬高薪、高附加價值人才,才能夠真正吸引高薪人才留在高雄置產與工作。
會中李樑堅教授認為,亞洲新灣區市府所列舉推動的20項方案中,市府與土地開發公司和航港局之間的溝通應該要破除障礙,因為中央和地方是不能脫鉤的。此外現行沿著愛河沿線進行的發展現況,在空污問題未改善的情況下,人口移入與選擇居住相對上就是考驗。有關市府的南高雄重點區域調整政策,定位必須清楚,找出實質需求,作出具體規劃,才是將來都更優先發展的重點。
李銘義教授指出目前高雄採取港市合作模式,如何做好城市發展計畫,配合貨運碼頭轉型,舊港口與周邊土地機能重新配套,以帶動區域發展及產業轉型。因此如何做到產業升級與國際鏈接,區位概念及夥伴關係創造與創新,螺絲、遊艇產業的持續推動加值發展,而高雄在提出產業轉型的同時,所帶來的產業加值,才能有利提供高薪、高附加價值的工作機會給在地年輕人。
鄭舜仁教授則舉他在紐約4年親身生活的經驗指出,【地球村概念】人類已經適應了這一發展的大環境,我們的存在再也不能離開人與人、人與技術、人與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繫。人們對網際網路的思考也逐漸轉變,沉浸於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優勢之餘,我們的生活也由於網際網路的介入而產生的其他效應。我們現在除了強調5GAIot,未來市政的再造,更要考慮國際性、稅收、治安、空污與環境等政策因素。
陳冠位教授表示高雄已經逐漸具備完善硬體,但卻缺乏軟體及綿密的產業聚落。南高雄的世貿會展中心、國際旅運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市立圖書館總館等4座國際級地標建築完工,如何讓舊港區脫胎換骨、轉型再生,如何利用雙港優勢,以足夠的條件誘因吸引投資,再把南高雄發展的利基找回來,重振南高雄的活力商機,以平衡南北差距,才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陳福川教授更指出其實很多經濟學者都證明,高雄市的地理區位具有優勢,是一個很適合發展自由貿易的都市,市府應想辦法更積極招商引資,並追求永續發展。區域經濟彼此有特色,卻又能機能相互依存,就產業發展而言,南高雄既是現代工業的重鎮,也是台灣服務業的要塞,而彙集創意人才與秀麗景色如愛河,當然更是人文和教育知識、新創以及影視音試驗最好的場域。
陳若翠除了感謝學者的專業建言,也強調以大高雄這麼優越的先天條件及基礎,高雄的發展應有更進步的規劃方向,其實各區域都有特色,市府應有戰略思維與高度,從南北整體平衡發展來考量,不應該獨厚哪一個區塊,也不該炒短線作法,否則有的區域發展遲滯,可能將連帶影響拖累整個大高雄的向上提升。
陳美雅認為活絡區域發展前題要打通招商引資的任督二脈,定位加以明確,讓南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商品金融更貨暢其流,推動打造經濟首都及智慧城市概念,將高雄特色產業鏈結合推向國際行銷。
陳若翠最後殷切的呼籲,高雄市目前人口持續流失已淪為全台第三名,何時能再回到全台的南北兩大直轄市發展的榮景,市府應該再加把勁,拿出一些具體的對策來。
#讓我來服務讓我來加油
#陳若翠市議員
#陳美雅市議員
高雄人口移入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本土案例+2 ,為解除居家隔離前「陰轉陽」採檢確診,8/1已匡列隔離,無社區傳播風險。
#室內沒戴口罩聚餐_桌遊_風險高
案15941、15946,2個確診個案,是原來台北的某群聚感染所造成的第四波傳染,原先就是我們匡列對象。
案15804,在7/30與四位同事在家脫口罩同桌聚餐並玩桌遊。
沒有安全距離、聚餐一起共用火鍋及滷味小菜、聊天,造成這次感染。
高雄市考量非同住家人的麻將、桌遊,仍然風險很高!因此仍繼續暫停。
截至今日,台北某聚會案,共延伸8名確診個案,整個匡列超過500人。
今天也接獲台北市個案到高雄足跡。
