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大未來》讀後心得:局勢巨變之下的挑戰與機會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這句話是蘇格蘭國會議員喬治.蓋洛威用簡潔扼要的方式,描述列寧在1918年發動俄國大革命的激烈變革。把這句話拿來形容 2019年後新冠疫情對世界帶來的衝擊也一樣成立。世界局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變,你看到的是危機?還是轉機?
(部落格原文滑到底 抽書 2本,文章連結放在留言裡)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疫後大未來》的作者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史考特.蓋洛威(Scott Galloway),他同時也是一位連續創業家。我讀過他的前兩本著作,分別是探討科技巨頭的《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和探討幸福與成功的《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我也曾在部落格分享他第二本書的閱讀筆記。
蓋洛威對商業和科技有著特別敏銳的嗅覺,搭配幽默詼諧的寫作風格,偶爾調侃自己、以及他正在評論的企業。在這本書中他也坦承自己拋售了自己創立的第一家公司 Prophet 的持股,因為他不再喜歡行銷服務業的交際應酬,他說:「假如你要花許多的時間跟不是你家人的人們共進晚餐,這代表你賣得是某種粗俗的東西。」我欣賞他的願意認錯和改變想法的自白,這一直是他的特點之一。
此外,我平時也喜歡閱讀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可惜已經停刊)和曼報 Manny YH Li 這兩份談科技和新創的電子報,對於科技對社會帶來的變革和衝擊,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議題。加上蓋洛威的作品總是讓我有所收穫,讀起來也很輕鬆,因此他的第三本著作就成了我的必讀之選。
.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在這本書中延續《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對科技四巨頭(Google、臉書、蘋果、亞馬遜)的分析,探討疫情爆發至今,這些科技巨頭反而更加茁壯,甚至把這場世紀危機變成大好的成長機會。他在書中進一步解析背後的商業運作模式,以及這樣演變下去對世界的潛在危險。
他也提到在疫情的催化之下,缺乏競爭力的緩慢公司會被加速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遠見和膽識的獨角獸科技公司。包含我們常聽到的 Airbnb、Uber、Netflix、Spotify、特斯拉、推特,及比較不常聽到的Lemonade、One Medical、Peloton、Shopify,作者透過他的觀察和分析,讓我們瞭解這些未來最具潛力的科技公司將如何發展。
最後,作者對老態龍鍾的高等教育和逐漸失衡的人民和政府關係提出疾呼,也對資本主義走向極端之後造成的裙帶主義、剝削經濟、新種姓制度提出抨擊和建言。
.
【科技四巨頭的下一步】
這本書中圍繞著兩個主題展開討論,其一:「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扮演一個加速劑」。其二:「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作者對於科技四巨頭 Google、臉書、蘋果、亞馬遜的分析和預測。以下摘錄幾項之後值得回頭來看的項目。
.
#亞馬遜:遠距醫療平台
想像一下,你的兒子起了疹子,你透過亞馬遜的 Alexa 智慧音箱聯絡皮膚科醫師,然後把智慧攝影機對準兒子拍攝,並且用亞馬遜新的可穿戴式健康裝置 Halo 解讀身體狀態。醫師同時取得你孩子的病歷,看診完後處方籤被送到亞馬遜的藥局 PillPack,在經過強大的亞馬遜物流一小時內送達你家。如果醫生要驗血,包裹裡會附上檢測包,說不定還會請你給他個五星評價。
聽起來似乎有點夢幻對吧?這只是剛開始而已。亞馬遜有著堅強的網路和數據,同時掌握消費者最完整的資訊,這讓他在踏足醫療領域有了絕佳的基礎。恐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有機會看到了。
.
