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技職人才,是整個國家的事!教育部、經濟部和勞動部應共同攜手合作!💪
🔆產學攜手很重要,但跨部會合作不夠到位
技職教育是產業發展很重要的基礎,尤其技職人才培育,本來就應該對接產業需求。 #今天奕華擔任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特別排定教育部_勞動部及經濟部列席,就「 #我國技職教育推動產學訓合一現況及減少學用落差成效與檢討」進行專案報告。
教育部主管技職人才培育,但不會了解產業發展方向,更無法掌握未來五年、十年的產業人才需求。如果經濟部、勞動部不支援,未跨部會合作,如何培養技職人才?尤其形式上都有跨部會平臺或小組,但為何至今成效不彰?
⚠️教育部執行多年的「#產學攜手計畫」,但學用落差卻還是原地踏步:
近3年參加產學攜手的技高學生平均只有整體學生的1.19%,而且參加人數越來越少,不只學生數少,連產業案件數也未見起色。
推動產學攜手,結合高職、技專校院和產業界,才能解決學用落差和學生淪為廉價勞工的問題,但如果經濟部和勞動部不幫忙,只靠學校各顯神通孤軍奮鬥自己找廠商,怎麼可能會有進展?
➡️教育部長宣示將推出「產學攜手計畫2.0」
✅奕華提案:
要求教育部,每三個月應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勞動部等會商討論,提供高中職與技專校院產業缺工需求和媒合報告,以利學校修正人才培育與科系調整方向。
➡️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允諾調整👏🏻
⚠️獲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學生進入優質大專校院卻水土不服,無法一展長才?
許多技術專長的學生反應,透過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等升學管道,如願進入優質技專校院就讀,比如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等,但因大專校院端與技職端教學目標不同,導致以技術升學的學生,進入到偏重學術的技職校院會水土不服?甚至被退學或決定休學的所在多有,造成人才損失!這表示技職人才培育,理論與實務有著嚴重的落差!
✅奕華提案:
奕華要求教育部一個月內提出針對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學生如何銜接技專校院課程,發揮所長,以利技職人才培育。
➡️教育部允諾研議👏
⚠️111年四技二專統測分數佔比竟學科分數重於專業科目,恐有違108課綱精神及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要求教育部3個月內釐清:
🔆依據108課綱「高中建教合作班課程實施規範」闡明,專業科目與實習科目共應佔校訂科目80%以上,其中60%以上應為實習課程,可以看出對於學生實作能力之著重。
另依據「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普通型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有其核心差異。
🔎然而,依據111年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學生需報名統測,而統測考試科目為國、英、數、專業一、專業二等五科。一般科目分數占五分之三,專業科目卻僅佔五分之二,與之前的國英數300分、專業一和專業二共400分不同,恐有違108課綱精神及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
➡️教育部允諾於3個月內針對上述狀況檢討釐清,提交書面報告至本委員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9的網紅劉櫂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劉櫂豪立委昨(14)日下午於立法院進行行政院施政報告教育組質詢,對於臺東專科學校高職部(原台東農工)恢復獨立設校議題,特要求行政院及教育部儘速協助辦理,或協調臺東大學讓專科學校併入,並讓高職部回復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附屬於臺東大學,以利臺東技職教育的完整。林全院長及潘文忠部長承諾將於年底前研議可行的解...
