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醫生講看覓】【影音】另類精神科對談 陳永興醫師訪林耕新醫師
#林耕新醫師 是台北醫學院醫科畢業,陳永興醫師曾任教北醫精神科。林醫師說陳醫師的一句話是他走上精神科受影響迄今無法忘記的支持力量,因為陳醫師說:「作精神科就是要作沒有人鼓掌,沒有人要作的事,要照顧沒有人要照顧的病人,即使沒有成就感也要一輩子堅持走下去的一條路!」林醫師北醫畢業前在馬偕醫院實習,當時馬偕婦產科每個月接生九百個嬰兒,是非常熱門的科系。本來畢業後他想選擇婦產科,結果當兵時在澎湖機場,每天看著飛機跑道,吹著海風,終於想到將來台灣可能生育率下降,三十年後婦產科接生率會降低,而台灣社會各種問題會愈來愈多,人們生活壓力愈來愈大,也許精神科會有做不完的事可做,他改變了念頭,退伍後,決定選擇精神科。
#陳永興醫師 #耕心療癒診所 #忘憂草協會 #心理健康促進協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馬偕精神科醫生」的推薦目錄:
馬偕精神科醫生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健全兒童精神醫療環境💗
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
<小鳥議員市政總質詢>
這一次的市長總質詢中,有一題是跟本市的兒童精神科醫療環境有關。雖然這題目相當冷門,卻很重要。因為任何一個呼救、受苦的靈魂,我們都應該試著接住,補滿社會安全網,而不是漏洞連連。
🔸市政總質詢影片:
https://reurl.cc/e8oROx (48:37開始看起)
🏥 #有診無床
正在興建中的馬偕兒童醫院,規劃有400席病床,而其中 #沒有任何一床屬於兒童心智科!
不僅如此,本市全部的醫院目前是處於雖有心智科,卻有診無床的現況!
不管是成人或是兒童的精神疾病患者有住院需求時,心智科都要向其他科別借病床。撇除自傷傷人之虞者的必須強制住院狀況外,一般精神疾病患者連僅僅只是想要日間留院都極為困難。
如真有住院治療或日間留院的需求,除了將就向其他科別借病床外,病患及家屬必須遠赴桃園或台北來利用醫療資源,就醫非常不便。造成兒童患者的家長容易因就醫治療不便而放棄住院,這將衍生幾個不利情境:
1️⃣不利孩子養成定時服藥習慣。
2️⃣醫生無法觀察孩子服藥後狀況。
3️⃣特教師資的隨床教育資源無法進入。
🏥 #醫療端的適當接力_讓學校與家庭暫時喘息
在教育現場上,當學生發生難以控制、無法冷靜的情況時,學校以及家庭其實是需要醫療的暫時介入。除了讓學校以及家庭可以暫時喘息外,學生待在一個充滿支持、專屬於兒童的精神疾病患者場域中,也能夠得到醫療、社工、特教三方資源的共同協助。
我之所以會在這次的市長質詢中,提出請市長偕同馬偕兒童醫療團隊、輔諮中心評估設置兒童精神病床的建議,正是來自一位單親父親的請求。
父親照顧過動合併知覺失調的孩子,心力交瘁,孩子在校出了狀況,學校得不到醫療端的支持,唯有請家長將孩子暫時帶回,而父親其實也手足無措,因為 #完全沒有後送機制。雖然擔憂自己的孩子,卻是無能為力。
我明白醫院經營者難免會從成本損益的角度來評估是否要設置專屬於心智科的病床,即便需求不一定如其他科高,但卻也是小小的重要的存在。
🏥 #其實兒童精神醫療的需求不小
根據醫療體系對兒童精神疾病的定義,是指在嬰幼兒或兒童早期就可以觀察到的發展、行為及情緒異常症狀。常見的兒童精神疾病像是神經發展障礙症、焦慮症與強迫症、侵擾行為、衝動控制、情緒疾患、ODD對立性反抗疾患、兒童行為規範障礙症等。
我們新竹市領有情緒行為障礙手冊的學生,平均小一入學新生都有百餘位的總數。自閉症每年更高達二百餘位,到了近年更是接近三百位。
加起來,新竹市每一個學年就新增4-5百位學生。他們如果嚴重到有住院需求,我們這個兒童幸福城市,目前可以給他們的幫助實在不夠完整。
有了精神病床,可以提供日間留院,能確保兒童有確實穩定服藥,更重要的是醫生能觀察兒童服藥後反應做藥量的統整。最重要的是,特教資源可以隨床進去,不浪費學習時間,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 #自殺防治_早期預防
如果再從自殺自傷的角度來論,設置兒童精神科病床的需求更是迫切。
根據衛福部統計網的資料,新竹市自殺通報人次從2007 年的380次通報數,到 2019 年已經增加到591次。其中14歲以下佔比1.4%,但到了15-24歲這個年齡層,已經佔了通報數中的26.9%。
本市去年有2起極為年輕的孩子選擇結束自己性命的不幸案件,而他們的年齡層正落在12-17歲這個區間。
這些統計數據在提醒我們什麼?