#蘋果:Rundle 同捆包
Rundle 是作者創造出來的詞,指得是經常性收入(recurring)和同捆包(bundle)的組合字,意思是「經常性收入搭售組合」。蘋果有著 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Arcade 軟體服務,如果再搭配硬體方案綁在一起,賣給消費者一種同捆訂閱的服務,將會讓消費者越來越難離開這個生態系。
想像蘋果提供給你(已經逐步發生了)每個月付50美元訂閱,你就可以擁有最新的「iXXX」(管他是i字頭的什麼),可以用 iPhone 啟動無限制的媒體服務(電視、遊戲、App),每個月再加50美元可以定期換取最新的手機和手錶,再加50美元可以參加最潮的線上課程。作者也預言蘋果最好的收購對象是健身器材公司 Peloton,那再來加個 iPeloton 吧。
.
#Google和臉書:廣告狂人
四巨頭中,Google 和臉書其實是在廣告業。當疫情影響景氣的時候,廣告預算會減少,但是當景氣逐漸回春時,這兩家廣告巨頭將會獲得巨大利益。傳統媒體和品牌廠商的對消費者的數據掌握遠遠不及這兩家巨頭,他們就只能更加依賴兩巨頭的規模和精細度。因此當我們被疫情逼著宅在家裡,等於是幫兩家巨頭增加更多的數據存貨(沒錯,你就是存貨)。
舉臉書為例,他的廣告規模有多可怕?臉書有超過七百萬個廣告客戶,前百大客戶只不過佔營收的16%,之前各大品牌揚言抵制和下架臉書廣告的時候,祖克柏在公司內部的電話會議上還嘲笑這些威脅:「有些人似乎誤以為我們的業務是依靠少數幾大廣告商」。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前幾天,臉書推出了 Bulletin 電子報服務,未來還會把聲音 Live Chat 和 Podcast 整合進去,他絕不會放過任何能抓住你注意力的機會。
.
【汰弱留強的高速列車】
如同作者提到的:「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扮演一個加速劑」,對於許多已經瀕臨淘汰的產業來說,疫情的到來只是用十倍速的效率加速了這件事情的發生。以下列出幾個書中提到讓我有興趣追蹤觀察的新創公司。
#Airbnb:全球飯店旅館業大衰退的同時,Airbnb 不過是營收減少了,他卻不需要負擔不動產貸款的利息、不需要維修、不必支付高額的飯店員工福利。等旅遊回春時,他也將是回彈最兇猛的一個。
#Lemonade:傳統保險業數十年來沒有改變他的服務內容,也累積了顧客不好的印象。Lemonade 這家新創卻訴諸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提供你最準確、快速、透明的保險內容和賠償估價。
#OneMedical:擺脫以往醫療看診的繁雜過程,也不需要你親自跑一趟診所,One Medical 透過遠距醫療諮詢、當日預約、24小時全天候服務,幫助顧客得到最即時有效的醫療看診服務。
#Peloton:這家健身器材新創公司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他提供的不只是居家健身器材,更透過自家的健身 App 創造了廣大的健身社群,網羅了許多知名的訓練師。他省下了跑去健身房的舟車勞頓和高昂的健身房費用。
#WeWork:這家公司推廣共同工作空間的概念,許多人或許開始遠端工作,但不是每個人都想在自家的廚房餐桌工作。未來「遠距、含共同工作津貼」的職缺會持續增加,從辦公室解放的人們可能會推升這家公司的獲利。
從這些新創公司潛在的商機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現象:「一家公司成功的一大關鍵在於既存者的惰性。」作者認為在「後疫情時代」,能夠提出和執行這些創新點子,有機會去顛覆「龐大又緩慢產業」的新創公司,將獲得更受投資人青睞的資金;而那些緩步的企業,將會被抽出銀根,加速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我在讀《疫後大未來》的時候,一直有一種「未來十年的光陰在眼前快轉」的感覺,許多以前還在科幻電影才能見到的場景,在現在不斷加速發生。與其說疫情的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不如說這是一記快馬加鞭,讓我們從舒適圈中驚醒,未來並不遙遠,它已經近在眼前。
作者針對高等教育的評判裡有一段寫得很生動,在疫情爆發之前的大學教授會說:「除非我死了,別想讓我用線上教學。」結果,在疫情爆發之後卻改口說:「除非有疫苗,別想讓我踏進教室一步。」這場巨變讓他們不得不學會操作視訊、錄製課程、設計數位作業。不願改變的,就會被淘汰。
最後,我想引用邱吉爾的一句名言:「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每一次的危機裡,都藏著機會。你要選擇當一個緊盯危機、讓自己充滿恐懼的人?還是選擇當一個從混亂中發掘機會、起身行動的人?
