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ptt回了篇文章
原文大意是說他認為台灣太小,不足以發展地區特色
我有不同的看法,就回了一些想法
也貼在這邊跟大家分享
------------------------------------{全文}---------------------------------
尊重每個人想法,但我看法不一樣
地域大大小小其實是藉口而已
會有這種錯覺有兩個原因
⠀⠀⠀⠀⠀⠀⠀⠀⠀⠀⠀⠀
一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只關注很外顯的「地方特色」
例如方言、例如口音
所以你會覺得gai很在地特色化
但其實草屯囝仔就不在地和特別嗎
每個地區的人的確就是有不同的步調和特別
甚至很多是在童年、求學成長期就定型下來
蛋堡哥就算在北部生活做音樂那麼久
他的作品仍然是可以聽出那種南部特有的味道
尤其台語作品更為明顯
只看那些非常膚淺的外在特色
那些可以寫出來
讓一個沒花多少時間聽音樂的人馬上明白的
當然會覺得每個地方的饒舌差不多
就跟看中國有嘻哈的上色字幕一樣
還以為沒上色的都沒押韻。
⠀⠀⠀⠀⠀⠀⠀⠀⠀⠀⠀⠀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中國、美國,距離你很遠
所以你能夠很自然的地接受他們描繪的世界觀
當他在音樂告訴你他跟兄弟一起混整天
卻沒告訴你其實是在打英雄聯盟
mv畫面有名車名錶
可你不明白他是借的
告訴你他在錄音室奮鬥
沒告訴你其實每天也是滑滑社群打發時間
⠀⠀⠀⠀⠀⠀⠀⠀⠀⠀⠀⠀
可是因為距離遙遠,
你都可以接受
也能說服自己相信,
一樣的情況換到你身邊的人就不一樣了
高雄的歌手寫著自己奔波努力
你腦中馬上跳出不過坐個高鐵
新生代寫著自己young and wild
你馬上尋思著這傢伙學測都還沒考呢
台灣歌手寫著要為土地站起來
你還譏諷人家兵只當四個月
⠀⠀⠀⠀⠀⠀⠀⠀⠀⠀⠀⠀
每個地方,甚至每個人
要講都可以講出自己特別、與眾不同的事
但每個人跟地方也都有很多一樣的元素
尤其現在這時代,你用蘋果我也用
你滑IG我也滑,你吃麥當勞我也吃
⠀⠀⠀⠀⠀⠀⠀⠀⠀⠀⠀⠀
⠀⠀⠀⠀⠀⠀⠀⠀⠀⠀⠀⠀
你定睛在創作者的特別,就會看到精彩的特色
定睛在那些「差不多」的事情,永遠無法領略
⠀⠀⠀⠀⠀⠀⠀⠀⠀⠀⠀⠀
有件事情要搞清楚,地方音樂特色的開始
是因為這片土地孕育的能量和靈感
讓創作者發展出獨特的味道
也許曲風、也許腔調、也許樣貌
同時大家群起效尤,經過歲月才造就
亞特蘭大不是從兩千年前石頭就會放trap音樂
是在地的歌手藝人遍地開花才將二者劃上等號
⠀⠀⠀⠀⠀⠀⠀⠀⠀⠀⠀⠀
(稍稍離題,去問一堆獨立的龐克或搖滾團,他們絕對會告訴你南部跟北部團感覺就是不
一樣啦,即使沒辦法文字具體敘述,但就是分別得出來。)
⠀⠀⠀⠀⠀⠀⠀⠀⠀⠀⠀⠀
不過我蠻喜歡你用職業運動來比較嘻哈族群
兩者的確很像
但你得搞清楚,不是台灣球迷不吃在地化
是台灣職業運動早年完全沒意識到該做這件事
一旦認真開始在地經營
看看桃園的樂天,主場已經不到其他城
看看兄弟現在在以前興農大本營的台中賣多少票
lamigo是第一年到桃園就sold out嗎
不是,一般群眾也搞不懂他要幹嘛
但他堅持要在這裡打所有主場賽事
跟在地文化結合、回饋社區、行銷宣傳
如今桃園的家庭球迷和在地觀眾多到爆
當然要如國外有世仇、地方意識
又是再下一步的事情..
⠀⠀⠀⠀⠀⠀⠀⠀⠀⠀⠀⠀
嘻哈族群也是一樣
一直到近幾年,才真的有嘻哈人開始做這件事情
例如瘦子大大回家鄉開酒吧
例如高雄的可可幫、我的k represent
再往前推其實很少嘻哈人是很執著在自己的城市的
因為文化脈絡就還沒走那麼快,
大家也知道紅了就是全台跑演出
哪要我就去哪
不過中華職棒都走了二十幾年耶
事實證明陸續會有些人想要來做這些事情
⠀⠀⠀⠀⠀⠀⠀⠀⠀⠀⠀⠀ ⠀⠀⠀⠀⠀⠀⠀⠀⠀⠀⠀⠀
我也相信這些事情一定會成就台灣嘻哈的未來
在地的孩子可以看到所謂的「嘻哈」演出
群眾開始會把「看嘻哈」當作日常
跟看電影、打籃球、喝咖啡一樣的時候
就會有每個城市穩定的群眾
穩定支持著在地的小歌手
屆時,你方能從一群來自同城的歌手找到共同點
你就會知道什麼是這地方的特色
⠀⠀⠀⠀⠀⠀⠀⠀⠀⠀⠀⠀
必須承認上一段講得很浪漫
是個遙遠的理想,
職業棒球一開始就有不錯的球迷基數都如此艱難
何況嘻哈饒舌
⠀⠀⠀⠀⠀⠀⠀⠀⠀⠀⠀⠀
要表達的只是別妄自菲薄,我們做得到
也有人一直還在付出、還在努力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台灣許多地區的人都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嘻哈樣貌。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