要早期發現、要預防不要遺憾。
因此本席在今天的市長質詢中建請市長偕同新竹市衛生局、馬偕兒童醫院、還有新竹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來評估 #增設兒童精神科病床的必要性。
期許號稱兒童幸福城市的我們,能用更多的愛與資源,來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與家庭,讓大家一起共好,一個都不能少。希望市長能如他所承諾的,會跟馬偕醫院來好好溝通兒童身心需求;也願馬偕醫院能帶著從神而來的愛,來幫助更多身心遭受折磨的孩子與家庭。👧🧒👦
#醫療端的適當接力_讓學校與家庭暫時喘息
#自殺防治需要早期預防
#在懸崖邊接住每個就要墜落的孩子🤲
#如果您也認同請留言與分享
#新竹兒童醫院需要兒童精神病
馬偕精神科醫生 在 蕭彤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的孩子需要的是特教 #還是感覺統合
#或他的問題根本不在此而是需要心理諮商
(文長慎入)
這裏我想講兩個身邊的例子。第一個是我朋友的孩子。
他去年8月才進幼兒園,12月媽媽就被學校請去,老師給了媽媽一份報告,顯示跟其他小朋友相比,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情緒控制都有明顯問題,包括:
▪️小朋友找他玩,他都把手放後面不給別人牽。
▪️班上群體活動時,他一個人站在原地,不動就是不動。有時甚至瑟縮倒在地上。
▪️尿濕褲子也不會講,老師以為這孩子還不會說話!
讓媽媽難以接受的是:孩子在家明明話很多!所以立刻給老師看他在家的影片,老師也驚訝孩子在學校跟在家裡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於是學校建議媽媽帶去大醫院評估,看看是否需要早療。
我朋友當時請假帶兒子到處看醫生,沒想到榮總、馬偕等大醫院發展評估都要排到4、5個月之後。她擔心這樣再拖半年,每天去上學都如此痛苦,小孩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朋友向我求助,我想了想,介紹她去一所感覺統合私人機構,除了可能比較快,那位創辦人非常資深也有經驗,我們曾一起合作過某個活動。我朋友立刻打去諮詢,這裡只等了一個多月,讓她驚訝的是:孩子第一次去,表現「像一隻發情的孔雀」!
沒錯,她竟然這樣形容。
因為明明是第一次見面,這位幼兒感覺統合資深專家卻能完全打開孩子心房,甚至還在老師面前施展出他的十八般武藝~因為太神奇,媽媽開始帶孩子去上課。才上一個月,孩子進步神速,老師認為他只要好好練習課表,就可以不用再去上課了。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呢?
自從進行了感統治療後,他在幼稚園不但積極參與所有活動,就連課後才藝班也積極表達想上的興趣,並交了很多好朋友。老師們都說他變超活潑,每天下課都想跟同學玩不想回家!
