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張愛玲101歲冥誕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華人小說家。祖籍河北唐山豐潤,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公共租界。曾就讀於香港大學和聖約翰大學,受過中西教育。上海淪陷時期,陸續發表《沉香屑 · 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説、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説成就最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視野和女性文學的新天地;二、創造了寫實小説的新高;三、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四、對中國文學史的獨特的貢獻。
1952年張愛玲以完成未完成的學業為名離開中國大陸,其後赴美。在美國期間翻譯了清朝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韓邦慶著),又寫了文學評論《紅樓夢魘》。張愛玲一生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漂泊於天津、上海、英屬香港、美國各地,最後在美國定居,並於1960年取得美國國籍。
早在之前,1956年時,張愛玲就已經和大自己29歲的德裔美國人賴雅結婚,賴雅逝世後,張愛玲在美國終老,1995年9月8日,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西木區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去世,享壽74歲。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説、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説成就最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視野和女性文學的新天地;二、創造了寫實小説的新高;三、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四、對中國文學史的獨特的貢獻。
#張愛玲 #傾城之戀 #金鎖記 #海上花列傳 #半生緣 #看書會近視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好玩有趣的新聞分享,歡迎加入信傳媒IG:https://tinyurl.com/y6oqqqbh
⭐️快加入【信傳媒財神到】社團一起財富自由:https://is.gd/pMrY87
同時也有7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店結業】大南街近年多了很多型格小店及文青cafe,同一條街走入街市,專賣床上用品的瑞記,業主也大幅加租,令他們無奈決定這個月底結業。老店結業,其實還代表一種人情味的消逝。 61歲的老闆易生,平時會親力親為幫年老的街坊送床褥,最辛苦試過扛着床褥走上唐九樓。他說:「我們不收錢,全部都街坊,怎收...
香港唐樓歷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係香港2021秋季號 #現已出版
#中環街市PopUpStore率先上架
#歡迎大家過來先睹為快!
搶先試閱:012.beinghongkong.com
這個秋天,疫情仍未完全遠離,我們要學習和病毒共存;除了行山,也不妨重拾在市區行街的滋味,重新體驗香港城市文化的複雜多元及趣味。Let's rediscover together,香港街道。
#REclaim REmap RElive// 香港街道演義
過去百多年來一步步生成的香港街道,像是一道道仍然未被完全馴化的城市空間,總有那麼一點一滴的故事或痕迹,令人意料之外或者喜出望外。當一條街道有了自己的名字,蓋了一些樓房,住上一些人,有些人又開了一些店,或成為街坊,就像一個生命有了期許,並隨著年月長成、積聚、沉澱。如是,每條街都有了自己的故事,並成為人們腦內心中重要的身份及集體記憶印記。
#REvisit// 180年來,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街道
十九世紀時最先前來遠東地區進行影像記錄的John Thomson、曾效力Magnum圖片社的 Ed Van der Elsken、1970年代起在香港留影逾50年的Keith MacGregor;三位不同年代和風格的外籍攝影家鏡頭下的香港街道,展示城市一路以來的轉變。還有攝影大師何藩在五十年代留下來的經典畫面,景觀以外更記下了香港人堅忍的面貌。
#REdiscover// 德輔道中,時空徒步旅行
由十九世紀一路走到現在,由銀行街走到南北行,由西方殖民走入華人社區,由古典建築走到唐樓和現代商廈。德輔道中,從來都不止是一條商業街或電車路。而路上的環球大廈除了是香港「小馬尼拉」,八十年代時因為興建地鐵中環站而開車站上蓋發展物業先河,成就李超人傳奇之外,在這個異度空間內,也藏著三個鮮為人知的創業故事⋯⋯
#REgion// 九龍塘、大角咀、新蒲崗,有街就有區
充滿英倫味道的九龍塘、以樹木命名街道的大角咀、用數字去為工業區帶來好兆頭的新蒲崗,擁有完全不同的街區氣息。林建才、UUendy Lau和Pen So三位不同風格的香港創作人,因應這三個擁有不同歷史背景及氛圍的街區,演繹他們對街區的思考和感受。
其他精彩內容:
#REplant// 香港時菜Season Hong Kong
隨著八十年代末本地農業式微,農夫棄耕,技術未能承傳,不少名物已絕跡於香港。川龍西洋菜及鶴藪白菜卻是難得分別能傳宗接代及「復育」的香港名物。從一棵白菜或西洋菜,不但透視出本地菜的盛與衰,還有香港城鄉在過去數十年的變化。
#REcord// 鬧市街頭,每當變幻時
城市規劃師Peter Cookson Smith(施培德)在千禧年後十多年間,不斷前往香港多處舊區進行街道觀察,並以素描仔細繪下香港街頭多元混雜的生命力;設計學者郭斯恆以本地霓虹招牌、字型和花園街為研究對象,建構出香港街道文化的重要元素。
#REmap// 是誰建構了中環山城
曾花長時間研究深水埗「棚仔」生態的民間自發組織「知築常落」和「草民軼誌」,嘗試帶我們走入中環山城,走入城市第二層面貌,看看除了規劃師和建築師外,是誰塑造了中環山城?