高職優質化計畫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市安平區「這部份用地變更為文教區」公告展覽🏫🏫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職優質化之政策方向及學校校務發展之需,打造優質學習環境,#台南市 府依據教育部同意之 #亞洲高級餐旅職業學校 擴校計畫,配合將 #安平區 #金華段 82地號部分學校用地變更為文教區,自6月3日起公開展覽30天,未來將由該校向 #財政部 #國有財產署 辦理租用,#台南市長黃偉哲 表示,將能解決高校用地需求,打造優質化環境。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高職優質化計畫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農糧署簡任技正蘇登照表示,挑出甘藷、黑豆、胡麻和花生這四種作物讓學生深度認識的原因在於,這些農產品是臺灣最主要、最主力的優質農產品,產業都具有相當規模。農糧署希望仿效先進國家作法,將這些在地農產品打造成區域性的特色農產,例如雲林落花生、嘉義黑豆產業,讓特色農產結合當地文化,形成六級化產業。
▐ 看更多農快訊👉https://lihi1.cc/EBi7r
高職優質化計畫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劉櫂豪立委昨(14)日下午於立法院進行行政院施政報告教育組質詢,對於臺東專科學校高職部(原台東農工)恢復獨立設校議題,特要求行政院及教育部儘速協助辦理,或協調臺東大學讓專科學校併入,並讓高職部回復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附屬於臺東大學,以利臺東技職教育的完整。林全院長及潘文忠部長承諾將於年底前研議可行的解決方案,並指派教育部次長層級督促本案。
劉櫂豪指出,國立臺東專科學校原為臺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2006年改制為國立臺東專科學校,成為全國唯一附設高職的綜合類專科學校。改制之初,除原有高職十一科外,設有二專學制之園藝、動力機械及餐旅管理等三科,2007年增設建築與景觀設計、資訊管理等二科以及進修部。2009年起開始增設五專學制。但由於不同學制在同一所學校內,1個校長2種教育體系,恐影響學校行政工作效能與學校教育品質。
劉櫂豪表示,林全院長施政報告針對技職教育提出「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另外106年度施政計畫也擬訂「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並將實施內容擬訂9個要點執行;教育部潘文忠部長新上任記者會優先提出導正技職學術化現況,認為技職學校在評鑑成績指標引導下,無法完善培育更多務實致用的學生。這顯示,潘部長以及行政院對於技職教育都非常重視,也期待技職教育能夠再造並有更健全的發展。惟學校配合政府推動技職教育再造,必須要有積極且專注的領導,以及獨立且人力充裕的行政團隊。但是臺東專科學校因為不同學制造成行政與教學上的不一致,恐影響技職教育體系的再造。
劉櫂豪提出優先的解決方案,就是回復台東農工獨立設校。由於103年起臺東專科學校即計畫與臺東大學合併,並規劃讓高職部回復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附屬於臺東大學,該案雖經臺東專科學校校務會議通過,但是因為涉及兩所學校共同意願,教育部亦無法主導規劃,目前合併案已停滯中。因此劉櫂豪要求教育部研議先行讓臺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回復獨立設校,讓兩所技職學校可以各自發揮技職教育的功能,帶動臺東產學發展。
林全院長及潘文忠部長針對劉櫂豪提出的建議,表示因為涉及的範圍較廣,將指示教育部由次長級官員負責,預計在年底前研議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學校發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FRxl_SV2d0/hqdefault.jpg)
高職優質化計畫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林佳龍表示,12年國教的成敗關鍵就在「均優質化」,然而,總預算42億的均優質化預算卻僅有18.3億真正用在均優質化的部分,他質疑,這樣的預算根本是大灌水,政府在欺騙人民!
林佳龍表示,根據教育部102年度的內部資料,總預算42億的均優質化預算僅有18.3億實際用於均優質化,其餘都與均優質化無關,他指出,均優質化總經費中的「改善或充實國立高中職一般建築及設備」竟也花了18億,「改善或充實私立高中職教學設備」則花了2.5億,「改善或充實公立完全中學教學設備及修繕工程」也用了2億,他強調,這些校舍維修的經費,本來就應該編在學校的年度中,被拿來編在均優質化的總經費,是預算灌水的行為。
另外,針對高中職之間的均質化方案,教育部只強調高中職與國中的縱向連結, 102年度預計花3.3億元的均質化方案,沒有把資源花在校際之間的教學活動互補,反而都放在補助高中職對國中的招生。
林佳龍舉例,在同一個區域內,高中甲跟高中乙校之間的強項並不一樣,甲校可能具備非常好的數位化能力,應該透過校際的教育資源交流活動,讓乙校的數位化能力提升,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均質化,然而,目前教育部的狀況,高中職之間的橫向連結完全沒做,而與國中的縱向連結又變成是在做招生宣傳,3億元根本就是白花了。
林佳龍表示,教育部每年5月辦理均質化初審,數百間高中職學校提出的均質化計畫,到了每年的3月,學校的行政人員為了拿到補助,拼命寫計畫,導致怨聲載道,結果卻流於形式,且只著墨在如何對國中宣傳,甚至只到國中辦個半天的研習營,就說是做到均質化。
林佳龍指出,教育部到底希望均質化做到什麼方向,應該由教育部引導,他更建議教育部可以考慮有3成計畫由部裡主動提出。
最後,林佳龍強調,「高中優質化」從95學年度開始做,「高職優質化」則是從96年做到現在,如今全台灣每年已經有超過80%的高中職拿到優質化補助,「均值化」也從98學年度就開始做,「大學校院協助優質精進發展計畫」則是蔣部長上任後延續中央大學經驗所提出的計畫。他建議,均質化、優質化以及大學校院協助優質精進發展計畫這三者可以整併,重點應放在課程與活化教學等軟實力提升,避免讓學校行政疲於寫計畫及執行計畫還要接受訪視,要讓學校常態性補助如硬體設備等,應該要回歸學校本預算,應該讓老師有更多時間認真教學以及校務行政推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JkforOv_F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vrUqv8HSN8jf7T74XPYPqRQcj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