朋友昨天謝謝我的資訊,讓她能及早評估出孩子的狀況,並給予對的治療。但我覺得最難得的是幼兒園的老師。他詳細紀錄下孩子學校的所有狀況,拍照、錄影,甚至還計算孩子上個廁所、綁個鞋帶需要花幾分幾秒,用很實際的方式讓父母知道小孩的狀況,而不只是籠統的:
「你孩子無法融入群體生活」
「他都不跟人講話,可能有自閉的傾向」等等
老師更安慰爸媽其實台灣的早療系統做得很好,能透過許多動作與運動釋放孩子的壓力。這真的給無助的父母一個方向。
另一個例子我還不知道最新結果,但我很揪心...
這是一位認識十多年的粉絲。某日他來信提到摯友的狀況:他朋友是個單親媽媽,有個約五歲的小女兒,目前唸公幼。孩子在學習上與生活上被學校老師判定,需要送去特教班。但他們都覺得孩子不該是所謂的特教生,帶著孩子到處做評估、甚至也上了一些早療的課程,但因為每個醫生、老師的說法都不同,孩子狀況不見改善,媽媽更心力交瘁。
我看了他的來訊、馬上直接打電話給他。詢問之下得知:這位媽媽因為被家暴才離異,孩子很有可能因為目睹種種暴力手段、甚至孩子自己都差點受到嚴重傷害,從此關上心房。他眼中的這個孩子非常聰明,跟他也玩得來,但就是無法融入團體,學校老師也直接放棄。
聽到這裡,我建議他們換個方向:她的問題或許不單純是(或根本不是)感統的問題,而是心理創傷。因此我給了他一個名字,是一位我所認識非常專業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醫師(精神科醫師),請他們快帶孩子去看看。
沒有一個父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只是孩子的心理世界,有太多我們不懂的、不理解的事情,我們只能不斷學習,試過一個又一個方法。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其實很無助,需要更多來自學校、老師,以及各種社會資源的幫忙。
某種程度上,我可能也算是社會資源的一個管道吧。
寫出這兩個故事,除了希望家長們能多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老師們能多點耐心給這些『表現特殊』的孩子、不要這麼快放棄他們,最重要的,是想給目前處於這種狀態中的家長們一點信心:
▪️只要及早找到對的方向,我們一定可以陪伴孩子度過的。
▪️但我們自己要撐得住,所以多給自己加油打氣。
以前有句口號: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但我一直覺得這話很怪:我們何須孩子給我們希望呢?事實上,身為父母的我們,才是孩子的希望啊!
各位爸爸媽媽~我們一起加油!💕
馬偕精神科醫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nKMzOkBH8k/hqdefault.jpg)
馬偕精神科醫生 在 needs RADIO - 【談焦慮和憂鬱】 《健康大數據》2020-04-20 ... 的推薦與評價
2 精神科醫師的特質跟其他科醫師的特質有什麼不一樣?... ... 來賓李朝雄醫師目前是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兼臨床醫學科主任,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 ... <看更多>
馬偕精神科醫生 在 推薦的精神科醫生- 馬偕醫學院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之前都在蘆洲看診,到馬偕讀書後覺得那邊實在是太遠了QQ,所以想請問三芝或淡水不知道有沒有比較推薦的精神科醫生呢?女醫生佳(我知道專業無關性別, ... ... <看更多>
馬偕精神科醫生 在 [問題] 想請大家推薦有耐心又專業的精神科醫生- 看板Psychiatry 的推薦與評價
前幾篇有提到 因為弟弟的精神狀況越來越嚴重 這幾天常常打來跟我哭
三個多月前已經有去馬偕找過精神科醫生
只是最近醫生請假請了很久 這陣子就是一直拿柔安
但是看他狀況還是未好轉
想請大家推薦大醫院好的精神科醫生
拜託了
下周打算換新的醫生看 因為本來的醫生已經請假請了很久了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9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