#RElive// 摩羅街,不止是遊客的
摩羅街其實不止有遊客,也是一個有歷史的生活社區,內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人,以及多種一直被遺忘的本地工藝。在疫情後遊客絕迹的摩羅街,能否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歡迎訂閱 https://bit.ly/3Ew9eN1
#2021就係香港秋季號 #香港街道 #BeingHongKong #HKStreetIssue #精彩內容sneakpeek
香港唐樓歷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建築是記憶。建築,也是寄望。
近年保育意識逐漸提高,不論是尚存的舊建築,或者在照片中記錄下來的景貌,大家都因此重新認識及關注富有香港特色的建築。自古以來,建築都像一面鏡子反映著時代、歷史和地方之間的密切關係,從中讓我們了解到城市發展與歷史的變遷。無論是唐樓或現代建築,一磚一瓦都充滿了記憶。
現實中存在或曾經存在的建築,是過去的痕迹; 但那些不曾存在、構想中的建築,一如巴別塔,可能是一種對現狀的回應,以至對未來的寄托。四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創作的日本藝術家野又穫 (Minoru Nomata) 曾提到,他畫作中那些碩大、近乎紀念碑式的「空想建築」,可被看作是自身心境的投射,以及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的希望、焦慮和信念。那其實是他的「自畫像」。
在展覽中看著野又穫以細緻筆墨建構出來的空想建築,儼如科幻世界,令人不禁想到身處的香港。畫中不同的細節如鷹架和繩索,恍似不斷在建設中的城;而Skyglow系列中的光影,則讓人聯想到那個曾經塗上一抹霓虹的舊香港,如斯的燦爛過。
未竟之境 Unbuilt
展期:即日起至11月13日 (星期二至六)
地點:White Cube (中環干諾道中50號地下)
免費入場
部分圖片由畫廊提供
#四眼仔週記 #建築 #野又穫 #就係香港 #編輯團隊日常
香港唐樓歷史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老店結業】大南街近年多了很多型格小店及文青cafe,同一條街走入街市,專賣床上用品的瑞記,業主也大幅加租,令他們無奈決定這個月底結業。老店結業,其實還代表一種人情味的消逝。
61歲的老闆易生,平時會親力親為幫年老的街坊送床褥,最辛苦試過扛着床褥走上唐九樓。他說:「我們不收錢,全部都街坊,怎收得下手?」但因為年紀大了,托着一百多斤的床褥,有時也會感到吃力。
瑞記最初其實在黃大仙起家,賣顧繡亦會租龍凰裙掛。遷至深水埗後,主力售賣床上用品,包括不少少見的傳統貨品,如馬辰蓆,及加入油柑子葉或決明子等的枕頭。舖面的手寫大招牌、舊式拉摺式鐵閘都會隨着結業拆去。易生最後唏噓說道:「今日不執明日也要執,不是自己舖,始終都有一日要結業。」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香港唐樓歷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十大鬼屋之首 - 剛成交: 2536成交(100%堅),成交6500萬,唔識畀分? 筱廬位於元朗大棠旁,是大旗嶺村歷史建築群之一。佔地約1.85萬平方呎,落成後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
原業主鄧成波2016年6300萬買入地皮,原擬建安老院
HK01 報導內容:
「舖王」資深投資者鄧成波,本月突然離世,旗下屬三級歷史建築、擁有「香港十大鬼屋之首」稱號的荒廢古老大宅元朗筱廬,新近錄得易手,由嘉濤(香港)控股(2189)在上周五(21日)以6,500萬元購入,成交價較鄧成波家族2016年的購入價僅略高約3%。
嘉濤(香港)控股公布,以6,500萬元收購四幅土地,該批土地上包括建有稱為筱廬的三級歷史建築。並指出,賣方建議保留歷史建築,並於餘下地段發展一幢新的樓宇,擬作安老院舍,輕微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至五層加一層地庫。
筱廬位於元朗大棠旁,是大旗嶺村歷史建築群之一,於四十年代初落成,採中西合璧建築風格,惟荒廢後時有鬧鬼傳聞。(城規會資料)
筱廬屬於三級歷史建築,擁「香港十大鬼屋之首」稱號,未來將會繼續保留。(城規會資料)
整個項目(黑線內)佔地約1.85萬平方呎,落成後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城規會資料)
兩幅地皮收租6萬 一幅內有違例構築物
目前,其中兩幅土地分別以每月約3萬元租出,租約期分別至2022年5月底及2月底。另有一幅土地現時有違例構築物。
