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英國,從一個大家庭的移民故事看港人的去留掙扎】
「我覺得,2021年共產黨正式『解放』香港。就好像我們當年在鄉下的時候。」
程小鳳(化名)生於中國廣東農村,1951年去香港見世面,不料兩地邊界忽地封鎖,回不去了,年僅13歲的她就此在香港成家,好容易安穩扎根數十年,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香港情勢數變,一家四代再度面臨遷徙離散的抉擇……
隨著《國安法》頒布執行、法治教育大變,港人從不放棄希望到傷痛絕望、急著離開,除了英國「BNO 5+1」,澳洲、加拿大等國也對香港開設快速簽證方案,根據香港統計處,2020年中至2021年中,香港淨遷移人口為89,200人,而高峰可能還未到來。
許多家庭移民是為了下一代教育,但也牽掛不願或不能離開的家人,「我走了,年邁父母誰來陪伴?」已有機構發現移民潮下的遺老問題推出「代照顧」服務,彌補遠距下的孝心天倫。
從留守到遷徙,有過哪些猶疑掙扎?改變的契機是什麼?是否思考過怎麼面對故土與身分轉變?程小鳳一家人的對話與生命經歷,真實反映當代港人們的考量和牽絆。https://bit.ly/3odRzUA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香港 #移民 #英國 #BNO #離散 #中國 #長照 #報導者
香港國安法的頒布是為了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八月第二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歐盟通過基建計畫將與美聯手投入基礎建設/美國允許在美港人延期居留18個月/拜登要求汽車業2030年前半數新車零排放/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挺台灣重回世衛/指揮中心宣布維持二級疫情警戒至23日/台灣選手東奧成績亮眼反思運動價值】
國外:
#歐盟通過基建計畫將與美聯手投入基礎建設
歐盟七月通過「歐盟全球連結國際基建計劃」,與美聯手將在中低收入國家大舉投資基礎建設。
#美國允許在美港人延期居留18個月
拜登簽署備忘錄對在美香港居民延長遣返期限18個月,並提供臨時庇護所。拜登表示會繼續採取措施支持港人。
#拜登要求汽車業2030年前半數新車零排放
拜登5日宣布行政命令,要求美國汽車製造業者2030年前出售的新車中一半以上要「零排放」車輛,包括純電動車、油電混合車,燃料電池車等。
國內:
#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挺台灣重回世衛
法案指出不應將台灣排除在全球衛生合作之外,美國參議院應制定策略並且協助台灣重獲世衛觀察身份。
#指揮中心宣布維持二級疫情警戒至23日
台灣疫情日漸趨緩,但部分縣市仍有零星感染案例,離清零還有點距離,指揮中心不進一步降級,不過部分管制項目適時鬆綁,包括開放游泳池、娃娃機店。
#台灣選手東奧成績亮眼反思運動價值
東京奧運台灣選手共拿下12面獎牌,創下歷年來最好的成績。但是在亮眼成績背後,這些選手的規劃以及國家整體如何看待運動值得反思。
-
歐盟通過「歐盟全球連結國際基建計劃」與美國聯手抗衡中國一帶一路。針對中低收入國家提供基礎建設,不應只有中國做。此計畫強調推動歐盟經濟、外交發展以及利益,並且將歐盟、美國認同的價值觀推廣出去。
今年七月拜登延長香港國家緊急狀態一年,終止香港特殊商業待遇,八月頒布行政命令,在美港人遣返期限延長。世界都知道香港狀況惡化,但持續發布緊急狀態並不是長久之計,香港依照國安法逮捕民主派人士,侵犯人權事件持續上演,提出庇護所、幫助港人離開,目前來看似乎是較好的緩急之計。
歐盟上月提出2035年禁售燃油汽車,拜登也提出2030年前要求新車半數以上為電動車,基建計劃也納入電動車充電設施,一定程度上投資電動汽車產業,創造在地工作。為達到此目標,電動車產業需要投入千億美元資金,未來鋰礦產業勢必擴大量產。