.
感謝 遠流粉絲團
餐桌上的世界史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級警戒要延長到六月底了
根據這幾天疫情的走向
這樣的結果似乎並不讓人意外
你決定好接受無常成為日常了嗎?
關在家裡三個禮拜
漸漸我也得到了一些心得
覺得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多
多到有時候還覺得一整天的時間不夠用
你可以好好整理家裡
斟酌每個人的力氣與個性不同
你可以選擇一氣呵成把整個家翻來覆去洗一遍
或是每天挑選一個重點出擊
像體力不太好的我選的就是後者
今天可能是拖地
明天可能是好好地洗廁所
後天是床單寢具
一天一點沒有壓力地完成目標
漸漸地,心也會變得跟家一樣乾淨
煮飯的話
從一開始希望定時上菜
儀式性地有湯有菜
到現在我們兩個人說好
就做自己想吃的菜
餓的時候就去做
聽從身體的渴望與指導
於是這兩個禮拜做了許多以前從未在家裡餐桌上出現的菜
進食不是功課成為遊戲
(如果家裡有嗷嗷待哺的小獸也可以趁機讓他們參與遊戲
別讓煮飯只是主婦的負擔)
不想煮飯就支持一下有外賣的餐廳
你可以選擇家附近的
或是那些你希望三級過後還能吃到他們的美味的
這時候給他們實質的支持勝過任何補助
或也可以選擇犒賞自己一下
現在可是有很多之前一位難求的餐廳也推出外食
正是時候與大師交個朋友
不出門可以在家運動
從一開始我看了大量運動影片
一個個試做好像在面試老師
(其實蠻好玩的,有的老師因為給學生太大壓力,我試做兩分鐘就fire他了。我是來鍛鍊身體不是讓你來虐待我的😤。
但如果是真人老師我可能為了面子為了客氣還是會乖乖做完,疫情讓我做自己啊!)
到後來我約了兩個時段的線上課程
一方面是這時也給老師貢獻一點束脩
另一方面我知道運動這件事沒有規定我會偷懶🤪🤪🤪
於是現在在家運動除了身體得到好處外
變成我另一種非常時期的社交活動
好健康啊!
也曾經有過阿雜浮躁
當這樣的情緒升起的時候我就會去靜心
然後逐漸我又可以回到中心
視聽的部分
回想起過去這三個禮拜
也試過糜爛地連煲五天劇
覺得有點膩後
現在最多就是一天看一~兩集『王冠』
看一點點就上網補充一些過去沒有好好留意的世界史
然後沈澱下來思考一個人或是一個國家到底是怎麼走到現在的
至於那些純粹只是麻痺感官打發時間甚至會引起不良反應的
這段時間我就儘量少看
畢竟以前還可以出去走走見人平衡一下能量
現在如果無意識地接收這些聲光
頭腦也會變得僵化
閱讀,大量閱讀
那些之前沒有時間靜不下心來被耽誤的書
現在都得以放在案前
於是我又認識了好幾個有趣的靈魂
寫下之後想造訪的地方
想再進修的課程
雖然身體哪裡都沒去
但因為閱讀我去的地方可多了!
購物
現在正是時候好好檢視你的購物習慣
你買東西的時候是因為真的需要
還是為了填補心裡那個怎麼也補不滿的洞
你現在是不是有時間靜下來
好好想想你得來不易的金錢換取的到底是什麼
你身邊圍繞的是你真心喜歡並願意與它們相伴很長時間的物品嗎?
那些物品來到你面前之前
它們是否對環境友善對勞力友善對地球友善呢?
