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機界的太陽能手電筒(還通過CE/FCC)…
飲水機 法規 在 小君的荒野求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男人還活著大家不用擔心
但是我跟孩子差點出事就是了,現在手還有點痛。在孩子滿月回家祭祖時我們就討論過,當我們去人多的地方時,老公千萬不要離開我們身邊,我個子小,常被高個的手肘打到,在人多的地方其實危險,尤其現在有孩子。
今天婦幼展有寶寶運動會活動,那舞台區的人潮,堪比跨年,第一次參加婦幼展的活動時就發現人多危險,千叮嚀萬囑咐某人別離開我們身邊。比賽結束後,孩子已經餓翻了,老公遙指人潮另一端的育嬰室路標,說:「那邊,走。」
我空手抱著因為餓而扭動不安的兒子,往人潮走去,走進人潮第一步我就被撞到,回頭找那個說要愛我一生一世的男人,不!見!了!
我懷裡一個扭動不安的十公斤寶寶,沒有背巾沒有推車沒有萬能媽媽包。只好穿過人群去育嬰室,發現裡面只有尿布台而沒有地方餵奶,趕忙打給老公,不接就是不接。
我無法就地餵奶,因為人潮太多,我坐地上會被踩到,而且我的哺乳巾在媽媽包裡,就是老公帶走的那個。我無法移動到別的哺乳室,因為孩子扭動不安,我沒有背巾無法走遠。我無法拿水壺玩具安撫小孩,因為媽媽包被帶走,我只能找到人潮稍少的地方,蹲下安撫小孩。
因為我矮又人多,被撞到,被背包攻擊、肘擊甚至被踩到手,還差點絆倒一個孕婦,我能活著,應該是上輩子有燒好香吧!(其實雖然人多,可是現場孕婦小孩多,所以大家動作都慢都小心,被撞到也不重,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爸爸把包包甩到肩膀上時打到我,還好不是打到兒子。)
話說老公到底去哪裡?他無辜地說:「裝水啊!妳餵完奶不是要喝水嗎?」我問:「育兒一年多了,請問,我們見過的哺乳室,哪一個沒有飲水機?哺乳室要有飲水機是法規規定的你知道嗎?送我到哺乳室之後如果沒有飲水機再走不行嗎?」
在場還有表哥表嫂,某人還理直氣壯:「妳哥在啊!」啊人家背後是有長眼睛膩!某人是走在最後面突然不見的,我被撞到又是往後面找人,當然被人潮沖散,等到發現我需要幫忙的時候,已經多少時間去了?
最後一通電話是我等到運動會人潮散去,跟附近攤商借位置公開餵奶,就在三個男業務員旁邊的時候。
依照拍照時間跟通話紀錄估算,某人消失了八分鐘,短短八分鐘我能被撞被擠被肘擊還差點絆倒孕婦,重點是還活著且護好我兒子,我覺得某人要殺我沒有這麼容易。
#大仇不報結為夫妻
#認真考慮寫遺囑
飲水機 法規 在 日本生活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日本人不喜歡喝水呢?
我們家的冰箱有水了
我知道日本人沒有什麼喝水的習慣,渡部桑也知道台灣人大多有喝水的習慣
在喝水這一點上,我們沒有磨合或衝突,是因為我不知不覺被渡部桑同化
夏天就喝冰箱的麥茶、冬天就泡熱飲
即使我對渡部桑說過很多次喝水的好處,自己卻漸漸越喝越少
然後幾個月前,我和幾位嫁給日本人的台灣太太聊喝水的話題
有太太說「我先生也不愛喝水,但我後來影響他,改變他的習慣,現在他都會跟我一起喝水了」
我很佩服「太厲害了。我們家是我被我先生影響,現在我都不怎麼喝水…」
回家後渡部桑問我玩得開不開心,我提起這件事
隔天,渡部桑就默默搬了一箱水回家
我以為他是三分鐘熱度,但一直到現在還是一樣,所以今天拍了照片記錄這件事
說到日本人不愛喝水,討論很容易變成「為什麼日本只愛喝冰水」「為什麼日本不喜歡常溫水」
關於溫度的討論網路上已經很多,就不在這篇提了
(不過我也覺得同樣的一杯水,冰的比常溫來得好喝,冰冰的喝較察覺不出異味,重視口感的日本人就更是了)
(溫度的討論,看飲水機最看得出台日差異,日本的飲水機是沒有溫水按鍵的,但是台灣有)
要改變維持了二三十年的習慣是不容易的事