台灣政府一直努力想重回世衛觀察員身份,在防疫上去年力抗病毒,兩百多天本土零確診,今年五月面臨天天百人確診,僅花兩個月成功將確診數控制百人以下,台灣在疫情上的成功,讓國際社會意識到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合作的必要性,美國相挺也許未來有機會重回世衛。
台灣7/27降級後,每日仍有零星確診案例,要完全清零仍有一段路要走,因此,要完全解封除了確診數十人以下,疫苗接種率也要提高。今年世界各地又爆發Delta病毒,指揮中心未來兩週將會著重在「防範邊境Delta病毒」及「提高疫苗涵蓋率」,台灣要解封得再等等。
台灣運動選手很多從小是從校隊、體育班一路成長,幾乎人生都投入在專業體育項目。但真的進入職業選手生涯普遍不超過十年,30歲左右退役的居多,如果是缺乏職業聯賽的項目,更有可能迫使選手在運動員的黃金時期,為了生活放棄運動。因此,政府是否有相應措施幫助選手在退役後轉型相當重要。此外,運動這件事情在歐美是是平衡孩童身心成長的重要項目,如在東奧看到有數學博士參加自行車比賽,但在台灣從小就將體育項目專精化,但在專精化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對於基層運動選手的支持與課業的平衡。對於運動選手的支持並不在於得獎後錦上添花的獎金加碼,更多要討論的是如何讓運動員能持續的投入,不管是培訓、傷後的復健、職業練賽的打造,甚至是當這些運動員退出運動後的生活等等,這些才是能讓運動員走得長久的關鍵。
# AugustW1 #Eventsoftheweeks
香港國安法的頒布是為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芒果佬總算肯公開痛批蔡英文對港人「口蜜腹劍」。
食港人人血饅頭的燒山+喪寶+沈某人,食屎啦!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毓民橫議》台灣「聲援港人」竟成口蜜腹劍
2021-06-16 07:00:00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毓民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曾幾何時與大陸咫尺之遙的香港,是中國人逃避惡政治的一塊乾淨土,如今卻因「黨國體制,極權統治」取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暴政肆虐,萬馬齊喑,乃出現九七年主權移交後第二次移民潮。高舉民主人權大纛的西方國家言行一致,紛紛中門大開,歡迎港人避秦;一水之隔的台灣寶島,民進黨政府口蜜腹劍,過去兩年來曾不斷對面臨困境的「香港地區」居民表示伸出援手,實相卻是為港人申請居留定居設置重重路障。
在國安惡法在香港出台之後一個半月,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依據《港澳關係條例》(第十一條第二項及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之《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修正版本正式頒布施行。修正上述《辦法》旨在反滲透:第二十二條第一項「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不予許可」,其中第十款是「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之後,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必須在申報書「據實申報」,再經移民署聯同陸委會、國安局、調查局等政府機關「聯審」批准,才予許可居留定居。
去年底香港情勢惡化,行政院陸委會曾表示「將跨部會朝三方向放寬港澳居民來台居留定居的制度及法規」。異哉,所謂「放寬」,原來與「收緊」同義!
「共匪謀我之心未死」,二〇二〇年一月十五日頒布之《反滲透法》就是為了「防範境外敵對勢力之滲透干預,確保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香港已經淪為「匪區」,亦是滲透台灣的「前進基地」,豈可不防?