嘉濤董事會表示,考慮到市場內可供收購的物業數目急升,以及樓價大幅下降後,認為是次收購合適,並有意於該等土地發展一幢新的樓宇擬作一間安老院舍。
鄧成波2016年6300萬買入地皮 擬建安老院
翻查資料,鄧成波家族在2016年底以6,300萬元購入元朗筱廬,並在2019年5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皮高限以發展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並會保育現有歷史建築。整個項目佔地約1.85萬平方呎,落成後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是次以6,500萬元沽出,五年內僅升值200萬元或3%。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發展為安老院舍,並保育筱廬歷史建築。(城規會文件/模擬圖)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興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城規會資料)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興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城規會資料)
鄧成波早年擬將元朗筱廬保留,計劃日後用作歷史畫廊用途。(城規會文件/模擬圖)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興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城規會資料)
逾70年歷史 荒廢後有鬧鬼傳聞
筱廬的位置鄰近元朗馬棠路交界,建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樓高兩層,建築風格中、西混合,既有西式柱石、亦有舊唐樓常見的「大騎樓」。惟大宅自七十年代已荒廢,並時有鬧鬼傳聞。據知,有街坊於黃昏或晚間途經時,聽到大宅內傳出家庭吃飯、麻將耍樂的聲音,但屋內是漆黑一片,故被街坊形容為鬼屋。大宅當年由元朗鄉紳陳慕青興建,並由其後人持有至2016年才轉售予鄧成波。
鄧成波於本月中旬離世後,該家族繼續在市場沽售物業,如上周以2,380萬元沽出太子基隆街261地舖,物業五年升值約44%。
簽約日期大約是2021年5月中。
Note: 評分基準,5分市值,10分超平,一分騙案(超貴?)
業主有舖放售,記住聯絡我。馬上出價買入你間舖? whatsapp 我 9036 1143 或致電 2830 1111 李根興
盛滙商舖基金,每季對外集資港幣約六千萬(上限)。只限持有港幣800萬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參與,投資300萬起。 了解詳情,可致電 (852) 2830 1111
www.bwfund.com
www.edwinlee.com.hk
想收到最即時的商舖「八八卦卦」資訊,可 whatsapp 我 90361143, 好多事唔方便公開講。
購買李根興的【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或【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連親筆簽名,可 whatsapp Suki (+852) 5566 1335。
香港唐樓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深水埗老店結業|瑞記繡莊疫情下遭加租三成 老闆為長者搬床褥上唐樓 更可訂製$70香港製木棉枕
在疫情之下,有不少的老店也無奈結業,而由易生易太主理,在深水埗大南街有三十多年的瑞記繡莊,在疫情下竟被業主加租三成,由於加幅實在太大,易生易太迫於無奈下也無法再做下,將於6月30日結業。
由於瑞記繡莊店舖近北河街街市,地點方便,而且價錢實惠,區內有不少的街坊也很喜歡去光顧,有區內住了五年多的街坊說:「我一來深水埗住,就在這裏買棉被及家庭用品。這裏較為老實及實際,他們有貨就會說有,沒有貨就說沒有。有些店舖明明被笠太大,而我家的被又小,卻說是可以、叫我買;但是他們店不會,用不到就是用不到,他們不會騙你那數十元。」而訪問當天更剛巧遇上一位剛搬來深水埗區的街坊,他說:「因為剛剛在附近租了樓,地產公司叫我在這裏買床上用品,這裏價錢實惠,真的很便宜。」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7/AJ4I57HXQNB6JD546UD6PTOSM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深水埗 #老店 #唐樓 #北河街 #大南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