案15931,發病前8-10天(通常發病前3天才具有傳染力)足跡在高雄,接到這樣的消息,我們嚴正以對,不敢掉以輕心,目前匡列10位接觸者,快篩均為陰性,我們也會持續掌握狀況。
#突破性感染
高醫鍾飲文院長,國內疫苗專家,來向大家說明疫苗相關事項:
截至今日,台灣疫苗人口涵蓋率近四成,在全球算前段班,這是大家的努力。
接種兩劑14天後仍發生感染,這叫做「突破性感染」。
接種足量疫苗,並不代表100%保護力,主要是可以避免重症、死亡。
以台灣的狀況,根據CDC在8/4統計,目前發生突破性感染共有6例,都是沒有併發症的輕症,突破性感染發生比率約十萬分之二。
每個國家疫情發展狀況不同,我們也在圖卡列出給大家參考。一般而言突破性感染機率,都會低於百分之一。
特別提醒市民朋友,接種疫苗之後,仍然有微小機率會感染COVID-19,且高齡、多重慢性病占多數,所以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但其實接種疫苗從第一劑開始接種十天後,就會有很顯著的降低感染、住院、死亡的效果,所以有疫苗仍要呼籲民眾盡量去接種。
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如果有疫苗+NPI (非藥物介入手段如戴上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將近80%保護我們免於受到COVID-19的侵襲。遵守防疫新生活,希望可以讓疫情有早日結束的一天。
.
落實防疫措施,這個是在現階段,面對新一波疫情的挑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另外,我們也針對高雄市的城市特性,有港口、空港,因此對境外移入的個案,必須更加謹慎。
從近期的觀察,現在台灣疫情最大挑戰是在社區清零後,Delta病毒境外移入的預防。
以各國經驗來說,Delta逐漸成爲一個比較強勢的病毒株,在病毒的競爭裡面漸漸取得優勢。
⭐所以我們高雄市針對 #港埠的防疫作為,也同步升級:
包括防疫旅館人員未接種疫苗的部分,每七天自費快篩,由市府衛生局提供試劑,高雄市集中檢疫所工作人員也希望加快辦理。外包廠商、疫苗接種及快篩服務,也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做協商,這部分會全力落實。
港埠分公司的引水人員每周一次快篩,不管是家用、社區或自費快篩等;也希望海巡署第一線防疫人員提高疫苗接種率,因為會在海上接觸很多外國人或境外入境人員。
針對移工仲介翻譯、防疫巴士司機等要求務必落實防疫訓練,每周和移工接觸的人員,需每周居家快篩一次,防疫計程車的防疫工作和防疫訓練也持續加強。
高雄人口移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高雄人口移入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來看高雄三民區新戰神 — 基進黨高雄市三民區市議員候選人 #陳柏惟 在節目中繼續檢視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 #韓國瑜 的離譜政見和言論,從高雄10年內人口要增加到500萬人、愛河旁的摩天輪Motel、即使違憲也要禁街頭政治抗議、面對基進黨候選人的挑戰竟稱「連屁股毛沒長齊的都要我道歉」...等等。
陳柏惟理性分析表示,10年達到500萬人口,需要6%成長率,而世界人口成長最快的國家是賴比利亞、布隆迪、阿富汗這些落後地區,但成長率最高也只有4.5%。台灣人口成長率更只有千分之1,因此要人口快速增加,就必須靠移民。
要230萬人移入高雄是怎樣的概念呢?超越整個桃園的人口移入高雄,假設一人需要10坪居住空間,就需要2300萬坪居住空間,相當於7590公頃的樓地板面積,假設3人住一戶,需要77萬戶左右,而高雄一年新成屋只有8000戶,總戶數也只有110萬戶而已,到時候房價暴漲、醫院無法接生、無法急救、水電不足、道路壅塞,這些都是可預期的慘狀。
如此無法檢驗的言論,即使同黨人士也無法為其硬拗開脫!