那些累積的小便宜並不會成為大便宜
而是讓你也成為可以被別人便宜行事的人
而如果現在你買的你用的東西都只有自己看得到
你是不是不需要再累積那些只是用來成為標籤的物品呢?
如果一直待在家裡會覺得很無力
與其擔憂憤怒悲傷
不如把這些能量變成愛與光
送給因病過世的人
送給染疫的人
送給正在抗疫的每一個人
如果能力再多一點點
選一個你關心你願意支持的慈善機構或計畫
送上實質的幫助
還是那句
這場疫
只有大家贏了才是我們贏了
祝福大家
安住在每個當下
你會發現這個體驗之後
你會煥然一新
與地球一起升級
#新冠病毒 #疫情 #三級警戒到628
#安住當下 #回到中心 #成為自己
餐桌上的世界史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對大家來說尼好像已經來台一輩子了,但其實也才一個多月而已😂覺得近距離戀愛跟遠距離戀愛真的好不同!彼此分享一天的時間變得很分散、說話的粉紅泡泡濃度也稀釋一些,雖然不太習慣但也覺得很好玩「啊~交往快3年了,原來只有彼此的天天一起生活是這種感覺☺️」
因為天氣關係,最近花超多時間一起宅家追劇,尤其最近文跟尼巨愛叫上外送食物,大追料理比賽類實境節目!想跟大家分享最近在Netflix看的幾部影集:
決戰餐桌:已經成功推坑超過8個親朋好友!至今零負評通通說好看!一共10集完完全全沒有Drama,是超級認真的料理競賽!食物呈現跟交代參賽者和評審的畫面都堪稱史詩級的優美✨參賽者跟評審也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大廚們。跟尼尼追完的一致心得就是:等疫情結束我還不飛去吃爆他們!
地獄廚房:跟決戰餐桌完完全全相反!有大量的Drama跟髒話連噴的部分哈哈哈哈哈哈😂以前只有看過塞門頻道的精華解說影片,這次是第一次實追,我追的是17季全明星賽,我覺得很好看!不知道為什麼有回到小時候追超級名模生死鬥的既視感,可能是挑戰賽很多出頭(台語)跟很多擠眉弄眼的私下訪問哈哈哈哈🤣整體來說復古復古萌萌的!推薦給第一次追料理比賽類的芒內們☺️
世界小吃:不是料理比賽類的節目,就是跟節目名稱一樣介紹全球地方小吃的節目,但單憑台灣那集是嘉義就要推了!!!嘉義人一點開直接哭出來🙈(真的哭)就想說為什麼大家最近那麼喜歡去嘉義旅遊是有什麼好去的哈哈哈🤣結果看完隔天立刻帶尼回嘉‼️非常感動完全沒有介紹不到味感,老嘉義人五顆星推‼️
決戰燒烤擂台:我覺得滿好笑的,但尼超不喜歡所以就一集止步,硬要說的話就是女生評審有點太Karen、男生不太有鮮明立場跟主見,主持人更是不太會引導競賽過程氣氛,導致節目節奏微乾,但攝影組很會拍肉,看著配飯有望梅止渴的感覺,給大家參考參考安捏!
平台上還有很多很多的節目很有趣,今天沒介紹完的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想跟還沒加入會員跟已加入會員的芒內大聲公一下:海外影音平台刷Visa有巨多優惠!聽說Netflix四人方案刷回饋高的卡算下來每個人每月不到90元!巨划算不客氣!
我非常喜歡看比賽類實境節目,雖然對料理毫無製作天份,但是看著別人面對自身困難跟時間壓力,依然投注大量熱情跟「好想贏」的拼勁,真的會被衝擊到🙈✨想起來自己也有無論如何都想完成的目標,然後轉身繼續加油💪
我們為了別人的努力聲嘶力竭的加油,說到底在我們心裡面最最最深處的地方,都是想替那個還沒有跑到終點的自己加油。今年才剛開始而已,我們都加油‼️蕉蕉蕉(體育老師般的丹田吼🗣
#VisaSelect @ 追劇小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