對於蔡英文政府的「講一套做一套」,台港的「鐵粉」還是會以「國家安全」為其緩頰。不過,那些志切「投奔自由」及正在苦等居留定居許可審批結果的香港人,便會感到十分焦慮了。
二、
日前香港媒體報導,台灣駐港機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網頁中的《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六月一日有新修正版本,除必須「確實申報是否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另新增第三項:「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
陸委會回覆媒體查詢時指出,依《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如有危害國家利益風險,申請不會獲批。
移民署這項有關「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必須「確實申報」的新規定語焉不詳,而且並非「事實陳述」。
在這裡,我要稍為說明香港公職人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及效忠」的事實背景 :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香港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二0一六年十月第六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就職,多名反對派議員因修改誓詞內容及在宣誓期間的言語和行為遭到質疑,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同年十一月七日通過的對《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說明宣誓是出任《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所列公職的法定條件和必經程序,並必須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解釋」也明確宣誓人如作虚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為,須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高等法院於是根據「人大釋法」,褫奪六名立法會議員資格。
除《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涵蓋的五類公職人員外,二〇二〇年七月頒布施行的《港區國安法》第六條也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參選或者就任公職時應當依法簽署文件確認或者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行政區政府據此制定《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提交立法會首讀和二讀,並於五月十二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翌(廿一)日刊憲公布,正式生效。特首林鄭月娥在法例通過後說:「明確規定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對特區公職人員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也是參選或出任該公職人士的根本義務和責任。條例為公職人員的宣誓首次訂立非常明確的法定標准,為維護『愛國者治港』原則踏出重要一步。」
於是,「區議員就職必須作出宣誓的規定,明確宣誓要求,統一監誓人的安排,完善處理違反誓言情況的機制,以及就相關情況在公共選舉中加入參選限制。」在此之前,區議會作為諮詢機構,議員就職不須宣誓「擁護及效忠」。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控制全港十八個區議會的其中十七個,在惡法卵翼底下,特區專權政府「輸打贏要」,除在「新選舉法」取消區議會推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一百一十七個席位,及立法會功能組別「區議會二」五個席位,更要通過宣誓「擁護及效忠」,把部分本土派年輕議員掃地出門。
至於政府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今年一月十五日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已向各政策局及部門發出通告,公布為二〇二〇年七月一日之前受聘的公務員訂立簽署聲明或宣誓的要求。聲明或誓言的內容是:「我謹此聲明,本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務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移民署在《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新增必須確實申報「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的規定,顯然是「因應」港府最近對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的要求,但為什麼把「效忠特區」變成「效忠政府」?申請居留定居的港人如曾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是不是可以填「否」?抑或在移民署眼中「效忠特區」等於「效忠政府」?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特別註明: 「如未據實填寫,應自負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責任」,然而,移民署在申報書上的「效忠港澳政府」的指涉不就正是「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嗎?
三、
二〇二〇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北京「全國人大」全票通過《港區國安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隨即發布新聞稿指出:「北京背棄對港承諾,香港的核心價值漸失,國際地位也受到衝擊,台灣依『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所設置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明天(七月一日)正式營運,提供港人來台就學、就業、投資創業、移民定居等專案諮詢與協處服務。」陸委會又強調,「民主自由與人權法治為台港共享的普世價值,台灣朝野均非常關注及支持香港人民的民主訴求,政府也持續密切關注香港的情勢發展,並提供國人及港人必要的協助。在兼顧國家安全前提下,依據既有法律規範及公私協力的方式,務實處理港人的人道援助及關懷事宜。」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根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台灣當局將香港定位為有別於中國其他地區之「特別區域」,而上述條例第十八條清楚規定:「對於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緊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門居民,得提供必要之援助。」如今卻是,《港澳關係條例》仍在,但不再把香港視為「特別區域」,「十八條」當然也就「備而不用」了!
令人感慨的是,台港兩地同樣面對中共的打壓,前者倘若朝野一心,尚可抗衡一時,後者卻是肉隨砧板上,任由宰割;二者「地異心同,精神一貫」,互相奧援,本是應有之義,奈何政治是「勢傾則絕,利窮則散」的權力遊戲,形勢比人強,真的是沒有什麼是非可言!
作者簡介
黃毓民,1951年出生於香港。以新聞傳播及新聞教育工作為終身志業,歷任報社採訪主任、編輯、主筆、社長及各大報社專欄作者;八十年代初曾任《美洲中國時報》港聞版編輯;九十年代中創辦《癲狗日報》、《癲狗周刊》及《癲狗馬經》。八十年代中曾任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九十年代末,投身資訊科技領域,建立互聯網內容供應平台Hong Kong Cyber,二千年在創業版上市。
黃毓民亦是香港著名時事評論員,歷任各大電台、電視台節目主持人,以評論尖銳、敢言著稱,深受歡迎。
二〇〇六年開始從政,是「社會民主連線」創黨主席,曾任兩屆立法會議員,八年議會生涯,堅持「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的政治理念,不畏權貴,批判中共及港共政權,政治抗爭形象深入人心。
二〇一七年四月宣告退出政壇,回歸文化傳訊及教育工作,現任普羅政治學苑主席、網台MyRadio創辦人及《癲狗日報》電子版社長。
http://www.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106160630018875&fbclid=IwAR3cLy-kTUIfwaZp4cjA3go47AsiUBUmZ5xOHfCpAyyuTHk1oUm-7zQiwO4#2021061606300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