#三民區市議員候選人陳柏惟
#三民三號3Q
#捍衛高雄立場力抗中國韓流新戰神
3️⃣ 三民| 三民惟新 陳柏惟
【107年高雄市議員擬參選人陳柏惟政治獻金專戶】
高雄銀行016 三民分行 帳號:203102063390
線上捐款:https://donate.spgateway.com/chenpowei/chenpowei2018
議員投票指南|https://goo.gl/jNwf9r
👉基進全台市議員參選人一次看! https://goo.gl/dfvXfz
💰支持基進黨 小額捐款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高雄人口移入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口「跌跌」不休,應盤整社福、力爭前瞻
高雄人口持續衰退,九月單月竟一口氣比台中市少了4477人,陳麗娜認為台中生育、托育一條龍政策是關鍵,但在高雄市取爭到的150.75億競爭型前瞻計畫裡,社會局竟只分配到0.98%、1.53億,市府及社會局對社福顯然不夠重視、不夠努力。
社會局長姚雨靜表示會持續盤整社福政策、研究提高現金補助。
陳麗娜指出,高雄人口七月底正式被台中超越、降為全國第三大城後,至今還「跌跌不休」,光9月份就比台中少了4477人。在社會增加部分,台中增加706人、高雄卻「減少」500人; 自然增加則是台中增加637人,高雄「減少」43人。換句話說,高雄9月份遷出比移入多,死亡比出生多,「走像飛的,生不如死」的現象令人憂心。
陳麗娜表示,社會增則與工作機會、社福有關,自然增加背後的原因應是生育福利。台中市從104年度起推行「托育一條龍」,生育津貼每胎1萬,0到6歲實施幼兒送托嬰中心或保母的托育補助,其間若轉讀幼稚園則每學年補助3萬。自制度實施以後,台中讓幼兒進入托嬰中心、保母系統由8407倍增為15258,幼兒就讀幼兒園人數
年增10%。顯然家長因「托育一條龍」而較無後顧之憂、願意生養,孩子送托育,本身即早二度就業。
相較之下,高雄生育津貼一、二胎6千顯然「沒誠意」、第三胎4萬6千幾乎「吃不到」。托育方面,托育補助只到2歲,轉幼稚園則每學年只補助1萬,吸引力遠不如台中!
強化社福要增加預算,然市府債台高築,此時應全力爭取前瞻計畫等中央預算。在各縣市提案爭取的「競爭型計畫」裡,高雄今、明兩年各局處全面提案,共爭取到150.75億經費,但社會局只在「城鄉建設」、「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提了三案,總共才分配1.53億,佔市府計畫的0.98%,可見社福被市府忽視程度。
陳麗娜表示,前瞻是四年計畫,社會局應把我108、109這兩個預算年度,希望社會局及早蒐集資料、寫計畫,把高雄育兒、托育社福拉起來,別讓人口繼續流失。
高雄人口移入 在 高雄市[人口遷移] 三分鐘搞定, 各行政區全排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據內政部統計每年的國內遷移 人口 數約為160~190萬人, 在這場 人口 爭奪戰裡, 高雄 市表現怎麼樣呢?統計地區範圍: 鳳山區三民區左營區楠梓區前鎮區苓雅區 ... ... <看更多>
高雄人口移入 在 去年六都人口遷入最多的區域,有二區竟然都在林口台地上 的推薦與評價
而台中台南高雄淨遷出最多的區域,就不是當地房價最貴的區域了! ... 儘管人口移入不是房價上漲的保證,人口遷出也不是房價下跌的等號,但人口的流向 ... ... <看更多>
高雄人口移入 在 高雄買屋阿賢- 高雄這里吸換屋族移入人口成長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 這里吸換屋族移入人口成長多高雄市民政局資料顯示,全市人口前五名的里之中,過去一年人口、戶數成長最多都是鼓山區龍水里,均有約3%左右的成長幅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