我不會用自己的價值觀、習慣去套用在另一半身上「你應該要愛喝水啊,喝水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這件事是文化習慣的差異,比起爭論或吵架,我比較想了解為什麼
身邊的日本朋友、包括渡部桑都跟我說過,日本從小就不會教育「人需要有意識的喝水」
渡部桑說,以前運動完時,日本是規定不可以喝水的
我驚訝「為什麼?我們是相反,運動完後要喝水,補充流失的水份」
他「我也不太確定原因,我查一下跟妳說」
查了資料後,才知道大約3、40年前,日本的確會教育學生「運動完不可以喝水」
有以下原因:
1、喝水會更累,更加感到疲勞:
這一點我們也不解其根據是從何而來,但的確不少人都有聽過
2、怕會水中毒:
喝下過量的水會稀釋體內的鈉含量導致水中毒,嚴重甚至致死
在運動後特別容易豪飲狂飲,所以數十年前日本是推崇「運動完,要經過半小時後才能喝水」
3、戰後精神主義:
為了鍛鍊,讓孩子們學會「忍耐」,讓孩子們知道戰爭及戰後資源缺乏,不是要什麼就有什麼
當時的社會環境,體育方面不流行以運動科學根據的訓練,而流行「磨練」
簡單來說就是操就對了,挑戰身體的極限、青蛙跳、伏地挺身體罰等
以前的社團教練、體育老師都是嚴厲指導,不會有好臉色,不合理的規定也得吞下去
這些在現代都被淘汰了,現代重視運動科學,很多研究都會提醒過度操練的負作用,像是橫紋肌溶解症等
另外,現在還有很多日本女生相信「運動完喝水會胖」也是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但是對於減肥這議題,日本早有太多不可思議的說法與偏方,也是見怪不怪了
除了以上原因,日本人(比起台灣人)還是不愛喝水
大家知道日本的水道水是可以生飲的,就是水龍頭一打開就直接喝
以渡部桑來說,他覺得水道水不好喝,不管什麼溫度就是不喜歡那個味道
也有些日本人是衛生疑慮,不放心喝水道水
再來就是我自己推測的,日本人有時不是不想喝水,而是不方便喝水
日本沒有邊走邊吃(喝)的習慣,很少看到路上喝水喝飲料的人
因為「行儀悪い」(沒禮貌、不好看、沒教養)
要喝水、喝飲料,就找到地方坐下來好好地喝
我常去的親子廣場也是,和寶寶玩的空間不能喝水,要喝水,就要去餐廳區才可以
我會有意識地為了喝幾口水,就在餐廳及遊戲區跑來跑去,但其他日本媽媽們覺得麻煩,就乾脆不喝水了
有次,終於看到帶著保溫瓶的媽媽,以為她和我一樣是自己帶水出門
閒聊下才知道她帶的是紅茶,當下我也是想到「日本人真的很不愛喝水呢」
我的保冷瓶只用來裝水,因為不喜歡水壺有其他飲料的味道
但渡部桑的拿來裝咖啡,我一開始覺得奇怪,後來發現好多日本人的水壺裝的都是咖啡或茶類
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如果是傳統規定很多的企業,是不能明目張膽喝飲料的
但喝水是生理需求,公司也無法規定不能喝水,只好規定「不能喝除了水、無糖茶之外的飲料」
在這種嚴格的工作環境下,日本人更不想只喝「無聊的水」,比起水,會選擇喝麥茶、綠茶等
之前紅極一時的透明奶茶,更得上班族歡心,倒在杯裡旁人只會以為是在喝水,堪稱沉悶上班族的小確幸
我之前的公司雖然沒有明言規定不可以喝飲料,但也是頗傳統的職場
我和女同事閒聊時,說到「上班時好怕一喝水就會一直跑廁所,可是不喝水又怕會得膀胱炎」
(雖然上廁所也是正常生理需求,但太頻繁去怕會引人注目,所以多少會注意一下)
女同事笑「我已經得膀胱炎了」
話說回來,渡部桑查完資料後,也有說「現在的日本不像以前一樣那麼不愛喝水了」
現在提倡喝水的重要,少量並多次補充,體育社團也開始要求學生帶水壺
「昨天的常識,不等於今天的知識」觀念不斷更新,所以日本人不愛喝水可能只是我個人的刻板印象也不一定
以上,對於日本人喝水的觀察報導
http://watanabe1108.pixnet.net/blog/post/196916235